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肉牛前后盘吸虫病的综合诊治

时间:2024-06-19

王素珍,岳守彬

1.山东省五莲县畜牧兽医管理服务中心,山东 五莲 262300;2.山东省五莲县政务服务中心,山东 五莲 262300

肉牛前后盘吸虫病在溪流、沼泽周边多植被的地区发病率较高,病死率也较高。为防止养牛场因牛前后盘吸虫病暴发带来严重的经济损失,需要从科学诊断与及时防治2 个方面入手,基于有效的预防及对症的药物治疗,有效降低肉牛前后盘吸虫病的发病率与病死率。

1 流行病学

肉牛前后盘吸虫病是由于前后盘吸虫寄生于肉牛体内导致。前后盘吸虫的成虫寄生于终末宿主的瘤胃中,虫卵通过肠道随粪便排出进入外界后,环境温度达26 ℃以上时,虫卵会逐渐向毛蚴、胞蚴、雷蚴、尾蚴发育[1]。尾蚴发育完成后会脱离淡水螺,并附着在水草上,之后转化为囊蚴。牛放牧时若采食有囊蚴附着的水草便会感染前后盘吸虫病。牛前后盘吸虫病是牛羊等反刍动物易患的寄生类疾病,黄牛、水牛以及肉牛均易感染该病。

2 临床症状

成年肉牛感染该病的初期阶段,病牛往往精神萎靡不振,并伴有腹泻症状,短期内体重快速下降。病牛的眼结膜、口腔黏膜等处会出现贫血现象,局部位置可见出血点,颌间部水肿明显,胸垂部也可见肿胀现象。鼻部会出现浅表性溃疡,主要分布于鼻镜及鼻翼部位。部分病牛发病1 周左右体温会异常升高,最高可达40.5 ℃[2]。病情加重后可能排出血便,肋部会明显凹陷。犊牛感染前后盘吸虫病后,存在前胃弛缓现象,且伴有疝痛,反复做躺卧于地后再站起动作,时而呻吟或磨牙。部分犊牛体内有前后盘吸虫童虫寄生后发病较急,通常仅5 d 左右便会死亡,最长不超过1 个月[3]。犊牛感染呈慢性发病,视黏膜颜色会逐渐转为苍白,并且颌间部及胸垂部均有明显水肿,然而患病后通常不会出现体温异常升高现象。

3 剖检变化

对病死肉牛解剖检查,可见其体型消瘦明显,且腹腔内部存在液体,呈浅红色,液体中可见持续游动的前后盘吸虫童虫。病死牛黏膜较为苍白,且真胃幽门部的黏膜上有明显的出血点,并有部分黏液附着其上,也可见部分童虫在黏膜上寄生,黏膜浸润现象明显[4]。病死牛的小肠、十二指肠等位置处的黏膜有卡他性出血性炎,并且可见童虫存在于炎性浸出物中,黏膜下层位置处也有童虫寄生。胆内存在较为稀薄的胆汁,颜色偏浅黄,其中也可见童虫虫体。病死牛肝部内有血液淤积,脾脏偏硬且无浸润现象。部分病死牛心脏会略微扩张,心肌变得更加松软,且心内膜处也可见点状出血现象。

4 实验室检查

4.1 成虫检查

成虫检查通常在剖检时同步开展,利用铁针将剖检发现的前后吸盘虫成虫挑入预先备好的干净烧杯中,取成虫4 只左右,而后适量加入薄荷脑溶液,待虫体完全松弛后将之取出加入福尔马林溶液中(水与福尔马林为1∶9 的比例配制而成)[5]。虫体浸泡24 h 后取出虫体放置于载玻片,再将盖玻片覆于其上,而后便可实施镜检。镜检可发现体侧生有2 个吸盘的梨形虫体,体前端及后端分别生有1 个口吸盘与1 个腹吸盘,且肠管分枝后侧可见生殖孔开口。

4.2 虫卵检查

收集未粘染泥土等杂物的新鲜牛粪,装入塑料袋或器皿中后清晰标注牛编号,收集后立即送往实验室检查。在烧杯或其他器皿中放入5 g 牛粪,加入适量水后搅拌成糊,之后再添加400~500 mL 水充分搅拌,混合均匀后利用铜丝网及2 层纱布进行过滤,下方放置容量为1 L 的尖底量杯接收滤出液体。过滤后静置10~20 min[6],而后倒出上部液体,仅存留下部沉淀物,之后重复3 次加水、倾倒上层液体的操作,待上层液体呈无色透明状态时将之倒出后便可实施镜检。应利用吸管将沉淀物吸取出来,均匀涂于洁净载玻片上后镜检观察,可观测到体表光滑、体型为长椭圆形的无色虫体,虫体端部生有卵盖,且卵中可见部分卵黄。

5 防 治

5.1 预防措施

1)投喂预防药、定期驱虫。每年春季与秋季时节前后盘吸虫病感染高发期时,养牛场需将部分预防性药物添加到饲料或饮水中投喂给肉牛,以增强牛群抵抗力,降低其感染疾病的几率。同时,需于初春阶段或晚秋时节针对肉牛各做1 次驱虫处理[7]。同时,还应结合养牛场的饲养管理实际开展不定期驱虫。若养牛场全年均以野外放牧方式饲养肉牛,应酌情增加驱虫次数。驱虫期或肉牛感染前后盘吸虫病后,需要为肉牛灌服适量电解液,避免牛体内水分缺乏而导致出现胃肠黏膜脱落现象。驱虫过程中应降低秸秆饲料提供量,且不可喂食受潮的秸秆饲料。

2)加强灭螺、消除中间宿主。淡水螺是前后盘吸虫的中间宿主,因此,肉牛养殖过程中应做好养殖区域周边河流、湖泊中淡水螺的有效清理,以免尾蚴经在淡水螺体内寄生后再脱离并附着于水草之上,因肉牛采食水草而感染前后盘吸虫病。同时,养殖场放牧区域要做好低洼地的填平改造处理,针对死水塘,既可采用填埋处理方式,也可利用硫酸铜溶液消杀淡水螺,具体做法是将硫酸铜配置成1∶50 000 倍的稀释溶液后加入死水塘中即可[8]。

3)集中杀虫、科学处理粪便。牛前后盘吸虫病流行区域需要严格遵照规定要求集中消杀前后盘吸虫的成虫。定期消毒,可选用硫双二氯酚药物杀虫,不可采用酒或吐酒石等乙醇含量较高的杀虫药物,否则可能会导致肉牛出现双硫仑样反应。同时,应以规定要求为依据科学处理粪便,养牛场可在距离养殖区域较远处修建粪便堆放池,可于每年春季集中堆放与发酵粪便,进而将粪便中的前后盘吸虫虫卵有效杀灭。

4)保持饮水及饲草卫生、强化饲养管理。肉牛放牧应避开潮湿低洼区域,防止肉牛饮水或采食时将有囊蚴附着的水草吞入腹中。同时,养殖场内饮水槽中的水分也要定期更换,并做好饮水槽的清洗与消毒处理。与此同时,肉牛每日应饲喂充足的精料,精料成分应以玉米粉或豆饼为主,饲喂量应为1~2 kg/d;也可利用经过软化或盐化的玉米秸秆作为肉牛的饲养精料。

5.2 治疗措施

1)科学选择治疗方法。

①西药疗法。肉牛前后盘吸虫病治疗时,主要以硫双二氯酚药物为主,应按病牛体重大小适量用药。以肉牛每千克体重给药40~60 mg 的剂量用药[9]。通常大牛与中牛的给药量分别为20、14 g,而小牛与犊牛药量应酌情降低,一般分别给药10、5 g 即可。硫双二氯酚药物对前后盘吸虫的驱杀效果较好,而犊牛用药后可能会出现腹泻等副作用,因而需要谨慎用药。病牛症状较为严重的情况下,应于用药后10 d 左右再实施1 次驱虫。除此之外,还可利用氯硝柳胺药物治疗病牛。按照肉牛每千克体重给药60~70 mg 的剂量应用氯硝柳胺片剂。大牛给药量一般介于20~25 g,而中牛给药量应下降5~8 g,小牛用量需进一步降低,最少7 g,最多不超过10 g[10]。犊牛治疗时,若采用氯硝柳胺药物,只需给药3~5 g即可。若采用的是氯硝柳胺粉剂,需在药物中加入适量小麦粉,将药物调成糊状,而后再喂食给病牛。

②中药疗法。以中草药治疗患有前后盘吸虫病的病牛时,可根据病牛的症状表现选择不同的治疗方剂。如果病牛为肝胆湿热症状,可配置加味茵陈蒿汤剂,具体做法是取150 g 功陈篙,再分别加入45 g 大黄、30 g 木通、45 g 连翘、45 g 黄芩、60 g栀子、45 g 黄柏、20 g 甘草,将这些药物混合后在水中煎煮,而后灌服给具有肝胆湿热症状的病牛。若病牛存在寒湿困脾症状,可采用胃苓汤加减治疗方法。此汤配制时,应分别取30 g 猪苓、白术,加入等量茯苓与生姜,再取苍术60 g、厚朴40 g、桂枝25 g 加入其中,最后将40 g 陈皮、45 g 泽泻、20 g 甘草、20 g 大枣加入其中,添加适量水分煎煮,将制好的胃苓汤喂服给具有寒湿困脾症状的病牛。

2)加强治疗后的隔离监测。采用对症药物治疗肉牛前后盘吸虫病后,需要对病牛的恢复状况进行系统性的监测与分析。通常情况下,用药治疗后有少部分病牛可完全治愈,恢复后其体质改善明显且膘情会有所提升,所有临床症状会逐步消失。但仍有部分治愈病牛会存在体重增长缓慢、体质恢复情况不佳的现象,会降低养牛场的生产性能。病牛治疗完成后,需要将之放置于非感染区域内进行隔离饲养,根据病牛愈后情况确定隔离饲养时间,最短为2 个月,最长可延长至6 个月。隔离饲养期间要对病牛清晨排出的粪便进行收集与检验,对其中是否存在虫卵进行检查,确认病牛体内无虫卵排出、符合完全治愈标准后方可将之转入健康群混合饲养。

6 结 语

肉牛前后盘吸虫病会给养殖场带来严重经济损失,若预防效果不佳、控制治疗不当,可能导致整个养牛场大面积流行,会因病牛体内寄生前后盘吸虫数量过大而导致病牛出现严重的症状,慢性发病会降低肉牛膘情,急性发病会导致病牛快速死亡,从而会降低养牛场的生产收益。肉牛养殖过程中出现疑似病例后应科学开展实验室检查,做好与肝片吸虫病的鉴别区分,尽早确诊病情,并通过科学的预防方法降低发病率,通过西药及中医疗法及时对症治疗,降低养殖场因前后盘吸虫病暴发所带来的经济损失。未来需要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的可行性措施,进一步提升肉牛前后盘吸虫病的综合诊治效果。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