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6-19
高玉琼 鲁琳颖 赵家才 何永富 杨彩云 李 雯 杨国荣
1.云南省种畜繁育推广中心,昆明 650212;2.昆明医科大学海源学院,昆明 651700;3.云南省草地动物科学研究院,昆明 650212
种公牛肢蹄具有支持体重、推进体躯、抗震、抗磨损及损伤、保护和血液回流等功能,种公牛蹄病是种公牛蹄部疾病的总称。据不完全统计,牛运动器官发病最多的部位是蹄,蹄病约占跛行病例的88%,其中又以后肢蹄病最多见,约占90%。在种公牛饲养管理过程中,种公牛体重较大,使用年限较长以及种公牛的特性,促使蹄病发生率更高。虽然蹄病不会对种公牛造成致命的伤害,但会给种公牛饲养者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种公牛蹄病发生后,因不能爬跨而停止采精,少则停采2周至1个月,多则停采数月,更有甚者会因此而被淘汰。因此,种公牛饲养者应坚持以预防为主,防重于治的原则来预防蹄病。
病原微生物感染引起种公牛肢蹄病变,节瘤拟杆菌、坏死杆菌感染可引发牛腐蹄病;口蹄疫病毒感染会导致牛趾间及蹄冠黏膜处产生水泡并破裂,出现糜烂,继发感染化脓、坏死,甚至蹄匣脱落、变形;黏膜病病毒常会导致蹄叶炎及指(趾)间皮肤糜烂坏死;茨城病病毒可引起牛蹄冠部溃疡。
种公牛营养供给失调,钙、磷、维生素以及微量元素锌、铁、镁等对蹄匣的形成和发育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日粮中钙、磷不足或比例不当,微量元素锌、铁、镁等不足或缺乏均可导致变形蹄和蹄裂的发生;日粮中精饲料比例过高,优质粗饲料不足也会引发变形蹄、蹄叶炎等;蛋白质摄入量不足、长期饲喂霉变饲草饲料会导致牛蹄冠肿胀,严重者蹄匣松动。
种公牛的圈舍和运动场是其生活、运动和休息的场所,圈舍、运动场和采精场等要保持干燥清洁,避免积水,公牛肢蹄长时间浸泡在污水中会增加蹄病的发生率;粪便及污水容易滋生细菌,牛只长时间处于不良环境中容易导致种公牛体质下降,继而引发蹄病。另外,运动场泥泞潮湿,垫料夹杂细小石子或坚硬异物,牛床地面过于粗糙和坚硬会增加对肢蹄的损伤,引起发炎,导致蹄病的发生。
管理不善、殴打公牛、尖锐物体等对牛蹄具有极大的损害,牛蹄踏在尖锐物体上极容易造成蹄部损伤,如处理不及时,创口还会感染化脓,严重者会发生糜烂、恶性肉芽等。种公牛反射性较强,采精时爬跨或下落时也容易肢蹄损伤甚至扭伤拉伤,负重不均也会造成蹄变形。此外,种公牛因防御性较强,个体之间偶尔会发生争斗,也是造成牛蹄部损伤的因素之一。
当牛四肢骨、关节、腱、腱鞘、韧带或肌肉发生损伤或病变,牛只出现跛行,发现和治疗不及时,不合理修蹄等造成四肢蹄部负重失衡,也会导致蹄部疾病的发生。
病牛站立时,蹄打地面,姿势改变,蹄变形,蹄底有深的小洞或形成大洞,沟内充满黑色浓汁,真皮乳头增生。
病牛运动不自然,轻度跛行,表皮增厚,充血,有渗出物,蹄踵部糜烂,皮肤肿胀,角质与皮肤分离,其中常混有杂物,慢性者变为坏死性蹄皮炎,化脓性蹄皮炎、蹄糜烂。
病牛跛行,疼痛,白线处颜色变深,宽度大,内含异物,取出异物后有污黑色渗出物流出,炎症蔓延到蹄冠,引起蹄冠蜂窝织炎,脓肿,蹄关节化脓。
变形蹄引起肢蹄姿势的改变,严重者影响食欲、运动和采精。变形蹄主要有长蹄、宽蹄和翻卷蹄,具有遗传性,药物不能使变形蹄恢复正常。
蹄叶炎是蹄真皮急性、亚急性、慢性弥散性炎症,病牛一般体温升高,蹄部增温,疼痛、跛行蹄变形、真皮充血、体组织充血、水肿、细胞浸润、表皮生发层细胞增大。慢性者,真皮动脉硬化,肉芽组织增生,毛细血管增生。
蹄部疾病的诱发原因多种多样,蹄部疾病的治疗和康复也不是一朝一夕即可痊愈。蹄病发生后不但会影响牛的生产性能,还需要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来治愈患牛,从而使养殖成本增加,给养殖者造成经济损失。而且,诱发牛蹄病的很多因素是可以避免甚至消除的,所以,预防是最关键、最经济的手段。
编制资产预算体系一定要越详细越好,详细进行预算编制是实现该管理模式的基本环节,也是重要的环节。编制预算的单位要根据资产的分配标准,同时还要考虑到资产的现存量,通过综合考虑,明确各类资产的分配情况。预算内容越详细越好,明确指出所有资产的来龙去脉,通过对资产的分类和综合两方面进行分析,真正解决单位运转和发展需要什么资产以及需要多少资产的问题,既要避免因为资产投入量过多导致资产浪费从而使得投入资产放在一边没有用处,又要避免资产投入量不够而影响了正常的工作,从而不断对资产的分配结构进行优化。
公牛站选址应选择地势较高、干燥、土质坚实、向阳、通风、平坦开阔、地下水位低、排水良好的区域,地下水位高或地势低洼以及易潮湿的区域容易滋生细菌,诱发蹄病。场内要科学合理地布局建设,应设置2%~5%的排水坡度,用于排水防涝。站内公牛的采精通道、采精场、运动场、牛舍均应保持干燥清洁,地面要整体平整,要坚固、防滑、无造成牛蹄外伤的隐患,如能具有一定的舒适度,更能减少对蹄底的损伤。牛舍和运动场应铺设垫料,以细河沙为好。在南方,牛舍屋顶要进行严密的防水处理,运动场要设防雨设施。此外,牛舍和运动场均应保持一定的坡度,以利排水。
加强饲养管理,供给全价精料、优质青饲料,合理搭配日粮,精粗比例适当。种公牛供给日粮应保持营养均衡,均衡的营养既能保持公牛的健康,维持公牛膘情,还能预防各种营养缺乏症,为生产品质优良的精液,提高种公牛综合利用潜能打下坚实的物质基础。精饲料的饲喂量根据季节、牛的体重、年龄、膘情以及粗饲料的质量来确定。有研究表明,精料饲喂量为体重的0.8%时,种牛的腐蹄病发生率较低。每天清除牛舍内的粪便等污物,以保持蹄部的清洁。
种公牛饲养应由专人饲养,不轻易更改饲养员,也不轻易更改饲料,以减少牛的应激,因为应激可导致动物的病理性伤害,易导致机体抵抗力降低而诱使疾病的发生。种公牛饲养应保持一圈一牛,依据牛只个体的情况合理安排圈舍,避免因争斗引起牛只受伤。
1)定期修蹄。一般情况,每年春秋两季各修蹄1次,避免因角质生长而出现蹄部变形。修蹄时要对牛的叉蹄、裂蹄进行修整,去掉赘生物。修蹄时要坚持2个原则:一是使蹄的负面与地面平行,二要加大负面纵径,使其均匀负重和安全行走。
2)蹄浴。蹄浴可增强牛蹄角质硬度,蹄浴时在药浴池内放入4%硫酸铜溶液,药液深度以淹没牛蹄部为宜,每2个月进行1次药浴;也可用4%硫酸铜溶液对牛蹄部进行喷洒。每栋牛舍出入口均应设消毒池,消毒池内可放0.1%高锰酸钾溶液,让出入牛舍的人和牛只自行消毒,通过消毒杀灭某些病原体,保持蹄部清洁健康。
3)日常保健。加强日常巡察,定期对牛蹄部进行检查,一旦发生蹄病,应及时隔离治疗,日常可在牛蹄上涂抹凡士林以防蹄壁龟裂。
4)定期防疫消毒。种公牛站应根据当地传染病的种类及其发生季节、流行规律制定科学合理的免疫程序,以防止传染病的发生。公牛站门口、生产区入口均应设消毒池,消毒池内的药液要经常更换,保持有效浓度,场内所有进出的工作人员和车辆都必须从消毒池内经过。工作人员进入生产区还要经过全身消毒,可用紫外线消毒或超声波气雾消毒,并更换衣服、鞋帽等,以防某些病原微生物的传播。
种公牛蹄病的治疗应坚持以防为主原则,早发现早治疗,将病情控制在前期,以防病菌侵入而形成蹄部瘘管;加强饲养管理和严格执行兽医卫生防疫制度;及时去除病因;治疗时应全身治疗和局部治疗相结合,坚持止痛、消炎和防止腐烂的深入和加强术后护理。
1)清创和包扎。用3%高锰酸钾溶液将蹄部粪便等污物清洗干净,再用修蹄刀去除坏死组织,排出脓血,再用3%双氧水来冲洗,然后用脱脂棉吸干双氧水,再用5%碘酊消毒,然后在创口撒上高锰酸钾粉,并用脱脂棉填塞创口,最后用纱布包扎好,蹄部包扎好后,应加强护理,注意卫生,避免蹄部潮湿、减少蹄部负重。换药频率依病情而定,可2~3次/周。
2)解热镇痛和抗炎。用萘普生注射液50~100 mL,一次肌肉注射或用对乙酰氨基酚注射液50~100 mL,一次肌肉注射,感染严重时应用抗生素或者磺胺全身治疗。用青霉素1 600万单位,生理盐水500~1 000 mL,一次性静脉注射;或者磺胺二甲嘧啶 120 mg/kg,5%葡萄糖 500~1 000 mL,一次静脉注射;或者磺胺嘧啶钠50~70 mg/kg,5%葡萄糖500~1 000 mL,一次静脉注射;10%维生素C 50 mL,一次静脉注射。
3)局部封闭。可用0.5%盐酸布鲁卡因20 mL、青霉素100万单位分点进行皮下封闭治疗。
1)局部清创。分别用3%双氧水和生理盐水冲洗患处,然后用脱脂棉吸干水分,在创口撒上硫酸铜粉或碘片后进行包扎。
2)止痛抗炎。用萘普生注射液50~100 mL,一次肌肉注射;或用对乙酰氨基酚注射液50~100 mL,一次肌肉注射。
3)局部封闭。同腐蹄病。
4)接种结节状拟杆菌疫苗。
1)修蹄,扩大创口,削除部分角质。
2)清洗创口和包扎。
3)使用抗生素全身治疗,治疗方法同腐蹄病全身治疗。
1)去除病因,改善饲养管理。
2)止痛和蹄部封闭。
3)修蹄和蹄浴。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