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论行政事业单位会计风险及其防范

时间:2024-04-24

李挺

摘要:行政事业单位中的会计部门是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主要功能是提供经济信息为领导的决策提供保障,既是单位决策的把关者,也是整个单位的经济管家,为单位各项工作顺利开展提供重要的经济保障。因此,会计部门的工作质量和效率,直接关系到整个单位的工作开展,并与单位领导层及其他各部门的支持有直接的关系,所以实际在开展工作时,会计部门必须与其他部门加强协调沟通,紧密进行合作。在会计部门中,会计人员的职业道德素质和专业技术水平,是决定会计工作风险的主要内容,所以,一定要对会计风险方面的问题加强重视,提前制定有效的防范会计风险的对策措施,确保行政事业单位得到持续性健康发展。

关键词:行政事业单位;会计风险;防范

一、行政事业单位会计风险防范与控制意义

行政事业单位会计主要的计量单位为货币,也是会计凭证主要的依据。通过专业的方法,开展单位的各项经济活动,对整个经济活动流程进行核算、监督,确保经济活动的连续性、综合性以及全面性。随着会计工作的展开,必然会存在一定的会计风险,所以行政事业单位必须要不断提高对会计风险的全面认识和防范意识,并制定落实有效的防范和控制措施。对会计风险的防范与控制,是行政事业单位的重要意义,具体有以下几方面的体现。

(一)保障国有资产完整和安全

行政事业单位的全部国有资产都来源于国家和地方的财政资金,单位会计工作的一项主要内容就是通过合规合法的采购方式获取资产,并对这些资产进行科学合理的管理和使用。主要的资产采购方式有以下几种:单位自行采购、政府采购以及上级部门的划拨。而这些资产的获取方式多样,在很大程度上增加了资产的管理难度。并且,因为在资产采购过程中,涉及的部门和人员多、环节复杂,易受到外部因素和人为因素的影响,致使资产的采购、管理和处置等工作存在较多的不确定因素,易发生资产采购和处置不合规等问题。所以,对会计的资产核算、清查以及管理工作必须制定有针对性的控制措施,有效降低资产管理违规的会计风险,使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的完整和安全得到最大程度的保障。

(二)提高单位会计信息质量

会计人员的主要任务是进行会计核算和财务管理,而完善的会计核算制度和严格的财务管理制度,是确保行政事业单位会计信息质量提高的重要手段。核算制度的完善,能够有效提升核算数字的真实性和会计内容的完整性,确保会计信息更加全面、准确。此外,国家也相继颁布了关于会计管理的最新法律法规,赋予了会计的财务监督职能,通过全面严格的监督行政事业单位的经济活动和预算执行,能够有效提升行政事业单位经济活动开展的合法性和有效性。

(三)确保合法合规行使职权

行政事业单位的资金来源是财政资金,主要是为国家和地方的各项工作职能得到贯彻落实。行政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在实施行政职能的时候,也是国家公信力的直接体现。所以,严格的会计风险防范控制制度,能够有效规避违反财经纪律的情况发生,从而促进行政事业单位的健康持续发展。

(四)提升管理效率

行政事业单位内部的各个部门之间,能够有序的开展工作,最为重要的就是会计风险控制和防范的不断完善,通过充分发挥经济活动的有效监督作用,促进会计管理效率的提升。

二、行政事业单位会计风险的原因分析

(一)领导层对会计风险缺乏足够重视

行政事业单位在开展工作的时候,由于自身工作性质比较特殊,单位的领导层对于政绩最为关注,而对于会计风险方面仍缺乏足够的了解和重视。部分单位的领导,甚至认为只要项目有资金的支持,使用的方向没有问题,就没有进行全程会计监督管理的必要。由于没有足够重视会计工作的各类风险,导致单位的会计规章制度不够完善,也使会计风险监督无法得到落实,且对会计人员的风险防范培训工作也无法按照规定开展。

(二)缺乏完善的会计风险内控管理制度体系

虽然我国颁布的《内部会计控制规范》中,对相关的要求已经进行了明确,需要通过实施规范和完善制度对会计风险进行控制。但是,实际在开展会计工作时,部分单位仍存在内控制度不完善、规范要求的配套措施落实不到位、实际的执行效果达不到预期目标等问题,更有部分单位单纯为了应付上级检查,并没有结合自身实际制定落实有针对性的控制制度及配套措施,导致实际效果差强人意、可控性差。

(三)外部监督制度不完善

开展会计监督的主要目的是为了检查是否存在违规问题,但是部分行政事业单位仍对会计风险问题没有足够重视,缺乏相应的会计风险监督机制,导致对会计业务的整个流程無法实施全面严格的有效监督。由于监督制度不够健全,并且受到行政事业单位自身工作性质影响,内部管理信息无法有效获取,而外部监督大多只是流于表面形式,实际的监督作用非常小。并且,监督部门之间的合作和交流比较缺乏,各自只是为了完成自己的任务,各部门之间配合不力,使外部会计监督的完整性和连续性受到很大的影响。

三、防范行政事业单位会计风险的有效措施

(一)加强会计风险防控意识

行政事业单位领导层必须要充分认识到会计工作的重要性,对会计基础知识应当及时进行了解,分管财务领导应当定期参加会计风险培训,主要培训会计内部控制和风险管理方面的法律法规以及基础知识,为工作开展提供有力支持。而对专项资金必须要设定专门的台账记录,严格按照规定进行操作,杜绝出现截留转移、虚列支出、滞留未拨、挤占挪用等违规违纪现象。

(二)重视会计内部控制管理体制建设

党的十九大报告中要求:“建立全面规范透明、标准科学、约束有力的预算制度,全面实施绩效管理。”行政事业单位一定要结合自身实际情况,健全完善的会计风险内部控制制度,并完善岗位责任制,将内部控制制度贯彻落实下去,确保在行政事业单位的每项经济活动都必须执行严格的、科学的过程监督。制定岗位的风险控制工作职责时,应严格执行财政会计相关的法律法规,结合具体负责的工作内容,进一步明确部门和人员的会计风险防控职责。

(三)加强专业培训提高会计人员素质

目前,行政事业单位有很多会计内部控制工作职责仅由会计人员承担,这就要求会计人员必须配备齐全,会计行为准则进行细化,更要加强会计专业培训,不断提高会计人员的道德素质和业务水平。在开展会计电算化操作的时候,一定要对不同员工的操作权限进行明确,严格实行职责分离的制度,在输入和输出数据的时候必须要实施这一措施。部分行政事业单位仍存在会计人员综合素质较低、会计风险防范能力弱等问题,所以通过加强培训提高会计人员的业务水平和职业素养非常重要。实际在开展工作的时候,可以通过以下几点措施进行。

1. 会计人员在当下的信息化背景下,一定要对会计的相关知识充分掌握,对于核算、报表的填写以及计量工作有详细的了解。会计人员的职业判断能力,能够对会计风险进行有效控制,所以在对会计人员培训的时候,要加强会计继续教育工作,让会计人员掌握最新的、最全面的会计业务知识。

2. 对于新入人员,要重视专业知识的培训和积累,确保所有的新会计人员,都有扎实的会计知识基础。

3. 加大廉政教育的力度。對会计人员应当加强廉政教育和法制教育,充分发挥会计风险控制监督作用,努力从根本上杜绝会计风险。

(四)完善内外部监督

1. 内部监督。在我国颁布的《会计法》中,对行政事业单位的要求非常明确,需要配备专门的会计人员,对人员的相关职责进行明确,要分离设置不相容的职务。行政事业单位还应当成立内审部门,最大程度的防范会计风险。

2. 外部监督体系。对外部监督机构与行政事业单位之间的信息沟通方式进行深化改革,使其不断得到完善,使行政事业单位的预算决算形成公开、公正。

四、结语

综上所述,行政事业单位的经济活动顺利开展,与会计风险防控有非常紧密的联系。对会计风险进行防范控制的主要部门为会计部门,其涉及到的工作比较多,也非常繁杂,而会计人员的职业道德素质和专业技术水平对行政事业单位的会计风险防控直接相关。所以,对会计制度和内部控制制度不断进行优化完善,可以有效减少存在的会计风险。实施会计风险内部控制措施,确保资产安全以及数据的真实性,最大程度的防范会计风险,确保行政事业单位健康有序发展,也为我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奠定坚实基础。

参考文献:

[1]虎明.论行政事业单位会计风险及其防范[J].中国集体经济,2018(33).

[2]陈春菊.行政事业单位存在的会计风险与防范对策[J].财会学习,2018(30).

[3]谢运苏.行政事业单位会计风险控制研究[J].会计师,2018(16).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