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语文课堂朗读教学的探究

时间:2024-06-19

■ 天津市东丽区四合庄小学副校长 张 瑜

副校长 张瑜

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的对话过程,这种对话和交流是多向的,互动的,互为依存的。阅读的过程是思维碰撞和心灵交流的动态过程,是主体与主体之间的关系。在阅读教学的过程和方法方面,《语文课程标准》特别强调要加强朗读,而且贯穿于各阶段的目标之中,即要求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

朗读是一种 “再创造活动”,朗读者通过自己的声音形式表现作品的思想、内容、语言的音韵美。同时融入自己的分析、理解,感受作品时所产生的真实感情、鲜明态度。朱自清先生曾说:“吟诵时对于写在纸上死的语言可以从声音里得其味,变成活的语气。”经过这种转化,一个书面形式存在的艺术品,便成为口头形式存在的新的艺术品。如何让学生读好课文,让学生读出情、品出味;与文本、作者对话,再现琅琅读书声,使教学理念转化为有效的行动策略,自己进行了反复的探究。

激发兴趣,挖掘情感因素

《语文课程标准》中指出:“小学各年级的阅读教学都要重视朗读,在阅读中陶冶孩子们的情感,激发想象。”小学语文教材的编排在内容上,多为韵文,读起来朗朗上口,图文并茂,吸引了孩子们的阅读兴趣:在意境上,饱含着丰富的思想情感及人文精神,这些都必须经过学生反复朗读、吟诵、想象才能理解和感受。海德格尔说过:“语言就是人的生命活动,是感情的结晶。”因此,绘声绘色的朗读课文,能使学生陶醉其中,感受文章的情感信息,触发情感,引起共鸣。

实际的课堂教学中,朗读是一个循序渐进、层层深入的过程。学生的思维与情感同样也是由浅入深、由表及里的过程。事实证明,兴趣欲、求知欲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为了激发学生对文本的兴趣,使孩子们迅速、准确地把握文本的整体从而提高阅读活动的质量。因此,我抓住孩子们接触文本的第一步 “预习”来激发学生的兴趣,挖掘文本的情感因素。

我从课前的预习教学开始,挖掘文本背后的背景、人物、故事等等,激发孩子们的读书兴趣,奠定读书的情感基调。并鼓励学生用适合自己的方式朗读,回避了呆板的齐读等方式,给学生留出思考空间,读出各自独特的体验,孩子们用自己喜欢的形式读,释放了学生的内心情感,引起了他们对文本的兴趣,因为他们可以以自己不同的生活体验与文本和作者进行了一次对话,佐以教师的引导,就确定了课文的一个感情基调。

创设情境,挖掘情感底蕴

所谓情境教学,是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依据教学目标的需要,创造出师生感情、欲望、求知、探索精神的高度统一和步调一致的情绪氛围,并设置特定具体的环境,让学生进入 “角色”,获取知识的一种教学方法。语文阅读教学关键是要领孩子们 “入境”。小学生因情感经验不足,知识储备有限,往往难以 “入境”。然而,法国教育家卢梭说:“儿童有他特有的看法、想法和感情,如果用我们的看法、想法和感情代替他们的看法、想法和感情,那简直是愚蠢的。”

这就要求教师既要尊重学生的选择,又要调节师生间情感距离,营造学生、教师、文本之间的最佳融合境界。因此,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营造一种与文本内容相一致的情境,使学生置身于特定的情感氛围中,仿佛身临其境,形成一定的情感基调,甚至不知不觉进入到文本角色之中,让孩子们从中受到感染,并有所感悟。

听王崧舟老师 《慈母情深》一文,王老师紧紧抓住“七八十台缝纫机发出的噪声震耳欲聋。”一遍遍低沉研读,由此一句话营造出了母亲工作的恶劣环境。在这种情境下,孩子们通过王老师的引导朗读,从母亲的动作、外貌中,读出了母亲对“我”读书的支持,对“我”的爱……孩子们的鼻子酸了,他们懂得了什么是 “母爱”,随后直奔主题“慈母情深”。

当然,我们还可以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创设情景交融的氛围,使学生进入联想、想象的空间,在特有的氛围下,学生的联想想象活跃,美读的兴趣更浓,情味也就出来了。如我在山西平遥参加全国中小学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优质课大赛活动中执教的《地震中的父与子》一文时,学生对于地震没有一个形象的认识,我通过汶川地震的相关影像资料,让孩子们对地震带来的灾难有了一个直观的认识。在创设的这一情境下,配上歌曲 《生死不离》低低的曲调,去朗读父亲不顾一切的挖掘,儿子坚强的等待,孩子们的感情融入到了情境中。对文本的一次次朗读,将文本的情感意境底蕴挖掘出来,达到了让孩子们与作者的“对话”。

范读指导,引发情感共鸣

叶圣陶老先生把有感情的朗读称为“美读”。他曾说:“设身处地,激昂处还他个激昂,委婉处还他个委婉……,美读得其法,作者胸有境,入境始于亲。”所以,我们不但了解作者说些什么,而且与作者的心灵相通。教师的适时地范读指导就成了十分重要的组成部分,教师的立场、观点、思想感情,对于激发学生的内心的生活体验有着直接作用。

朗读教学是一个互动的过程,有了师生的共同参与,才会激发学生的情感共鸣。在学生朗读的过程中,教师要敏锐地观察、细心地倾听,巧妙地抓住 “动情点”再结合自身的感受,对学生进行朗读方法的示范和点拨,才能引发学生的情感共鸣,从而让孩子们读出自己的 “理解”。让学生在实践中理解,在理解中实践,逐步把学到的读书方法内化为朗读能力。

当然,就体裁而言,小学课文中有诗歌、散文、童话、寓言、说明文等。因此,在阅读教学中,我们有意识地依据教材加以范读指导,就能使学生从正确的朗读去理解课文,感受文本的精神内涵,让学生的感情和作者的感情产生共鸣。

评价调动,提高朗读能力

“评价”是所有课程实施的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作为学习主体的孩子们不应被排斥在评价过程之外,他们不再是被评价的对象,而参与评价的整个过程。而评价也应以鼓励、表扬等积极的评价为主,采用激励性评语,从正面加以引导。

教师评价语言设计的是否成功,会直接影响到孩子们对自己朗读能力的再认识。

(一)肢体语言评价

孩子在完成朗读后,教师一个微笑点头或是一个温情眼神也或是一个抚摸,就是对孩子的认可。当然,这样略显干瘪。不过,如果教师的要求到位,孩子朗读投入,就没有必要给出 “好!读出……”反而不如肢体的一个动作更能激励孩子们。

(二)形象语言评价

不采用直接的干瘪的评价词句,而是结合课文的具体语境语言对学生朗读做出反馈,这就强调了读时的语气、语调、重音、节奏等。我在教读《桥》一文时,学生第一次读完后,我问:“某某读出山洪的肆虐吗?”学生都说:“没有。”追问:“谁说应该怎样读?”学生给出评价,示范。过后我又让那个孩子再读,果然读出山洪咆哮肆虐的感觉。这样的评价简单直切重点,使学生始终处于课文传达的情境氛围中,同时加深了对文本的感悟。这样既调节课堂气氛的手段,又有效提高学生的朗读兴趣。

(三)鼓励语言评价

有的孩子在课堂之上,会一时语噎。例如:我听到王崧舟老师在教授《慈母情深》一课,面对这样的孩子时,王老师非常机智地用文中的感情基调评价了孩子,“老师看到你很激动,有千言万语要说……我们期待你整理好自己的情绪,再给大家读!”既保护了孩子的自尊心,又化解了尴尬的场面,还节省了时间并且为文章的感情又定下了一个基调。

形式多样,面向全体学生

朗读只是阅读方法中的一种,但却是加深学生情感体验的最好方法。“一千个人读哈姆雷特,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就很好的说明了这一点。要根据孩子们的年龄特征、知识水平以及文本体裁、题材等的特点采取灵活多样的朗读方式。如自读、齐读、领读、接读、赛读、小声吟读、分角包读、配乐读等等。

还课堂以琅琅书声,让学生眼、口、耳、心融合一起与作者、人物进行深层次的对话,在朗读中完成对文本的解读、内化和体验,从而使学生的个性得以张扬,情感得以释放,心灵得以净化,人格得以完善;让语言文字的训练融入我们语文教学的环节中,从而使学生的语文素养得到提高。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