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6-19
魏曼琳,张 航,宋 扬
内蒙古民族大学动物科技学院,内蒙古通辽028000
动物营养学是研究动物营养物质摄入和利用全过程的科学,也是动物科学专业本科生的一门专业核心课。相对于其他课程而言,动物营养学在内容上涵盖的范畴更广,与饲料学、动物生理学、动物生物化学、物理学、微生物学、分子生物学等课程有着紧密的联系,因此,在知识的融合理解和综合应用等方面对学生的总体要求比较高,课程的授课内容讲解和综合实践应用难度较大。同时,随着动物营养学学科理论和技术体系的不断发展,动物营养学的研究内容在深度上也更加拓展,例如动物营养学的体系化研究,从营养决策、营养需要量、饲料营养价值、营养供给技术、自由基动态稳恒机制与动物健康的关系等方面[1],不断加深了学科深度,也给学生的学习提出了新的要求。同时,地方高校自身的培养目标和办学定位,也对动物营养学课程在专业内容的传授和专业技能培训等方面提出了新的要求。内蒙古民族大学动物科技学院动物营养学课程的教学团队在多年的教学过程中,对动物营养学的教学方法、考核方式、实验和实践培训以及思政融合等进行了长期的积累和研究,对地方高校动物营养学的多个教学环节进行了一定的改革探索,形成了较为丰富的经验,为此,本文将对其相关内容进行一定的介绍,以供参考。
以内蒙古民族大学动物科技学院动物营养学教学大纲为例,动物营养学教学大纲每4 年进行1次版本的更迭和修订。与上一版本的不同之处在于,本次修订的新版本(2019 版)的教学大纲更加注重教学目标的实现,倾向于通过目标化管理实现教学模块的完成。其中,教学目标的制定不再以知识体系为顺序,而是以课程目标的实现为顺序,将课程的总体目标进行量化分解,通过制定若干不同级别的量化目标,将知识体系分解,并以知识单元的形式进行有机结合,对一个教学目标进行低、中、高程度的支撑。新版动物营养学大纲的教学目标包含了以下3 个量化目标:一是要求学生掌握动物营养学原理,具备系统的营养与饲料学相关知识;二是要求学生掌握动物营养学的研究方法,能够评定不同动物的营养需求;三是要求学生能够解决养殖生产中发现的一般性问题。这3 个量化目标的设置与培养方案中对地方民族高校本科生的毕业要求相对应,从而使得课程的知识单元与培养方案紧密衔接。例如营养学各论部分(水、蛋白质、脂类、碳水化合物、能量、维生素、矿物质等)对于实现量化“目标一”(动物营养学原理部分)形成支撑,而学科交叉的部分(营养物质的相互关系、动物营养学研究方法等)主要是对“目标二”(营养学研究方法的掌握)形成支撑。营养需要与饲养标准(包括维持、生长育肥和繁殖等营养需要各论)则对“目标三”(解决生产实际问题)形成支撑。这就在教学目标上实现了教学内容的量化及其一一对应的关系。
同时,培养方案中增加了学习方法与学习成果、目标设计、课程改革与教学方法设计等内容,首次将教学方法与课改策略纳入教学大纲中。此外,在新教学大纲中十分注重思政融合、“耕读”教育和“三农”情怀的融入,切实为培养知识素养高、实践能力强、具备“学农、知农、爱农”等爱国情怀的新型动物科学专业人才提供保障。
教学方法的改革主要集中在混合式教学模式的探索上。混合式教学包含2 个方面的含义,一为“教”,二为“学”,既注重教师对教学的设计,又注重学生的学习体验。混合式教学的概念也发展为以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为目的,将信息技术、创新教学方法、多种学习方式相混合的教学模式,构造出“基于移动通信设备、网络学习环境与课堂讨论相结合的教学情境”,为学生提供最优的学习环境[2]。混合式教学符合《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 年)》对教师的教学工作做出的具体要求:注重学思结合、倡导启发式、探究式、讨论式、参与式教学,帮助学生提升学习效果。开展混合式教学模式改革,旨在改变以讲授为主的教学方法,充分利用网络、教学平台和多媒体等信息化手段,进行线上+线下的结合教学,最大程度地调动学生学习热情、激发自主学习潜能。线上环节主要是利用“优慕课”“学习通”等专门化的学习平台,开展线上通知、线上预习、线上完成作业和测验、线上复习等。线下环节主要是教师讲课、提问互动、分组讨论等。一般由教师在课前根据教学大纲发布本节重点和难点内容,布置预习作业,课上根据学生的预习反馈或提问、讨论等,有针对性地讲授,这对于地方高校不同基础的学生而言教学更为有效。课后再进一步通过教学平台发布课件、复习资料、作业和测验等,指导学生开展课后复习,有助于学生进一步巩固课堂知识,帮助学生进行学习效果的检验。有时候通过设置授课章节形成若干播客单元,上传录制好的授课音频或视频等,协助学生开展自主预习和复习。在开展网络教学的环节,通过“学习通”平台可以链接到“腾讯会议”等直播平台或会议端口,使得课堂教学平台运行更加流畅、功能更加完善。平台特有的“回放”或者“下载”等功能,也方便学生在课后对教师授课进行温习。此外,平台的试题试卷库建设功能也为教师进行阶段测验和模拟考试等提供了便利条件,节省了抽题组卷、打印试卷和判卷的工作量,也使得学生能够及时查看测试成绩和正确答案,纠正知识点的理解错误和加深学习记忆等。学生通过多次抽题演练一般都能达到掌握课程主要知识点的目的,同时也激发了学生学习的热情和进取心。另一方面,线上教学和平台建设的内容,也可以作为优秀课程建设和“一流”课程建设的素材和基础,有利于教师对课程教学进行提升和完善。
混合式教学模式的开展,大大丰富了学生平时的学习内容和参与环节,同时也对考核方式提出了新的要求。为了客观公正地考查学生平时对线上+线下教学的参与度和学习效果,混合式教学考核将单一的末考制变为线上+线下相结合的考核办法。线上完成任课教师布置的学习任务如预习、讨论、随堂测验、作业和论文等,线上学习平台需要有相应的记录方法和评分机制,并按照一定赋分方案计算综合成绩作为线上成绩。线下考核方式主要包括考勤、课堂提问、课堂讨论和考试等环节,也需要按照一定赋分方案计算综合成绩,最后将线上成绩和线下成绩按照一定比例如50:50 进行加权计算总成绩。期末考试通过建设试题库实现了教考分离,通过题库抽题组成3 套试卷,随机抽取1 套完成期末考试。阅卷按照标准答案和评分标准实行3 人以上集中流水评卷,保证了成绩的公平公正。新的考核方式总体上实现了学生平时表现和期末考试2 个方面的考查,有利于客观评价学生的学习效果和激发学生平时的学习热情。
与上一版本大纲相比,2019 版大纲将饲料分析的实验课内容作为动物营养学试验的有机构成纳入到了课程的组成部分。试验部分同样进行了线上+线下的有机结合,线上部分的开展有助于学生重复练习和知识的整理,线下部分有助于学生实践操作和动手能力的提高。线下试验部分通过本实验室的科研训练平台和实验室条件开设饲料中水分、粗蛋白、非蛋白氮、粗脂肪、粗灰分、钙、磷、中性洗涤纤维、酸性洗涤纤维和淀粉含量的测定等,加深学生对营养物质的作用、性质和利用效率等方面的理解。线上部分借助学习平台上传视频、音频材料、课件及借助国家虚拟仿真实验教学项目共享服务平台的仿真试验《猪饲料营养价值评定与分析虚拟仿真试验》中的动物试验、样品处理、代谢实验、水分测定、粗蛋白测定、粗脂肪测定等加强学生的实操演练。试验和实践环节一方面提高了学生的动手能力,另一方面也增强了学生之间的团结协作,对培养目标中关于协作的内容进行了高度支撑。
新版教学大纲增设了为期1 周的动物营养学实习环节,旨在通过在动物实验室开展畜禽的饲养实验和消化代谢实验等,加深动物营养学研究方法的实践演练,增强实操技能。掌握动物营养需要量的计算、饲料配方的制作、动物采食量和排粪量的记录、营养物质消化率的测定、动物福利的实现等重要的实践技能。对学生的知识体系和实操能力、协作能力等进行综合评定。
2020 年5 月,教育部印发《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教高[2020]3 号)明确指出高校全面培养人才质量的有效措施是课程思政建设,科学设计课程思政教学体系,将课程思政融入课堂教学建设是高校人才素质培养的重要任务[3]。动物营养学是动物科学专业本科生的专业核心课,是动物医学专业本科生的重要专业课,是动物营养、遗传和繁殖领域研究生的基础必修课,是本校其他专业学生选修的通识课之一,其教学内容对于动物科学和动物医学的学科发展和人才培养、完善学生自然科学理论素养具有重要意义。动物营养学课程教学内容的科学性和专业技能培训的实践性符合本校的办学定位,对本校人才培养目标和动物科学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具有重要意义。近年来,学校多次提出要将思政内容与教学内容进行有机结合,在教学中思政。思想政治教育作为立德树人的关键,在专业教学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关系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有助于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学生。高校思政教育与专业课教学的深度融合,是当前课程思政中的一大亮点[4]。动物营养学课程教学中可融入的思政元素很多,如诚信教育、爱国主义教育、职业道德培养、严谨求实的精神、遵纪守法的职业意识等[5]。例如爱国主义教育,在介绍饲料添加剂一节时,让学生了解中国已经成为氨基酸生产和消费大国,氨基酸工业总产量及年产值均居于世界前列。2016 年,我国氨基酸行业总产量超过460万t,大宗氨基酸产品谷氨酸及其盐年产已超过270万t,产量占世界总产量的70%以上[6]。通过讲授,激发学生的行业认同和民族自豪感。同时也给学生介绍当前氨基酸生产存在的一些亟需解决的问题,如产能过剩、技术提升和产业创新不突出、缺乏自主知识产权等,激发学生的主人翁精神和从业的使命感. 鼓励学生树立为我国畜牧和饲料行业做出贡献的决心。
动物营养学课程是动物科学的一门重要专业核心课,对于完善学生动物科学知识背景,建立完善的动物科学知识体系有重要的作用。近年来,在地方高校动物营养学教学过程中,教学团队的老师们一直将课程教学改革创新的理念贯彻始终,努力做到与时俱进,关注行业发展和知识体系的拓展等。借由网上学习和授课平台的建设,补充线下授课方式的不足,从教学模式、考核方式、试验和实践以及思政融合等方面进行积极改革,给动物营养学在地方民族高校的教学注入了新的活力。有助于实现地方高校培养动物科学人才的方案,达到培养应用型人才的最终要求。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