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6-19
窦会娟,畅灵丽,郭文涛,刘新胜,孙连海,李林珂,曲振宇,温雯静漯河医学高等专科学校基础医学部,河南 漯河 462002
汲取慕课设计精华,提高《医学微生物学》教学效果
窦会娟,畅灵丽,郭文涛,刘新胜,孙连海,李林珂,曲振宇,温雯静
漯河医学高等专科学校基础医学部,河南漯河462002
【摘要】:医学微生物学存在课时少、知识点琐碎、逻辑性较差等特点,教学中学生往往觉得枯燥、难学。近两年,网上涌现出许多优秀的慕课,通过接触、学习慕课,汲取其精华,并结合教学实践,创建了一个学习平台,以提高《医学微生物学》的教学质量和学生的综合素质。
【关键词】:汲取;慕课;医学微生物学;教学效果
【DOI】:10.13566/j.cnki.cmet.cn61-1317/g4.201602022
MOOCs是近年来兴起的大规模开放网络在线课程。2013年,中国知名大学纷纷加入国际MOOC平台。因此,这一年也被视为“中国MOOC元年”。在课堂教学模式方面,它以建构主义学习观等理论为基础,采用碎片化教学方式和翻转课堂教学模式,以学生为中心,强调学生自主学习[1]。MOOCs所采用的教学模式对改革我们的教学是值得借鉴的。
《医学微生物学》是一门既古老又不断丰富、更新发展的学科,涉及临床医学、预防医学、实验诊断医学等诸多学科,是连接基础医学和临床医学的桥梁[2]。但病原微生物的种类较多,生物学性状复杂难记,在授课过程中如果不注意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参与性,学生容易因为学习枯燥、难以记忆而对该课程产生厌烦心理[3]。如何汲取慕课设计之精华,将其运用到我们的《医学微生物学》的教学实践中,以提高教学效果,我们进行了实践和探索,收到了较好的效果。
慕课设计时,遵循了建构主义学习和掌握学习的原则,使得学习者能很好地参与到教学活动中。因此,我们在进行《医学微生物学》教学设计时,也充分考虑这些原则,以优化学生的学习体验,提高教学效果。
1.1精选、合理编排教学内容,以核心知识为主线进行课程设计
内容编排上,《医学微生物学》[4]各论内容基本是按照细菌典型形态来编排,每部分内容看起来相对比较完整和独立,但过分强调内容的完整性,反而与后续课程和实际工作脱节。经过反复研究,我们参照《微生物学:原理与探索》内容[5],对课程内容进行重新整合、排序,确立了以病原体主要寄生部位和感染的系统为主线的教学顺序。编排后,各论内容基本按照呼吸系统、消化系统、心血管系统、神经系统、皮肤和眼睛病原体来进行教学。
内容选取上,《医学微生物学》教材内容较多,有36个章节,但学时分配较少,基于此,我们确立了以核心知识为主线的课程设计原则。对于学生容易理解的内容,可以让学生自学,对于难懂和复杂的知识点在课堂上讲授。
因为该课程开设时间为二年级第一学期,学生对医院环境还不是太熟悉。在讲到院内感染、细菌耐药等相关内容时,我们指导学生在课下进行调研活动,每位学生通过调研完成基层医院细菌耐药、院内感染状况等调研报告,以加深对该部分内容的认识和理解。
1.2遵循建构主义学习原则,优化教学方法
建构主义认为,知识不是通过教师传授获得的,而是学生在一定的情境即社会文化背景下,借助于他人(包括教师和学习伙伴)的帮助,利用必要的学习资源,通过意义建构的方式获得的[6]。这意味着学习是学生对知识的主动探索、发现和对所学知识意义的主动建构过程。建构主义教学模式是指以学生为中心,在整个教学过程中由教师起组织者、指导者、帮助者和促进者的作用,利用情境、协作、会话等学习环境要素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和首创精神,最终达到使学生有效地实现对当前所学知识的意义建构目的。
在教学方法设计上,我们也突破以往以教师的教为中心的教学方式,改为以学生学习为中心的教学模式。在对各论部分重点章节授课时,我们会提前对学生进行分组,并把学习内容和相关要求提前告知学生,创设学习情境,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协作学习。如在讲结核分枝杆菌部分内容时,我们会为学生创设如下情境:男,20岁,咳嗽数周,患者是新近来自东南亚的移民,1个月前开始疲乏,食欲不振。过1周左右,他感觉发热并开始咳嗽,起初为干咳,但过去的1周,他每天咳几勺绿色带血丝的痰。近1个月内,体重减轻4.5 Kg。患者不吸烟,没有接触过工业呼吸道污染物。查体:T38℃,BP120/70 mmHg,P80次/分,R16次/分。患者非急性病病容,右上肺叶可闻及啰音,叩诊无浊音。胸部X光:右上肺叶后段浸润提示空洞。提出如下问题:①应做哪项痰液检查,才能提供有关疾病病原的快速诊断?②最可能的诊断是什么?③如何选择该疾病的抗菌药物治疗?有耐药性的问题吗?④该菌是怎样传播的?⑤怎样在实验室培养该菌?目前常用的该菌快速诊断法是什么?⑥对于他的家庭成员应做哪些预防?然后指导学生可以通过翻阅教材、查阅图书馆书籍、网络搜索、附属医院咨询相关科室医师等多条途径寻找答案。在课堂上教师组织学生回答和讨论问题,对学生的表现进行评价、总结。
1.3遵循掌握学习原则,注重过程考核
“掌握学习”是指以所有学习者都能掌握需要学习的知识为前提,通过班级授课方式,配合合理的评价反馈体系,加上学习者自身的需求和努力程度,从而使大多数学习者达到事先制定的课程学习目标[7]。布鲁姆认为虽然学习者的学习能力确实存在差异,但这并不是决定学习效果的惟一要素,只要给予每一位学习者足够的学习时间和适合他的教学过程,几乎所有的学习者都可以掌握所学内容[8]。在慕课设计中,这点通常采用诊断式的形成性测验方式来保证。在我们平时的教学工作中,我们也尽量保证学生充足的练习并及时反馈。在每个章节学完之后,我们都会给学生留一些课后作业,并结合作业给学生一些扩展阅读的内容,要求学生认真完成,下一节上课时抽查提问,或者就在课后进行批改,有共性问题统一辅导。
最近微信公众平台开通了投票功能,利用该功能还可以设置单选和多选问题,检测学生学习效果,及时反馈学生的学习情况。现在,我们会合理利用这个功能,编排合适的题目来检测学生的学习情况。
慕课设计时,遵循了人本化设计原则、掌握学习原则,充分考虑学生的学习体验,让其有选择地充分学习并及时反馈。但具体到课程,内容多而学时少,很多内容无法在课堂完成,并且现在都是采用大班授课,学生人数超过100人。慕课可以很好地解决上述问题。但一门慕课的建设,牵涉到很多问题,我们教研室想在短时间内建一门《医学微生物学》的慕课也是不现实的。因此,我们试图探索其他的学习平台。
微信在人际交往中具有便捷、高效、内容丰富等特点,受到当代大学生的欢迎。微信公共平台具有用户管理、素材管理、群发消息以及信息统计等功能,通过将教学模块编辑整理成带有图文、声音、视频的信息,向学生推送后,学生可以随时进行学习;同时学生还可以通过语音和文字与教师进行交流。
基于此,我们教研室创建了一个该课程的微信学习平台,通过将教学重点、难点提炼后进行微型课程的设计、制作,经微信公众平台将课程推送给学生,同时还可以在后台与学生相互交流、对学生学习进行支持帮助,发布一些测试题,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
3.1学习情况以及满意度调查
学期末设计问卷对该学期开设该课程的2014级三年制大专临床、护理、口腔专业学生2 600人进行教学效果调查,调查内容为微信平台能否提高对医学微生物学的学习兴趣、能否提高学生的沟通能力等6项。结果显示改革后能提高学生对该课程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沟通能力和团队协作意识,学生也较喜欢利用碎片时间进行学习,但教师推送的微课还是不太受学生欢迎,利用微信平台和教师进行交流的意向还不是太强烈(如表1所示)。
表1 学生对教学效果的评价
3.2微信学习平台应用效果
该平台于2013年3月开通以来,订阅人数不断上升,目前已有1 600余名学生订阅学习,占本学年开设该课程学生人数的一半以上。从后台消息阅读人数、转发收藏人等数据来看,师生使用移动设备进行微型课程学习的意愿还是较强烈的(如图1所示)。
图1 订阅用户增长曲线
微信公众平台作为新的交流平台,契合了新时期大学生的社交习惯和沟通模式,受到学生的欢迎。通过这个平台,教师可以发布一些微课、拓展内容、检测题,等。但在实施过程中应在教学设计、发布内容、交互体验方面进一步完善,以提高其教学效果。
学生对于该学习平台的关注度很高,但对于学习的参与度还有待提高。从投票管理功能的学生参与情况来看,尽管对该平台的关注人数达到了1 600多人(图1),但投票人数不是太理想,最多的也只有129人(如图2所示)。因此,以后对问题的设置、发送的时间段等都要进一步研究,以达到预期的效果。
图2 投票管理部分截图
教学改革后,教师在原来教授课本知识的基础上还要培养学生主动学习知识、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这不仅要求教师具有出色的教学技能和课堂驾驭能力,还需要有过硬的该专业知识和相关专业的知识,这对教师的工作能力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作为教师,平时除了关注专业知识外,还应注重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指导学生。
另外,因为上课时某些内容顺序和教材顺序不太一致,尽管我们一般都会在上课前告知学生下次课内容,但学生还是反映使用教材时不太方便。所以,一本和我们的授课顺序相符的教材是十分必要的。下一步我们考虑编写一本适合于我们的校本教材。
参考文献
[1]李桂芳.MOOC背景下大学课堂教学模式的反思与构建[D].济南:山东师范大学,2015:1-2
[2]陈萍,何群力.建构主义教学模式在医学微生物学教学实践中的应用[J].微生物学通报,2010,37(1):133-136
[3]李晓华,黄小凤.PBL教学法在医学微生物学中的应用探索与体会[J].微生物学通报,2012,39(4):572-577
[4]李凡,徐志凯.医学微生物学[M].8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3:91-208
[5]Jacquelyn G.Black微生物学:原理与探索[M].6版.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8:401-543
[6]彭述初.建构主义理论评介[J].湘潭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31(1):140-141
[7]布鲁姆BS.布鲁姆掌握学习论文集[M].福州:福建教育出版社,1986:59-64
[8]郑建.浅谈布鲁姆掌握学习理论[J].外国教育研究,1990 (1):27-30
·数字医学·
Improving the teaching efficacy of Medical Microbiology by learning from MOOC design
Dou Huijuan,Chang Lingli,Guo Wentao,Liu Xinsheng,
Sun Lianhai,Li Linke,Qu Zhenyu,Wen Wenjing
Basic Medical Department,Luohe Medical College,Luohe 462002,China
【Abstract】:Medical microbiology is characterized by fewer teaching hours,scattered knowledge points and weak logic.Therefore,students often feel learning medical microbiology boring and difficult.The past two years have witnessed many outstanding MOOCs.By learning from MOOCs and combining with teaching practice of our school,we created a learning platform to improve the teaching quality of Medical Microbiology and our students'overall quality.
【Key words】:learning from;MOOC;medical microbiology;teaching effect
作者简介:窦会娟(1977-),女,河南平顶山人,副教授,硕士,主要研究方向:医学微生物学的教学及科研工作。
收稿日期:2015-12-01
基金项目:河南省卫生职业教育教学改革项目(WJLX2014070)
【中图分类号】:G434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4-5287(2016)02-0191-03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