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禽支原体病的防治

时间:2024-06-19

李宏江

广西柳州市柳江区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广西 柳州 545100

1 病原简介

能够引起禽支原体病的病原分为3 种,分别是禽败血支原体、滑液膜支原体和火鸡支原体[1]。在临床上最常见的为禽败血支原体,这是一种呈现多形性的病原体,通常呈球形、卵圆形,有时候也呈杆状和树枝状,还会呈现出不规则状。病原的大小为0.2~0.5 μm,应用革兰氏染液进行染色后病原呈现出红色,为革兰氏阴性,应用瑞氏染色液或者姬姆萨氏染色液对菌体染色后,病原呈现出淡的紫色。支原体经人工培养生长缓慢,通常要经过3~5 d 的培养才可见培养基上有菌落,有时甚至需要7 d 及以上。而且其对营养的需要较高,通常培养时在培养基中加入10%的犊牛血清。在平板培养基上能够生长成为表面光滑、边缘整齐的圆形菌落,菌落透明,中央突起,这时的菌落呈现出支原体特有的油煎蛋样的菌落。

2 流行病学

该病的传染源为发病禽和隐性感染带有病原的禽,这些病禽可以通过呼吸道分泌物向周围环境中排出病原,健康鸡接触到这些病原后就会受到病原侵袭,从而会引起感染发病。该病的传播途径是经过呼吸道传播,此外,还可以通过配种和经蛋进行垂直传播。易感动物为多种禽类,多见于鸡、火鸡、鸭、鹅等,纯种的动物易感性会更高[2]。禽对该病具有一定的耐受性,感染率会稍低。在这些易感动物中,不同年龄阶段也具有不同的易感性,幼龄禽的易感性要高于成年禽类。常见4~8 周的肉鸡和5~16 周的火鸡发病率最高。成年鸡在感染该病后多不表现出明显的临床症状,有时也可见有呼吸困难和产蛋率下降的情况。该病的发生与饲养管理有非常高的相关性,当遭遇气候突变时,温差过大就会导致该病的发病率升高。如果环境卫生条件差、维生素A 缺乏,也会引起发病。有的养殖场内通风不良、密度过大导致氨气的浓度过高,也和该病的发生呈正相关性。鸡群受到长途运输、免疫接种以及转群等应激因素的作用时,也会出现发病率升高的情况。

3 临床症状

禽在感染支原体后,表现出的临床症状主要是在呼吸道和关节炎。这是由不同型的支原体造成的,以呼吸道症状较为常见,也有很多病禽是由这2种病混合感染所导致。

3.1 呼吸道症状

该病发生通常具有较长时间的潜伏期,人工感染的潜伏期最长可以达到25 d,而自然感染的病禽可以达到30 d 甚至更长。雏鸡感染支原体病临床症状表现明显,多表现为典型的呼吸道症状,为张口呼吸,叫声沙哑,有明显的呼吸道啰音,尤其是在早上和晚上所表现的症状更为明显。当鸡群表现为这些临床症状时,常与传染性喉气管类似;还表现为甩头,随着病情的发展,病鸡表现为严重的呼吸不畅,甚至呼吸困难和气喘。而且病鸡在采食和饮水时,还常会被呛着。有的病禽可见在鼻腔内有大量的分泌物,这些分泌物有时呈现出水样,严重时呈现出脓性。还可见病禽出现眼睛肿胀、流泪的症状。眼睛突出形成金鱼凸样,严重时还可见有单侧或双侧的眼睛出现萎缩,甚至失明。病禽还表现出精神不振、食欲下降和被毛竖立,还会排出黄绿色的粪便。产蛋鸡在发生该病后,产蛋量受到严重影响,表现为产蛋量下降以及产出蛋的重量有所下降。

3.2 关节炎症状

禽感染滑液囊支原体后,病禽表现为关节炎症状,具体可见有关节肿大变形,此时病禽出现跛行的情况,这样使得其不便于进行正常的采食和运动。这种病禽容易被其他禽啄。这样就会导致病禽出现增重缓慢,产蛋禽会出现产蛋率下降的情况,最终导致病禽被淘汰。

4 病理变化

根据不同型的支原体感染后表现为呼吸道和关节炎症状的情况,其病理也出现相应的变化。

4.1 禽败血支原体病的病变

该病的病理变化主要集中在呼吸道,从鼻腔、气囊、气管以及肺脏均有不同程度的病理变化。表现为轻度的鼻炎和眶下窦发炎,鼻腔内的黏膜出现水肿和发炎,而且在其中还可见有干酪样物质充斥,呈干酪样。产蛋鸡剖检后,可见有明显的输卵管部位的炎症,但经过人工感染的鸡胚,会表现为鸡胚死亡和水肿。病鸡的肝脏和脾脏有不同程度的肿大,颜色变浅,头颈部有明显的充血和水肿,在坏死灶内有巨噬细胞和单核细胞的浸润。

4.2 禽滑液囊支原体病的病变

病鸡主要病变出现在关节部位,表现为严重的滑膜炎和腱鞘炎、还有关节炎症。在关节内有水肿的情况,还可见有大量的渗出物。关节腔内的液体会表现为浑浊,有时还呈现有奶油状。

5 诊断方法

通过临床症状和病理变化仅可以做出初步诊断,而确诊必须要在实验室进行病原的分离鉴定和血清学鉴定。

5.1 病原的分离鉴定

由于病原对营养的需求较高,可以用添加了牛心汤的营养琼脂或者添加了犊牛血清的液体培养基进行培养,由于病原的生长速度慢,通常需要在37 ℃恒温培养3~4 d 后才能看到菌落。在进行支原体培养时,还要在其中添加青霉素和醋酸铊,用量分别是1 000 IU/mL 和1∶2 000~1∶5 000 的量。由于支原体对这2 种物质具有抵抗力,因此,添加这2种物质后,可以阻止其他病原的生长,用于纯化支原体。支原体的菌落较小,根据培养特性可以做出初步诊断。常见的确诊方法有生长抑制试验、琼脂扩散试验以及红细胞吸附试验。生长抑制试验是在涂布待检病原的平板上贴上加入高免血清的试纸片,当出现抑菌圈后,就可以确诊该病。琼脂扩散试验是在琼脂上打孔分别加入到待检抗原和血清,看是否出现沉淀线。致病性的支原体能够对鸡的红细胞形成吸附,因此可以应用这种方法对其进行诊断。这种方法是在支原体培养的平皿中加入鸡的红细胞悬液,放置15~20 min 后倒掉,这样进行反复清洗,而后镜检,可见在菌落表面有红细胞吸附,也可以确诊该病。

5.2 血清学鉴定

禽支原体的血清学诊断的特点是当结果为阳性时,表明为支原体感染,但出现阴性结果时,并不能表明没有受到支原体感染。血清学鉴定有2 种方法,即玻片凝集试验和血凝抑制试验。玻片凝集试验有血清玻片凝集试验和全血玻片凝集试验。玻片凝集试验是采用抗原抗体结合后会出现有凝集的情况,根据凝集的程度来对结果进行判定。玻片凝集试验具有简便和快速的特点,但易出现假阳性反应。而血凝抑制试验是根据病原能够与红细胞结合的原理,进行抗原和抗体滴定,而后加入红细胞,根据红细胞是否能够沉淀来判断结果的方法。血凝抑制试验相对特异性较高,但其具有较差的敏感性。

6 防治措施

6.1 预防措施

现在用于预防该病的技术措施主要是通过疫苗接种,通常用于接种的禽败血支原体的疫苗有F36 株、TS-11 株等弱毒苗和灭活苗等。接种疫苗能够减少甚至避免养殖场发生该病,也可以接种支原体-滑液囊支原体二联油苗,采用皮下注射的方式进行接种,使用的剂量为0.5 mL,蛋禽需要在2~3周龄时进行首免,在开产前的2~3 周进行2 免,在产蛋中期进行第3 次免疫。但在接种疫苗的基础上,还要注意加强饲养管理。在饲养的过程中,要严格按照科学的方式进行管理,减少各种应激因素的作用,避免禽类抵抗力下降。禽舍内要求有适宜的环境,这就要求不仅要有合适的温度和湿度,还需要有良好的通风和光照。禽舍内的温度和湿度需要保持相对恒定,避免出现忽高忽低,而且变化较大的情况,这样就容易让禽出现应激。不同日龄的禽需要的温度和湿度要求不同,需要根据其所处的阶段进行相应调整。禽的圈舍内要求有适宜的光照和通风。尤其是通风,能够及时将舍内的有害气体排出。在养殖过程中,要及时将禽舍内的各种有害物质和污染物质清理出去,避免这些物质对禽产生危害。

养殖场要制定出科学的消毒制度,并按照制度定期进行消毒。如果养殖场发生因本病造成的死亡,要及时对尸体进行处理,以深埋或焚烧的方式处理,以便对该病逐渐净化。

6.2 治疗措施

治疗该病前,可以对所分离到的病原进行药敏试验,从中可以筛选出敏感药物,起到良好的效果。如果没有条件进行药敏试验,可以应用常规药物进行治疗,常见的治疗药物有土霉素,用量为400 g/t[3],拌入饲料中供禽采食。泰妙菌素120~500 g,用于饮水中,供病禽自由饮用。还可以应用的药物有泰乐菌素、喹诺酮类药物等,在临床上要对这些药物进行轮换使用,避免长期应用同一种药物造成耐药性。用药通常采用脉冲式,即应用5~7 d 药物后停药3~4 周后再进行用药。这样能够起到最佳的治疗效果。此外,还可以用中草药方剂进行治疗,常用的中草药有板蓝根、大青叶、栀子、柴胡、升麻、大黄、甘草等。将这些药物研磨成粉状或者煎汁后拌入饲料中给病禽采食,1 次/d,连用3~5 d,疗效显著。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