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蛋鸡各阶段饲养管理技术

时间:2024-06-19

张永红

陕西省凤翔县畜牧兽医技术推广站,陕西凤翔 721400

蛋鸡按周龄可分为育雏期、育成期和产蛋期3个饲养阶段,下面就各阶段饲养管理技术要点讲解如下。

1 育雏期(1~7周龄)

进鸡雏前先对鸡舍进行全面消毒,可以采用5%火碱喷洒消毒,接着用碘或含氯消毒液消毒,隔1周进行1次熏蒸消毒。

1)保温。进雏前1 d保证室温35~36℃,育雏舍的相对湿度保持65~70%。天气冷时要及时供暖。进雏后,可以先给雏鸡饮水,可加入2~5%葡萄糖,适量的维生素和电解质,能有效提高雏鸡的成活率。1~3 日龄温度控制在 35~36 ℃,4~7 日龄33~34℃,以后每周下降2℃至稳定在21℃。舍内温度可以依据雏鸡的聚集程度来判断温度是否合适,聚成一团,吱吱鸣叫表示温度过低;如发现鸡倦怠、气喘、虚脱表示温度过高。

2)光照。第 1 周光照时间 20~23 h,用 40~60 W灯泡,间距3米,逐渐下降到第7周时的每天10 h。

3)密度。0~4周,33只/m2为佳,4~7周24只/m2为佳。

4)饮水。水温18~21℃,可加2%~5%葡萄糖。10日内每50只提供1 L饮水器,10日后更换为乳头饮水器。

5)饲料。雏鸡生长较快,对蛋白质要求较高,蛋白质含量要达到16%~18%。3 h饲喂1次。

6)断喙。正常的断喙,第1次一般在7~9日龄进行,断喙前3 d和当日饮水饲料中加维生素K,维生素C。

7)疫苗。一般种鸡场已完成马立克、新城疫、法氏囊等疫苗的接种,应该按蛋鸡免疫程序做好免疫以及禽流感和当地需要防疫病种的免疫接种。

2 育成期(7~18或20周龄)

1)温湿度。温度 18~23 ℃,湿度 60%~70%,做好通风以调整好温湿度,排出有害气体,保持空气新鲜,减少空气中尘埃。

2)光照。总的原则是育成期光照宜减不宜增、宜短不宜长,以免开产期过早,影响蛋重和产蛋全期的产蛋量。每天光照宜保持在9 h以内,控制光照,控制身体成熟和性成熟一致,产蛋期不能太早,因骨骼发育不全。

3)密度。7~10周龄,密度控制在 24只 /m2,10~20周龄,控制在 10~16只 /m2。

4)体重。为确保鸡群整体度,发育正常,要定期测体重,防止青年鸡吃料过多脂肪积蓄大而影响下阶段产蛋性能。按照蛋鸡品种体重指标,每周进行称重,如果体重超标,就采取限制饲喂方式控制好体重。

5)饲料。要降低蛋白质含量,将其控制在13%~14%,粗纤维含量控制在5%~7%,15周龄后,可适当增加钙含量。每天饲喂3~4次。

3 产蛋期(18~20周以后)

这个时期是养鸡产生效益的时期,饲养管理尤为重要,尤其是产蛋期日粮的配方至关重要。

1)温湿度。产蛋鸡的适宜温度为13~23℃,湿度为55%~65%,保持温度同时,要做好通风换气,使舍内空气保持新鲜。

2)增加光照。光照刺激排卵,这个时期在育成期基础上每周增加1 h光照,直至增加到15~16 h,后恒定在 15~16 h,用 40~60 W 灯泡,间距 3 m,做到光照强度均匀,每天开关灯时间固定,并关灯柔和,产蛋率达到50%,应尽量避免各种人为应激。

3)饲料。当鸡群产蛋量大于5%时,及时将饲料更换成产蛋鸡饲料,充分供给高质量全价饲料。并根据生长发育情况以及产蛋率及时调整饲料配方,每产1个鸡蛋,蛋鸡需消耗蛋白质12~15 g,随产蛋率增加应增加日粮中的蛋白含量,产蛋率达到70%时,日粮中蛋白质含量保证在17%,产蛋率每提高10%,日粮中蛋白质含量增加1%。当可以预见产蛋率上升时,可以提前1周时间增加日粮中蛋白质含量。当产蛋率高峰开始下降时,日粮中蛋白质含量降低应推迟1周进行,以便使产蛋率缓慢下降,提高蛋鸡的总产蛋量。产蛋中后期随产蛋量降低蛋白质含量可降至16%~15%。产蛋期间还应掌握好蛋白质含量和能量的平衡关系。产蛋前期可将日粮中钙含量增加到2%~3%为佳,以满足卵巢和第二性征发育的营养需要。产蛋高峰期日粮中钙含量可以提高到3.5%,以确保产蛋需要。

4)减少鸡群应激。注意鸡群周围环境变化,采取一切有效措施,保持产蛋期鸡群平稳,尤其在产蛋高峰,要保证外界不要产生大的变化,而使鸡群产生应激而影响产蛋量。

5)勤观察。每天观察鸡群精神状态,采食情况,如发现异常情况,应及时查找原因。观察粪便状态,正常便呈条状,灰绿色带一层白色,注意灰白色稀粪、绿色稀粪、蛋清样粪或带血粪应查找原因,如红色或肉红色一般是球虫、蛔虫或绦虫感染。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