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6-19
肖敬欣
辽宁省黑山县农业农村事务服务中心,辽宁 黑山 121400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猪肉及其制品的需求量越来越大,这极大地促进了生猪养殖业的发展[1]。近年来,我国生猪产业及市场面临的内外部环境日趋复杂多变,重大动物疫情、资源环境约束、中美贸易争端等新旧风险挑战持续冲击生猪市场,造成供需严重失衡和价格大幅涨落,给生猪生产者和消费者带来诸多不利影响[2]。新冠肺炎疫情对生猪养殖的影响也普遍较大,严重影响了生猪养殖户的养殖规模与出栏补栏数量,增加了生猪养殖户的养殖成本及费用支出,养殖户的收入也受到了较大影响[3]。推动生猪市场平稳有序发展,必须发挥好政府“看得见的手”和市场“看不见的手”的综合效应。对于县域地方政府来说,还要提高管理和服务水平,通过强化调运监管、加大生猪生产的信息引导、为原粮运输开通绿色通道、协调银行对养殖户的放贷、完善技术指导服务等措施手段,确保生猪养殖业稳定可持续健康发展。
2022 年第一季度末,生猪存栏87.08 万头,其中能繁母猪存栏9.9 万头,生猪出栏38.11 万头;从事生猪养殖的场户8 669 户;生猪价格13.69 元/kg,仔猪价格47.63 元/kg,猪肉价格20.86 元/kg;玉米市场价格2.08 元/kg,豆粕价格3.07 元/kg。
2022 年第三季度末,生猪存栏75.16 万头,其中能繁母猪存栏8.28 万头,生猪出栏35.36 万头;从事生猪养殖的场户7 309 户;生猪价格26.00 元/kg,仔猪价格90.61 元/kg,猪肉价格39.68 元/kg;玉米市场价格2.43 元/kg,豆粕价格3.73 元/kg。
2022 年第三季度末与第一季度末相比,生猪存栏下降15.85%,能繁母猪存栏下降3.70%,生猪出栏下降6.41%;从事生猪养殖的场户下降18.06%;生猪价格上升100%,仔猪价格上升90.01%,猪肉价格上升90.22%;玉米价格增长16.8%,豆粕价格增长3.75%。从以上数据可以看出,2022 年第三季度,生猪存栏减少,猪价格上升幅度大,生猪养殖业处于低谷。
供求关系变化是猪价格波动的主要原因。从全国来看,在2018 年非洲猪瘟疫情冲击下,2019 年生猪产能下降[4],国家相继出台了系列扶持政策,生猪生产迅速恢复,受供小于求的影响,2020 年生猪价格也迎来了顶峰,2019 年末至2021 年初,生猪价格持续保持在30 元/kg 以上,最高达38.3 元/kg。受此影响,崛起了一大批高水平的规模猪场,黑山县也落户了牧原和新六农牧2 家大型生猪养殖企业,散养户也大幅增多,生猪生产恢复成效已超出预期,黑山县生猪存栏同比增长15.86%,受供大于求影响,到2022 年第一季度末,生猪价格同比下降54.37%,仔猪价格同比下降58.01%,猪肉价格同比下降47.43%。2022 年第三季度末与第一季度末相比,黑山县生猪存栏下降15.85%,能繁母猪存栏下降3.70%,生猪出栏下降6.41%,受供小于求影响,生猪价格上升100%,仔猪价格上升90.01%,猪肉价格上升90.22%。
生猪出栏价格有明显的季节性变化,2022 年春节过后猪肉消费进入了淡季,人们饮食清淡,春节期间储备的猪肉还没来得及消化,猪肉消费量明显下降,生猪价格也随之下降。随着冬季即将来临,人们储备猪肉的激情及消费高峰也会随之来临,猪肉价格也会随之走高。
2022 年初价格持续走低,造成养猪户恐慌抛售,屠宰企业也借势压价,市场恐慌便成了屠宰企业压价杀跌的动力,致使2022 年第一季度猪价跌破养殖防线,不少养殖户看衰后市行情,为避免后期大的亏损,便降价出售,造成后期可繁母猪大量减少。
受持续的新冠疫情影响,生猪和饲料运输受限,导致生猪存栏下降、生猪价格波动。
近期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部分地区交通管制道路不畅,部分疫情区域终端批发市场进入封禁阶段,生猪出栏受阻,只能本地销售,不能跨省调运,本地消化量有限,造成猪源有所积压。本地销售生猪,部分养殖大户不能一次性全部出栏,易造成圈舍污染,影响健康养殖。在疫情清零管控结束时,极易出现积压猪源和白条批量集中上市的情况,会造成短期内猪价再次下降。以励家洪斌养殖场为例,该养殖场2022 年4 月初100 kg 以上的肥猪有100多头,由于生猪收购价格低和道路管制,不得不压栏继续饲养;段家乡段家村段文龙养殖场主要养殖能繁母猪,10 月份仅销售仔猪100 头,现有仔猪500 头无人问津。
首先,从事生猪养殖的人员整体素质较低,大多为中老年人,且文化水平不高(大多数家庭养殖农场是这种状况),不易接受数字化、智能化养殖模式。其次,对疫病防治工作认识不到位,缺乏技术性与规范化管理,致使生猪感染疫病几率增加,容易造成大批量伤亡,降低养殖业经济效益。
疫病是生猪养殖的最大风险,虽然养殖户都能够定期注射疫苗,进行猪圈消毒,但随着病毒的不断演变,疫病防不胜防,一旦发生疫情,治疗难度加大,死亡率增高,损失惨重,因此疫病成为生猪养殖中最大的潜在风险,给生猪养殖业的发展带来了许多不确定的因素。
一是,猪饲料的主要成分(玉米和豆粕)的价格,2022 年以来出现了较大幅度的上涨,其中玉米价格上涨了12.5%,以牧原公司为例,按100 kg/头肥猪计算,平均每头猪饲料成本由2021 年的578元/头增至624 元/头,同比增长8%。二是,因疫情防控需要,大规模养殖场的工人需长时间留在养殖场,人工工资由2021 年平均6 300 元/月,上涨至6 500 元/月。三是,2022 年以来成品油价格多次上调,生猪运输成本增加,每辆车的运输成本由2021 年的500 元/车,增至700 元/车,同比增长40%。多方因素导致生猪养殖成本增加。
调查中养殖户反映,由于缺乏对市场的了解和深度分析,不能准确预判市场可能发生的变化,只能简单地跟随市场价格变动来作出生产决定,养殖户盲目“追涨杀跌”,缺乏抵御市场冲击的能力,难以保持生猪生产的相对稳定。
在生产成本上涨和猪价大幅波动的双重压力下,养殖亏损幅度加大,已使部分小散养殖户主动退出市场,很多养殖户近期也不愿继续补栏,出现了能繁母猪减少和散户存栏减少及弃养现象。以黑山县2021 年3 月份和2022 年3 月份对比为例,从事生猪养殖的场户同比下降23.34%,能繁母猪存栏同比下降3.7%。从长远看,易造成生猪产能下降。猪肉价格波动大,养殖成本增加,市场行情前景未卜,养猪户谨慎观望,势必导致能繁母猪存栏量持续下降,直接影响母猪的生产量,从而影响整个生猪养殖业的发展,并将造成供不应求和新一轮的肉价大涨。
畜牧兽医管理部门在严格执行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指挥部要求的条件下,加强生猪收购贩运和运输车辆备案管理,强化养殖、贩运、交易、屠宰等各环节监管,全面加强疫情报告、排查监测、清洗消毒等综合防控措施,切实提升防疫水平,严防疫情叠加风险。
在有效防控疫情的同时,保证屠宰场正常运转,鼓励建立“点对点”调运制度,严格落实屠宰检疫要求,确保市场供给和产品质量安全。要求生猪贩运户必须提前一天向动物卫生监督部门申报检疫并说明生猪详细来源及运输行驶路线,并严格按照规定路线行驶。生猪贩运车辆及作业人员不得随意进入村屯,养殖户必须在本村工作人员指导下将生猪运出村屯外指定处进行装车,为了减少人员作业,每台运输车辆人员只允许2 人装卸。运输生猪过程所有人员必须佩戴口罩、手套等防护用具。
要强化生猪生产和市场价格监测,密切跟踪生产和市场变化,强化信息发布和预警工作,在价格出现异常波动时应及时预警,向养殖户发布预警信息,尤其及时准确发布生猪出栏、存栏和能繁母猪数量详实信息,让生猪养殖户摸清底数,主动控制生猪生产的风险,积极引导广大养殖场户优化调整生产结构,根据市场信息调整养殖规模,减少养殖的风险,解除养殖户后顾之忧。
达成稳产保供目的,协调畅通饲料运输车辆,鼓励开展“点对点”生产、配送,满足生猪养殖饲料需求,避免生猪“断粮”影响生产和供给。
资质符合条件的企业加强与银行的深入合作,改善企业经营情况。对一些亏损比较严重、资金链压力比较大的养殖场户,通过引导金融机构加大信贷政策支持等方式,帮他们渡过难关,促进生猪产业平稳健康发展。加快生猪扶持政策及时落实到位,加快资金拨付进度,对已批复项目及时放款。强化行业自律,防止垄断市场、垄断价格、欺行霸市行为,建立健全适应生猪市场价格变化的自律约束机制。
生猪养殖是个高风险、高投入、回报难的行业,养殖户主要担心发生疫情,希望政府部门能够加大生猪养殖的技术培训和技术指导的力度。完善生猪重大疫病基础免疫工作,加强疫情预警,强化流通环节检疫监管和应急准备。
提高基层畜牧服务队伍从业人员的综合素质,使基层畜牧服务由单纯防疫、治病、检疫,向配种、品种改良、防疫、治病、推广科学饲养方式、技术培训、提供市场信息等方面拓展。通过高质量的技术及信息服务,为农户发展生猪生产提供保障;通过积极推广生猪养殖新品种,调整生猪品种结构。
面对市场,发展特色养殖。发展肉质好、生长周期较长、口感佳的品种,圈地散养。在饲养中增食杂草和青菜,减少饲料添加剂、抗生素等的使用。最大化满足人们对猪肉安全的需求,增加养猪户经济效益。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