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6-19
杨馥语,谭万初
(成都中医药大学,四川 成都 610000)
从胆胃关系探析慢性结石性胆囊炎的中医治疗
杨馥语,谭万初*
(成都中医药大学,四川 成都 610000)
慢性结石性胆囊炎是胆道系统的常见病变,临床上慢性结石性胆囊炎的反复发作,病情缠绵。中医认为主要与“湿热”相关,胆胃同居中焦,在生理、病理上密切相关,二者在引起慢性结石性胆囊炎的临床症状上有着重要作用,探讨胆胃关系在指导疾病的临床治疗上具有重要的意义。并举例说明。
胆胃关系;慢性结石性胆囊炎;蒿芩清胆汤
慢性结石性胆囊炎是胆道系统中最常见的病变,根据其所在部位不同,可有胆囊结石、原发性或继发性胆总管结石、肝外胆管或肝内胆管结石之分。不同部位的胆石,其形态、大小和成分等一般都有明显的差别,其形成的机制也是不同的,而其临床表现也因人而异。慢性结石性胆囊炎的反复发作,病情缠绵,中医认为主要与“湿热”相关。中医并无“慢性结石性胆囊炎”的病名,根据其临床表现,将其归属为“胁痛”“腹痛”“胆胀”范畴。《灵枢·胀论篇》云:“胆胀者,胁下胀痛,口中苦,善太息”及“肝胀者,胁下满而痛引少腹。”《灵枢·经脉篇》亦云:“少阳经……是动则痛,口苦,善太息,心胁痛不能转侧。”《灵枢·邪气脏腑病形篇》曰:“胆病者,善太息,呕宿汁……嗌中阶阶然数唾。”对本病病因病机的认识,历代医家多着重于肝胆脾胃。《脉经》云:“肝之余气泻于胆而成精。”肝胆互为表里,胆附于肝,藏精汁,胆的功能正常与否,需赖肝气的疏泄调达,若肝的疏泄功能正常,则胆汁排泄畅达,脾胃运化功能也健旺,若肝胆之气郁结不舒,就会出现胁痛、腹胀等症。脾主运化水谷精微,营养周身,胆为六腑之一,受胃土的培植以长养 ,同时使胆汁对脾的功能有促进作用,张景岳云:“以饮食劳倦而致胁痛者,此脾胃之所使也。”因此,凡外感六淫、内伤七情、饮食劳倦、蛔虫上扰等影响胆腑的因素,都会导致肝失疏泄,胆汁排泄不畅,脾胃的纳运升降运动遭到破坏,气郁血积,湿热蕴结,使胆气郁滞不通而疼痛,湿热熏蒸日久,煎熬有形成分结而成石,导致胆石的产生[1]。症见胁肋疼痛如绞,痛引肩背,拒按,手不可近,或可触及包块,发热或往来寒热,口苦咽干,恶心呕吐,不思饮食。或有时可见颜面及全身黄似橘色,便秘或溲赤,舌红苔黄腻,脉滑或滑数。
胆为六腑之首,又为奇恒之腑,胆腑“藏而不泻”。《素问·六节藏象论》曰:“凡十一脏取决于胆也”。胆主少阳春生之气,胆气的升发对五脏六腑的功能有调节作用,正如李杲在《脾胃论》中曰:“胆者少阳春生之气,春气升则万化安。故胆气春升,则余藏从之,胆气不升,则飧泄,肠辟不一而起矣。”胆的生理功能是贮藏与排泄胆汁,协调脾胃,促进水谷的消化吸收。肝疏泄功能正常,则胆汁排泄畅达,脾胃运化功能健旺。胃主受纳腐熟水谷,主通降,胆胃同居中焦,同为六腑,六腑以通为用,以降为顺。胆气春升保证了胃通降功能的顺利进行。肝胆与脾胃之间存在着克中有用、制则生化的关系,这是脾胃功能得以正常的重要条件,肝随脾升,胆随胃降[3]。生理上,胆与胃是一种相辅相成的关系。病理情况下,胆的升发不足则诸脏皆虚,生机不足。反之,胆升发太过则导致胆气上溢。胃虚则不纳或纳而不腐,或少纳而气上逆;胃实则从燥化,大便难。《灵枢·四时气》云:“邪在胆,逆在胃,胆液泻则口苦,胃气逆则呕苦,故曰呕胆。”这句话说明了胆胃同病,胃失和降,胆胃气逆的发病机理。常常为由胃及胆或由胆及胃,或胆胃同时发病。胃病及胆,胃热可伤胆,致疏泄失司,则精微不能吸收。胆病及胃,胆郁则胃滞,胆逆则胃反[4]。肝胆失疏,则胃气呆滞,脘痞腹胀;胆气横逆则胃失和降,呕吐呃逆。而胆石症的常见临床表现,除了症状外,即是胃脘胀满、恶心、呕吐等胃失和降的症状。综上论述,可以看出,中医在治疗胆石症上,可从胆胃关系出发,以清胆利湿和胃,恢复气机升降为主要治法。
蒿芩清胆汤出自清代俞根初的《重订通俗伤寒论》,由青蒿、淡竹茹、半夏、茯苓、黄芩、枳壳、陈皮、碧玉散(滑石、甘草、青黛)组成,功用清胆利湿,和胃化痰,主治少阳湿热证,症见寒热如疟,寒轻热重,口苦膈闷,吐酸苦水,或呕黄涎而粘,甚则干呕呃逆,胸胁胀疼,小便黄少,舌红苔腻,脉弦滑数。湿遏热郁,阻于少阳胆与三焦,三焦气机不畅,胆中相火乃炽,以致少阳枢机不利[2]。方中青蒿苦寒芳香,清透少阳邪热,黄芩苦寒,善清胆热,并能燥湿,两药相合,既可内清少阳湿热,又能透邪外出;竹茹善清胆胃之热,化痰止呕,枳壳下气宽中,除痰消痞,半夏燥湿化痰,和胃降逆,陈皮理气化痰,宽胸畅膈,四药相伍,使热清湿化痰除;茯苓、碧玉散清热利湿,导邪从小便而去,正所谓“治湿不利小便,非其治也。”全方升降相因,能使胆热清,气机畅,胃气和。以此方为基础,酌以加减。胆之势在于升发,故当以促其升发之气为利胆的标准,但切忌升发太过,常用药物如柴胡、茵陈等。和胃秉承胃以通降为用,可选如厚朴、枳壳之类。清热可采用酸苦泻热的方法,以防苦燥伤阴,常用药物如黄连、黄芩、白芍、乌梅[5]。并可适当加入消导之品,消导之品可促进胃的通降,通降有序则邪不致扰胆。痛甚可加延胡索、炒川楝子以行气止痛。无论如何,总的原则还是围绕着胆胃之间的关系,以恢复气机升降为主,否则,胆不升则胃不降,胃不降则胆亦不升,以致气机逆乱。
患者某某,女,77岁,因“右上腹持续性胀痛7天”于2013年9月26日就诊于成都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消化科门诊。经详询病史,患者既往有胆结石病史20余年,长期服用利胆片,本次发病因过食油腻食物引起,症见:右上腹持续性胀痛,无牵扯痛及放射痛,疼痛无缓解,食欲不振,嗳气,口苦,口干不欲饮,大便3天未解,小便短黄,舌红苔微黄腻,脉滑数。查体:心肺无特殊,腹丰满,腹软,墨菲征(+),肝脾肋下未及,移动性浊音(-),麦氏点(-)。腹部CT示:胆囊小结石。腹部彩超示:①轻度脂肪肝;②胆囊萎缩?③胆总管轻度扩张。患者诉昨日下午16∶41左右出现发热,体温37.8℃,继之寒战,中上腹疼痛,右侧为甚,呕吐两次,吐出黄色胃内容物,约100mL。今晨未再呕吐,自觉发热,体温不高,查血常规:白细胞数9.03×109/L,中性粒细胞百分比:79%,肝肾功能、电解质:胆碱脂酶:4 421U/L,谷氨酰基转移酶:131U/L,碱性磷酸酶:164U/L,血、尿淀粉酶正常。中医辨证:湿热蕴结,胆胃不和,宜和解少阳,清胆利湿和胃,予蒿芩清胆汤加减,处方:青蒿15g,黄芩15g,法半夏10g,淡竹茹15g,茯苓15g,枳实15g,陈皮10g,柴胡15g,黄连10g,滑石15g,制大黄10g,延胡索15g,炒川楝子15g,藿香15g,佩兰15g,甘草6g,上药服用5剂,患者大便通畅,腹痛稍有缓解。调整处方:前方去竹茹、制大黄、滑石、藿香、佩兰,加厚朴15g,金钱草15g,海金沙15g,香附15g,再服5剂后复诊,患者未再诉发热,腹痛明显好转,二便调。三诊:予前方加入炒二芽各20g,共5剂,维持服药,服药后,患者无明显不适,饮食可,二便调。
治疗慢性结石性胆囊炎是使病邪消除,机体气机升降正常。正确地认识胆胃关系在慢性结石性胆囊炎发病过程中的作用,运用胆胃同治法治疗这一疾病往往会获得满意疗效。本例患者,因饮食不节,过食肥甘厚味,损伤脾胃,湿热内生,胆气郁滞不通而致疼痛。胆胃同属六腑,六腑以通为用,以降为顺,胆失疏泄,胆郁胃滞,胃失和降,故发生呕吐。 病在少阳,邪正相争,故见发热寒战。故治疗上以蒿芩清胆汤为主清胆利湿和胃,和解少阳,加入通导之品制大黄,合枳实以通腑泄热。湿邪萦绕三焦,往往导致三焦升降失司,腹中虽有饥饿感,但由于湿热之邪萦绕,胃气不开,故食欲不振。薛生白《湿热病篇》:“湿热病,数日后脘中微闷,知饥不食,湿邪萦绕三焦,宜藿香叶……佩兰叶……等味。”故配伍藿香、佩兰芳香化湿之品,和胃止呕。黄连长于入中焦、大肠,可清肝胆、脾胃湿热,长于清胃热。胆汁的分泌与排泄,有赖于肝气疏泄正常,故加入柴胡以疏肝利胆,清泄少阳邪热。延胡索、炒川楝、香附以行气止痛。再配伍金钱草、海金沙利尿通淋排石,最后加入炒二芽以顾护胃气,健脾开胃。
[1] 顾宏刚,张静喆,朱培庭.胆石病发作期病机浅析[J].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2004,10(7):72.
[2] 邓中甲.方剂学[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3:80.
[3] 陈必勤,凎家荣.龙祖宏辨证配合升降调理法治疗慢性胆囊炎[J].云南中医中药杂志,2002,23(6):3.
[4] 赵军山.胆胃通降临床体会[J].河北中医,2011,33(8):1169.
[5] 薄文斌,石岩.胆胃关系探析[J].吉林中医药,2008,28(2):79-80.
(责任编辑:宋勇刚)
2014-02-25
杨馥语(1988-), 女,成都中医药大学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中医内科。
谭万初(1956-),男,成都中医药大学教授,研究方向为中医治疗脾胃病。
R256.43
A
1673-2197(2014)11-0060-02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