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大通牦牛品种特性及其提纯复壮的研究现状

时间:2024-06-19

袁明忠

青海省大通种猪场,青海 大通 810100

牦牛是青藏高原特有的畜种,它以独特的抗逆性、在牧草低矮且枯草期长的环境中形成独特的采食性能及对缺氧环境的适应性等优点,已成为青海省畜牧业的主要经济动物。本文主要论述了大通牦牛品种的形成与发展、品种特性等制约牦牛产业发展的因素及其提纯复壮的研究现状,以期为大通牦牛品种保护及育种等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

1 大通牦牛品种的形成与发展

1.1 大通地区自然条件

大通县位于青海省东部,湟水上游北川河流域,气候凉爽、日照充足、昼夜温差大。大通县属国家级少数民族贫困县,辖28个乡镇,290个村委会,7.20万农户,33.37万农业人口,耕地面积达5.250万hm2,农业人均占有耕地0.157 hm2,现有草场面积15.840万hm2,可利用草场面积14.660万hm2[1]。大通县自然资源极为丰富,为发展畜牧业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条件。

1.2 大通牦牛品种的形成

大通种牛场始建于1952年,是全国唯一一个以培育良种牦牛为主的国有种畜场[2]。为加强青海牦牛的保护工作,2001年经农业部审查批准,确定青海大通种牛场为青海省高原牦牛保种场。大通种牛场从20世纪80年代起与兰州畜牧所、青海牧科院等科研单位合作,在普通家牦牛中导入野牦牛血液来提纯家牦牛,通过对“野牦牛驯化”、“复壮犊牦牛”等课题的研究,于2002年培育出牦牛新品种—大通牦牛。大通牦牛以野牦牛为父本,野牦牛常年生长在海拔4500~6000 m的高山寒漠地带,由于生存环境严酷,其身高、体重、生长速度、抗逆性和生活力等性状的平均遗传力远高于家牦牛。

1.3 大通牦牛品种退化概况

据赵寿保[3]报道,牦牛品种退化与不重视犊牛的培育(因营养不良造成犊牛发育缓慢、生长受阻)、牦牛改良观念落后、对草原只管理而不注意保护与建设、大量垦荒以及超载过牧等有关。据胡宁玺[4]报道,牦牛品种退化主要表现在成年个体体重、胴体重下降,出栏时间、产犊时间推迟,生长发育缓慢,繁殖成活率不高(约50%)等方面。

2 大通牦牛的品种特性

大通牦牛是野牦牛与家牦牛杂交后培育而成的新品种,具有野牦牛的典型特征,能在青藏高原恶劣的气候条件下表现出极强的抗逆性[5]。

2.1 大通牦牛的生物学特征

1)体型外貌。大通牦牛遗传性能稳定,头大脚粗,头呈长方形、大而重,额面宽、额头长厚而长的粗卷毛,角基宽大,眼大而圆,颈短粗,前胸深宽,背腰直而平宽,四肢结实,体侧及腹部长密而粗的长毛,尾短而粗、尾毛蓬松呈扫帚状。

2)体尺体重。大通牦牛0.5~3.0岁体尺体重情况见表1。

2.2 大通牦牛的生产性能

1)繁殖性能。据青海省大通种牛场对 1962-1964年100个群3119头母牦牛繁殖情况的统计,3年繁殖率平均为74.60%,最低为63.00%,最高为89.60%[7]。

2)绒用性能。牦牛绒产品主要有毛毯、毛呢及毛衫,因其数量较少而被列为高档产品。牦牛原绒的平均细度为24.2~24.7μm,分梳绒的平均细度为19.4μm,牦牛绒纤维细度较细是其优良特性之一;牦牛绒最长的刚毛可达180 mm,最短的绒毛仅有10 mm左右,平均长度约25~35 mm,长度差异较大,短毛率偏高;牦牛绒含土、皮屑、毛片较多,松散程度差,一般为4%~10%;绒纤维的断裂强力约4.4 cN,高于山羊绒、驼绒和兔毛;绒纤维断裂强度约为1.29 cN/D,卷曲弹性率约为82.43%。由于牦牛绒纤维具备一定的强力和弹性,所以牦牛绒产品不易掉毛、膨松和丰满[8-9]。大通牦牛年产毛1次,其中粗毛和绒毛各占一半,粗毛直径为64.8~72.9μm,两型毛直径为34.8~39.0μm,绒毛直径为16.8~20.3μm[10]。

表1 大通牦牛0.5~3.0岁体尺体重[6]

3)产肉性能。大通牦牛的产肉性能见表2。

表2 大通牦牛的产肉性能[11]

4)其他性能。牦牛乳的水分、干物质、脂肪、蛋白质、乳糖的指标均高于荷斯坦奶牛[12]。牦牛乳的各项指标如表3所示。

表3 牦牛乳的各项指标

3 大通牦牛提纯复壮研究现状

大通种牛场用3年的时间分别将含1/2、1/4、3/4野血的牦牛进行了对比试验,结果发现,含3/4野血的牦牛各期活重、生长发育速度和含1/2野血的牦牛差异不显著,但性情较野,经常有攻击人类的行为;而含1/4野血的牦牛初生重、6月龄重、18月龄重都不如含1/2野血的牦牛,而且前者的繁殖周期是后者的2倍。

育种时选择近交,制定了向母牛群发放冻精的办法,严格控制并登记各头公牛冻精配种及产犊情况;在犊牛断奶分群时,佩戴不同颜色的耳号以便辨认。利用含1/2野血的牦牛冻精与本地母牛进行二元杂交,杂交后代生长发育快、产肉多,杂交优势明显,效益也高。同时从异地引进了1/2野血种公牦牛500头,授配1.46万头母牦牛,成活犊牛1.06万头以上。

[1]张世财,刘海年.大通县畜牧业发展刍议[J].青海畜牧兽医杂志,2002,32(1):44.

[2]刘更寿.大通牦牛选育现状及建议[J].青海畜牧兽医杂志,2008(增刊):112-113.

[3]赵寿保.浅谈牦牛品种退化的原因调查分析及改良措施[J].青海畜牧兽医杂志,2008(增刊):33-34.

[4]胡宁玺.青海省牦牛资源保护利用现状与思路[J].青海畜牧兽医杂志,2008(增刊):81-82.

[5]彭云飞.大通牦牛繁育状况的初探[J].中国畜牧兽医,2008,35(11):162-163.

[6]杨德青,杨尕旦.大通牦牛的生产性能及发展前景[J].畜牧兽医杂志,2010(6):67-68.

[7]卢鸿计.牦牛的生产性能和繁殖能力[A].见:卢鸿计主编.牦牛科学研究论文集[C].兰州:甘肃民族出版社,1990:35-45.

[8]崔万明.牦牛绒的各项性能分析[J].上海纺织科技,2002(3):11-13.

[9]陈敏.牦牛绒及其产品简介[J].中国纤检,1996(3):26.

[10]祁孝明,司彦明.青海肉用牦牛肥育技术[J].养殖与饲料,2010(9):10-11.

[11]都占林,刘海珍.青海牦牛的产肉性能及肉品中维生素含量的分析[J].中国草食动物,2009:62.

[12]罗晓林,徐惊涛,孙域,等.青海省三种类型牦牛生产性能测定研究[J].四川畜牧兽医,2008(7):33-35.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