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杨传经教授运用《易经》“道器”理论指导经脉论治颈椎病

时间:2024-06-19

黄 宇,漆双进,支 娜,司元红,杨 硕,杨传经*

(1.贵州中医药大学 针灸骨伤学院,贵州 贵阳 550002;2.贵州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贵州 贵阳 550001)

颈椎病又称为颈椎综合征,是椎间盘、椎体及其附属结构的退行性改变,刺激或压迫到颈部的神经、血管和脊髓所导致的[1]。该病在全球范围内发病率较高,每年患病率在10.4%~21.3%[2]之间,给个人、家庭、社会经济带来了沉重的负担[3]。而颈椎病患病率高和低龄化的特点也在我国的一项流行病学调查中得到证实:目前青少年的颈椎健康情况并不乐观,其中中青年伏案工作者颈椎病发病率为19.22%,中小学生存在颈椎异常情况约占29.1%[4-5]。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颈椎病的微创治疗取得了突飞猛进的发展,新的治疗方法不断涌现,尤其中医针灸疗法在临床上取得了一定的疗效,但临床上诊疗方案五花八门,治疗常因各家认识不同而不同。通过对《易经》的研读,发现《易经》的“道器”理论与从经脉论治颈椎病的诊疗思路息息相通,在此基础上治疗该病通常能取得更好的疗效。

1 “道者,经脉也;器者,经筋也”

《易经》是中国哲学、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相结合的巨著,是中国文化的先祖,素有“群经之首”和“大道之源”的美誉,堪称是中华文化的“活水源头”,其对中医学的影响极其深远。药王孙思邈在其著作《备急千金要方》开篇即云:“《周易》六壬,并须精熟,如此乃得为大医。”[6]中医学根植于包括《易经》在内的中国传统文化,研究《易经》哲学思想有助于中医现有理论本质的揭示及继承,也有助于中医理论的创新与发展。

《易经》曰“形而上者谓之道,形而下者谓之器”,原文中“道”,《说文解字》曰:“所行道也”;段玉裁[6]注云:“道者人所行,故亦谓之行。道之引伸为道理。”但“道”的本义是“路”。引伸为“道”是无形的,具有规律和准则的意思。简言之,道者“理”也,特指无形的事物。器的本义是“器具”,可引伸为“器”,是具有形象的,特指具体事物或名物制度,简言之,器者“物”也;道器关系实际是抽象的道理与具体事物的关系,或相当于精神与物质的关系。因此,“道”与“器”不是对立的,而指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彼此的内涵都是在同一的存在中相互界定,分之为二,合则为一[7]。人体的经脉是无形的,经筋是有形的,《易经》的“道器”理论很好地阐述了经脉与经筋的关系。同时,经筋系统与经脉系统是两个相辅相成的系统,又是经络学说中相对独立的组成部分;经筋与经脉同源共渊,互并为系,相伴循行,构成经络系统的主干线。十二经脉为十二经筋的“活动”提供气血[8],其与《易经》中“道”的形象相对应;而十二经筋为十二经脉“着床”提供载体[8],又与《易经》中“器”的形象相呼应。生理上来讲,古代医家认为“十二经筋是经络系统在肢体外周的连属部分”,说明经筋伴经脉分布,其功能活动有赖于经脉所运行气血的温煦濡养以及经气的调节,而《素问·痿论》曰:“阳明者,五脏六腑之海,主润宗筋”,《黄帝内经》云:“太阳之气,生于膀胱之中……阳气者,柔则养筋”,《难经》:“阴跷为病,阳缓而阴急,阳跷为病,阴缓而阳急”皆说明经筋与足厥阴肝经、足阳明胃经、足太阳膀胱经及阴阳跷脉之间关系密切。从病理角度来说,经脉所属的筋肉系统的症状群就是经筋病候,而经筋的功能活动,必须依靠脏腑经络气血的濡养才能得以维持,因此体表的筋肉疾患与经脉、内脏的生理、病理影响息息相关。其次,经筋主束骨而利机关,经筋之中藏有经脉,经筋所导致的痹痛就必然要影响经脉与络脉。因此经筋痹痛会卡压经脉,造成经脉不畅,气血失调,出现虚实交错的病症。而当气血阴阳失衡时,经脉运行失常,导致经筋失于濡养,其可表现为压痛点、胀痛点,硬结或呈条索状等阳性反应点。当气血阴阳平衡时,经脉运行正常,经筋得到经脉的正常濡养,则不会出现压痛点、胀痛点,硬结或呈条索状等阳性反应点。笔者依循“形而上者谓之道,形而下者谓之器”所蕴含的哲学原理,结合经脉与经筋理论治疗颈椎病,探讨医源于《易》的真实可靠性。在“道器”理论思想指导下,杨传经教授大胆尝试了从经脉气血运行失常的角度对临床常见病之颈椎病进行了相关诊治。

2 典型医案

郑某,女,52岁,职员,2019年5月17日来诊,患者诉反复颈肩部疼痛2年,加重伴左上肢麻木疼痛10天。患者自述曾于外院行颈肩部压痛点针刺及小针刀治疗后症状未见缓解,后就诊于我院针灸科门诊。现症见:颈肩部酸胀样疼痛,伴左上肢麻木,晨起时明显,牵扯至胸背部,舌质淡,苔薄,脉细涩,睡眠差,二便调。查体:颈肩部肌肉僵硬,C3~C7棘突两侧旁开1.5 cm处压痛明显,可在颈肩部足少阳胆经筋及足太阳膀胱经筋处触及压痛点及条索状硬结,颈部活动可,左侧椎动脉扭曲试验(+),左侧臂丛神经牵拉试验(+),叩顶试验(+)。颈椎CT示:颈椎生理曲度变直;C4~C6椎间隙轻度变窄,轴位像见C3/4,C4/5,C5/6,C6/7间盘后缘分别向后局灶性突出。中医诊断:项痹病,气血虚弱、经络痹阻证,治疗原则:调养气血、疏通经络,治疗方法:于颈肩、胸背部行刮痧疗法以促进颈肩部微血管循环,加强局部新陈代谢及致痛物质的排泄[9]。后取中脘、上脘、右侧外关、足三里、阴陵泉、左侧神门、大陵、双侧带脉穴,于神灯下留针30min后,患者不适症状明显缓解;每天1次,连续治疗1周,上症基本消失。

按:《灵枢·本神》指出:“经脉者,所以行血气而营阴阳,濡筋骨,利关节者也。”《素问·阴阳应象大论》曰:“东方生风,风生木,木生酸,酸生肝,肝生筋,筋生心,……心生血,血生脾,……脾生肉,肉生肺,……肺生皮毛,皮毛生肾,……肾生骨髓,髓生肝。”即以四时五行之间相互资生关系体现脏气相通输移[10],说明五脏关系密切。心藏神主血脉,心气由心血化生,具有推动和调控心脏搏动、脉管舒缩及精神活动的生理作用,且心与心包关系密切,故取神门、大陵穴能驭气以调控心血的运行,濡养全身脏腑形体官窍;脾主统血,在体合肉,与胃相表里,全身的肌肉都有赖于脾胃运化的水谷精微及津液的营养滋润,且脾胃为气血生化之源,故取阴陵泉、足三里二穴合用有补益气血、濡养经筋之功效;中脘、上脘位于胃脘附近,与胃经平行,隶属任脉,任脉循行时通过鼻翼两旁,上至眼眶下(承泣穴),交于足阳明经,故有调节脾胃,使气血上行濡养经脉之效;带脉为胆经之穴位,胆有判断事物、作出决定的作用,能维持气血津液的正常运行和代谢,且患者为更年期女性,带脉具有调节情志、促进气血运行之功效;三焦是一身之气上下运行的通道,若三焦水道通利,则可调节五脏六腑的津液代谢和诸气的运行,故取三焦经之外关穴能疏经调气。从患者舌苔脉象辨证可知该患者为气血不足不能濡养经脉而导致经脉痹阻,不通则痛,故治疗上应以补益心脾之气血为主,配以阳明之多气多血之经及调节情志促进气血运行的足少阳胆经和任脉之腧穴,从脏腑整体调理出发可有效治疗颈椎病。

3 讨论

颈椎病以颈肩、枕部酸胀、麻木、疼痛、压痛点和颈部僵直为主要临床表现。可在颈部病变部位触及到结节或条索,称为筋结,主要表现为触压疼痛,患者自觉有酸痛麻胀放射等异样感[11],中医学对颈椎病症状论述主要见于“痹”“颈筋急”“颈肩痛”等条目之下[12],这些本质上都是经筋受损的表现。而在颈部病变部位可触及的筋结,可认为是因经筋发生病变而引起,即在病理状态下产生的有形可查的阳性体征[13],故也称经筋病灶,把这一病灶解除就可以治愈大范围疼痛,即起到以点治面的作用要比辨经取穴治疗更能直达病所,得气显著。通过查阅相关文献及临床观察发现,现代医家大多忽视了由于经络气血不足引起的颈部疼痛;而经筋的功能活动需要经络气血的濡养才能维持,所以体表的筋肉疾患与经脉、内脏的生理病理影响息息相关,因此,在治疗经筋病变时,除局部取穴外,还应注意“凡治病之道,攻邪在乎针药,行药在乎神气,故施治于外,则神应于中,使之升于升,使之降于降,是其神之可使也”。目前,临床针灸治疗颈椎病应用最多的诊疗思路,多从颈椎病属经筋病变入手,大多数医师忽略了由经脉气血不足导致“不荣则痛”的颈椎病。由此,在仔细研读《易经》的过程中,受教于“道器”理论思想,发现“道器”理论与经脉、经筋关系密切,故跟师杨传经教授临床针灸治疗颈椎病时,发现以调理经脉气血盛衰为指导原则着手治疗该病,疗效颇著。从而证实了“道器”理论指导从经脉气血着手治疗颈椎病的临床可行性。

综上所述,临床诊疗时我们应首先辨明是经脉病还是经筋病,或是筋脉同病;其次再辨虚实寒热,最后根据不同的临床表现、证型施以不同针法,从而做到对症施法、法到病除,更有效地减轻患者痛苦。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