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6-19
平作军
辽宁省北票市东官营动物卫生监督所,辽宁北票 122127
妊娠期的犊牛胚胎营养完全来自母牛,所以如果母牛在妊娠期间营养不足,则直接导致犊牛的营养供给不足,造成新生犊牛孱弱症。妊娠期的母牛可大致分为3个阶段,每个阶段母牛对营养的需求都有轻微的变化,为了保证母牛在妊娠期各个阶段都有充足的营养,应根据母牛的不同阶段对日粮进行适当调整,保证母牛从饲料中摄取的蛋白质、能量、微量元素以及微生物等物质均衡,从而降低新生犊牛孱弱症的发病率[1]。
母牛在妊娠期间患病会直接造成妊娠期犊牛营养供给不足,导致犊牛先天性发育不良,生产后发生新生犊牛孱弱症。妊娠期若母牛患有部分严重的疾病,如产前截瘫、妊娠毒血症等疾病,容易诱发犊牛的生殖性疾病。
新生犊牛在生产后,刚从母牛体内出来,对外界环境的适应能力较差,未经过一段时间的适应直接接触外界环境,容易造成新生犊牛孱弱症。新生犊牛在生产过程中,应保持产房内的温度适中,避免新生犊牛着凉患病或温度过高造成新生犊牛不适应;生产后应进入保育舍,保育舍内应合理控制室内的温度、湿度以及空气质量等,同时对新生犊牛的护理应适当加强,避免生产后因人为操作不当,造成新生犊牛孱弱症的患病率增加。
我国现阶段对母牛的繁殖技术已经基本普及,所以新生犊牛孱弱症的主要患病原因多数是因为饲养过程中管理不当造成的早产所引起,早产的新生犊牛绝大部分患有孱弱症。妊娠期间应加强对母牛的饲养管理,尤其在妊娠后期若母牛的饲养管理不当极易发生早产,从而诱发新生犊牛孱弱症。最常见的早产多数是由于饲养管理不当、疾病以及机械性损伤造成。妊娠后期的饲养应保证饲料配比符合母牛当前的营养需求,保证饲料与饮水适当,避免造成母牛子宫过度收缩,发生早产;避免母牛发生疾病,防止因疾病因素造成的早产[2]。
患有孱弱症的新生犊牛,通常四肢无力、肌肉松弛,无法站立、站立不稳或者运动时不平衡;吃奶时,无法自行找到奶头,无法吃奶或者吃奶力气不足;身高、体重等各项指标低于平均水平;耳朵、口腔、鼻部以及神经末梢等部位温度较低;心跳速率较快、微弱;呼吸浅弱;反应迟钝,对外界的变化感觉过弱;大部分患病犊牛还伴有呼吸道、消化道的感染现象。
新生犊牛孱弱症的预防工作主要从2个方面出发,一是母牛的疾病防控工作,二是加强妊娠期母牛的护理,严格做到这2点就可以将新生犊牛孱弱症的患病率降到最低。
1)积极做好疾病防控。根据养殖场定制的免疫计划,定期为母牛接种疫苗,免疫接种可以有效降低母牛的患病率,是最直接有效的方法。在母牛妊娠期间,应严格做好清洁、消毒工作,保证牛舍内干净整洁,避免环境恶劣造成母牛抵抗力下降,增加母牛患病的风险。在妊娠期内应定期观察母牛,若发现有疑似患病情况的母牛,第一时间进行诊断,同时在保胎的情况下进行治疗,进一步降低母牛妊娠期的患病率。
2)加强妊娠期母牛的护理。妊娠期的母牛对环境要求相对较高,应做到独舍饲养,避免牛只间因拥挤、殴斗等行为发生机械性流产、早产。保证牛舍内温度、湿度适中,通风良好,光照合理,并且定期对牛舍进行清洁、消毒,避免病菌的滋生。妊娠期的母牛饲料营养需求会根据妊娠阶段而随之改变,所以在日粮配比过程中应根据母牛的妊娠期间段进行适当调整,同时日粮配比的调整不可以一次性转变,应通过逐步转变的方法进行调节。对饲料做好贮藏工作,避免饲料霉变,若发现霉变的饲料就不可以再进行饲喂[3]。
对新生犊牛孱弱症的临床医学症状进行诊断后,若确诊为新生犊牛患病,则需要将犊牛及时放进保育舍内进行保育。保育舍应做到整洁、定期消毒,温度在38.5~40.0℃,通风良好,同时保证保育舍内相对安静,尽可能减少环境因素对患病犊牛产生的影响,以免造成过度刺激,影响犊牛健康。针对无法独立吃奶的犊牛,应进行人工喂养。无法站立的犊牛,工作人员应定期辅助犊牛进行运动,增减运动量。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