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中草药杜仲本草考证

时间:2024-06-19

牛 野,赵 琳,韩丽颖,刘 莹,任天航,谢 明

(辽宁中医药大学 药学院,辽宁 大连 116600)

杜仲为中医临床常用中药,应用广泛。《中国药典》2015年版一部[1]中收载杜仲为杜仲科植物杜仲EucommiaulmoidesOliv.的干燥树皮。本研究对杜仲的基原、别名、药用部位、产地、品质评价、采收及炮制、功效及主治、性味归经等方面进行综合考证,为杜仲的临床合理应用提供参考。

1 杜仲基原考证

杜仲最早载于汉代《神农本草经》[2],其中涉及杜仲的别名、产地、性味及功能主治,但没有植物形态描述。直至宋代的《图经本草》[3]才有植物形态描述:“木高数丈,叶如辛夷,亦类柘,其皮类厚朴,折之内有白丝相连”,并绘有成州杜仲图形(图1)。同时期的《经史政类备急本草》直接引用其内容,明代《本草品汇精要》的记载也与《图经本草》基本一致。

在《植物名实图考》[4]中记载了三种名称含有“杜仲”的植物:第一种称杜仲(图2):“本经上品。一名木棉,树皮中有白丝,如膠芽,叶可食,花实苦涩,亦入药。湘阴志,杜仲皮粗如川产,而机理极细腻,有黄白斑交”,通过比较发现,其与《图经本草》中所载成州杜仲可以判断为同一植物,通过与今《中国植物志》[5]所载相比较,同为杜仲科杜仲属植物杜仲EucommiaulmoidesOliver.(图3)。第二种称金丝杜仲(图4):“一名石小豆,生云南。矮木厚叶,叶长寸许,本瘦末团,面青背黄,结实如棠梨而小。实裂各街红豆,不脱”,与《中国植物志》所载大花卫矛(图5)一致:“叶窄长椭圆形或窄倒卵形,先端圆形或急尖,基部常渐窄成楔形,边缘具细密极浅锯齿,侧脉细密;疏松聚伞花序;花瓣近圆形;蒴果近球状”,因此,判断其为卫矛科卫矛属大花卫矛EuonymusgrandiflorusWall.。

图1 《图经本草》杜仲

图2 《植物名实图考》杜仲

图3 《中国植物志》杜仲

图4 《植物名实图考》金丝杜仲

图5 《中国植物志》大花卫矛

第三种称野杜仲(图6):“撫建山中有之。蔓生盤屈,黑茎有星,劲脆如木。叶如橘叶而不光泽,疎纹无齿。短枝枯槎,颇似针刺;根亦坚实。俚医以治腰痛,取皮浸酒。功似杜仲,故名”,经比较与《中国植物志》所载杜仲藤(图7)“攀援灌木;枝有不明显的皮孔。叶椭圆形或卵圆状椭圆形”一致,判断其为夹竹桃科杜仲藤属杜仲藤Parabariummicranthum(A.DC.)PierreZ。

图6 《植物名实图考》野杜仲

图7 《中国植物志》杜仲藤

可见,古人认可的药用杜仲为杜仲科杜仲属植物杜仲EucommiaulmoidesOliver.,而金丝杜仲与野杜仲不作为药用杜仲。

2 正名及别名

2.1 杜仲

杜仲最早收载于《神农本草经》,即称杜仲,清朝《本草崇原》[7]解释:“杜字从土,仲者中也,此木始出豫州山谷,得中土之精,《本经》所以名杜仲也。”

2.2 思仙、思仲

《神农本草经》还载有一别名为“思仙”,意指长期服用可使身体轻巧而衰老减慢,为成仙良药,故名“思仙”;《名医别录》[8]另记载一名为“思仲”;《证类本草》记载“一名思仙,一名思仲,一名木绵”。李时珍在《本草纲目》[6]中亦提到:“昔有杜仲服此得道,因以名之,思仲思仙皆由此。”这赋予了杜仲一种神话色彩,推崇其补中、益精气、耐老的功效。

2.3 木绵

2.4 檰、檰芽

宋代《图经本草》[9]记载一名“檰”,而“檰”字至今也有所保留,特指杜仲。并将杜仲嫩叶称为“檰芽”。

明朝《本草品汇精要》[10]中除了“思仙,思仲,木绵”外,亦将杜仲药材称为“檰芽”。

2.5 丝棉皮、扯丝皮

《新编中药志》[11]记载杜仲为“丝棉皮,扯丝皮(湖南)”,在《湖南药物志》[12]中记载其为“扯丝皮”,扯丝皮为湖南地区的民间称呼。

《中药大辞典》[13]将杜仲的古代和现代别名进行了比较完整的整理:“思仙《本经》,木绵、思仲《别录》,檰《本草图经》,石思仙《本草衍义补遗》,丝连皮、丝楝树皮《中药志》,扯丝皮《湖南植物志》,丝棉皮《中草药手册》。”

可见杜仲名称来源于两个方面:一是功效,取土中之精,可补中、益气、耐老,久服成仙而得名;二是形态,以其内含白丝的特性而得名。

3 药用部位

3.1 树皮

树皮是杜仲最常用的入药部位,《名医别录》记载:“二月,五月,六月,九月采皮”,历代本草均如此记载,延续至今,《中国药典》2015版确定杜仲“以干燥树皮入药”。

3.2 杜仲子

李时珍《本草纲目》记载:“弘景曰∶杜仲子,亦名逐折。《别录》浓朴条下,已言子名逐折;而有名未用中复出逐折,主治相同,惟鼠、杀鼠字误,未知孰是尔?所云浓实,乃浓朴实也,故皮谓之浓皮。陶氏不知,援引杜仲为注,皆误矣。今正之。”即陶弘景在逐折条下将逐折叫做杜仲子,但他在浓朴条下已将浓朴子叫做逐折了,功效均相同,实则逐折为浓朴的果实,所以推测是陶弘景书写错误。

连锁经营模式创造了经济模式上的新、企业管理模式上的新、人才流通上的新和物流方面的新,打破了人们传统意义上的经营,真正地做到了链条式的经营管理模式,是需要当前企业不断学习、不断发展、不断进步的模式。连锁经营管理模式是真正打破常规的发展模式,在我们国家乃至世界的发展中都拥有相当高的地位。连锁企业的经营管理模式不再死守老旧的管理机制,而是将企业发展成为链条式的大型产业,涉及到我们生活中各行各业的经济发展和人员流通,为许多想创业的年轻人提供了机会,是我们史无前例的“高新”。

关于杜仲子的记载,据李时珍《本草纲目》提及最早见于《名医别录》,但在《名医别录》现版本中并未发现关于杜仲子的记载,而逐折的记载“杀鼠,益气,明目。一名百合。浓实,生木间,茎黄,七月实黑如大豆”,其中并未谈及与杜仲的关系,而且其他书籍中未见此记载。

现代研究报道,杜仲果实中富含杜仲胶、油脂、蛋白以及桃叶珊瑚苷、绿原酸等多种天然活性成分,具有极高的营养保健及药用价值[14-15],目前正在深入研究中。

3.3 杜仲叶

据《图经本草》记载:“初生叶嫩时采食。主风毒脚气及久积风冷、肠痔下血。亦宜干末作汤,谓之檰芽。”《中国药典》也从2005版开始收载杜仲叶,功效记载为补肝肾,强筋骨。有报道杜仲叶大量出口日本用于生产杜仲茶、杜仲饮料等系列产品,用来降血压。

4 产地变迁

《神农本草经》只是简单记载杜仲为“生山谷”,并没有明确指出区域分布。《名医别录》记载:“杜仲生上虞山谷及上党、汉中”;其中关于“上虞”,陶弘景说:“上虞在豫州,虞、虢之虞,非会稽上虞县也”;虞、虢之虞,史称西虞,豫州在今河南与山西境内,范围应该是伏牛山和熊耳山一带;而会稽上虞县指今之浙江绍兴;上党,今山西省长治市北,境辖相当今山西和顺、榆社以南,泌水流域以东地区;汉中,即今天的四川省;可见《名医别录》记载杜仲的产地在今河南、山西、四川一带。

《图经本草》记载杜仲产地为“建平,宜都,商州,成州,峡州近处大山中”,建平(今四川省巫山县)、宜都(今河北省宜都县)、商州(陕西商州市)、成州(河南淮阳)、峡州(宋朝时其境辖相当于今山西平陆、莴城、运城,河南省熊耳山以北地区的卢氏,河南三门峡市),后世均如《图经本草》记载。

《中药大辞典》将杜仲产地记为“长江中游及南部各省,河南,陕西,甘肃”;而实际上今天的杜仲主要产区在湖北、四川、贵州、云南等省,多为栽培,这些地区均属于中、北亚热带地区,有适合杜仲生长的环境。

从以上分析可知,汉朝时期杜仲产于河南、山西、四川一带,而到了宋朝时期,杜仲的产地记载增加了河北,逐步扩增,今天杜仲的产地更是遍布全国各地,见表1。

表1 杜仲的产地分布

5 品质评价及道地产地

陶弘景在《名医别录》中说到“折之多白丝者佳”(此标准亦为当今杜仲的经验判别常用标准);直到明朝时期,《本草品汇精要》记载:“道地建平宜都者佳。”(今四川省巫山、河北省宜都),首次提到杜仲的道地产地。

清朝时期《本草从新》[17]记载“湖广、湖南者佳(色黄,皮薄,肉厚),川杜仲色黑皮厚肉薄不堪用”,这与《本草品汇精要》的记载相矛盾。

当今,川杜仲、湖北杜仲均被认为是品质较好的品种。

6 历代采收及炮制整理

6.1 采收季节

汉《神农本草经》《名医别录》等记载杜仲“二月,五月,六月,九月采皮”。《湖南药物志》记载:“6-7月份(及农历五、六月左右)高温湿润季节,此时杜仲树形成层细胞分裂比较旺盛”,因此适合采收。

6.2 产地加工

《中国药典》2015年版记载4-6月可剥取树皮,堆置“发汗”至内皮呈紫褐色,晒干。

6.3 炮制

历代对杜仲炮制方法的记载较多,见表2。

表2 杜仲的炮制

可见,历代杜仲的炮制传承至今,方法及辅料稍有差异,但基本点一致:“刮去粗皮,断丝。”

7 功效及主治

《神农本草经》记载杜仲功效“主腰脊痛、补中、益精气、坚筋骨、强志、除阴下痒湿、小便余沥、久服轻身耐老”;而《名医别录》中保留其原有功效,又增添了脚中酸疼痛,不欲践地;《重修证和经史证类备用本草》[25]记载杜仲的功效与此一致;《本草蒙筌》的记载增加了“除阴囊湿痒止小水梦遗”。

《本草纲目》比较完整地记录了杜仲的功效和主治,其功效同《神农本草经》,主治为:“治肾劳,腰脊挛冷,腎腰痛。使筋骨相着润肝燥,补肝经风虚,肾虚腰痛,风冷伤肾,肾虚腰痛,频性堕胎,产后诸疾。”清代的《本草汇笺》[26]增加了:“治疗跌打损伤。”

2015版《中国药典》记载:“补肝肾,强筋骨,安胎,用于肝肾不足腰膝酸痛,筋骨无力,头晕目眩,妊娠漏血,胎动不安。”《中药大辞典》记载杜仲有“治疗高血压的功效”。

8 性味归经

杜仲的性味归经,见表3。

表3 杜仲的性味归经

性味归经历代稍有变化,基本一致,现代标准去掉“辛”味、“平”性,归经定为“肝肾经”,与其功能主治相符。

9 结语

古代对杜仲的基原记载比较少,从宋朝时期才开始记载,经过历朝历代的逐步完善,记载逐渐详细,与现代的形态描述基本一致,为杜仲科杜仲属杜仲(EucommiaulmoidesOliver.);别名有思仙、思仲、木棉、檰、丝连皮、扯丝皮等。药用部位为树皮、杜仲子、杜仲叶。杜仲的产地在明代以前,记述为今河南、山西、四川一带,明代以后为长江中游及南部各省及河南、陕西、甘肃,其中明朝时期以建平、宜都为道地产地,清朝时期记载湖南、湖北的品质较好。采收时间为2、5、6、9月,剉或酥炙、蜜炙、盐酒炒、姜丝炒、断丝用、麸炒等,有补肝肾、强筋骨、安胎等功效。性味归经由辛、甘、温、平演变为甘、温,归肝肾经。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