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6-19
何万领,李晓丽,李元晓,李 旺,曹平华,赵龙妹
河南科技大学动物营养与饲料系,河南 洛阳 471023
动物科学专业旨在培养具备动物科学基本理论和动物生产基本技能,能在动物科学相关领域和部门从事技术与设计、推广与开发、经营与管理、教学与科研等工作的高级专业人才。《动物营养学》是动物科学专业的主干课程之一,主要涉及动物的营养消化生理、营养物质代谢规律和营养需要等[1]。课程兼具理论性与实用性双重特点,是动物生理学、动物生物化学等专业基础课的应用延伸,又是动物生产的理论基础。由此可见,仅通过传统的课堂板书或多媒体教学难以与生产实际挂钩,不能满足畜牧养殖业和饲料工业发展的需要[2]。再加上课程本身所具有的内容多、知识点散、章节间联系不够密切等特点,导致学生学习动力不够,被动学习现象突出。经过10 多年的教学研究与经验积累,本课程组在教学过程中主动融入大量案例,真正将学生设置为课堂主角,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引起师生共鸣,大大提高了教学质量及学生对动科专业的热情。
案例教学就是设定特定情景,并在这一情景中设置一个或多个疑难问题,调动学生的情景主角意识,在教师的引导、启发下解决相应问题。案例教学最早开始于20 世纪20 年代的美国哈佛大学商学院,是一种理论联系实际、启发式、教学相长的教学模式[3-4]。案例教学引入中国后,在工商管理、市场营销、法律、医学等专业课程教学中得到很好的应用,在其他专业课程方面尚待进一步研究与推广[5]。从以上应用来看,案例教学的关键在于案例的设计。一方面案例情景不能脱离专业领域,否则会让听者感到突兀,不利于专业知识学习;另一方面案例应容易让学生进入情景,以便于作为情景主角解决具体问题。为提高案例教学的成效,许多高校经过多年的经验积累,建立了案例库,如哈佛商学院案例库、欧洲22 所高等学校联合建立的欧洲案例交流中心、北京大学管理案例研究中心以及教育部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发展中心设立的中国专业学位教学案例中心等[6]。
尽管一再呼吁“学生是课堂的主体”“一切为了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等教育口号,但传统教学模式很难真正还学生于课堂主体地位。传统教学法更多的注重教师的教学能力,如知识储备、实践经验、书写字体、板书布局、语速语调、PPT 设计,甚至包括教师的穿着打扮等。然而,与以往学生不同的是,现在的95 后、00 后有更广泛的信息获得途径以及更为突出的个性特点[7],这就要求教师要与时俱进,不断进行教学方法和内容的改革。案例教学从设计案例之初,便把学生纳入了情景主体,利用学生的专业知识解决情景问题。在此过程中教师同样是课堂的主导者,但主导内容由讲述理论知识变成了情景设计者和解决情景问题的启发者。
如果说传统教学法为“一言堂”的话,案例教学法更类似于“辩论赛”。当然,案例教学法并不是辩论赛,因此不一定设立正反方。但其情景设计中往往具有一个或多个矛盾点,学生可充分利用自己的专业知识开展讨论,最终达到解决问题的目的。在此过程中,老师会根据情景设计的目的,引导学生的思路,对错误的观点及时纠正,将正确的方向引向深入,最终达到目标。因此,案例教学不同于简单的举例子或“讲故事”,而是借助情景主线不断引导学生利用知识解决问题。
与传统教学法注重知识的传授相比,案例教学法在传授知识的同时,更注重学生能力的培养。笔者认为该方法至少锻炼了学生三大能力:
1)专业知识的查阅、分析、归纳能力。正如以上两点所述,案例教学法是建立于学生已经掌握或了解一定专业知识基础上的,并不是凭空想象。因此,学生在拿到案例后是需要“做功课”的,这一过程便锻炼了学生的主动学习能力。
2)团结协作能力。本课程有计划地将3~4 名同学组成1 个团队,团队成员各有分工,包括队长、发言人和记录人等。在案例教学时,团队成员通过大量查阅文献、与企业沟通、内部交流等最终形成一致意见,由发言人在课堂上讲述。这一过程中难免会因性格差异、习惯不同、方法各异等导致意见不合的现象,但为了最终的目标,队员间往往经过思想碰撞后能够形成一致见解。
3)解决问题的能力。传统教学法老师讲、学生听,期末考试定成绩,达不到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效果。案例教学重点在于培养学生分析与解决问题的能力,也许学生提出的解决办法是错误的,但至少学生在积极主动地利用专业知识解决问题,而不是被动地死记硬背一些专业知识。当然,案例教学法并不是眼看着学生的错误而不顾,而是在老师的引导下让学生学会既能走出案例以宏观角度看问题,又能深入案例剥茧抽丝找到问题的本质[8]。
河南科技大学《动物营养学》课程所用教材为陈代文等主编的《动物营养学》(第4 版),前10 章内容主要讲述饲料组成、营养物质的消化生理和代谢规律,后12 章内容主要讲述营养研究法、营养与环境、营养与健康、饲养标准及各生产目的下的营养需要等。从内容来看,前10 章偏重理论知识,后12 章偏重生产实际,具有明显的理论性与实用性并重特点。根据课程内容特点,在前10 章理论内容讲述结束后,以班为单位,每班分成8 个小组,每小组3~4 人,以每次30 min、每周2 次的方式开展案例教学。在案例教学前,提前1 周左右将案例材料通过网络方式传达给各小组组长,要求小组成员在所学专业知识的基础上自行查阅、搜集资料,并结合收集信息进行案例分析,得出各组结论,最后由发言人于30 min 的案例课堂中阐述小组观点。
以“低蛋白日粮”为例,先将“低蛋白日粮”相关的几个事件讲述给学生,“2018 年10 月中国饲料工业协会批准发布的2 项团体标准,首次提出降低猪和家禽日粮中蛋白含量;2020 年9 月农业农村部修订发布《仔猪、生长育肥猪配合饲料》国家标准(GB/T5915-2020),规定育肥猪全程平均蛋白水平最低12.6%,最高为14.9%;同年,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促进畜牧业高质量发展的意见》明确提出“调整优化饲料配方结构,促进玉米、豆粕减量替代”;2021 年3 月,农业农村部重点下达的《饲料中玉米豆粕减量替代工作方案》明确提出了玉米豆粕减量替代的具体时间表等”。然后,给学生设置如下情景问题:1)为什么要提出低蛋白日粮方案?2)低蛋白日粮的理论基础是什么?3)低蛋白日粮会降低动物的生产性能和健康吗?4)低蛋白日粮是不是低营养日粮?5)实际生产中低蛋白方案有哪些?6)站在饲料企业角度,你会采用什么样的低蛋白方案?7)在现有日粮蛋白含量基础上是否有继续降低蛋白水平的可行性?等等。
学生在拿到情景问题后,可根据团队情况对其中1 个或2 个问题(最多可选2 个问题)开展资料搜集、信息整理并分析解决问题。从以往的经验来看,虽然学生最终未必能准确解答问题,但绝大部分团队及成员的解决思路和方向是对的。最主要的是学生的学习热情、学习方法及利用专业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得到了很大的提高。学生带着这样的态度与热情,在未来的学习与工作中,一定会有更大的收获。
任何教学法都存在自身的缺陷与问题。案例教学最大的优势在于调动学生主动性和师生间的互动性,如果不能达到这一效果,与传统教学的“讲故事”就没有什么区别,都是“鸣的锣,响的钵”而已。要想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案例的选取十分关键。目前,案例设计存在如下问题。
不是说不可以用别人的案例,而是别人的案例是建立在相应的教学内容、环境及当事人的理解与见识上的。能否吃透案例,明确案例传达的关键信息以及如何与课程教学大纲有效匹配等,都需要深思熟虑。
有些教师的案例就理论说理论,案例内容理论性太强,情景问题设置矛盾点不突出,缺乏实操性。这种教学法严格意义上不叫案例教学,仅是问题回顾而已,学生可在书本中找到答案,没有挑战,难以调动学生积极性。
有些案例过分突出问题冲突性或矛盾性,忽略了案例的典型性或代表性。案例教学的目的是让学生主动学习理论知识并积极解决实际问题的。不具代表性的案例,虽一定程度上调动了学生的兴趣,但对学好专业知识没有益处,也是不可取的。
为了有效把控课堂节奏,不使案例教学演变成无休无止的课堂辩论赛,或者担心自身实践经验不够难以对学生提出的敏感问题界定等,有些教师在设置课堂案例时往往加入太多的限定条件。这种限定往往带有教师的主观色彩,使案例教学失去本来意义。此外,案例情景设计漏洞百出、脱离专业理论知识、过分虚构缺乏事实依据及在教学过程中打压不同观点、过早引出答案等都不利于案例教学的开展。
总之,高校要以人为本,着眼于学生的全面发展和综合素质的提高,以及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培养,把教学改革落实到培养学生学习能力、实践能力、创新精神、合作意识和竞争能力上。近几年,在《动物营养学》教学改革及实践过程中,通过案例教学的尝试和实践,锻炼并提高了学生的学习热情、科学思维能力、团结协作能力和自我管理能力,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但教学改革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教师只有不断总结教学经验,精心组织安排教学任务,并以良好的习惯去影响学生,引导学生,才能适应新的形势发展。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