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基于炎性因子、氧化应激指标探究桂枝二陈汤联合常规西药治疗胃溃疡的有效性*

时间:2024-06-19

王卫 惠婷 高攀 李学军 黄凯凯 张聪伟

(1.榆林市第一医院中医科,陕西 榆林 718000;2.陕西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消化二科,陕西 咸阳 712000)

胃溃疡是常见消化系统疾病,病因复杂,具有病程长、易复发的特点。本病发生后患者以上腹疼痛为主要症状,若未及时干预存在胃出血、胃穿孔风险[1-2]。西医治疗本病常用胃黏膜保护剂、胃酸抑制剂、抗幽门螺杆菌等联合治疗手段,虽具有一定效果,但中远期复发率高,长期给药也存在细菌耐药、不良反应等问题[3-4]。中药在消化系统疾病的治疗中应用广泛,胃溃疡属于中医“胃脘痛”“胃疡”范畴,以脾胃亏虚为病本,治疗宜用健脾化湿和胃之法[5]。中医汤剂具有毒副作用小、疗效突出的优点,既往研究已证实中医汤方结合常规西药治疗胃溃疡可提高疗效,促进患者溃疡愈合[6]。本次为研究桂枝二陈汤联合常规西药治疗胃溃疡的有效性,纳入98例患者观察该治疗方案对患者炎性因子、氧化应激指标、胃镜疗效等多个方面的影响,现报告如下。

1 资料及方法

1.1一般资料 前瞻性选取2019年4月—2022年4月榆林市第一医院中医科接受治疗的胃溃疡患者98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组,治疗组49例,对照组49例,治疗组内男女之比为29∶20;年龄29~72岁,平均(44.52±5.63)岁;病程1~9年,平均(3.89±1.33)年;幽门螺杆菌(Hp)感染情况:阳性30例,阴性19例。对照组内男女之比为30∶19;年龄27~71岁,平均(44.09±5.58)岁;病程1~10年,平均(3.91±1.31)年;幽门螺杆菌(Hp)感染情况:阳性28例,阴性21例。比较治疗组与对照组性别、病程等资料无显著差异(P>0.05),此次研究患者及其家属均知情,已签署知情同意书,我院伦理委员会已批准(批号:201904-130)。

1.2诊断标准

1.2.1西医诊断标准 满足《内科学》[7]中相关诊断标准:周期性、节律性上腹部疼痛,局限性深压痛,疼痛多位于中上腹偏高处,可自行缓解,内镜检查见活动性溃疡。

1.2.2中医诊断标准 符合《消化性溃疡中医诊疗专家共识意见》[8]中相关诊断标准:主症:胃痛隐隐、空腹疼重、进食痛减、喜暖喜按;次症:大便溏、四肢畏寒、神疲懒言、乏力,舌淡有齿痕,舌苔薄白,脉虚弱。

1.3纳入及排除标准

1.3.1纳入标准 ①符合上述诊断标准,处于胃溃疡活动期;②治疗前2周未进行任何治疗;③既往无药物过敏史。

1.3.2排除标准 ①合并消化系统恶性肿瘤;②合消化道出血及肝、肾、心等器质性病变;③妊娠期、哺乳期女性。

1.4治疗方法 对照组予常规西药治疗,服用奥美拉唑镁肠溶片(山东罗欣药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0033444),20 mg/次,2次/d,口服;若为Hp阳性则加服阿莫西林胶囊(石药集团中诺药业(石家庄)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13023964),1 g/次,2次/d,口服;克拉霉素片(苏州东瑞制药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056895),0.5 g/次,2次/d,口服;胶体果胶铋胶囊(云鹏医药集团,国药准字:H200059949),200 mg/次,2次/d,口服。治疗组接受常规西药治疗同时给予桂枝二陈汤,组方:桂枝、半夏、生姜、乌梅各10 g,茯苓15 g,芍药12 g,陈皮12 g,大枣4 g,炙甘草6 g,取水煎煮,1剂/d,早晚分服。两组患者均持续治疗14 d。

1.5观察指标

1.5.1疗效标准 痊愈:胃镜检查见溃疡灶彻底消失,轻度充血无水肿;显效:胃镜下见溃疡灶大部分消失,为瘢痕期,仍有轻微炎症表现;有效:胃镜下见溃疡灶面积缩小≥50%,为愈合期;无效:未符合上述痊愈、显效、有效标准。总有效率计算方法:(痊愈+显效+有效)/总例数×100%。

1.5.2中医症状评分 参考《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9]进行中医症状评分,主症:胃痛隐隐、进食痛减、空腹疼重、喜暖喜按,按症状严重程度分级为无、轻度、中度、重度,对应评分0、2、4、6分,各项主症得分之和即为主症积分;次症:大便溏、神疲懒言、乏力、四肢畏寒,按症状严重程度分级为无、轻度、中度、重度,对应评分0、1、2、3分,各项次症得分之和即为次症积分,次症积分与主症积分之和即为中医症状评分总分。

1.5.3炎性因子及氧化应激指标 治疗前及治疗后采集患者肘静脉血4 mL,3000 r/min离心12 min,获取血清后进行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测定血清白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及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丙二醛(MDA)水平。

2 结果

2.1两组疗效比较 治疗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1。

表1 两组疗效对比 [n(%)]

2.2两组中医症状评分对比 治疗前两组主症积分、次症积分、总分均无显著差异(P>0.05),治疗后主症积分、次症积分、总分均见下降(P<0.05),且治疗组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2。

表2 组间中医症状评分对比分)

2.3两组组血清炎性因子水平对比 治疗前治疗组血清TNF-α、IL-6水平与对照组无显著差异(P>0.05),治疗后血清TNF-α、IL-6水平均明显下降(P<0.05),且治疗组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3。

表3 组间血清TNF-α、IL-6水平对比

2.4两组氧化应激指标对比 治疗前治疗组血清SOD、MDA水平与对照组无显著差异(P>0.05),治疗后血清MDA水平均下降,SOD水平均上升(P<0.05),且治疗组血清MDA水平更低,SOD水平更高(P<0.05)。见表4。

表4 组间血清SOD、MDA水平对比

3 讨论

中医理论中胃溃疡可纳入“胃脘痛”“胃疡”范畴,病机为胃失和降,脾胃亏虚为本病根本,外邪袭胃、饮食不当等均为致病原因[10-11]。本病病位在胃,与脾密切相关,胃主降浊,脾主升清,脾胃气机郁滞则升降失司,日久引发胃痛、反酸等病症。脾为气血生化之源,与胃互为表里,脾虚气血生化不足,日久生瘀,瘀血阻于经络,气血运行不畅,胃失濡养,日久引起溃疡,临床治疗宜用健脾化湿、温中和胃之法[12-13]。

二陈汤出自《太平惠民和剂局方》,具有理气化痰、健脾和胃之效。桂枝汤出自《伤寒杂病论》,可调补脾胃。二陈汤与桂枝汤联合即为此次研究所用桂枝二陈汤,方中桂枝补中益气,半夏降逆和胃,陈皮行气化滞,茯苓健脾利湿,乌梅养阴生津,生姜温胃化饮,芍药安脾理气、化阴滋脾,大枣补脾和胃,甘草调和诸药[14-15]。桂枝汤与二陈汤合为桂枝二陈汤,两方相辅相成,可健脾化湿、温中和胃,符合本病治疗需求。现代药理学研究证实半夏具有抗溃疡作用[16];桂枝中桂皮油可促进患者胃液分泌,改善其胃肠道功能[17];芍药具有抗炎、抗溃疡效果[18]。修颖[19]在其研究中应用桂枝二陈汤治疗胃溃疡,结果发现桂枝二陈汤可显著下调患者胃黏膜血管内皮生长因子、转化生长因子表达水平,提高临床疗效。此次研究中治疗组总有效率、中医症状评分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与该学者的报道相似,证实桂枝二陈汤联合常规西药治疗胃溃疡可提高疗效,缓解患者临床症状。

胃溃疡也属于一种炎性疾病,外周血中炎性因子直接参与本病的发生、发展。TNF-α主要由单核细胞生成,对胃黏膜及胃部细胞有损伤作用,并可激活机体炎症反应[20-21];IL-6作为生物活性广泛的趋化因子,可促进炎症细胞、免疫细胞生长分化,刺激更多内源性炎性因子释放,加重炎症反应[22-23]。此次观察中治疗组治疗后血清IL-6及TNF-α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说明桂枝二陈汤联合常规西药治疗胃溃疡具有显著抗炎作用。氧化应激反应也与胃溃疡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氧自由基大量生成易损伤胃黏膜,促使患者病情进展。MDA为氧化损伤产物,可加速细胞坏死,血清MDA水平与机体氧化应激反应程度正相关[24];SOD为酶类抗氧化物,直接参与氧自由基的清除,其血清水平与氧自由基清除能力正相关[25]。本次观察中治疗组治疗后血清MDA、SOD水平均优于对照组(P<0.05),说明桂枝二陈汤联合常规西药可显著减轻胃溃疡患者的氧化应激反应。本次研究证实桂枝二陈汤联合常规西药治疗胃溃疡具有促溃疡愈合及症状改善效果,并揭示了该联合治疗方案可能通过抗炎、抗氧化应激反应提高疗效。不过,由于纳入病例较少,研究结果可能存在偏差,需在今后研究中扩增病例予以完善。

综上所述,胃溃疡患者给予桂枝二陈汤联合常规西药治疗可显著改善其临床症状,下调炎性因子、氧化应激指标水平,促进溃疡愈合。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