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桂枝中肉桂酸等活性成分质量控制研究进展

时间:2024-06-19

杨海玲张振凌许丹妮林 婕黄文男张 益

(1.广西中医药大学,广西 南宁 530001;2.成都中医药大学,四川 成都 610072;3.河南中医学院,河南 郑州 450008;4.广西民族师范学院,广西 崇左 532200)



桂枝中肉桂酸等活性成分质量控制研究进展

杨海玲1,2,张振凌3*,许丹妮4,林 婕,黄文男1,张 益1

(1.广西中医药大学,广西 南宁 530001;2.成都中医药大学,四川 成都 610072;3.河南中医学院,河南 郑州 450008;4.广西民族师范学院,广西 崇左 532200)

桂枝为广西道地药材之一,临床应用较为广泛,应用历史悠久。通过查阅近十年文献资料,对桂枝挥发油及肉桂酸活性成分质量控制等内容进行归纳总结,以期为桂枝炮制原理及质量标准的制定提供参考依据。

桂枝;挥发油;肉桂酸;研究进展

桂枝(Ramulus Cinnamomi)为樟科樟属植物肉桂(CinnamomumcassiaPresl.)的嫩枝,其性温,味辛甘,具有解表散寒、温通经脉、助阳化气、平冲降气等功效,产于我国的广西、广东等地,为岭南地区道地药材。为更好地开发利用传统中药桂枝,本文通过查阅近十年文献研究,对桂枝中肉桂酸等活性成分质量控制进行综述,以期为桂枝质量标准的制定与合理利用提供参考依据,现具体报道如下。

1 活性成分与指纹图谱研究进展

1.1 挥发油指标质量控制研究

苏锦[1]报道不同贮存期对桂枝生品和炮制品中挥发油含量影响,结果发现桂枝炒制后挥发油含量有所降低,蜜制后略有增加,且贮存时间越长含量越低,密度随贮存时间的延长而降低,研究认为桂枝的炒制和蜜制是有意义的。丁平等[2]最早采用高分辨毛细管气相色谱-质谱(HRCGE-MS)联用技术,对广东产桂枝挥发油化学成分进行分析,该方法为广东产中药材桂枝GAP生产基地的建设提供科学依据。杨松等[3]运用HPLC指纹图谱法与系统聚类分析法研究43个不同产地、不同采收季节的桂枝样品,为控制桂枝质量提供有效依据。翟云海等[4]建立细管电泳高频电导法快速简便测定桂皮中桂皮酸的新方法。李姣娟等[5]采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分析并比较川桂叶和嫩枝中挥发油的化学组成,结果证实川桂枝与川桂叶中挥发油成分基本相同。李国辉等[6]实现对桂枝挥发油成分的定性、定量分析。聂其森[7]对中药桂枝中的抗过敏活性成分进行跟踪研究,确定桂枝中强过敏组分为缩合类单宁。刘红星等[8]采用水蒸气蒸馏法分别对桂皮、桂枝、桂叶挥发油进行提取及化学成分比较分析。杨琳等[9]采用SephadexLH-20柱色谱等方法对桂枝化学成分进行分离纯化及结构鉴定。佘金明等[10]采用GC-MS法结合直观推导式演进特征投影法( HELP)对桂枝化学成分进行研究。袁鹏飞等[11]采用HPLC化学成分指纹图谱法比较桂枝与肉桂间化学成分的差异,研究桂枝、肉桂化学成分的特点,为临床应用及质量评价提供依据。王西宁等[12]成功建立桂枝有效化学成分的系统化色谱分离方法。岳红坤等[13]通过研究,优选出超临界CO2萃取桂枝中油溶性成分的工艺。孙振军[14]报道桂皮、桂枝、桂叶油提取工艺、化学成分及其乙醇提取物的抗氧化活性。

1.2 肉桂酸指标质量控制研究

林佳等[15]研究不同地区桂枝中桂皮醛及肉桂酸的含量,结果发现以广西平南县所产桂枝中桂皮醛的含量最高,广西防城市桂枝中肉桂酸的含量最高;桂枝皮部中桂皮醛的含量较高,木质部中肉桂酸的含量较高。刘彩霞等[16]运用HPLC法对外观形态不同的桂枝饮片中桂皮醛和桂皮酸的含量进行测定,分析外观形态与成分含量的关系,为评价不同形态的桂枝质量提供实验依据。罗霄山等[17]对桂枝药材及其炮制品中桂皮醛、肉桂酸等有效成分含量进行研究,结果发现生桂枝经炮制后,桂皮醛含量均有不同程度的下降,其中以炒桂枝下降幅度较大,而肉桂酸含量则无明显下降。王连芝等[18]采用HPLC法测定桂枝中桂皮醛和肉桂酸含量,进一步为桂枝质量控制提供可靠依据。梁可等[19]建立UPLC同时测定桂枝中肉桂酸、桂皮醛等5种活性成分的方法,并对不同产地的桂枝进行含量分析,可客观、全面地评价桂枝质量。刘威等[20]采用HPLC法对不同规格桂枝药材中肉桂酸、桂皮醛进行含量测定,为评价桂枝药材质量提供准确可靠的分析方法。侯雪英等[21]报道肉桂不同部位及多种肉桂皮产品中香豆素等4种成分含量,该研究为合理开发樟科植物肉桂药用资源及建立桂丁、肉桂花、不同肉桂皮产品质量标准提供参考依据。赵耿恒等[22]建立桂枝药材HPLC指纹图谱,为桂枝药材的真伪鉴别及质量控制提供新方法。张振凌等[23]运用正交试验设计法优选桂枝趁鲜切制工艺为A2B2C2D1,即厚度2mm、斜片、40℃干燥8h,其工艺操作简便、稳定、可行。陈莹蓉等[24]首次报道同时测定大鼠血浆中桂皮酸和马尿酸的HPLC方法,阐明桂枝主要成分桂皮酸及其代谢产物马尿酸的血药动力学规律,为桂枝的药代动力学研究提供科学方法和依据。

1.3 桂枝提取物药效作用及机制研究

近年来,桂枝提取物药效作用及机制研究不断增加。郭建友[25]首次报道桂枝汤中分离获得的单体成分桂皮醇对发热相关的环氧酶(COX)和前列腺素E2(PGE2)的影响。洪寅等[26]研究表明桂枝水煎液有抑制小鼠良性前列腺增生作用。滕建文等[27]通过对照实验研究桂枝的抗过敏和抗氧化特性,探讨桂枝抗过敏能力与抗氧化能力的相互关系。孙鹏达等[28]采用HPLC指纹图谱分析等方法,研究桂枝提取物在抗大肠癌方面的作用,研究认为桂枝是一种天然有效的基质金属蛋白酶抑制剂,具有明确抗大肠癌功效,可为中药抗肿瘤研究提供新的理论依据。李荣生等[29]观察桂枝、桂皮醛对环丙沙星在小鼠体内分布的影响,研究证实桂枝可引药到达肢节,并提出桂皮醛可能是发挥桂枝引药作用的主要物质。刘新华等[30]报道桂枝特征性成分含量,并以大鼠解热试验观察桂枝提取物的解热效应,最终确定桂皮酸为桂枝中解热活性相关成分之一。刘蓉等[31]研究桂枝挥发油及其主要成分桂皮醛体外对甲型流感病毒A/PR/8/34( H1N1)增殖的影响,结果显示两者体外可明显抑制甲型流感病毒( H1N1)在MDCK细胞中的增殖,对流感病毒株感染小鼠有较好的治疗作用,研究认为桂皮醛为抗病毒效应的主要有效成分。汤奇等[32]研究结果表明桂枝挥发油、桂皮醛在鸡胚内具有良好的抗流感病毒作用,以治疗方式给药效果较优,提示桂皮醛可能是其抗病毒效应的主要成分之一。刘蓉等[33]报道证实桂枝挥发油及桂皮醛对流感病毒H1N1的增殖有显著抑制作用,作用机制可能与其激活TLR7信号通路、活化IRAK-4、诱导IFN-β高表达等因素有关。

3 结语

综上所述,经国内外学者的不断努力,桂枝的相关研究取得一定成果,如测定方法由传统方法到HPLC等多种现代科学技术联合运用,指标从仅检测某类成分(挥发油)到同时测定桂皮醇、肉桂酸及桂皮醛等多种成分控制桂枝药材的质量。但要体现桂枝的整体性价值,合理规范其临床使用,需制定灵敏度高、特异性强的质量标准,还需运用传统方法与现代方法全面结合,化学成分与药理药效结合,对其传统炮制方法及原理进行全面深入的探讨。

[1] 苏锦.不同贮存期的桂枝生品与炮制品的质量研究[J].中药材,2001,24(4):260-261.

[2] 丁平,黄海波,徐鸿华.广东产中药桂枝挥发油成分分析[J].华西药学杂志,2002,17(3):175-175,179.

[3] 杨松,鲁曼华,毕开顺.桂枝HPLC指纹图谱的研究[J].解放军药学学报,2005,21(3):217-219.

[4] 翟海云,徐健君,陈缵光,等.毛细管电泳高频电导法快速测定桂枝中的桂皮酸[J].中草药,2005,36(1):109-111.

[5] 李姣娟,黄克瀛,龚建良,等.川桂叶和川桂枝中挥发油的比较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2007,35(18):5412-5413,5416.

[6] 李国辉,李晓如. GC/MS和化学计量学解析法分析桂枝挥发油成分[J].现代中药研究与实践,2007,22(3):31-34.

[7] 聂奇森,滕建文,黄丽,等.桂枝中抗过敏活性成分的研究[J].时珍国医国药,2008,19(7):1594-1596.

[8] 刘红星,孙振军,黄初升,等.桂皮、桂枝、桂叶挥发油的化学成分比较分析[J].食品研究与开发,2010,31(12):144-147.

[9] 杨琳,赵庆春,谭菁菁,等. 桂枝的化学成分研究[J]. 实用药物与临床,2010,13(3):183-185.

[10] 佘金明,钟明,梁逸曾,等. 直观推导式演进特征投影法辅助GC-MS分析桂枝中的挥发油[J]. 华西药学杂志,2010,25(4):446-449.

[11] 袁鹏飞,尚明英,蔡少青. 桂枝、肉桂化学成分指纹图谱研究[J].中国中药杂志,2012,31(19):2917-2921.

[12] 王西宁,朱靖博,丁燕,等.桂枝化学成分系统化色谱分离方法研究[J].北方园艺,2013,(14):107-111.

[13] 岳红坤,眭晓哲,王娟.超临界CO2萃取桂枝中桂皮醛的研究[J].石家庄学院学报,2010,12(3):35-39.

[14] 孙振军.桂皮、桂枝、桂叶油提取工艺、化学成分及其乙醇提取物的抗氧化活性研究[D].南宁:广西师范学院,2010.

[15] 林佳,徐丽珍,刘江云,等.桂枝中桂皮醛、肉桂酸的含量与分布研究[J].中国药学杂志,2005,23:1784-1787.

[16] 刘彩霞,陈婧,朱晓薇,等.不同形态桂枝饮片中桂皮醛和桂皮酸含量的考察[J].中药材,2006,29(10):1031-1032.

[17] 罗霄山,孙冬梅,李蓓蓓.桂枝不同炮制方法对桂皮醛、肉桂酸含量的影响[J].中药材,2008,31(2):201-203.

[18] 王莲芝,蒋维谦.HPLC法测定桂枝中桂皮醛和肉桂酸的含量[J].中医药信息,2009,26(4):19-20.

[19] 梁可,崔思娇,张琦,等. UPLC同时测定桂枝中5种活性成分的含量[J]. 中国中药杂志,2011,36(23):3298-3301.

[20] 刘威,李红娟,张帅,等. HPLC测定不同商品规格桂枝中香豆素、肉桂醇、肉桂酸、桂皮醛的含量[J].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2013,19(18):134-138.

[21] 侯雪英,吴淳,周玉婷,等.肉桂不同部位中4种有效成分的含量及其分布研究[J]. 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2013,15(2):254-259.

[22] 赵恒强,耿岩玲,吴宏伟,等.桂枝 HPLC指纹图谱研究[J].山东科学,2013,26(5):47-51.

[23] 杨海玲,张振凌,宋永龙,等.趁鲜切制桂枝饮片工艺研究[J].中药材,2014,37(7):1167-1171.

[24] 陈莹蓉,马越鸣,张宁,等.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大鼠血浆中桂皮酸和马尿酸[J].药物分析杂志,2009,29(2):212-216.

[25] 郭建友,罗非,姜廷良.桂皮醛、桂皮酸对IL-1β诱导大鼠脑微血管内皮细胞PGE2释放及P-38 MAPK的影响[J].中国药学杂志,2006,41(8):596-599.

[26] 洪寅,仇凤梅,金国英,等.桂枝不同提取物对大鼠良性前列腺增生的影响[J].中国中西医结合外科杂志,2007,13(1):21-24.

[27] 滕建文,聂奇森, 黄丽,等.桂枝抗过敏和抗氧化活性的对比研究[J].食品科技,2008(7):259-262.

[28] 孙鹏达.桂枝抑制基质金属蛋白酶活性及抗大肠癌机制研究[D].长春:吉林大学,2010.

[29] 刘新华,张宁,马越鸣,等.桂枝特征化学成分与解热效应相关性研究[J].中华中医药学刊,2012,30(1):199-201.

[30] 李荣生,朱玲,丁建美,等.桂枝的引药作用机制及其对环丙沙星在小鼠体内分布的影响[J].中国科学:化学,2011,41(5): 856-862.

[31] 刘蓉,何婷,陈恬,等.桂枝挥发油抗甲型流感病毒作用[J].中药药理与临床,2012, 28( 2):75-78.

[32] 汤奇,刘蓉,杨发龙,等.桂枝挥发油与桂皮醛抗流感病毒作用的实验研究[J].时珍国医国药,2012,23(7):1622-1624.

[33] 刘蓉. 桂枝挥发油及桂皮醛抗流感病毒作用及其TLR/IFN信号机制研究[J].中草药,2013,44(13):1460-1464.

(责任编辑:李岚春)

2014-11-25

中医药行业科研专项:全国中药饮片规范炮制技术研究-土炒米炒水飞(201207004-8);广西高等学校科学技术研究项目(LX2014170);广西中医药大学中药学博士点建设工程开放课题(201410-14)

杨海玲(1980-),女,广西中医药大学讲师,硕士,研究方向为中药炮制机理及质量标准研究。E-mail:gxyanghl2005@126.com

张振凌(1956-),女,河南中医学院教授,硕士生导师,研究方向为中药炮制教学与研究。E-mail:zhangzl6758@163.com

R285

A

1673-2197(2015)06-0000-02

10.11954/ytctyy.201506025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