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敦煌遗书《脚气、疟病方书》中治疗脚气病医方整理

时间:2024-06-19

梁永瑞,李应存*,田云梦,刘馨遥,顾晓霞,王 川

(1.甘肃中医药大学 基础医学院,甘肃 兰州 730020;2.甘肃中医药大学 敦煌 医学与转化教育部重点实验室,甘肃 兰州 730020)

敦煌医学是从西汉到隋唐时期以至清代所形成的具有地方特色的医药学,是我国极其珍贵的文化遗产。由于敦煌处于河西走廊一带,土地肥沃、交通便利、人口密集、科学技术发达等原因,其对中原医药资料的保存、中外医学交流做出了巨大贡献。随着时间的推移,逐渐形成了以中医药为主体,与西域医学、藏医学等多个医学体系相互渗透为特色的敦煌医学。其所藏古医籍的重新问世,填补了隋唐时期医学文献的空白,还原了诸多医学典籍的原貌,为现代中医学研究提供了更多文献资料。

敦煌遗书《脚气、疟病方书》便是出土于敦煌藏经洞之中,为众多医学典籍当中保存较为完整的一部,笔者参考《敦煌中医药全书》《敦煌古医籍考释》等书,在国内著名敦煌医学专家李应存教授的指导下,将其中治疗脚气病的方剂进行整理,选取其中保留较为完整、仍有推广价值的十首方剂,结合古代医家对脚气病的论述,经与现存医书相比较,对其组方原理进行分析,为广大中医工作者提供临床参考,使其造福患者。

1 《脚气、疟病方书》概述

《脚气、疟病方书》出土于敦煌藏经洞,此卷子法国编号:P.3201,系正、背两面,首尾均残缺,无书名标题。卷子高29.5 cm,长74.5 cm,背面为王锡上吐鲁番赞普书,正面即本书。现存60行字,共计十九首医方。卷文有上下框,无左右框。书中在个别段落每用朱笔勾勒。因书中“治”字避讳为“疗”,而“旦”字及“恒”字均不避讳。《敦煌中医药全书》中据此推本书为唐初期写本,而具体撰写年代不详。

全卷内容杂记脚气、疟病及心痛医方,而以疗脚气、疟疾病方为主,故在《敦煌中医药全书》中将其称为《脚气、疟病方书》,在《敦煌古医籍考释》中称为《不知名医方第八种》。其记载医方共包括:无名方一首、半夏汤一首、上方加味方一首、麻黄汤一首、脚气方八首、心痛方一首、脚弱方一首、疟病方五首。这些方剂当中既有内服方剂,又有外用膏方,对煎煮次序、服用方法均有详细的记载。

2 中医对脚气病的认识

脚气病之名自古就有,其出现最早可追溯至晋代。北宋董汲《脚气治法总要》:“汲尝考诸经之疾,其来久矣。在黄帝时,名为厥。两汉之间,名为缓风。宋齐之后,谓为脚弱。至于大唐,始名脚气。其号虽殊,其实一也。”[1]清·张石顽曰:“晋唐以前名为缓风,古来无脚气名,后以病从脚起,初发因肿满,故名脚气也”[2],又曰:“此病发,初得先从脚起,因即胫肿,时人写为脚气,即其义也”[2]。

中医认为脚气病主要以足胫酸痛、麻木、软弱无力为主要症状,晋代著名医家葛洪早在《肘后备急方》中便有专篇对脚气病进行论述,对脚气病的认识已经十分成熟,不仅对该病主要症状进行论述,也已经意识到此病可转入上腹,发生生命危险。宋朝之前的医家,如巢元方、孙思邈等,认为其病机的关键在于外阴风毒,尤其唐代经济较为繁荣,脚气病也较为频发,著名医家孙思邈对脚气病的病机、病症、治疗、预后、调养、预防等方面作出了系统论述。金元至明对脚气的病因认识逐步向内因倾斜:李东垣认为脚气病是由于饮食肥厚滋腻过度,导致水湿停聚中焦,下注于足所致。张景岳也认为其病是由于过食肥甘、热壅下焦、走注足胫所致。清代著名医家程国彭在《医学心悟》中将脚气病分为干、湿两种证型,并且将干湿脚气进行了鉴别,根据其不同的病因病机处方。

3 疗脚气病医方汇总

3.1 麻黄汤方

原文记载如下:“麻黄汤,主气肿已消,犹遍身顽二十痹,毒气上冲,心塞闷,呕逆吐水沫,不下食,或肿未消仍有此候者,服此汤。麻黄(二两,去节,气成用三两),半夏(一升,洗),生姜(五两),夜干(二两),独活(三两),犀角(二两),羚羊角(二两),青木香(二两,南者),杏仁(二两,去皮,切),茯苓(三两,胸满用四两),橘皮(一两),人参(二两),升麻(二两),汉中防己(二两,肿者三两,不肿以防风代之),吴茱萸(一升),前胡(三两),枳壳(二两,炙,腹鼓胀,大便坚者加大黄二两;热盛喘烦者加石膏六两,生麦门冬一升,去吴茱萸,心下坚加鳖甲二两,炙,得真防葵代鳖甲弥善)。上十七味切,以水一斗,煮取三升五合,若加药煮取二升九合,加水三升,去滓分四服,人弱分五服,相去二十里,中间进少粥以助胃气。若热多,脉大洪数,可加竹沥二升,减水三升,脉沉细极者,依方服此汤,气未退日别一剂,或两日一剂,不可见一服未退便止,增为毒气攻心,二十余日服二十六、七剂,日夜击之,乃得气退,不尔即死,心不宜停药也。又加麝香如弹丸研,内汤中服之良。此汤,春夏发,当前病,大用之,秋冬晚发汰者不用也,风气毒盛此汤最妥。”[3]

按:此方与《伤寒论》之麻黄汤同名而方异,又与《千金要方》卷七·风毒脚气篇所载医方近似,方中用麻黄发汗解表,利水消肿;杏仁、射干降气平喘,化痰行水;吴茱萸、半夏、橘皮、生姜具有散寒、降浊、止呕之功;人参、茯苓健脾利湿、宁心安神。独活、防己、青木香散寒祛湿、消肿止痛;犀角、羚羊角凉血解毒、化瘀泄热;升麻、枳实理气升清降浊;防葵在《本草纲目》中记载:“主痰解气块,膀胱宿水,血气瘤大如從者,悉能消散”,起到化痰利水的作用。全方共奏宜肺健脾、散寒除湿、泄热解毒、降浊宁心之功。

3.2 脚气冷毒闷心下坚背膊痛上气急欲死者方

原文记载如下:“脚气冷毒闷,心下坚,背膊痛,上气急,欲死者方。吴茱萸(三升),槟榔(三十枚),青木香(二两),犀角(三两),半夏(八两),生姜(六两);上切,以水一斗,煮取三升,去滓,分温三服,相去十里,立效。”[4]

按:根据此方所描述的心下坚、背膊疼、上气急等症状,此为湿毒脚气的典型症状。本方用吴茱萸、槟榔温阳散寒,降浊行水;半夏、生姜燥湿化痰、降逆止呕;青木香以行气解毒止痛;犀角清热凉血解毒。合用则散寒燥湿、行气解毒,以治湿毒脚气。与《千金要方》卷八“脚气冷毒闷,心下坚。背膊痛,上气欲死方”进行比较后发现,除槟榔较本方多十枚外,余皆相同,敦煌医方加大槟榔的用量,以起到增强全方行气利水的功效。

3.3 独活半夏汤方

原文记载如下:“疗脚气毒发冲心,急闷,呕逆吐沫,遍身痹满,气奔喘者,独活半夏汤方。半夏(六两,汤洗去滑),生姜(六两),犀角(二两半),独活(二两),青木香(一两半),吴茱萸(三两),茯苓(三两),汉防己(二两),夜干(二两),橘皮(一两半),杏仁(六十枚,去皮切),贝子(五枚,烧碎),乌梅(七枚),上切,以水七升,煮取二升三合,分三服,相去七、八里,七日忌羊肉、钖。”[5]

按:脚气冲心,为脚气危证之一,是由于邪毒上攻心胸而致。本原文所述,当属湿毒上攻,阻遏胸阳之证。治当以温阳散寒、逐湿泄毒为主。独活半夏汤方用独活散风除湿、通痹止痛;半夏燥湿化痰、降逆止呕;吴茱萸、生姜助阳散寒;橘皮燥湿化痰;茯苓、防已、射干化饮除湿、利尿消肿;贝子,即贝齿,亦称白贝齿,咸平有毒,有利尿消肿之效,《神农本草经》中记载:“主治目翳五隆能利水道”;杏仁宣降肺气;马梅敛肺止咳;青木香行气解毒止痛;犀角清心解毒定惊。全方配伍,共奏温阳散寒、逐湿泄毒之功。

3.4 又方

原文记载如下:“犀角(二两,屑),旋覆花(二两),白术(二两),桂心(二两),防已(二两),黄芩(二两),生姜(三两),香豉(一升),橘皮(二两),茯苓(三两),前胡(四两),桑根白皮(四两),紫苏茎(一握),大枣(一枚,去核切),以水九升,煮取二升七合,分温三服,相去十里久,取下气为度,若得气下,脚肿即消,即能食。”[6]

按:与《外台秘要》卷十八·大犀角汤方相比较,病症与本方基本相似,但组方又有不同,本方以犀角清热凉血解毒定惊;黄芩解毒泻火除烦,凉散上焦邪热;香豉、前胡、紫苏宣肺发表、畅通气滞。白术、橘皮、生姜、大枣健脾益气、和胃安中;茯苓、防己利水渗湿、通调水道;桑白皮、旋覆花降气化痰、下输膀胱;桂心温肾助阳、蒸腾气化。诸药合用,疏导三焦,利湿降浊,清心定惊,使水湿之气得消,冲降之气得平。

3.5 疗脚气胫肿闷疼顽痹不仁上冲摩膏方

原文记载如下:“疗脚气胫肿,闷疼,顽痹不仁,上冲,摩膏方。踯躅花(十二分),芮草(十分),附子(十二分,去皮),乌头(十二分,去皮),蜀椒(五分),细辛(五分),蒴藋(六分),上切,用苦酒二升,淹药一宿,明晓内生麻油五升,微火煮之,九上下,侯白芷色微变即成,酒去滓,用摩脚心及胫,立已。”[7]

按:本方为外治膏摩法。用附子、乌头、蜀椒、细辛等大辛大热之品,补火助阳,温化寒湿之气,诸药合用,共奏补火助阳、祛风寒湿、解毒消肿、通痹止痛之功。

3.6 脚气冲心闷乱欲死方

原文记载如下:“脚气冲心闷乱欲死方。吴茱萸(一升),生姜(六两),大槟榔(十四颗,子碎,皮切),右切,以水九升,煎取三升,去滓,分温三服,每服相去如人行七八里,服之立已。”[6]

按:本方与《太平圣惠方》卷四十五治湿脚气诸方相比较,运用槟榔下气行水消肿,吴茱萸散寒除湿降浊,生姜散寒降逆止呕。三药相伍共奏散寒除湿、降浊消肿之功。

3.7 但患脚气去及口疾常服犀角豉酒方

原文记载如下:“但患脚气去及口疹常服犀角豉酒方。犀角(八两,末),香豉(三升,右一物,生绢袋贮),以酒九升浸之,春夏二日、三日,秋冬四日、五日,犀角末任在袋外,每服常搅动,量性增减,日三服,夏日勿多作。其中上有着橘皮、细葱、生姜之辈,任调其味。如数寒热者,每晓豉一升,小便一升,浸片时,去滓,顿服。频三日一停,如其气下无热,直脚弱不能行,宜与后甘草犀角汤一剂。”[6]

按:本方中用犀角清热凉血、解毒定惊;豆豉散郁除烦;葱、姜、陈皮通阳散寒除湿,理气和中止呕。

3.8 甘草犀角汤

原文记载如下:“疗皮肤不仁。甘草(二两,炙),犀角(二两,屑),防风(二两),杏仁(三两,去皮尖),生姜(三两),桂心(三两),独活(二两),防已(二两),石膏(四两),芎劳(二两),麻黄(二两,去节),生姜(二两),白术(二两),当归(二两),羚羊角(一两),黄芩(二两),以水一升,煮麻黄取八升,下药煎取三升,去滓,分温三服讫,复取汗同前,以前总禁冷水洗手足及热面,猪、鱼、鸡、鸭等。”[3]

按:方中麻黄、杏仁宣肺平喘;独活、防风、防己祛风散寒、除湿通痹;白术、生姜、甘草健脾燥湿、和胃降逆止呕;川芎、当归养血祛风、化瘀通络;石膏、黄芩清热燥湿、泻火解毒;犀角、羚羊角清心安神、凉肝祛风。全方配伍有健脾燥湿、清热解毒之功。

3.9 脚气肿满上冲故急捋脚方

原文记载如下:“脚气肿满上冲故急捋脚方。椒目(六升),青木香(十两),蒴藋(十两),胡葱根(切三升),樟树根(切,一斗),杏人(三升、捣碎),上切,用水三石,煎取一石,去滓,湿用,捋脚气。当立已。”[3]

按:本方为外用药水洗浴方。方中胡葱在《开宝本草》记载曰:“味辛,温中,消谷,下气,杀虫。”樟树根在《本草拾遗》中记载:“煎汤浴脚气疥癣风痒。作履除脚气。”胡葱根、蒴藋、椒目、樟树根四药合用共奏散寒除湿、温阳利水之效;加杏仁宣降肺气,青木香行气解毒止痛。

3.10 疗脚弱久不能立,面目黄口食不下方

原文记载如下:“疗脚弱久不能立,面目黄口食不下方。茯苓(二两),人参(二两),青木香(一两),大槟榔(七枚,皮切,子碎),紫苏茎叶(一两),生姜(三两,去皮),上切,以水八升,煮取二升七合,去滓,分口服之,别如人行八九里,忌米酢。”[6]

按:方中人参、茯苓补中益气、健脾利湿;槟榔下气利水、祛湿降浊,苏梗、生姜、青木香散寒除湿、理气止呕。诸药合用,起到健脾益气、和胃降浊、散寒除湿之效。治疗中焦寒湿内滞之证。

4 结语

上述十方皆为敦煌卷子P.3201所载治疗脚气病方,内服方剂八首,外用方剂两首,虽有几首与现存医书有所相似,但在组方、服用方法上与其有所区别,详细地记载了脚气病与其变证的治疗方法:脚气轻证以健脾益气、散寒除湿为主;脚气冲心以解毒定惊、清热凉血为主;脚气日久,伤及中焦脾气,导致中焦寒湿内滞当以和胃降浊、散寒除湿为主。本病的发生与敦煌的自然环境以及当地人的饮食习惯有着极大关系,由于当地气候寒冷干燥,商业活动繁荣,人们生活富足,且由于民族习惯,当地人民以牛羊肉为主食,过食肥甘滋腻,过量饮酒,导致中焦脾虚湿盛,日久酿生湿热,下注足胫所致脚气。从组方用药来看,不仅符合脚气病的病理特点,也符合当地人的生活饮食习惯。可见原卷子虽有部分残缺,但大致可反映出唐代敦煌地区的生活医疗状况,这些古方,有些延用至今,仍有其临床实用价值,今加以挖掘整理,以使其重新焕发生机,运用于临床,造福患者。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