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信息技术支撑高中感恩教育的途径与策略研究

时间:2024-06-19

高彦义

(长春市九台区第一中学,吉林长春 130500)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教育观念的变革,人们越来越重视培养具有感恩意识和负有责任感的新一代。感恩教育作为一种独特的教育理念,旨在培养学生的道德品质、情感附加值和人际关系。然而,如何有效地实施感恩教育,成为当前教育界关注的焦点。此时,信息技术的运用展现出其独特优势。信息技术能够提供丰富多元的教育资源和交互平台,使感恩教育理念得以广泛传播,同时也能提供个性化的学习体验,更有效地提升学生的感恩意识和社会责任感。

一、构建信息化校园

1.创建网络化校园环境,传播感恩文化

在信息时代背景下,高效且稳定的网络环境对传播感恩文化至关重要。学校应关注校园网络的硬件和软件设施建设,确保校园网具备高效、稳定的性能。借助校园网络平台,可以将感恩教育的核心理念有效传达给学生,让网络成为校园文化传播的重要载体。此外,校园网络环境的完善也有助于实现教学资源共享,促进教学方法和形式的创新,为师生提供便捷的信息获取和交流渠道。

2.共享网络资源,促进感恩教育

充分利用网络资源的便捷性,收集大量关于感恩教育的资料,建立资源库,为教师提供丰富的教学素材。通过网络资源的共享,实现感恩文化与网络文化的深度融合,拓宽感恩教育的传播途径。学校还可以与其他高中、教育机构和专家学者合作,共建感恩教育资源库,从而丰富校内感恩教育资源,拓展学校在感恩教育领域的影响力,为提高教育质量提供有力支撑。

3.提升教师信息意识,推动感恩教育

为加速校园网络化文化建设,培养一批既精通学科教学,又能熟练运用网络平台进行感恩文化传播的应用型人才,学校可通过组织感恩活动、讲座等方式,加强教师信息意识的培养,从而为感恩教育提供有力支撑。学校应定期组织教师参加信息技术培训,使教师掌握现代信息技术的基本原理和应用方法,提高教师运用信息技术开展感恩教育的能力。

4.优化校园人文环境,助力感恩教育

校园人文环境是感恩教育得以融入和发展的重要载体。学校应以信息技术为手段,加强校园文化建设,创造出充满感恩氛围的人文环境。这包括在校园内设置感恩主题的公共艺术作品,如雕塑、壁画等,以此传递感恩文化的核心价值观;开展感恩主题的文化活动,如感恩节、感恩讲座、感恩实践等,让学生在活动中体验感恩,培养感恩情怀。

同时,学校还应利用信息技术手段,推动感恩教育与校园文化的深度融合。例如,通过建设感恩教育专题网站或校园电视台,展示学生的感恩故事和感恩实践,激励更多学生参与感恩活动。此外,利用社交媒体和移动应用,将感恩教育渗透到学生的日常生活中,让感恩成为校园生活的一部分,从而全面提升学生的道德素养和社会责任感。通过优化校园人文环境,为感恩教育提供有力支持,使学生在良好的校园氛围中不断提高自身品质,培养感恩敬畏之心。

二、建立感恩教育资源库

1.感恩故事资源库

在感恩故事资源库中,汇集了丰富的古代经典故事,如《二十四孝》和《感动中国十大人物》[1],以及感动中国十大人物的事迹展播。对于感恩故事资源库的构建和丰富的策略如下:

首先,为提升资源库的质量和丰富性,制定严谨的内容采集和审核流程是关键。制定一套标准化的流程,确保所有提交的故事都经过严格的审核和筛选。例如,故事内容应以实际发生的事件为基础,展现人们在困难中的感恩行为和精神。审核流程包括初步审核、专家评审等步骤,以确保收录的故事质量高、有教育意义和宣传价值。

其次,建立广泛的信息收集网络是扩大资源库规模的重要步骤。信息来源可包括但不限于学校、社区、互联网以及传媒等渠道。对于线下渠道,可以与当地的社区、学校以及非政府组织进行合作,通过组织故事征集活动等方式,激发大众的参与热情,收集更多的感恩故事。而对于线上渠道,可以通过搜索引擎、社交媒体等平台获取公众分享的感恩故事。

最后,利用信息技术对资源库进行分类和整理。可以采用自然语言处理技术自动识别故事的主题、情感以及人物等信息,从而可以根据不同的属性进行分类。例如,将故事按照表现的感恩对象(如父母、朋友、社会等)进行分类,或者按照故事发生的时间(如古代、现代等)进行分类。这样,用户就可以根据自己的需求快速搜索到合适的内容。

2.感恩名言资源库

在感恩名言资源库中,收录了许多关于感恩的名言名句,如孟子的“孝子之至,莫大乎尊亲;尊亲之至,莫大乎以天下养”,以及《诗经》[2]中的“哀哀父母,生我劬劳”。如何深入挖掘经典名言的教育潜力,推动高中感恩教育的发展,是一个值得研究的课题。在感恩名言资源库的构建和选择过程中,分三个步骤进行:资源搜集、资源处理、资源运用。

在资源搜集阶段,除了人工收集外,利用爬虫技术和自然语言处理技术,自动获取网上公开的感恩类名言,同时,发起感恩名言征集活动,鼓励教师和学生积极贡献本土化的感恩名言,以此丰富资源库。

资源处理阶段关注资源库的整理和分类。采用机器学习算法,如词嵌入模型,将每个名言转化为数值向量,按照语义的相似度进行聚类,这样的分类方式,既保证了名言内容的多样性,又让名言检索变得精准和方便。

当涉及资源运用时,教师可根据教学需要,挑选合适的名言引入课堂。例如,通过配合多媒体展示名言,引导学生进行深度解读。同时,每学期举行一次感恩名言分享会,学生选择自己最喜欢的名言,进行解读和分享,让感恩教育贯穿于学生的日常生活和学习中。

在持续优化感恩名言资源库时,收集用户反馈是关键。可以通过设置在线反馈系统,收集教师和学生关于资源库使用情况的信息反馈,根据反馈内容及时进行调整和更新,使资源库更好地服务于感恩教育。

3.感恩音乐资源库

在感恩音乐资源库中,收录了大量关于感恩的音乐歌曲,涵盖了不同风格和主题。为了让学生更好地通过音乐体味感恩的意义,教师可以采取多种教学方法。首先,教师可以安排音乐欣赏课程,让学生在课堂上聆听感恩主题的音乐作品,引导他们通过听觉体验去感知音乐中所表达的情感。教师还可以组织学生进行音乐剧表演或歌唱比赛,让他们在歌唱中传递对父母的感激之情、对老师的尊敬及对国家的深厚情感。其次,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创作自己的感恩歌曲或诗歌,并在课堂上进行展示。通过创作,学生可以更好地理解感恩的意义,并加深体验。

4.感恩活动资源库

在感恩活动资源库中,搜集了各种大型活动的素材,如学校感恩节活动、艺术节活动、读书节活动等。这些活动素材,包含了详尽的流程、参与方式、活动要求,以及成功案例和反思。它们可以为教师设计和组织感恩教育活动提供借鉴和参考。由活动流程和参与方式的具体描述,教师掌握活动的主旨和运行机制更为直观。这降低了教育活动设计的复杂性,同时,也使教师在短时间内就能有效地运用这些素材。其次,活动要求的明确提出,有助于教师引导学生更好地参与活动,从而达到感恩教育的预期目标。具体的成功案例和反思则为教师提供了经验教训,通过电脑或智能手机,教师们能随时随地查阅和使用这些资源,进一步提高活动的有效性。

感恩活动资源库提供了系列实践感恩教育的方案,包括感恩节日的庆祝、感恩主题的征文比赛、种植感恩心愿树等。这些活动充分调动了学生的参与积极性,让他们在实践中体会到感恩的力量。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兴趣和需求选择合适的方案进行组织实施,让学生在参与感恩活动的过程中深入领悟感恩教育的内涵。同时,学校还可以鼓励学生自发组织各类感恩主题活动,让感恩教育深入每一个学生的心中,真正实现感恩教育的普及与深化。

三、开设感恩教育课程

为了培养学生的道德品质和感恩意识,学校可以设立专门的感恩教育课程。课程的目标是让学生全面了解国家对贫困生的全方位资助政策,掌握助学金和助学贷款的申请条件及还贷步骤,同时培养学生感恩、诚信的品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采用模块化教学方法,用PPT 详解各个知识点,引入社会上的典型感恩案例,组织学生开展讨论,分析在抗击灾害、救助行动等事件中,人们如何表达对他人的感激[3]。教师在授课过程中,可组织学生观看感恩视频,参与心理测试、进行心理游戏等互动活动,以便深入了解自己的感恩状态。邀请心理专家为学生提供感恩心理训练课程,帮助学生培养积极的心理素质,培养感恩意识。

学校还可以组织学生参加社会实践活动,如探访福利院、养老院、特教学校等,为弱势群体提供帮助,让学生在实际行动中体验到为他人、为社会做贡献的喜悦,并懂得尊敬和珍惜他人的付出。通过社会实践活动,学生能够深刻理解感恩的重要性,培养感恩之心。此外,教师还可组织团队协作活动,如分组讨论、团队项目等,让学生在合作过程中感受到他人的帮助和支持。同时,学生可以在团队协作中互相学习,培养感恩的心和奉献的习惯。通过团队协作,学生可以更好地理解感恩的意义,并形成对他人付出的真诚感激。教学策略选择与设计方面,教师须从网上和学校资源库搜集国家奖助贷相关知识、诚信与感恩的事例和视频素材,学习优秀教学案例,确定教学流程和方式,将重点和难点加以注明,并根据教学要求整合在PPT 课件上。在课程实施过程中,教师可以设置周期性的反思环节,引导学生总结自己在感恩方面的成长和收获。通过课程小结或心得分享,学生能更好地理解感恩的意义,并加深情感体验。为了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体验感恩,教师可以邀请社会各界人士举办讲座,分享彼此的感恩经历和感悟,进一步激发学生对感恩的兴趣和认同。此外,教师还可以安排学生参加亲子活动,促进学生与家长之间的情感交流,让学生更加珍惜亲情。

在教学评估方面,教师可以运用多元化的评价方法,如观察记录、自我评价、同伴评价等,全面了解学生在感恩教育中的表现和成长。通过定期评估,教师可以发现学生在感恩教育方面的不足,从而调整教学策略和计划,提高课程的针对性和有效性。

四、建设感恩教育微信平台

为了更好地开展感恩教育工作,学校可建设一款感恩教育微信平台。这个平台将作为一个综合性的信息发布、资源分享、交流互动的网络空间,旨在为学生提供更丰富、更便捷的感恩教育资源,同时促进学生、家长和教师之间的沟通与合作。首先,微信平台可以定期发布与感恩教育相关的信息和活动,如感恩故事、感恩名言、感恩课程安排等。这些信息可以帮助学生提高对感恩教育的关注度。此外,平台还可以发布感恩教育课程的学习资料、教学视频等,为学生提供丰富的感恩教育资源。其次,需要在平台设置一个互动交流区,鼓励学生、家长和教师在这里分享感恩故事和感悟,以及对感恩教育的建议和意见。这样的交流将有助于形成良好的感恩氛围,也能让学生在他人的故事和经历中寻找感恩的灵感。同时,教师可以根据学生和家长的反馈及时调整教学方案和策略,进一步提高感恩教育效果[4]。

五、聆听感恩教育之音

音乐作为一种情感艺术,具有独特的熏陶和教育价值,能够激发学生的审美情趣,塑造、陶冶和净化心灵。因此,营造轻松愉快的音乐氛围对学生的身心健康有着积极的浸润作用。

为了让学生充分地感受音乐的美感,可以安排多种充满感恩主题的歌曲或音乐,让学生在各个时间段都能接触到音乐。例如,在早晨6:30 和中午14:00 的特定时段播放歌曲《感恩的心》[6],通过歌曲激发学生奋发向上的斗志,坚定报效祖国的决心;在放学、休闲和课余时段播放不同的感恩音乐,学生通过欣赏歌曲,既丰富了音乐体验,又能在潜移默化中接受教育,从而提升感恩意识[7]。

综上所述,本文通过分析和探讨感恩教育的实施策略,提出了一系列具体有效的教育方法。结合活动资源库、课程设置、微信平台和音乐教育等多方面手段,培养学生的感恩意识和道德品质。通过以上策略,可以更好地为学生营造良好的教育环境,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和社会责任感。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