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6-19
郑 佳,谢 明,刘 威,肖洪贺
(辽宁中医药大学 药学院,辽宁 大连 116600)
地龙是常用的动物类药材,具有清热定惊、通络、平喘、利尿的功效,临床用于治疗高热神昏、惊痫抽搐、关节痹痛、肢体麻木、半身不遂、肺热喘咳、水肿尿少证[1]。尽管地龙作为常用药材,从1963年就被中国药典收录,但是历版中国药典对地龙的来源记载并不完全一致,如1963版药典规定地龙的药用来源为钜蚓科动物参环毛蚓PhereretimaaspegillumMichaelgen或缟蚯蚓AllolobophoracaliginosaTrapozoides的干燥全体,而在1995年版及之后的药典将地龙的药用来源改为钜蚓科动物参环毛蚓Phereretimaaspegillum(E.Perrier)、通俗环毛蚓PheretimavulgarisChen、威廉环毛蚓Pheretimaguilielmi(Michaelsen)或栉盲环毛蚓的干燥体PheretimapectiniferaMichaelsen。历代本草对其基原产地、功效主治等方面的记载也存在差异,为了正本溯源,本研究对本草古籍中地龙的名称、基原、性味归经、炮制和主治功效等及现代药典中相关内容进行了梳理,以期为地龙的临床应用及研究提供本草文献依据。
地龙的原动物是蚯蚓,“地龙”一名,最早出现在宋代王怀隐的《太平圣惠方》:“白颈地龙,寒,大寒。”[2]地龙的由来可能与“上食膏壤,下饮黄泉,形曲似龙,又能兴云,知阴晴”等有关,而“蚯蚓”一名最早见于《礼记》和《尔雅》,《礼记》云:“缕蛔鸣,蛆州出”[3],此处蛆指代蚯蚓;《尔雅》有言:“螼螾,巴人谓之朐忍,皆方音之转也”[4],解释了蚯蚓的发音来源。蚯蚓一名作为药材最早出于《神农本草经》,将其列为下品。明代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注释:“蚓之行也,引而后申,其蝼如丘,故名蚯蚓。”[5]《日华子本草集注》记载:“又名千人踏,即是行人踏杀者。”[6]《唐·新修本草》记载:“一名土龙。”
古籍对蚯蚓的名字记载颇多,主要有蠖蚓、竖蚕、丘螾、蜿螾、歌女、地龙、白颈蚯蚓等,但在作为药材时,多以地龙、蚯蚓、白颈蚯蚓等相称,并以“白颈者佳”[7]。
2015版《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规定地龙的药品来源为钜蚓科动物参环毛蚓Phereretimaaspegillum(E.Perrier),这一种习称“广地龙”;通俗环毛蚓PheretimavulgarisChen、威廉环毛蚓Pheretimaguilielmi(Michaelsen)或栉盲环毛蚓的干燥体PheretimapectiniferaMichaelsen,这三种习称“沪地龙”。《本草从新》和《本草备要》均记载:“蚓,土德而星应轸水。”《图经本草》记载:“白颈蚯蚓,生平土,今处处平泽皋壤地中皆有之。”(图1)[8]《本草蒙筌》记载:“穴居在泉壤,各处俱有。”[9]《滇南本草》记载:“白沙蚓,生石峡内,形似蚯蚓,身上有白圈毛,细尾。”[10]
图1 《图经本草》中白颈蚯蚓图示
对于地龙的基原,古籍中并没有明确说明,但大多数古籍均提到“白颈蚯蚓”。“白颈蚯蚓”这一药物名最早出现于《名医别录》,此后《神农本草经》《新修本草》《证类本草》《本草纲目》等古籍均有“白颈蚯蚓”的记载。宋代《图经本草》及《证类本草》附有“蜀州白颈蚯蚓”的插图,认为其“功同蚯蚓”。尤其是《本草原始》一书中所载蚯蚓的图例,清楚展示了白颈蚯蚓的特点(图2)。古人认为“入药用白颈,是其老者”[11],查阅现代研究发现“白颈”在解剖位置上与环毛蚓属蚯蚓在性成熟时才出现的指环状生殖环带一致,为此属蚯蚓所共有。可以认为“白颈蚯蚓”是古人对环毛蚓属蚯蚓的一种统称,但是清代黄去辑的《神农本草经》却记载:“据吴普古本当无也”,认为蚯蚓无“白颈”二字。
我国主流本草均只收载“白颈蚯蚓”作为药用,这就表明在古代地龙药材的主流品种是“白颈蚯蚓”;而且“广地龙”药材质量优于“土地龙”的看法与古人认为“白颈蚯蚓”质量属佳的观点也基本一致[12-13]。
综上,可以推断出“白颈蚯蚓”是古代地龙药材的主要品种来源,2015版《中国药典》所载的钜蚓科蚯蚓特征与本草古籍中所载的“白颈蚯蚓”均相符,这一观点与现有报道一致[14]。
地龙最早被1963版药典收录,在后续9版药典中,在药品来源方面有了很大变化。除继续保留收载钜蚓科动物参环毛蚓外,在1995年版及之后的药典还增加了3种“沪地龙”的药材来源,即通俗环毛蚓、威廉环毛蚓、栉盲环毛蚓,随后历版中国药典修订时地龙来源均未再做更改。《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改变地龙来源的原因仍需要进一步研究。
图2 《本草原始》中蚯蚓图示
关于地龙的性味,《神农本草经》记载:“味咸、寒”[15];《唐·新修本草》和《证类本草》谓其:“味咸、寒、大寒”;《本草纲目》与以上古籍记载相同;明代的《滇南本草》还有关于白沙蚓的记载:“气味甘,辛”;并且在清代《得配本草》和《本草从新》中也有对蚯蚓泥(粪)“甘,寒”的记载。
归经方面,清代《本草求真》认为:“地龙专入胃、经络。”[18]《本草求原》记载:“故凡肝肾虚而病于湿风,以成脚风、脚气、鹤膝、诸痹拘挛、腰痛,黄疸必用;痘疮,脾肾虚热,娇红,渐变干紫伏陷。此皆阳气畅而湿化,行水精布之明效也。”[19]
关于地龙毒性,本草古籍的记载并不相同。明代《御制本草品汇精要》和《本草蒙筌》均认为地龙“无毒”;元代《本草集要》和《本草发挥》则认为其“有小毒”;宋代的《本草衍义》和清代的《本草汇》也直接记录“此物有毒”。近年来,对地龙的研究增多,提取出来的有效物质和开发产品越来越多,如广地龙热浸剂、地龙B1、各地地龙的含砷量、地龙蛋白肽等,这些提取物虽然有毒性,但在动物实验中,对小鼠并无毒性效用,表明地龙降压蛋白的毒性极低[20-22]。
近年来,大量实验都证明地龙中含有地龙蛋白肽,通过实验检测地龙蛋白肽具有亚急性毒性,但在动物实验中,各组动物大鼠生长发育、活动均正常,尚未显示出毒性效应[23]。
中国药典1963版至2015版均没有对地龙毒性有所介绍,结合古籍中的记载和现代研究可以确定地龙味咸性寒,归肝、脾、膀胱经,有小毒。
由于现代药典对其毒性的记载并不详细,需引起药典委员会及中医药科研工作者的重视,建议将有关地龙毒性的内容补充进《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本研究整理了历代关于地龙性味归经及毒性的记载,见表1。
表1 地龙的性味归经及毒性
东汉《神农本草经》、唐代《新修本草》、北宋《证类本草》和清代《本草崇原》均记载地龙:“主蛇瘕,去三虫,伏尸,鬼疰,蛊毒。杀长虫,仍自化作水,疗伤寒伏热,狂谬,大腹,黄疸。”五代时期《日华子本草集注》在上述古籍中增添了“天行热疾,喉痹,蛇虫伤,其屎治蛇犬咬,并热疮,并盐研傅,小儿阴囊忽虚热肿痛,以生甘草汁调,微微涂之”的记载。清代《得配本草》中记载有:“解时行热毒,除风湿痰结,利小便,疗黄疸,除脚气,治跌扑,治虫瘕,破血结。”清代《本草从新》也记载:“故能清热,性下行故能利水,治温病大热狂言,大腹黄疸,肾风脚气。”
综上,可以发现,历代都认为地龙有治杀虫、去黄疸、解热毒、去喉痹、治热疮、破血结等功效。
2015年版《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记载地龙具有清热定惊、通络、平喘等功效,可用于治疗惊痫抽搐、关节痹痛、半身不遂、肺热喘咳、水肿尿少等病证。现代研究表明,地龙有解热镇痛、抗凝血、抗血栓、抗肿瘤等多种药理作用,临床上广泛用于治疗咳嗽和哮喘、原发性高血压病、癌症等疾病[31]。据此可认为,地龙的功效主治与古籍记载基本一致,《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中的相关条目是对古籍所载地龙功效的延伸与应用。
《神农本草经》记载:“二月取,阴干”;《新修本草》记载:“生平土,三月采,阴干”;明代《本草纲目》记载:“白颈蚯蚓,生平土,三月取,曝干”。这些古籍均记载地龙多于二三月份采集(阴历二三月正值春季、夏季)。2015版《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记载:“广地龙春季至夏季捕捉,沪地龙夏季捕捉”,与古籍记载的地龙采集时间一致。
历代古籍记录的炮制方法也有很多,如唐代《新修本草》记载:“白颈是其老者尔,取破去土,盐之,日曝,须臾成水,道术多用之。温病大热狂言,饮其汁皆瘥,与黄龙汤疗同也。”五代成书的《日华子本草集注》记载:“入药烧用。”宋代《本草衍义》记载:“今入药,当去土,了微炙。”明代倪朱谟《本草汇言》记载:“李氏曰,入药以白颈者良,或捣烂,或晒干用。”[34]清代《本草备要》和《本草从新》的记载与上述古籍相符。清代《本草详节》有如此记载:“取得去土,盐之,日暴须臾成水。凡使:糯米泔浸一宿,无灰酒浸一宿,焙干切,每一两以蜀椒、糯米各二钱半,同熬至米熟拣出用。或为末,或烧灰,或化水用。”[32]清代《得配本草》记载:“畏葱、盐;得面粉,炒研吞;配枯矾末,加麝香更妙;调荆芥汁,再加白蜜更好;加乳香末,捣汁,井水调下;或入盐化水,或烧炭,或川椒、糯米拌炒,随方法制;以石灰水浸之,或以盐汤浸之并饮,乃愈。”[33]由此可见,古籍中地龙的炮制方法主要有净制、盐制、酒制、烘焙、烧炭、面粉炒制、绞汁、石灰水浸等。
1993版至2015版中国药典规定地龙的炮制方法均为除去杂质,洗净,切段,干燥。但在现代研究中,地龙的炮制品还有很多,如炒地龙、地龙炭、酒地龙、盐地龙、油地龙、蛤粉制地龙、甘草制地龙、花椒糯米制地龙等炮制方法[34]。
地龙最早被1963版药典收录,在后续9版的药典记载中,地龙的性味归经、炮制方法、贮藏、功能主治等变化不大,但在药品来源方面有了很大变化。历年药典中对地龙的记载,见表2。
表2 历年药典中关于地龙的记载
本研究通过查阅古籍,对地龙的相关文献进行了梳理,发现地龙的入药历史悠久,大多数本草对地龙的记载多为“白颈蚯蚓”——蚯蚓,以白颈者佳,味咸性寒,归肝、脾、膀胱经。中医传统理论认为,咸、寒与肾有关,且寒能清利,咸能软坚,有清热利湿、软坚散结的作用[43]。结合现代药理研究,地龙入药主要有平喘降压、解热镇痛、抗凝血、抗血栓、抗肿瘤等作用。古籍中地龙的炮制方法一般为盐炙、捣烂晒干、石灰水浸之、烧制、微炙等,根据用途的不同,炮制方法各异。
古籍中对地龙的基原有很多介绍,现代药典中对地龙的基原也有明确的记载;不过从1995年版中国药典开始,地龙来源除了收载钜蚓科动物参环毛蚓外,还增加了3种“沪地龙”,并取消了“土地龙”缟蚯蚓这一来源。至于药典中为何取消“土地龙”,而增加3种“沪地龙”,相关报道不多,今后将在本草考证的基础上,对地龙进行更深入的研究,为地龙的临床应用和市场开发提供文献依据。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