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林平教授治疗胃食管反流病经验撷菁

时间:2024-06-19

夏 婧,赖虔青,高远,林 平

(1.福建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二人民医院,福建 福州 350003;2.福建中医药大学 中医学院,福建 福州 350122)

林平是福建中医药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福建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二人民医院脾胃科主任医师,福建省中医药学会脾胃病分会副主任委员。从事临床、科研及教学工作30余年,长于病证结合、谨守病机的中医辨治,对脾胃病有着丰富的临床经验,在食管炎、慢性萎缩性胃炎、上消化道出血、功能性消化不良等疾病的治疗上颇有建树。

胃食管反流病(gastroesophageal reflux disease,GERD)指胃、十二指肠内容物反流入食管引起以烧心、反酸等症状为主的组织损害,临床表现包括食管炎和消化不良症状,如:反酸烧心、恶心嗳气、胃胀胃痛,甚至咽部异物感、胸闷胸痛等食管外症状[1]。笔者有幸跟师林平教授学习,获益良多,现将林老师临证心得整理成文,供同行交流学习。

1 病证结合,明确病机

中医学对胃食管反流病并无明确定义,林教授根据其主要症状将其归属为“吐酸”“食管瘅”“胃脘痛”等范畴,病因为感受外邪、饮食不节、胆邪犯胃、情志不遂等[2]。通过长期的临床观察和实践,林教授认为,此病由多种病因综合所致,较为难治,患者往往日久不愈,正气受损,常常为脾虚之体,兼夹气逆,再由上述病因诱发而发作。林教授治疗胃食管反流病的思路为病证结合、脏腑并调,因人制宜,基于脏腑辨证和现代病证结合的治疗观[3],加以长期的临床工作和疗效观察,总结得出此病的实质为本虚标实,基本病机是脾虚气逆,兼夹食积、痰热、肝火。因此以健脾降逆为原则,从“肺脾胃肝胆”诸脏论治,治以“运脾(胃)气、疏肝(胆)气、降肺气”。

2 调脏宽胸,健脾降逆

根据“运脾(胃)气、疏肝(胆)气、降肺气”的治法,林教授以“柴芍六君子汤”为基础创立了胃食管反流病的经验方——调脏宽胸汤。其主要药物组成:茯苓、炒白术、白芍各15 g,北柴胡9 g,浮小麦30 g,炒麦芽15 g,紫苏子(布包)9 g,青皮9 g,稻香陈6 g(或陈皮9 g),醋延胡索9 g,槟榔9 g,竹茹9 g,砂仁6 g,瓜蒌18 g,生甘草3 g。此方以北柴胡、炒白术为君,使脾胃的气机重新运转;茯苓、白术健脾益气;紫苏子降气化痰;青皮、陈皮健脾疏肝,散结消痰;延胡索、槟榔活血行气止痛;浮小麦、麦芽清心健胃消食;竹茹清热止呕;砂仁健脾理气;瓜蒌宽胸散结;生甘草和胃调中;以上诸药共同发挥调脏宽胸、健脾降逆的功效。

3 多脏论治,脏腑并调

3.1 运脾(胃)气

胃食管反流病患者常诉一旦食肥甘厚味、饮食不节时,呃逆吞酸容易发作。从病机来说,过食肥甘厚味极易损伤脾胃,一旦脾胃运化功能失常,则水液不能正常代谢,痰湿因而内生。湿性重浊黏滞,患者可有恶心、呃逆吐酸、病程缠绵、纳呆、头或身重如裹、脘腹痞闷、大便溏薄等痰湿阻滞的表现,理应运脾胃之气。胃食管反流病属脾胃病中的疑难杂症,若以食管外的不适症状为主要表现(咽部异物感、胸闷胸痛等),极易漏诊误诊,耽误病情,造成病程迁延[4]。林教授认为,久病必伤及阳气,本病以脾气虚为基础,进一步发展为脾阳温煦功能的失常,可见呃逆吞酸,脘腹胀,喜温按,大便溏,完谷不化,舌质淡胖或边齿痕,舌苔白滑,脉沉迟等脾阳虚之症状。林教授喜用温燥之品,如白术、陈皮、砂仁等,以温中行气,振奋脾阳,燥湿化痰。脾喜燥恶湿,痰湿得化,脾的运化功能逐渐恢复,脾为气机升降之枢纽,则胃气亦通畅,呃逆吞酸自除。

3.2 疏肝(胆)气

《血证论·脏腑病机论》有言:“木之性,主于疏泄;食气胃,全赖肝木之气以疏泄之,而水谷乃化。”《医入学见能》曰:“胆者,肝之腑,属木,主升清降浊,疏利中土。”外来饮食水谷进入胃腑后需要胃受纳腐熟、胆升清降浊、肝气疏泄三者功能协同运作,再通过肺脾的输布作用,散布到全身。若肝胆气机失调,疏泄失职,则清阳不升,浊阴不降,饮食水谷上逆至食管,发为呕逆,上逆之水谷夹带胆汁或胃液,则发为吐酸、吞酸。肝气郁滞日久,气郁化火,肝火横逆犯胃,则发为烧心,或口中常闻及酸苦味。因此,林教授治疗胃食管反流病必从“肝胆”二脏论治。具体而言,疏泄肝胆之气,肝胆气机调达,酸水得下,用药如柴胡、青皮、竹茹等;酸味入肝,养肝阴,调肝气,缓胸口及胁肋之疼痛、胀闷,用药如白芍、柴胡;用甘寒药,则肝胃之热可清,烧心、酸苦得除,同时顾护阴液,如用竹茹、瓜蒌等。巧用竹茹,还可以改善胃食管反流病患者的睡眠质量。《张氏医通·不得卧》云:“脉滑数有力不得卧者,中有宿滞痰火,此为胃不和则卧不安也。”部分患者烧心反酸等症状在呈卧位或夜间睡眠时发作或加重,林教授考虑其为肝胆气机不疏,痰火扰神,影响睡眠质量,加入竹茹,可清痰热,除神烦,起到安神助眠的作用。

3.3 降肺气

临床上,胃食管反流病患者虽以呃逆反酸烧心等食道的症状为主,也可出现咽部异物感、胸闷胸痛等食道外的表现。林教授提醒:“首先要仔细排除心脏方面的疾病,不可误诊。”胃食管反流病以脾虚气逆为基本病机,脾为生痰之源,肺为贮痰之器,胃气上逆,痰气交阻,结于咽喉,则发为咽喉异物感或胸口堵塞感;若气机郁滞,清阳不升,气结于胸中,不通则痛,则发为胸闷、胸痛;若食而不消成积,加之脾失健运,水谷精微不能运化,痰浊内生,或食积日久化热,炼津为痰,痰热上犯于肺,发为胸闷、咳嗽。林教授独取入肺经之特色,提出“降肺气以降胃气”。《素问·五脏生成论》曾云:“诸气者,皆属于肺。”《医门法律·明胸中大气之法》曰:“肺主一身之气。”肺不仅主肺气,亦主一身之气。因此,宽胸散结,调节肺之气机,则胸闷胸痛缓解;肺气得降,则“周身之气莫不服从而顺行”,胃气亦得降,呃逆吞酸等上逆的表现自然而解,用药如瓜蒌、苏子、半夏、生姜等。

4 因人制宜,随证加减

林教授认为“因人制宜,随证加减”在胃食管反流病中应贯彻始终。以脾虚气逆为基本病机,根据症状、合并他病、病位、舌脉的不同,仍可有以下偏性:①若反酸为剧,可用煅牡蛎、珍珠母收敛制酸;②若食管撕裂出血,或并见黑便者,可用仙鹤草、白及;③若外感风热或有实火,可根据热象所在病位的不同,选择有针对性的清热药;④若舌尖红,可选用连翘清热解毒、疏散风热;⑤若属上焦有火,可选用黄芩;⑥若小便黄、尿道灼热感,属下焦湿热,可选用茵陈;⑦若伴有口疮、头皮生疮等,属火热结聚成毒,可加用蒲公英、夏枯草;⑧若合并胆汁反流性胃炎,加川楝子、钩藤清热平肝息风;⑨若腰膝酸软、下肢无力、舌淡胖大者,属肾阳虚,可选用淫羊藿、盐杜仲补肾阳;⑩若舌下络脉迂曲增粗、瘀点显著,属瘀血阻滞,可选用蒲黄、五灵脂、地龙,活血化瘀通络。

林教授常强调:“温燥之品的用量需谨慎。”如砂仁性温燥,过量可伤及阴液,但脾喜燥,适量的砂仁可以恢复脾的气机。结合福建地区气候较湿热,多数患者为湿热体质,燥热药用量需谨慎,避免伤及阴液。

5 病案举隅

病案一:江某,女,48岁,2017年12月9日首次就诊。主诉:胸骨后灼热感、反酸近5年。患者于2012年,在一次饮食不慎后出现胸骨后灼热感、反酸,自行服用“吗丁啉”后症状缓解,但仍反复。刻下:胸骨后灼热感、反酸,常因弯腰而胸闷不适,伴恶心,时有胃脘胀痛,饥饿时加剧,无腹痛,纳欠,夜寐欠安,大便溏,可见食物残渣,日行2次,小便可,晨起口苦。舌尖红,边有齿痕,苔黄腻,脉细稍弦。辅助检查:电子胃镜(2017年11月12日,福建省第二人民医院)示:①反流性食管炎I级;②慢性萎缩性胃炎伴糜烂。病理示:“胃窦”全层胃窦型黏膜中度慢性萎缩性炎症,伴糜烂。中医诊断:吐酸病(脾虚气逆,湿热内蕴证);西医诊断:①反流性食管炎Ⅰ级;②慢性萎缩性胃炎伴糜烂。治以健脾益气,清热祛湿,方以“调脏宽胸方”加减,具体方药如下:炒白术、白芍、茯苓各15 g,北柴胡9 g,炒麦芽15 g,紫苏子(布包)9 g,青皮9 g,稻香陈6 g,醋延胡索9 g,槟榔9 g,生甘草3 g,炙黄芪25 g,竹茹9 g,砂仁6 g(后入),瓜蒌15 g,山药25 g,木瓜15 g,首乌藤30 g。煎服法及剂量:5剂,分7d服用,1剂/d(第3、4天共1剂,第7天停药1日),早(或中)、晚饭后30分钟温服。嘱患者:①饮食应定时定量,细嚼慢咽;②睡时稍垫高头部,以不反酸的角度为佳;③服药期间忌辛辣肥甘厚腻,药后复诊。一周后二诊:患者诉药后反酸、烧心明显缓解,胃脘胀痛较前好转,但寐欠安,舌淡红,苔薄黄,脉细弦,在原方基础上加减:加煅龙骨(先煎)30 g,茯苓改茯神15 g,加强镇静下潜、安神。仍予5剂,嘱药后一周复诊。三诊时患者胃脘闷痛已基本无发作,夜间反酸次数减少,夜寐改善许多,湿热舌象较前好转,续方再服后症状消除,此后偶因饮食不慎至门诊复诊。

按:患者主诉因饮食不慎后出现反复胸骨后灼热感、反酸近5年,胃镜结果为反流性食管炎I级,病证结合,可辨为吐酸病。患者常反酸烧心,胸闷不适,伴恶心,根据脏腑辨证,责之为肝(胆)、肺、脾(胃)之气机不畅或上逆,时有胃脘胀痛,饥饿时加剧,纳欠,大便溏,可见食物残渣,可知脾失健运,纳化失常,脾不升清,水谷入胃,水反为湿,谷反为滞。患者小便可,但晨起口苦,舌尖红,边有齿痕,苔黄腻,脉细稍弦,结合舌脉,综上可辨为脾虚气逆、湿热内蕴证,病位在食管,以脾虚为本,以湿热为标,病性属本虚标实,以“运脾(胃)气、疏肝(胆)气、降肺气”为治疗大法,方用调脏宽胸汤加减,初期健脾益气,清热祛湿,后期因患者夜寐欠,结合胃食管反流病本身,加强制酸、镇静下潜,结合舌脉,不忘清湿热余邪,乃愈。

病案二:高某,女,60岁,2018年6月22日首次就诊。主诉:反复吐酸10余年。缘于10余年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吐酸,患者自行服用“达喜”治疗,症状可缓解但仍反复。刻下:吐酸,伴胸骨后烧灼感,胃脘时时隐痛,情志不遂时反酸、胃痛加剧,咽中有堵塞感,性情急躁易怒,纳欠,难入寐,二便调。舌淡红,边有齿痕,苔黄腻,脉弦滑。辅助检查:电子胃镜(2018年3月19日)示:①食管胃黏膜异位;②反流性食管炎;③慢性萎缩性胃炎。中医诊断:吐酸病(脾虚气逆,肝胃不和证);西医诊断:①食管胃黏膜异位;②反流性食管炎;③慢性萎缩性胃炎。治以健脾理气、疏肝和胃、宽胸散结,方以“调脏宽胸汤”加减,具体方药如下:炒白术、白芍、茯苓各15 g,北柴胡9 g,炒麦芽15 g,稻香陈6 g,醋延胡索9 g,槟榔9 g,生甘草3 g,竹茹9 g,砂仁6 g(后入),瓜蒌15 g,合欢皮18 g,首乌藤30 g。5剂,煎服法及调护同病案一,一周后复诊。二诊:患者诉药后反酸、烧心明显较前好转,虽无隐痛,但情志不遂时胃脘胀闷仍著,寐差易醒,舌淡,苔黄腻,脉滑,林教授认为此时虽仍有肝气犯胃,但此次服药后以脾虚气逆夹湿热为主,去延胡索、合欢皮,加炙黄芪25 g,以健脾;加青皮10g破气疏肝;加珍珠母(先煎)30 g、炒枣仁12 g共奏疏肝、养心、安神之效。开药5剂,嘱患者一周后再次复诊。三诊时患者反酸、烧心程度较前减轻,胃脘胀痛已无发作,再服药5剂基本缓解。

按:患者主诉反复吐酸10余年,胃镜检查示:①食管胃黏膜异位;②反流性食管炎,病证结合,可辨为吐酸病。患者胃脘时时隐痛,情志不遂时加剧,咽中堵塞感,性急躁易怒,结合舌脉,可辨为脾虚气逆、肝胃不和证。病位在食管,病性属虚实夹杂。在此病案中,根据脏腑辨证,患者仍有脾(胃)、肺、肝(胆)气机不畅或上逆的表现,但以肝(胆)之气上逆为主,故应加强疏肝(胆)气的药物治疗。初诊加用合欢皮、首乌藤,针对疾病诱发因素,疏肝解郁、悦心安神;二诊紧扣“运脾(胃)气、疏肝(胆)气”的原则,加用炙黄芪补脾(胃)气,恢复脾的气机,患者虽年事稍高,但结合四诊,其人形体不虚,于是大胆采用青皮破肝(胆)气,珠母、枣仁养心安神,由三诊可知,辨证无误,症状缓解。

6 结语

林平教授认为,脏腑辨证的思想是继承中医传统的重要内容,但作为现代中医必须紧跟时代步伐,利用现代医学先进的各种检查方法协助诊断疾病,“病证结合”的思想应运而生,不可忽视。林教授基于传统的脏腑辨证和现代病证结合治疗观,总结出胃食管反流病的实质为本虚标实,基本病机是脾虚气逆,兼夹食积、痰热、肝火,从“肺脾胃肝胆”脏论治,“运脾(胃)气、疏肝(胆)气、降肺气”,并因人制宜,随证加减,做到既看人的“病”,又看病的“人”,最终取得显著疗效。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