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学科教学知识(PCK)在生物化学教学中的构建途径

时间:2024-06-19

蒋 振

川北医学院基础医学院生物化学教研室,四川 南充 637000

学科教学知识(PCK)在生物化学教学中的构建途径

蒋 振

川北医学院基础医学院生物化学教研室,四川 南充 637000

学科教学知识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实际应用的知识,主要由学科专业知识和教学知识融合而来,具有建构性、动态性和整合性等特点,可通过教师个体的自我构建和外部环境两种途径来形成。文章介绍了学科教学知识的概念、在生物化学教学中的意义及其构建方法。

学科教学知识;生物化学;构建途径

《生物化学》是研究生物体内化学分子与化学反应的科学,是从分子水平来探讨生命现象的本质。主要内容包括生物大分子的结构与功能、物质代谢与调节、遗传信息的传递及生物体的各方面生化专题。生物化学是生命科学中进展迅速的基础学科,它的理论和技术已经渗透到基础医学和临床医学的各个领域[1]。随着现代医学的发展,越来越多地将生物化学的理论、技术应用于疾病的预防、诊断和治疗。从分子水平探讨各种疾病发生发展的机制,也已成为当代医学研究的共同目标。

作为医学院校的本科生,生物化学是一门必修课程。其重要性在于:学习和掌握生物化学的基本知识、基本理论与基本技术是从事临床医疗工作的重要基础。生物化学的理论、技术已成为当代医学研究的通用基础,生物化学课程的显著特点是内容抽象、缺乏直观印象,要求上课教师不仅要有扎实的专业基本功和良好的知识结构,还要有丰富的教学方法,以及有关教学、课程方面的教学知识。

学科教学知识(pedagogical content knowledge,PCK)是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除了学科所需要的专业知识,还需要一种在实际教学中应用,不同于专业知识和常规教学知识的知识,即学科教学知识[2]。学科教学知识的概念在各门学科的教学过程中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对指导教师在教育教学中的方向性和指导性具有重要作用。该文就学科教学知识在生物化学教学中的意义及其构建途径介绍如下。

1 学科教学知识概念、特点及构建途径

学科教学知识的概念最初是由斯坦福大学的舒尔曼(Shulman L)于1986年提出。其提出背景是针对美国教师资格认证制度缺失,目标是强化教师行业标准。其主要涵义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除了学科所需要的专业知识,还需要一种在实际教学中应用,不同于专业知识和常规教学知识的知识,即学科教学知识。学科教学知识由学科的专业内容和教学方法共同组成”[3]。Shulman提出该概念后,引起了PCK的研究热潮。Cochran和DeRuiter&King从建构主义观点进行了补充,他们认为知识是不断积累起来的,有一定的过程性,具有动态的性质,并将其定义为“学科教学知识”[4]。

学科教学知识源于学科专业知识与一般教育学知识两者融合、转化而来,是由教师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通过不断教学实践建构起来的,所以它主要有建构性、整合性和个体性等特点。同时,这种知识又是教师将上述两种知识和自身的世界观、价值观融合而成的,因此又具有浓重的个人特征,体现出教师个人的价值观。

学科教学知识的构建是一个逐步形成的动态过程,主要构建途径有两方面:第一是来源于教师自身的建构,第二是通过环境的促成。从学科教学知识的角度看,教师专业化发展的本质就是发展教师的学科教学知识的过程,学科教学知识与教师专业化发展密切相关,这一长期工作就是构建教师个体的学科教学知识,教师的专业、经验及具有的学科教学知识的多少体现着教师的教学能力[5-6]。因此,尝试引入学科教学知识的概念、框架、体系及方法,对于教师的教学及专业化发展等方面具有重要的意义。

2 生物化学教师构建学科教学知识的策略与途径

学科教学知识的获得是通过不断的教学实践得到的,是一个动态的发展过程,它并不随着某一专门的学科内容学习而自然获得,需要通过不断的实践和转化而获得,需要教师个人在特定的情境中不断进行探究,带有明显的个人、学科和情境特征,与教师个人的价值观明显相关。因此,需要教师在职业化教学过程中不断的摸索、改进和提高。对于生物化学教学而言,教师获得学科教学知识的来源主要有两条途径,即通过外部环境促成和教师个体的自我构建来形成。

2.1 教师个体的自主构建

2.1.1 努力提高专业知识和一般教育教学理论与方法学科教学知识的形成首先以丰富的学科专业知识储备为基础。对于生物化学教学来说,扎实的专业基础是有效教学的前提条件。生物化学课程的特点之一是内容抽象、缺乏直观感,且遗传信息的传递篇知识更新速度快,除了精选生物化学教材外,教师在准备课件过程中可以把动画、模型、实物和最新的研究进展和成果纳入到教学中,使教学能尽量直观地反映教学的对象和内容。

2.1.2 尝试PBL教学法以问题为基础的(problem based learning,PBL)学习方法近年来逐渐引起了人们的重视。传统的大课教学方法多以“灌输式”方式为主,学生只有被动接受,很少有主动探索和疑问,不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培养创新型人才。以问题为基础的学习方法注重以引导、启发的方式为主,积极调动学生的兴趣与主动性,非常有利于培养学生的主动学习、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川北医学院历来重视培养学生主动学习、创新思维及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通过设置PBL教室、尝试PBL教学方法,在培养卓越、创新的医学生方面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2.1.3 尝试多种教学手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尝试多种教学手段,努力提高教学效果。由于生物化学是从微观来探讨生命的运动和规律,涉及内容较抽象,需要充分发挥学生的形象思维和空间想象力,因此在教学过程中积极调控学生的想象力和形象思维就显得十分重要。多数教师都有这样的共识,在教学中使用一些图像、照片、动画、视频、声音和模型等手段就能显著提高学生对内容的理解。然而,一些合适的教学工具及素材往往需要耗费大量的时间来制作,需要教师不断加强自身学习,提高专业和制作水平,并多与学生交流,从学生中反馈教学效果,不断总结经验教训来提高教学效果。尝试使用多种教学手段和工具,能有效地讲解抽象的内容,唤起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其学习的主动性。

2.1.4 注重生物化学实验课在生物化学的学习过程中,实验课是相当重要的。真正学懂、学透生物化学的原理、概念及其内容,没有实验是难以办到的。实验学习不仅可以验证理论知识,也可作为进一步探索的工具。除了把理论知识加以验证外,还可以把前沿研究技术有机整合到实验教学课程中,比较前沿技术与当前技术的差异,使理论联系实际,紧跟该学科的发展前沿。这样不仅开拓了学生的眼界,也提高了其对生物化学课程的学习兴趣。

2.1.5重视教学的反馈重视教学的反馈信息是形成学科教学知识的重要环节。在教师备课时,需要充分考虑到教学情境并撰写笔记;对上课对象的层次、背景、兴趣等特点进行分析:是否需要相关的背景知识,学生的学习难点在什么地方?实际上,形成教案的过程便是教师对于自己教学、专业、内容及学科教学知识综合运用的过程。不仅要对整个教学方案反复推敲,还要善于把多种方案进行比较。在教学过程中,应随时观察课堂的细节情况,了解学生的反应,即对于教学内容的接受程度、学生的兴趣及疑惑,并进行对应处理。课后,教师要获得反馈意见,可以从学生群体中了解、从同事的反馈意见中了解,也可以通过对课堂教学的录音、录像进行反复分析。毋庸置疑,教师的自我监控是培养和完善自己学科教学知识的重要手段。

2.2 外部环境促进的建构途径

教师在课前准备、课程实施时所接受的训练越充分,其后课程实施的程度就越高[7]。教师的教学知识最常见的来源是教学观摩和同行交流。观摩课作为一种综合了各种教学方法的情境式教学,是提高教师学科教学知识的有效途径。同行交流、讨论甚至争论能显著促进彼此对某些问题的认识和理解,对于提高学科教学知识大有益处。因此,多提供生物化学的情境式课程培训是提高学科教学知识的重要途径。通过观摩、提问、讨论、与资深教师交流互动的方式,结合教师自身的反复演练,能不断地构建教师的学科教学知识。同一学校或同一教研室的教师,通过交流、探讨、互动,同样是培养学科教学知识的重要途径。

[1]查锡良,药立波.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3:4

[2]Shulman LS.Thosewho understand:knowledge growth in teaching[J].Edu Res,1986,15(1):4-14

[3]Shulman LS.Knowledge and teaching:foundations of the new reform[J].Harvard Edu Rev,1987,57(1):1-22

[4]杨彩霞.教师学科教学知识:本质、特征与结构[J].教育科学,2006,22(1):60-63

[5]李伟胜.学科教学知识(PCK)的核心因素及其对教师教育的启示[J].教师教育研究,2009,21(2):33-38

[6]解书,马云鹏,李秀玲.国外学科教学知识内涵研究的分析与思考[J].外国教育研究,2013(6):59-68

[7]黄政杰.课程设计[M].台北:华东书局,1991:417

Approaches to constructing pedagogical content know ledge in biochem istry teaching

Jiang Zhen
Department of Biochemistry,School of Preclinical Medicine of North Sichuan Medical College,Nanchong637000,China

Pedagogical content knowledge(PCK)is the knowledge teachers apply in teaching.It is composed of knowledge of a particular subjectand knowledge of teachingwith the traits of construction,dynamism and integration.PCK ismainly derived from the teacher's self-construction and from external environment.This article introduces the concept of PCK,its significance in biochemistry teaching,and ways to construct PCK.

pedagogical content knowledge(PCK);biochemistry;construction pathway

G642.0

A

1004-5287(2017)01-0113-03

川北医学院博士启动基金资助项目(CBY15-QD05)

2016-11-25

蒋振(1983-),男,四川南充人,讲师,博士,主要研究方向:生物化学教学与科研工作。

【DOI】:10.13566/j.cnki.cmet.cn61-1317/g4.201701035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