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6-19
董文霞
朝阳县中等职业技术专业学校,辽宁朝阳 122000
牛白血病是牛的一种慢性肿瘤病,临床主要表现淋巴样细胞的恶性增殖,不受机体调控而导致肿瘤的发生。本病最早发现于19世纪,由牛白血病病毒感染所引起,呈世界分布,感染牛表现生长缓慢,体重下降,病死率高,容易继发感染,对牛场造成较大的经济损失[1]。
本病的病原为牛白血病病毒,根据国际病毒学分类报告,本病毒属于反录病毒科、丁型反录病毒属。电镜下观察病毒粒子为球状,直径为80~130 nm,外表有囊膜,膜表面分布着纤突。病毒遗传物质为单链RNA,感染细胞后直接作为模板合成反转录酶,在反转录酶作用下合成大量的DNA前病毒,前病毒能整合到宿主细胞中,在细胞免疫作用下对感染的组织器官造成炎性损伤。病毒对绵羊和鼠的红细胞具有凝集作用,表面分布着多种类型的蛋白,其中糖基化蛋白主要分布在囊膜表面,是抗原决定簇存在的部位,非糖基化蛋白主要分布在核心。病毒对外界的抵抗力不强,对大多数消毒剂都敏感,70℃水浴中瞬间失活,紫外线照射5 min可失去感染力,反复冻融条件下病毒也能灭活。体外可通过原代的牛源和羊源细胞培养,从而获得更多的毒株。
本病呈世界流行,最早是在1969年由美国科学家从病牛的外周血液淋巴细胞中分离得到,截至目前大多数养牛国家和区域都存在本病,我国是20世纪70年代首次发现本病,内蒙古、青海、新疆、宁夏、甘肃、陕西等牛存栏量较多的地区流行较为严重,其他地区也有发生。病毒主要感染牛,水牛、肉牛、奶牛等不分品种都能发生感染,除此之外,猪、家兔、蝙蝠、野鹿、猩猩、山羊、绵羊等动物也有感染的报道。病牛和隐性感染牛是本病的主要传染源,性成熟后的牛最易感,临床上以3~9岁的牛发病最为集中。本病潜伏期较长,即使在动物幼龄期感染,也基本是在成年后开始出现肿瘤。水平传播是本病的主要传播方式,出现疫情的牛群多为引种不慎而导致,如果妊娠母牛发生感染,也会以垂直传播的方式传染给胎儿。吸血性的体表寄生虫和蚊虫也可成为本病的重要传播媒介,目前尚无证据表明本病人畜共患。
根据临床表现症状的不同,本病可分为临床型和亚临床型2种[2]。临床型症状明显,感染牛生长发育缓慢,身体消瘦,催肥困难,无法使役。体温正常或略微升高,全身淋巴结肿大,尤其是体表淋巴结一侧或两侧对称性肿大,腮淋巴结和股前淋巴结显著肿胀,触摸时能移动位置。亚临床型症状表现不明显,常常感染但不发病,机体内也无明显肿瘤,但淋巴细胞长时间增生,可持续数年之久,对整体健康干扰很小。对病牛进行剖检可见,身体消瘦、贫血,肿大的淋巴结被膜紧张,切面外翻,整体呈灰色;心肌、皱胃和脊髓发生浸润,全身血管被动充血水肿;脊髓被膜外壳里有肿瘤结节,使脊髓受到压迫,中枢神经功能受到影响;皱胃壁增厚变硬,肝脏、肾脏、肌肉也能见到损伤。
本病目前尚无特效药物能够治疗,且由于潜伏期长,临床一旦感染在不表现症状的情况下很难发现,故定期对牛群进行检疫可尽早发现本病,从而能够及时采取防控措施[3]。淋巴细胞明显增多是发生肿瘤前的最重要特征,采集牛血检查血象变化,如果白细胞总数增加,淋巴细胞数量也明显增加,增幅超过70%,且能检查到淋巴细胞的存在就能诊断本病。如果牛群中发现病牛,对所有牛逐个进行PCR检测,此法是目前最先进的分子生物学检测手段,准确率在99%以上,所有检测结果呈阳性的牛均需要淘汰。
体表吸血性昆虫和环境中的蚊虫可成为本病的重要传染媒介,牛场一定要注重卫生,炎热季节注意蚊虫消灭工作。所有牛定期驱虫,驱虫药建议以伊维菌素配合芬苯达唑口服使用,伊维菌素主要针对体表螨虫、蜱虫和虱子效果良好,同时也能驱除体内线虫,而芬苯达唑主要针对绦虫和吸虫,2种药合用可以明显增大药物的抗虫谱,效果更加明显。
加强牛自身机体抵抗力可有效抵抗病毒的入侵,即使感染机体也会第一时间启动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从而将病毒杀灭。加强管理是保持机体免疫力的关键,每天保证牛有1~2 h的自由运动时间,常晒太阳,多供青绿饲料,发霉变质的饲料禁止饲喂。加强引种管理,杜绝从疫区引牛,发现病牛后第一时间淘汰,不得在市场出售。
消毒可切断病原的传播途径,从而减少疫病传播的机率。牛舍大部分为开放式或半开放式,通风良好,消毒以场地消毒为主。牛场大门和对外接待办公区域的门口都有设置消毒池,所有外来人员未经消毒不得进入生产区,舍与舍之间设置以乔木和灌木搭配的绿化带,从而起到一定的生物隔离作用。疫区牛场路面还要撒生石灰,防止外来病原传入。注射疫苗或药物时,要确保针头彻底消毒或使用一次性针头,防止病毒通过血液途径传播。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