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临床培训模式:实务型社会工作人才培养的新路径

时间:2024-06-19

韩勇强, 秦 莹

(云南农业大学 人文社会科学学院,云南 昆明 650201)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教育部办公厅等七部门印发的《关于教育支持社会服务产业发展提高紧缺人才培训质量的意见》指出:“鼓励引导普通本科高校主动适应社会服务产业发展需要,设置家政学、中医康复学、中医养生学、老年医学、康复治疗学、心理学、护理学和社会工作等相关专业。”社会工作专业人才作为当前社会服务的紧缺人才,已经列入教育部重点培养人才的范围。发达国家的经验表明,社会工作可以成为社会转型期的减压阀和安全阀,有助于社会转型的顺利完成[1]。要想实现社会工作专业优势发挥,必须培养一批符合新时代要求的新型社会工作人才队伍。

国内有关社会工作人才培养的研究多从发展道路的角度探讨本土化社会工作人才队伍的培养问题,有学者认为我国社会工作人才本土化需要设置社会工作机构内部见习制度,建立学校、社会工作机构和政府职能部门的联动模式与社会工作督导制度[2]。需要坚持专业化方向、总结本土实践成果,形成能更有效满足现实需要,具有前瞻性的社会工作人才队伍[3]。也有学者从具体路径探讨社会工作人才的培养,随着政府购买服务力度的加大,通过项目培养社会工作人才具有独特优势[4]。在立足服务需求,坚持成效为本的基础上开展社会工作专业人才的能力建设[5]。

当然,也有诸多学者在反思我国社会工作人才培养存在的弊端。我国社会工作专业的发展源于高校的推动,导致了社会工作人才的培养与社会需求之间的断裂与错位[6]。社会工作教育存在“服务需求缺失”,表现为社会工作的专门人才培养先于社会的服务需求[7]。有学者提出构建实务型导向的社会工作人才培养模式,从专业取向、通才取向、实践取向构建培养模式[1]。这些研究,层次多样且有针对性,总体而言,对社会工作专业人才培养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但也存在着许多不足,一是在新时代和社会转型背景下对培养什么样社会工作人才还不够清晰;二是以什么路径培养符合新时代和社会转型需要的社会工作人才还不够明确。本文拟把社会工作人才培养放在新时代和社会转型背景下,根据新时代需求、社会需求、行业需求,将实务型社会工作人才作为主要培养方向,同时,应用文献分析和实证调研,分析实务型社会工作人才内涵、目标和能力素养,结合能力素养要求和当前实务型社会工作人才培养存在的弊端,提出实务型社会工作人才培养的新模式和路径。

一、 实务型社会工作人才应具备的能力素养

(一) 何为实务型社会工作人才

在中国,社会工作的发展与西方有所不同,具有社会工作教育先行的典型特点。在这一特点的影响下,我国社会工作人才培养模式主要依赖于高校教育,通过高校教师面授,以达到培养社会工作人才的专业能力。这一模式具有典型的重理论、轻实务的弊端,忽视了从事社会工作行业所需实务技能的培养,导致社会工作者知其然,而不知如何做,因而受到多方批评和质疑。近年来,虽然政府部门、社会工作教育界和实务界的工作者分别从各自角度,尝试以不同方式进行调整,例如政府职能部门颁布《社会工作职业水平评价暂行规定》,教育界在课堂中增加案例教学、参与式讨论和校外调研等方式开展教学工作,实务界通过“以老带新”、跟班学习等形式培养社会工作者实务技能。虽然这些调整一定程度上提升社会工作者的实务水平,但本质上还是对社会工作人才培养模式的小修小补。原因在于,始终没有明确当前社会究竟需要什么样的社会工作人才、社会工作行业究竟需要哪些技能。社会工作教育或培训只有依托社会工作行业真实需求,才能具备生存和发展的空间。社会工作教育或培训要想满足行业需求,就需要转变过往社会工作人才培养模式,提升社会工作实务技能的比重,兼顾理论型人才和实务型人才培养。

实务型社会工作人才是以掌握社会工作专业价值和理念为基础,能够综合运用个案、小组、社区社会工作方法,能开展符合时代需求、社会需求、行业需求的服务,能够调试案主与环境的互动境况。即实务型社会工作人才是在扎实理论基础的指导下,运用专业技能,提供符合需求服务的专业人士。实务型社会工作人才的培养目标则可以定义为:具有社会工作专业思维,掌握社会工作核心知识,养成社会工作的核心价值观且具备扎实的社会工作实务技能。

(二) 实务型社会工作人才应具备的能力素养

专业性是社会工作发展的依据和生命线[8]。在真实情境中的实务社会工作迫切需要专业性的支撑,而专业性主要体现在由社会工作知识和技能汇聚而成的能力素养中。按照全国社会工作职业水平考试指导教材《社会工作综合能力》(中级)对社会工作者的能力要求,包括技术能力、文化能力、心理素质能力和持续学习能力[9]。正如学者费梅苹教授所言,这些能力要求是在社会工作制度环境较为完备的情况下仅针对社会工作者自身专业体系而提出的能力要求。本文把实务工作中必备的能力素养放在我国新时代社会情境中,能力素养的完善程度和掌握情况,直接关系到整个实务工作进程和服务成效。因此,实务型社会工作人才的能力素养至少包括以下三方面。

首先,寻求专业认知,认同专业价值。在这方面,特指经过社会工作教育或培训后,实务型社会工作人才坚定助人自助的工作理念,具有人在情境中、情境在人中的社会工作思维,具备案主自决、非评判、接纳等社会工作价值观,掌握针对服务对象、机构、专业自身等不同层次的社会工作理论,理解并认同专业社会工作服务的价值。在社会工作机构中,价值被置于重要的战略地位[10]。

其次,掌握专业方法。在这方面,特指经过社会工作教育或培训后,实务型社会工作人才对诸如儿童/青少年社会工作等特定领域有专攻,掌握会谈、家访、资源链接等社会工作技巧,熟练个案工作、小组工作、社区工作三大社会工作专业方法,具有实证主义、人本主义等社会工作视角,能够初步应用这些专业方法开展专业服务。

再者,系统综合的运用专业方法。这是实务型社会工作人才能力素养的核心能力。对于知识、技巧、方法的掌握和系统运用是两个截然不同的深度。实务型社会工作人才要强调“活”,即在独立自主的情况下,懂得如何系统综合地将专业方法运用到实践中,且有明显服务成效。社会工作者可以根据对服务对象的专业评估,准确识别需求,链接资源,系统综合的运用个案、小组、社区的社会工作方法,提供高质量且有成效的社会工作服务。

二、 三种实务型社会工作人才培养模式

依据实务型社会工作人才的定义、培养目标、应具备的核心知识和技能,我国各部门根据自身部门优势和职责,积极探索符合社会工作实务需求的专业人才。本文通过近30 年社会工作发展情况的总结,同时对云南昆明、四川仁寿、贵州凯里社会工作人才培养的调研,梳理出三种最为主要的社会工作人才培养模式:社会工作高校教育的通用社会工作人才培养模式、政府多部门的项目社会工作人才培养模式和社会工作机构见习的社会工作人才培养模式。

(一) 社会工作高校教育的通用社会工作人才培养

1. 社会工作高校教育的显著发展和典型特征

虽然我国社会工作高校教育起步较晚,曾出现短暂中断,但从20 世纪80 年代开始逐步恢复后,取得了显著发展。据央视网统计报道,截至2019 年7 月,全国已有82 所高校开设了社会工作专业专科、348 所高校开设了社会工作专业本科,148 所高校开设了社会工作专业硕士,说明我国社会工作人才教育事业发展体系已经基本建立,标志着社会工作高校教育是当前国内最主要、最普遍、最重要的社会工作人才培养途径。但作为通识教育的社会工作高校教育,主要是通过高校教师的面授讲解和理论教学,培养社会工作学生习得所有社会工作者都应当具备的理念、专业价值观和通用知识体系,也就是通用社会工作人才的培养模式。

这一方式具有三个典型特征:一是以教师为主体,通过课堂上课的形式,教师面面俱到的讲授,而学生消极被动地接受;二是注重知识传授而非运用,教师教学过程中将知识讲授给学生听,引导学生理解和掌握知识点,而较少关注如何运用知识;三是重理论轻实务,教师更加侧重理论教学,对实务问题较少涉及。经过社会工作高校教育,能够习得助人自助等专业价值,能够了解个别化同理性等专业原则,能够形成人在情境中的思维模式,能够知晓个案、小组和社区等传统的专业方法,但在实务技能运用方面存在着严峻的挑战。

2. 高校教育对培养实务型社会人才的实务弊端和现实困境

社会工作高校教育下培养的社会工作者学生,在实务技能运用方面依然存在困难和挑战,难以将在高校课堂所学知识运用到实务工作中,能否运用专业技能开展服务也存在疑虑。导致社会工作高校教育这一通用社会工作人才培养模式一直受到批评,正如实务界所言,社会工作高校教育一直没有搞清楚要培养什么人,也没有适应新时代社会需求和社会工作行业需求。

其实,社会工作实务界和教育界对于通用社会工作人才培养出现的争论,源于社会工作是一门具有高度实务性的专业和学科。多数高校学科采用通用人才培养方式是适用且高效的,但这种培养方式与具有高实务性的学科存在着天然矛盾。这驱使着社会工作高校教育需要创新和探索出一套新的培养方式,才能满足实务型社会工作人才的培养需要。

(二) 政府多部门的项目社会工作人才培养

1. 项目推动下的社会工作职业化和专业化

正如学者徐道稳教授所言,如果把2006 年中央提出“建设宏大的社会工作人才队伍”作为社会工作30 年发展的分界线,前一阶段是社会工作教育高速发展阶段,后一阶段是多部门推进社会工作职业化阶段。社会工作职业化过程主要有三种路径,一是中央多部门联合发文推动,比如民政部人事部联合发部《社会工作者职业水平评价暂行规定》、中央组织部等18 个部门联合发布《关于加强社会工作人才队伍建设的意见》《国家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 年)》《社会工作专业人才队伍建设中长期规划(2011—2020)》;二是地方各部门积极响应,探索因地制宜的发展,如云南省级18 部门起草了《云南省政府购买社会工作服务实施办法》《云南省社会工作人才培训工程实施办法》;三是地方基层单位通过项目和培训促进社会工作职业化,如重庆市民政局将社会工作人才教育培训列入全市民政系统年度教育培训、共青团呈贡区委发起的“蝶蛹计划”呈贡区青年社会工作人才培养项目。从中央到地方多个部门的政策和项目,可以看出,社会工作职业化发展过程也是社会工作人才培养的过程。

从政府多部门的角度,首先政府通过购买服务的形式,使社会工作者具备开展项目的资金;其次政府通过举办培训的形式,使社会工作者掌握开展项目的知识和能力。天然地将项目运作和人才培养联系在一起,催生出项目社会工作人才培养模式。通过该模式培养的社会工作人才,具有良好的项目工作意识和项目管理能力,拥有符合评估体系和项目需求的实务能力。可以说,项目社会工作人才与生俱来的优势使其在社会工作行业获得良好口碑,也逐渐被社会公众所认可。

2. 项目培养实务型社会工作人才的弊端

从社会工作人才的角度,虽然政府多部门项目社会工作人才培养在相当长一段时期内符合社会工作人才建设的需要,但该模式也存在着一些典型弊端。首先,该模式以项目为根本,需要根据竞标时所设计的项目活动和指标严格开展。政府在为项目社工培训时,会着重培养项目管理能力、项目执行能力、活动组织能力和财务管理能力。而有意无意地忽视了作为专业社会工作者的项目社工应具备的能力素养,没有培养项目社工掌握满足行业需求的实务技能,导致“重项目能力轻实务能力”的现象。其次,该模式以政府购买项目的形式进行,而政府各部门还未形成统一的项目标准,再加上项目多为年度项目,项目社工需要频繁熟悉项目规定以便按要求实施,导致出现“重项目要求轻行业需求”的现象。再者,政府购买项目,有严格的档案管理和报告撰写要求,项目社工需要有突出的报告撰写能力,导致出现“重撰写轻工作”的现象。这些与社会工作人才培养初衷存在不一致,没能满足广大人民群众对专业社会工作服务的需求,也没能解决实务工作中的痛点和难点。迫切需要探索新的实务型人才培养方式,才能得以应对和解决,才能符合社会工作专业人才发展的需求。

(三) 社会工作机构见习的社会工作人才培养

1. 社会工作机构见习培养的根源和意义

原本社会工作机构应该将工作重心放在如何开展符合机构目标、行业需求的高质量专业服务,社会工作机构本可以通过招募符合标准的社会工作者实现,这符合专业的人做专业的事的逻辑,也符合市场规律。但当前,从高校走进社会工作机构的工作人员还难以直接开展服务。这主要有三方面的因素影响:一是从高校出口看,由于我国社会工作高校教育的当前发展阶段和弊端的制约,即使经过专门科班教育出身的社会工作者仅有少部分具有开展实务工作的能力,大部分属于知原理但不知操作;二是从行业选择看,在缺乏实务能力的情况下,社会工作作为新兴的行业,社会认知度和认同度较低,即使经过社会工作专业教育,也仅有少部分会选择进入社会工作行业,社会工作人才流失从走出高校时已经开始;三是从行业入口看,在能够进入招募环节的潜在人员中,相当一部分不具备社会工作学科背景,缺乏专业理念和价值。进入机构需要从基础的项目工作做起,而不能直接提供服务。

正是在这些因素的制约下,社会工作机构为保障基本的专业服务质量,不得不采用见习方式培养社会工作人才。所谓见习,是刚加入社会工作机构的人员,需要经过一定时间的跟班学习,才能成为具备一定实务工作能力的社会工作者。通常情况下,新员工加入后,会指定一名有经验的社会工作者带领,新员工从观摩的角度,观察并记录带领社会工作者是如何开展服务的,定期进行反馈和梳理实务技能。带领社会工作者评估新员工状况且满足条件后,将会让新员工尝试开展实务工作,同步在一旁观察和指导。经过一段时间跟班学习和实务尝试后,机构再评估其是否具备独立开展实务工作的能力。通常这一见习过程需要6 个月时间才能完成。社会工作机构见习的社会工作人才培养是站在机构角度,应对实务人才紧缺困境,短期内快速培养实务能力,解决机构开展专业服务人才短缺的情况,具有必要的现实意义。

2. 见习培养实务型社会工作人才的弊端

首先,社会工作机构尚处于起步阶段,绝大部分还处于没有项目就没有资金、没有资金就招不到社会工作者、招不到社会工作者就申请不了项目的恶性循环中。而能够付出6 个月时间和精力培养社会工作者的机构仅为少数,通常是成立较早、发展相对成熟、资金充裕的机构能够实行见习社会工作人才培养。其次,见习社会工作人才培养与机构现有项目有着密切关系,人才是跟着项目走的。换言之,见习社会工作人才培养仅仅培养该项目所需的能力,培养的方式和技能具有高度倾向性,这与实务型社会工作人才所必备的能力素养要求存在差距,见习社会工作人才培养尚处于治标不治本的阶段,没能解决实务型社会工作人才培养的根本需求。

三、 实务型社会工作人才培养的新路径

根据实务型社会工作人才应具备的能力素养和当前三种最主要社会工作人才培养模式存在的弊端分析,我国社会工作教育或培训应着力构建具有专门场所、课程体系、理论与实务高度结合、社会工作者成长路径深度融合的实务型社会工作人才培养模式,提出实务型社会工作人才培养的新路径—临床培训模式。

临床培训模式是借鉴法律学科诊所教育理念,指在有丰富实务经验社会工作者的指导或示范下,通过观摩、体验、参与和反思整个真实服务过程,以达到实务型社会工作人才培养目标的教学活动。临床培训模式旨在培养实务型社会工作人才,其典型特征在于以参与学员为中心,强调理论与实务实践高度结合,着重培养实务技能和能力素养。

(一) 临床培训专门场所的建立

所谓“临床”是指需要高度还原或真实呈现一线实务场景,将服务过程融入教学活动。首先,临床培训专门场所需要同时满足四个要求:示范服务过程、观摩实务场景、示范人员和观摩人员不能相互影响、观摩人员不能影响服务对象。场所至少需要有面谈室和观摩室两个空间,彼此通过单面镜或录音录像设备连接,实现从观摩室观看和聆听到面谈室中的一切现实动态。临床培训面谈室需满足服务中关于保密、安全、友好等社会工作伦理要求和服务需要。这是传统社会工作教学场所难以满足的,需要建立专门场所方可实施。以项目教学为例,专门场所设置观摩室和面谈室两个空间,通过单面镜连接彼此,使进行教学的社会工作者不被打扰的情况下,在面谈室示范服务过程;使参与学员通过单面镜在观摩室观摩整个实务场景,通过拾音设备聆听整个服务过程。与此同时,面谈室在安全、友好的环境下,配备录音录像设备,在服务对象知情同意的前提下,同步进行录音录像,用于后期临床分析和实务评估。

(二) 临床培训课程体系的建立

临床培训模式应兼有“硬件”和“软件”。临床培训专门场所属于“硬件”范畴,而临床培训课程体系则是“软件”范畴。该课程体系需紧密围绕“临床”构建,可从课程框架、授课方式、课程考核三方面入手,将参与学员带入真实服务场景。

首先,就实务型社会工作人才而言,实务技能比理论知识更为重要,强调教会社会工作者如何做,而不仅是做什么。临床培训模式的课程框架应考虑以个案社会工作为切入点,聚焦社会工作个案管理服务的接案、评估、制定服务计划、实施服务计划、重新审视、结案六个阶段,以理论为指导,以线上网络课程为基础,以线下临床课程为核心,形成立体化、系统化的课程框架。该课程框架不同于一般的社会工作教育或培训,通常社会工作教育会从学科要求出发、社会工作培训会从项目要求出发,而没有从社会工作真实服务场景出发。而临床培训的课程框架最根本的改革在于呈现社会工作真实服务过程,从真实服务出发,考量并设计参与学员所需的培训或教育,真正做到紧扣临床、贴近服务。

其次,就实务型社会工作人才而言,将知识内化成技能,懂得如何运用技能至关重要。临床培训的授课方式不能以传统的社会工作者讲、学员听、重知识输出、轻能力培养的方式进行,基于这一反思,临床培训授课方式以知识转化为技能、技能转化为运用为要点,设置知识讲解、服务示范、回顾分析、模拟演练四个环节,系统培养参与学员综合运用实务技能的能力。知识讲解环节侧重于必备的社会工作理论知识,如结构家庭理论;服务示范环节由社会工作者在面谈室为真实个案开展服务,直接进行个案处理,参与学员在观摩室观摩整个服务过程;回顾分析环节由示范服务的社会工作者带领参与学员回顾服务过程,运用理论分析服务进程,梳理服务要点和难点;模拟演练环节是基于本次教育或培训内容,梳理服务对象信息,参与学员通过角色扮演展示服务过程,社会工作者进行督导和点评。

再者,就实务型社会工作人才而言,临床培训的考核核心应是服务推进和服务成效,过程考核、成效考核远比成绩考核更加重要。如何才能达到临床培训模式所要求的考核方式?可通过课程参与度、服务实践度两个指标进行衡量。课程参与度可通过参与学员的参与次数、参与意愿和参与程度来考核;服务实践度可通过是否按要求开展服务、是否运用临床培训所学技能、是否能提交有效服务记录来考核。

(三) 临床培训理论与实务实践应高度结合

临床培训模式应兼具理论与实务实践相融合。社会工作专业理论来源相对广泛,包括心理学、社会学、人类学等学科理论。在临床培训模式中,观摩、体验、参与和反思整个过程都需要有具体理论作为指导,在理论的指导下客观地收集信息、分析评估、制定服务计划、开展服务。将理论和实务实践结合,增强理论对于实务实践的指导意义,体现实务实践的科学性和专业性。

以项目教学为例,该项目以结构家庭理论作为理论指导。在理论层面,关注家庭成员之间的互动和关系,一般来说,普通家庭都能找到平衡点,问题的出现在于失去了本来的平衡,而干预重心是协助家庭重新找到平衡点,理论上可以从权力分配、家庭规则、界限和空间、角色和关系四个角度找到平衡点,这正是开展实务工作的理论依据和指导。在实务层面,围绕社会工作个案管理服务的接案、评估、制定服务计划、实施服务计划、重新审视、结案六个阶段,每一阶段都强调理论和实务结合,用理论中权力分配、家庭规则、界限和空间、角色和关系四个角度来指导实务过程,开展专业服务。

接案阶段需要细心观察家庭成员之间的互动、关系和情感交流,特别留意家庭成员之间的各种模式,例如沟通方面的、问题解决方面的;评估阶段则重点评估家庭的权利分配、家庭中的家规和各人所扮演的角色即谁可以在什么情况做什么和不做什么、家庭中的界限和空间即谁限定家庭中成员与其他成员的交流、家庭成员之间的关系;制定服务计划则是协助相关家庭重新找到平衡点,包括改变沟通模式、重新界定家庭成员的角色、重新分配权力、重新界定权限等;实施服务计划则是根据所制定的服务计划执行,强调重点观察家庭成员间的沟通方式、次序和模式;评估则侧重家庭的问题改变情况、计划完成情况、服务效果情况、家庭危机程度等;结案则是根据评估,判断是否结束服务或转介服务。

(四) 临床培训与社会工作者成长路径的深度融合

临床培训模式兼有培训和督导双重功能。每名社会工作者的成长路径都会经历通识教育、实务实践、培训和督导四个过程,每个过程至关重要,都是社会工作者破茧成蝶的必经之路。但当前的困境在于通识教育、实务实践、培训和督导四个过程是割裂的、独立存在的,没有形成系统路径和支持体系,导致通识教育难以指导实务实践、实务实践得不到培训支持、培训与督导独立进行。临床培训模式将社会工作者成长路径的通识教育、实务实践、培训和督导深度融合,以有机整体的形式按步骤进行,是应对这一现状和困境的有效方式。

前面已阐述了通识教育、实务实践和培训是如何有机统一的,这里将重点阐述培训与督导的融合。每次临床培训后,参与学员可按要求投入一线场景中开展服务,而服务必然会产生困难和疑惑,这种来源于一线服务的困惑或疑惑,督导不能单纯地从课本理论、服务流程的角度来解答,需要具有丰富实务经验的社会工作督导进行系统解答和支持。临床培训模式可借助域内域外具有丰富实务经验的专家,建立专家+高校教师+一线社会工作者的督导团队,通过“线上+线下”的方式,定期为参与学员提供督导。该督导团队也是临床培训的授课专家,实现督导是培训的进一步衍生,督导与培训内容一致、逻辑一致,从而实现临床培训模式与社会工作者成长路径的深度融合。

四、 结束语

教育的功能之一是促进个体思想意识的社会化[11]。社会工作教育或培训的功能就在于培养学员具备相应的专业思维,像社会工作者一样思考。三种实务型社会工作人才培养模式各具利弊:社会工作高校教育能培养通用人才,但缺乏一线实务经验和技能;政府多部门项目培养能促进职业化和专业化,但侧重项目能力偏离一线服务能力;社会工作机构见习培养能一定程度提升实务能力,但仍是治标不治本。而临床培训模式的构建正是在于即能延续三种实务型社会工作人才培养的优势,又能创新的解决其弊端,有利于培养参与学员的专业思维、实务技能和能力素养。临床培训模式是对传统社会工作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将传统的理论为重转变为理论和实务并重,培养高质量的实务型社会工作人才;是教育部办公厅等七部门印发的《关于教育支持社会服务产业发展提高紧缺人才培训质量的意见》下社会工作紧缺人才培养的创新实践,更好地服务社会,是新时期中国社会转型、社会主要矛盾改变下,高度需要实务型社会工作人才的创新探索。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