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刃针联合美式脊椎矫正疗法治疗颈性眩晕临床观察

时间:2024-06-19

杨 鹏

(洛阳市第六人民医院,河南 洛阳471003)

眩晕是临床中常见症状,有很多致病因素,由颈源性因素引起的眩晕称为颈性眩晕[1],又称为“椎动脉型颈椎病”,此病常伴有头痛、失眠、记忆力减退、耳鸣、视物不清、恶心呕吐,甚至猝倒,还可有心悸或心动过缓等症状。现代生活中,由于电脑、手机已经成为人们工作、生活的必需,长期低头、缺乏活动变为常态,从而颈性眩晕逐渐成为影响人们健康的常见病、多发病[2]。临床上对于此病的治疗方法众多,疗效也各有不同。作者发现刃针联合美式脊椎矫正法对于治疗此病疗效明显,本研究将72例颈性眩晕患者分别采用刃针联合美式脊椎矫正法和电针颈夹脊穴联合推拿法进行治疗,并对二者疗效进行对比观察,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收集2017年5月-2018年11月,就诊于我院中医康复科门诊的颈性眩晕患者72例,包括男性33例、女性39例,均符合纳入标准。将72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6例。其中治疗组36例,含男性16例、女性20例;对照组36例,含男性17例、女性19例。72例患者年龄最大70岁、最小23岁;治疗组年龄最大68岁、最小25岁,平均年龄(51.60±9.60)岁;对照组年龄最大70岁、最小23岁,平均年龄(50.00±9.91)岁。两组患者性别、年龄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纳入标准

符合2008年《第三届全国颈椎病专题座谈会纪要》[3]制定的“椎动脉型颈椎病诊断标准”:①出现颈性眩晕;②多伴有耳鸣及听力障碍、视力模糊等;③旋颈试验阳性;④X线片显示钩椎关节骨质增生或节段性不稳定;⑤不包含心源性、脑源性及耳源性及眼源性眩晕;⑥MRA或椎动脉彩超显示第Ⅱ段椎动脉(V -Ⅱ)有局限性狭窄或扭曲征;⑦不包含椎动脉I 段(进入颈6 横突孔以前的椎动脉段)和椎动脉Ⅲ段(出颈椎进入颅内以前的椎动脉段)受压所引起的基底动脉供血不足;⑧手术前需行MRA 或数字减影椎动脉造影(DSA),以明确诊断。

入选患者还需满足:①年龄20~70岁;②能配合检查并且坚持接受治疗;③自愿加入本研究。

1.3 排除标准

①不符合纳入标准者;②由于其他原因引起眩晕者;③合并有严重的心、脑、肝、肾、血液系统等疾病,以及精神障碍患者;④孕妇及哺乳期妇女;⑤年龄<20岁或>70岁患者。

1.4 脱落标准

①出现不符合纳入标准的入组者;②依从性差未按本研究方案进行治疗者;③中途放弃治疗或加用其他方法治疗的患者;④治疗中出现其他严重疾病或发生严重不良反应者。

2 方法

2.1 分组

依据随机数字表将72例患者分为治疗组(刃针联合美式脊柱矫正组)和对照组(电针颈夹脊穴联合推拿组),每组36例患者。

2.2 治疗方法

2.2.1 治疗组治疗 刃针疗法:针具:规格为0.5 mm×40 mm刃针;体位:患者俯卧位,胸前垫软枕,双手交叉,前额置于双手上充分暴露颈部;定位:采用田纪钧教授关于刃针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的理论方法选点[5。两点一线:C1横突点(胸锁乳突肌后缘与颞骨乳突下一横指水平线交点);C2棘突点(枕骨下方软组织凹陷中);下项线上中外2/3。两线一点:肩胛冈上缘;肩胛缝(肩胛骨内缘与胸椎棘突之间);上、下项线之间的骨面。椎旁三层:颈椎棘突、横突、关节突关节相应筋膜、肌肉、关节囊的压痛点或结节点。操作:皮肤常规消毒,戴手套,以左手拇指于各点按压寻找压痛点和结节点,右手持针快速刺入,刀口线与身体纵轴平行切割松解,再旋转90°横行切割几下。每个选点位找2~3个压痛点或结节点针刺。

美式脊椎矫正疗法[4]:定位:通过对患者进行X线检查,对张口正位片及平视侧位片进行分析,判断寰枢关节、寰枕关节、颈椎弧度、棘突、椎体、颅骨位置的偏移,进行划线测定获得编码;放松舒缓手法:对颈部,颈肩部、颈枕部的软组织点压按揉5 min,根据编码对不同的移位进行矫正。寰椎矫正:以右侧移位为例,患者仰卧,医生站在患者头部右侧,以右手食指第二指关节桡侧抵住患者右侧寰椎横突,前臂平行于床,左手掌贴住患者左脸颊,将头向右侧屈牵引同时右手瞬间发力,向左肩发力矫正寰枢关节,向左眼方向发力矫正寰枕关节,听到弹响声完成矫正。枢椎矫正:以右侧移位为主,患者仰卧,医生半蹲于患者右侧头部附近,左手中、食指分开扣住下巴,将头向左旋转90°,右手食指第二指关节桡侧抵住C2关节突关节,左手向患者头顶方向牵引,同时右手由后向前朝患者右眼方向瞬间发力,听到弹响声,完成矫正。C3~C7矫正:以右侧移位为主,患者仰卧,医生站于患者右侧头部附近,左手掌置于患者左侧脸颊,右手食指第二指关节抵住矫正关节的关节突上,医生左手微向患者头顶牵引同时瞬间发力,听见弹响声,完成矫正。

治疗组患者先行刃针治疗后,再行美式脊椎矫正疗法。每3~4天治疗1次,每周治疗2次,连续治疗2周。

2.2.2 对照组治疗 电针夹脊穴:针具:统一选用华佗牌一次性针灸针,规格为0.35 mm×40 mm;体位:同刃针治疗;取穴:按照《经络腧穴学》[5](2012年出版普通高等教育“十二五”国家级规划教材)取穴方法定位颈夹脊穴:C2至C7椎棘突下两侧,后正中线旁开0.5寸,选取双侧C2~C6的夹脊穴;操作:患者取坐位,穴位常规消毒,针尖向脊柱方向与皮肤呈75°快速刺入,进针深度为0.5~1寸,得气后行提插捻转泻法1 min。每侧C2夹脊穴、C4夹脊穴为一组电针,取双侧;C3夹脊穴、C5夹脊穴为一组电针,取双侧。以上两组穴位每日交替接电针治疗仪(英迪牌KWD-808系列Ⅰ型脉冲针灸治疗仪),选取频率为1 Hz的疏波,电流量以颈背部肌肉有规律跳动并以患者能耐受为度,留针30 min。

对照组患者先进行电针夹脊穴治疗,后行推拿治疗。每天治疗1次,10天为1个疗程,1疗程后休息2天,连续治疗2个疗程。

2.3 统计学方法

3 结果

3.1 疗效评价标准

参照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制定的《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6]制定:治愈:眩晕、恶心、头痛及其他相关症状、体征消失,能够正常生活与工作;显效:眩晕、恶心、头痛及其他相关症状、体征基本消失,偶有轻度症状出现,但对日常生活工作无影响;好转:眩晕、恶心、头痛及其他相关症状、体征明显减轻,病情不稳定,时有复发,对生活工作略有影响;无效:症状、体征无变化,或反而加重。本研究治疗前后疗效比较,结果见表1。

表1 治疗前、后两组临床疗效比较 (n)

其中治疗组36例,治愈率为86.1%,总有效率为100.0%;对照组36例,治愈率为58.3%,总有效率为91.7%。在治愈率及总有效率上,治疗组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2 颈性眩晕症状与功能评估

评分标准参照《颈性眩晕症状与功能评估量表》[7],对所有患者治疗前和治疗后的相关指标进行统计分析和比较,结果见表2。

表2 治疗前后两组眩晕症状与功能评估积分比较

两组治疗前与治疗后,组内眩晕症状与功能积分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提示两组均能有效改善患者的眩晕症状与功能。两组治疗后,患者组间眩晕症状与功能积分比较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其中在眩晕和生活能力方面比较,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提示在改善眩晕症状与功能方面治疗组优于对照组。

3.3 TCD 检测

两组均在治疗前和治疗后进行经颅多普勒超声检测,观察左椎动脉(LVA)、右椎动脉(RVA)以及基底动脉(VB)血流速度的变化情况(单位:cm/s),观察指标为平均血流速度(Vm)。结果见表3。

表3 治疗前后两组平均血流速度(Vm)比较

分析表3可见,治疗前,两组患者在平均血流速度(Vm)检测指标方面无统计学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治疗组在治疗前、后,此检测的各项指标比较,均具有显著统计学差异(P<0.01);对照组在治疗前、后,此检测的各项指标比较,均具有显著统计学差异(P<0.05),说明治疗组与对照组都能够改善椎-基底动脉的缺血状况;治疗后,两组间此检测的各项指标比较,均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其中椎动脉指标比较,具有显著统计学差异(P<0.01),提示治疗组在改善椎-基底动脉平均血流速度(Vm)方面明显优于对照组。

4 讨论

关于颈性眩晕发病机制的研究较多,目前主要有6种学说,但都不能完整解释颈性眩晕的发病机制,并没有重大突破[8]。不过,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颈部感受器与前庭神经核信号输入异常是被普遍接受的主要机制学说[9]。根据现有的学说可以推测,产生眩晕、恶心、耳鸣、视物模糊以及胃肠道功能紊乱等交感症状,主要是不良刺激通前庭神经传导通路上传至大脑颞上回引起的;而刺激主要来自两个途径,第一是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引起迷路动脉缺血,导致耳蜗前庭器官受到刺激,上传至前庭神经核;第二是颈椎深层肌肉本体感受器受到伤害性刺激直接传递至前庭神经核[10]。

刃针由田纪钧教授创制,源于古九针中的镵针、铍针,此方法以传统治疗方法为主,现代医学理论为指导,结合传统中医经筋理论形成的一种特色疗法。刃针通过切割松解以减轻痉挛肌肉、纤维性结节对内部组织的挤压应力,改变肌腱、肌膜、腱膜的牵拉力,减小筋膜间室、滑液囊、关节腔的内应力,释放深筋膜、结缔组织的张力,从而改善局部血液循环,缓解对神经的压迫,恢复正常的力平衡状态[11]。对于颈性眩晕,一般认为主要是由于颈枕部软组织损害导致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所致,分直接和/或间接压迫两种[12],直接压迫主要是指因损害导致由头后大直肌,头上、下斜肌组成的枕下三角变小,使其间的椎动脉、枕下神经、枕大神经等组织受到压迫产生眩晕;间接压迫指头后小直肌及头半棘肌、斜方肌等枕后肌群痉挛,减小了环枕间隙或椎旁软组织、关节囊损害,关节突关节和椎间小关节紊乱间接压迫了从中通过的椎动脉[13]。选取对C1横突后结节、 C2棘突、枕部上下项线、肩胛内缘、颈椎棘突旁、T1~T6棘突中线上肌肉、软组织压痛点进行切割松解以恢复颈肌力平衡,缓解椎-基底动脉压力及颈肌本体感受器的刺激,从而减轻对前庭神经核刺激,改善眩晕[14]。

美式脊椎矫正疗法是以脊椎解剖学、生物力学和X射线影像学为基础发展起来的西方手法学[15]。半脱位的概念是最重要的核心理论,指上下两个相邻椎骨的排列结构发生偏移。通过对患者问诊和触诊,结合特有的X线影像学分析诊断,对关节偏移得出明确的编码定位,施以相应的矫正手法,迅速恢复半脱位[16]。就颈椎而言,寰枕关节、寰枢关节半脱位,其他椎体的偏移都会造成颈椎失稳、内部力学平衡的打破,使颈部的血管、神经、肌肉软组织处于非正常的应力状态下。通过手法矫正寰枕关节、寰枢关节的半脱位,及其他椎体的偏移和整体脊柱结构的手法调整,达到恢复颈部内外的力学平衡,解除或缓解椎-基底动脉的异常压力和肌肉本体感受器的不良刺激[17]。

对于颈性眩晕的治疗分为手术和非手术治疗,临床主要以非手术治疗为主;而非手术治疗也是方法众多,更新不断。绝大多数临床报道称联合疗法优于单一疗法、多联优于两联、新疗法优于旧疗法[18]。

本研究根据颈性眩晕发病机制学说,将72例患者随机分成两组,分别采取刃针联合美式脊椎矫正疗法和电针颈夹脊联合推拿手法。对两组联合疗法进行比较,这是针灸疗法和手法疗法的比较,也是新旧疗法的比较。本研究显示,两组联合疗法对于颈性眩晕的治疗都有明显疗效,刃针联合美式脊椎矫正疗法在治疗颈性眩晕治愈率、有效率方面优于对照组,且起效快、疗程短,治愈率达87.1%,无副作用,操作方便安全,费用低,值得总结推广。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