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6-19
陆 毓,杨登科*,徐 杰,肖 艳刘馨蔓,张凤瑞,秦建平,秦华萍,吴 杰,周晓梅*
(1.昆明市中医医院/云南中医药大学第三附属医院,云南 昆明 650021;2.云南省中医医院/云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云南 昆明 650021;3.昆明市第三人民医院,云南 昆明 650021)
肠与皮肤是人体内外最大的两个器官,虽然两个器官的功能差异很大,看似无明显关联,但现代临床研究发现,二者存在密切的联系;随着现代医学及生物学研究的进展,已经证实了皮肤疾病与大肠息息相关,相互影响,即“皮肠同病”[1]。临床上最为常见的证实二者关联性的疾病有肠病性肢端皮炎、荨麻疹、口周皮炎与幽门螺旋杆菌感染等。有研究显示,约有37%的腹胀可能与痤疮等脂溢性疾病有关[2];在口周皮炎患者中,幽门螺旋杆菌感染率均超过85%[3-4]。近年来研究发现皮肤微生物或肠道出现紊乱会增加银屑病的易感性[5];STOKES、PILLSBURY[6]早在1930年通过一系列实验和临床研究,总结出皮肤受情绪和精神状态影响的理论和机制,提出了肠-脑-皮肤统一理论(gut-brain-skin unifying theory)。但随着这一理论的提出,继而出现了很多不同意见的治疗方案,最后该理论被迫退出,直到近年来该理论再次被重视和研究。越来越多的学者认为肠道、大脑和皮肤之间是通过血液系统、免疫系统、内分泌系统和神经系统进行双向联接的[7-8]。肠道微生物能够产生内毒素,刺激免疫系统引起炎症反应或改变营养物质的代谢对肠-脑-皮轴产生影响[9]。肠-脑-皮肤轴的提出和研究为皮肤病的诊治提供了新依据和研究思路,也与中医诸多学术思想相契合,为皮肤病的论治提供了新思路。
脏腑辨证是在脏腑生理功能、病理特点的基础上,将症状及体征进行整合分析,对疾病所在的部位及病性进行判断的一种辨证方法;每个脏腑具有独特的生理功能,其反映的症状、体征也不尽相同。脏与腑的关系是脏腑阴阳表里相配合的关系,相互配合一一对应,即心与小肠相表里,肺与大肠相表里。
心主血脉有助于小肠化物,小肠分清泌浊濡养心脉,中医又认为心与皮肤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邪气犯心会导致各种皮肤疾患。《医旨绪余》言:“小肠为心之府,心色赤……主引心火浊气下行,而不使上干于华盖,所谓容受之府也。”[10]《中西汇通医经精义》曰:“食主化血,食物在小肠皆化为液……遂上奉心而生血。”[11]部分皮肤疾患有痒无休止、发无定处的特点,故诸多医家重视和强调“治风先治血,血行风自灭”,心主血脉,故《内经》认为:“诸痛痒疮,皆属于心。”[12]张仲景认为:“热者则疮痛……心属火……故疮疡皆属于心。”[13]
“肺与大肠相表里”,肺气清肃下降可促进大肠排泄糟粕,大肠通利,气机调顺,有利于肺气宣发肃降;“肺主皮毛”,精气血液通过肺的宣发濡养肌肤腠理,中医强调辨证论治,重视“有诸内必形于诸外”,在临床上邪气犯肺常可在皮肤疾患中体现;《医经精义·脏腑之官》言:“大肠之所以能传导者,以其为肺之腑。肺合大肠,大肠者,转导之腑……谓传导肺气。”[14]《黄帝内经》言:“邪痹于大肠,故上则为气喘争。”[12]《素问·经脉别论篇》言:“经气归于肺,肺朝百脉,输精于毛。”[15]
皮部,在中医上有广义与狭义的区别。广义的皮部即皮肤;狭义的皮部,指十二经脉功能活动反映于体表的部位,即络脉之气散布之所在。《黄帝内经》云:“有诸形于内,必形于外。”中医将人体的皮肤经脉循行划分为十二个区域,即为十二皮部。皮部位于人体最表面,是机体抵御外邪的第一道屏障。“是故百病之始生也,必先于皮毛”,外邪致病的次序是由皮部→络脉→经脉→脏腑,从浅到深、由表及里[16]。
病案(1):患者张某,男,42岁,2019年8月10日首诊。患者反复头面、双上肢、躯干红斑,鳞屑伴痒1年;1年前患者无明显诱因出现头面、双上肢、躯干红斑丘疹,部分融合成片,上覆白色鳞屑,瘙痒剧烈,尤以夜间明显,于西医院就诊,诊断为“银屑病”,予“消银颗粒、阿维A胶囊”口服,“卡泊三醇乳膏”外用,紫外线治疗后病情有所缓解,但停药后病情反复发作,遂至我院门诊就诊。证见:头面、双上肢、躯干散在红斑,部分融合成片,以双上肢为重,上覆白色鳞屑,瘙痒剧烈,可见大量抓痕,部分爪甲可见顶针样凹陷,阿氏征(+),束发征(-),纳可眠差,舌红苔薄,脉弦数,小便黄,大便正常。诊断为“银屑病,白疕(血热风燥证)”,予云南省名中医刘复兴经验方荆芩汤加减(荆芥15 g、黄芩15 g、紫草15 g、赤芍30 g、生地黄20 g、牡丹皮15 g、白鲜皮30 g、地肤子15 g、刺蒺藜30 g、鸡血藤15 g、夜交藤30 g、忍冬藤30 g、昆明山海棠15 g),3剂,口服,“卡泊三醇”外用,配合紫外线照射,放血拔罐疗法。2019年8月15日二诊,患者诉瘙痒较前减轻,但皮疹反复发作,仍可见新发皮疹,纳可眠差,小便黄,大便正常,舌红苔薄,脉弦数;原治疗方案不变,中药汤剂去忍冬藤、夜交藤、鸡血藤,加竹叶10 g、黄芩15 g、木通6 g、车前子30 g等入小肠经药物、引热从小便出。2019年8月20日三诊,患者诉部分红斑较前变淡,已无新发皮疹,偶感瘙痒,鳞屑较前减少,纳眠可,二便通畅,舌红苔薄,脉弦;上方去白鲜皮、地肤子、夜交藤,继予3剂,近日随访未见复发,病情稳定。
按:银屑病是中西医公认的难治性皮肤疾患,其发病机制尚不完全明了。研究发现Th17(T helper cells 17)在肠道微生物与银屑病关节炎之间发挥决定性作用[17]。银屑病的西医治疗常用激素、免疫抑制剂、维A酸类药物、维生素、抗生素、生物制剂等[18];相对来说中医对于银屑病的治疗更加多元化。本案患者就诊时根据症状及体征符合中医血热风燥证,遂选用名老中医刘复兴验方荆芩汤加减以清热解毒、祛风止痒,治疗后患者病情有所改善,但仍可见新发皮疹,病情仍然反复迁延不愈。对于此顽疾,反复思考后发现此患者发疹部位与小肠经循行相吻合,故调整诊疗思路,在原方基础上加用竹叶、黄芩、木通、车前子等药以入小肠经;《雷公炮制药性解》有言:“车前子,入肝、膀胱、小肠,主淋沥……湿疮泄泻。竹叶,归小肠、心、胃经。”[19]《药品化义》曰:“专清心气……使心经热血分解。”[20]《本草经集注》言:“黄芩,主治诸热,肠澼泄痢……利小肠。”[21]《雷公炮制药性解》载:“木通,入小肠经……专泄小肠……利小肠而湿不去乎?”[19]诸药合用,诸证悉愈。手太阳小肠走形及皮疹分布见图1。
图1 手太阳小肠走形及皮疹分布
病案(2):患者李某,女,34岁,2019年7月14日首诊。患者躯干、四肢红斑、丘疹伴瘙痒3年,再发加重1月;3年前因饮食不慎出现双上肢红斑、丘疹,瘙痒剧烈,自予“息斯敏”口服,瘙痒减轻,但病情反复不愈,遂至当地医院就诊,诊断为“过敏性皮炎”,予针水肌肉注射,氯雷他定口服病情好转,1月前无明显诱因症状复发加重,予“息斯敏”口服,症状无明显缓解,至我院门诊就诊,证见:躯干、四肢红斑,丘疹,皮疹尤以双上肢为重,部分呈苔藓样变,皮损处可见明显淡黄色渗出,瘙痒剧烈,可见大量抓痕及搔抓破溃皮疹,纳眠可,小便黄,大便正常,舌红苔厚腻,脉弦滑。诊断为“湿疹,湿疮病(湿热内蕴证)”,予三仁汤加减(薏苡仁30 g、豆蔻仁30 g、杏仁15 g、厚朴15 g、通草6 g,滑石30 g、半夏9 g、竹叶6 g、马齿苋30 g、白鲜皮30 g、地肤子30 g),3剂,口服,予院内自制“皮炎霜”“炉甘石”外用,口服“盐酸西替利嗪片”。2019年7月20日二诊,患者诉渗出减少,但仍感剧烈瘙痒,躯干部位仍可见新发皮疹,纳眠可,小便黄,大便正常,口干口苦,舌红苔黄腻,脉弦,予龙胆泻肝汤加减(龙胆草9 g、车前子30 g、地黄20 g、栀子15 g、通草6 g、当归20 g、泽泻15 g、柴胡15 g、昆明山海棠20 g、白鲜皮30 g、地肤子15 g、茯苓30 g、甘草6 g),3剂,口服,外用药及西药同前。2019年8月11日三诊,患者诉瘙痒减轻,但头颈、四肢处仍可见新发皮疹,尤以夜间痒剧,纳眠可,小便黄,大便正常,舌红苔黄,脉弦;予龙胆汤加减(龙胆草9 g、苦参30 g、土茯苓30 g、泽泻15 g、通草6 g),加用厚朴15 g、木香10 g、黄芩15 g、薏苡仁30 g,3剂,口服,外用药及西药同前。2019年8月15日四诊,患者皮疹逐渐消退,瘙痒明显减轻,耳后偶感瘙痒,已无渗出,纳眠可,舌红苔干,脉弦,守上方继予5剂。近日随访未见复发,病情稳定。
按:湿疹是皮肤科常见病、难治病,以反复发作、迁延不愈、瘙痒严重为特点,严重影响患者生活与工作。本案前三诊运用健脾利湿、清热解毒、祛风止痒为法,但患者病情仍顽固不愈,遂调整诊疗思路,在原方基础上,加用木香、黄芩、薏苡仁,以获奇效。木香归大肠、胆、脾、胃经,《雷公炮制药性解》言:“木香,主心腹一切气疾,癖症块……下痰壅。”[19]黄芩,归肺、大肠、膀胱经,《本草经解》载:“黄芩清肺,肺与大肠相表里,肠肺复其燥金之气……苦平清心肺,主诸痛痒疮疡也。”[21]《雷公炮制药性解》言:“薏苡仁入肺、脾、肝、胃、大肠五经,利肠胃……受湿使人筋缓也。”[19]手阳明大肠走形及皮疹分布,见图2。
图2 手阳明大肠走形及皮疹分布
当今社会,随着环境及生活节奏的加快,皮肤疾患的发病也越来越多,日益引起人们的重视。国内外很多学者对脑-肠-皮肤轴的研究愈发重视和深入,受到这一观点的启发,结合中医辨证论治,依笔者拙见,可以借助西医学的还原方法,从肠论治皮肤病,为广大皮肤病患者造福,并有力促进中医的现代化发展。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