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微视频在高中生物学教学中的运用探析

时间:2024-06-19

蒋利利

(息烽县第一中学,贵州贵阳 551100)

在信息技术快速发展的时代背景下,高中学校授课方式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微视频作为一种教学资源,因其形式丰富、教学针对性强、播放时长短,且运用场景广泛,受到高中教师的青睐。对于高中生物学课堂教学而言,微视频的应用能够有效协助教师为学生讲解抽象的生物学知识和生物学概念,调动学生学习生物学的积极性,提高课堂教学整体质量。然而,由于部分教师的信息化教学能力不强,未能很好地将微视频与生物学课堂相融合,导致微视频实际应用成效不高。为充分发挥微视频在高中生物学课堂中的教学价值,教师应以微视频作为生物教学的突破口,改变教学策略,创新教学模式,使高中生物学教学取得突出的成效。

一、微视频在高中生物学教学中的运用价值

(一)调动学生学习生物学的热情

教育心理学认为学生的学习兴趣与其学习成效具有密不可分的联系。当学生的学习兴趣较强时,就容易产生主动学习行为,愿意在学习过程中投入更多的时间与精力。高中生物学涉及的知识板块较多,内容较复杂抽象,如果教师直接依据教材照本宣科,则容易使生物学课堂变得枯燥乏味,影响学生的学习兴趣。将微视频应用于高中生物学教学中,有助于丰富教师的课堂组织形式,降低生物学知识理解难度,使生物学知识点教学变得更生动有趣,从而激发学生的生物学学习内驱力,提高其生物学学习兴趣与学习热情,最终使生物学课堂教学变得更加高效。

(二)丰富学生生物学学习体验

在新课改进程持续推进的背景下,高中生物学教师逐渐转变了以应试为唯一目的的教学理念,在课堂中除了关注学生习得生物学知识与技能以外同样关心学生的生物学学科情感发展情况,提升其对生物学自主学习、自主探究的兴趣,确保学生在毕业后也能获得持续学习生物学知识的能力与素养。因此,在高中生物学教学中应用微视频,促使学生在书面学习以外掌握其他获取生物学知识的渠道,有助于丰富学生的生物学学习体验,培养其对生物学学科的认同感,从而让学生借助生物学学习获得更好的成长。

(三)提高学生生物学学习质量

高中生物学课程内容包括细胞工程、基因工程、胚胎工程、生态工程和生物技术等板块,从微观上看与人体内部的生理系统相关,而从宏观上看则涉及地球整体的生态系统,这就使高中生物学知识呈现繁多复杂的特点。微视频作为一种将各知识点凝练于一段短片中的教学资源,将其应用于生物学课堂中,能够帮助教师更好地梳理生物学知识点,降低学生归纳、总结教学内容的难度,促使学生能够更轻松地构建系统化的生物学知识体系,从而提高学生学习生物学的质量。

(四)凸显学生课堂主体地位

与传统教学不同,微视频教学在设计和应用过程中始终遵循以学生为中心的原则,从学生的实际学习需求出发,结合学生现有的生活经验,组织微视频的教学内容。比起传统课堂直接向学生阐述高中生物学知识的相关概念,微视频更注重应用启发式和诱导式的方式引导学生对知识点进行思考,得出自己的结论后再对比教材中的阐释,以此加深对知识点的理解。基于此,教师在设计和应用微视频的过程中,必须遵循以学生为中心的原则,充分发挥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的主体地位,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翁。

二、微视频在高中生物学教学中的运用策略

(一)巧妙运用微视频资源,优化课堂导入环节

高中生物学课堂教学时间有限,帮助学生快速进入生物学学习状态是提高课堂教学质量的关键。在传统课堂教学中,教师习惯在导入环节以复习知识点或习题问答的方式引导学生将注意力集中在学习上,但这样的导入方式过于刻板单调,难以调动学生对课堂教学的期待感。将微视频资源应用于课堂导入环节,以视听结合的形式快速抓住学生的注意力,并借助与教学主题相关的视频内容吸引学生的兴趣,为接下来的教学活动打好基础。例如,在“基因工程及其应用”一课教学中,考虑到高中生不熟悉“基因工程”这一概念,教师可先借助多媒体向学生展示部分品牌花生油、大米的图片广告,引导学生思考广告中“非转基因食品”的含义,借助生活中常见的事物调动其好奇心。接着,教师可为学生播放基因工程的教学微视频,通过微视频向学生介绍如何通过基因拼接技术改变生物的基因,进而定向地改造生物的遗传现状。同时,教师也可结合学生兴趣,向其展示部分有趣基因工程视频案例,如美国科学家于2014年通过基因工程培育出能够自发光的植物等,以此来深化学生对基因工程的认知。最后,教师可提出“转基因食品是否安全?”的问题,在学生分享自身观点后,为学生播放转基因视频的科普微视频,帮助学生正确认知基因工程对于人类社会发展的利与弊,引导学生以科学的思维看待生物科学。

(二)创新运用微视频资源,组织生物学探究活动

生物学实验是高中生物学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但在传统教学理念影响下,生物学实验教学存在“重结果,轻过程”的问题。然而,教师如果想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素养,就不能只关注实验结果,更要组织学生通过实践操作的方式感受生物学原理的发现过程,以此提升学生的生物学学习体验,锻炼科学探究能力,培养生物学习逻辑思维。由于部分生物学习实验操作过程较为复杂,仅凭教材的图文说明难以向学生展示完整的实验流程;而在大班制教学模式下,教师的示范性实验教学难以被后排学生看清。为解决生物学教学中的矛盾问题,教师可将微视频创新应用于实验的展示环节中。例如,在教学“细胞质的流动”实验内容时,考虑到学生实验可能会出现失败,或因实验操作不当而没有取得良好的实验效果。教师可在学生实验结束后,为其播放展示细胞质流动情况的微视频,使学生能够清晰观察到植物细胞质的流动方向、流动速度等情况,并为学生布置相应的探究问题:

①如何正确选取植物的实验部位,部位不同是否会对实验结果产生影响?

②结合课本知识分析,如何加快细胞质的流动?请列举影响细胞质流动的相关因素。

③显微镜中观测到的细胞质流动方向与现实中的流动方向是否一致?

同时,教师还须预设学生的答案,针对学生可能产生的疑问准备相应的微视频教学素材,以此补充实验教学。通过将微视频与生物学实验教学相融合,教师能够引导学生边实验边思考,在锻炼学生实践操作能力的同时,培养学生的生物学逻辑思维,使学生能够通过实验实现自主学习,帮助学生在轻松有趣的探究氛围中完成生物学实验目标。

(三)灵活运用微视频资源,展示生物学学科历史

生物学科知识原理的发现是一个复杂的过程,是经过无数生物学科学家锲而不舍、废寝忘食地努力,探索与研究得出的一条条简明扼要的生物学原理。在高中生物学课堂中引导学生了解生物学学科的发展史,阐述生物学知识点的探究过程,不仅有助于学生了解生物学知识在不同阶段的演变过程,还能使其感受到生物学科科学家的探究精神,以此激励学生的学习生物学信心,培养学生的生物学学科情感。以“遗传因子的发现”章节教学为例,教师可以将教材中的孟德尔“豌豆杂交试验”作为切入点,介绍生物学遗传学说的研究历史,按照时间轴围绕科学家的研究故事为学生播放相应的微视频,向学生讲解孟德尔提出的“分离定律”“自由组合定律”;萨顿将孟德尔的“遗传因子”定义为“基因”,并提出了表现型和基因型的概念;约翰逊通过研究蝗虫减数分裂,提出了遗传的染色体学说;摩尔根则通过果蝇眼色遗传研究,证明了基因在染色体上呈线性排列,让学生跟随不同科学家的脚步感受现代生物学遗传学说的发展过程。通过在生物学课堂中引入生物史的教学,一方面能够帮助学生以时间为线索,将原本零散的生物学知识点串联起来,加深对各知识板块的理解,促使学生对生物学知识形成系统性的认知;另一方面,借助科学家的科研故事,学生能够切身体会到生物科学发展不易,在科学家百折不挠的精神激励下提高对生物学学科的学习兴趣,丰富其生物学学习情感体验。

(四)科学运用微视频资源,突破生物学教学难点

高中生物学学科知识涵盖的范围较广,从微观到宏观之间的跨度大,距离学生现实生活较远,这使学生在学习生物学过程中不容易找到自身与知识点之间的连接点,或认为生物学知识过于抽象、难以理解。因此,不易激发学生对生物学学习的兴趣。同时,受应试教育大环境的影响,一些教师为提高生物学课堂教学效率,常围绕知识点进行理论讲解或习题训练,从而忽略了对背景知识的认知,致使对生物学概念的教学枯燥乏味,缺少内涵,这不仅影响学生学习生物学的热情,也影响课堂教学的有效性。为突破生物学教学难点,教师应充分发挥微视频的功能,梳理和整合生涩的生物学知识,以生动形象的方式展示出来,使其更容易被学生理解和接受。例如,在讲解“细胞的物质输入和输出”一章时,考虑到学生很难想象细胞这种微观物质,更难以理解物质在细胞间的活动形式,因此,教师可在教学过程中为学生播放以动画形式展现细胞物质活动模式的视频,并在视频中通过拟人、比喻等形式进行讲解。如在教学细胞物质的自由扩散时,教师可将细胞比拟成教室,而特定小分子物质则比拟成学生,当教室外学生数量多于教室内学生数量时,学生会为避免拥挤而自发地进入教室,反之亦然。在这样的讲解方式下,原本难以被学生观察的细胞物质活动顿时变得形象具体,有效帮助学生掌握细胞物质活动的重难点知识,使生物学课堂取得更好的教学效果。

(五)综合应用微视频资源,培养生物学核心素养

高中生物学核心素养包括生命观念、科学思维、科学探究和社会责任四点,随着核心素养概念的提出,高中生物学课堂不仅关注知识技能的教学,更关注学生对于知识的实际应用能力,要求学生能够运用课堂所学知识解决生活问题,实现“学有所用”的教育目标。生物学作为一门与人类生活息息相关的学科,教师应依据学生的生活经验,主动挖掘教材中与现实问题相关的内容,在微视频教学的辅助下促使学生结合自身经验学习生物学知识,从而培养学生对知识的迁移与运用能力,实现培养核心素养的目标。以“体液调节”一课中生命观念素养培养为例,为让学生形成观察了解生命现象并对其阐释相关概念的能力,教师可先通过微视频向学生展示生活问题情境:“小红的爸爸在例行体检中查出患有糖尿病,为照顾好爸爸的身体,小红想通过生物学课堂学习关于糖尿病的知识,了解糖尿病的成因、治疗方式以及日常护理的注意事项。”之后,教师可请学生以朋友的身份帮助小红解答有关糖尿病的疑问,并在教学中以糖尿病为切入点带领学生了解激素知识,学习激素对人体内分泌系统的调节作用,分析激素药物对人体健康的利与弊。该案例中,教师转变了传统生物学教学中“教师讲授—学生聆听”的“填鸭式”知识传授方式,引导学生以主动、积极的心态开展生物学深度学习,借助微视频创设生活化的问题情境,通过设计富有趣味的问题方式引导学生对生命现象进行深入思考,培养学生养成关爱生命、关注健康的良好品质。

(六)全面运用微视频资源,提高课后复习成效

课后复习是课堂学习的延伸,在高中各科学习压力较大的情况下,学生课后复习生物学的时间有限。为提高课后复习有效性,教师必须转变传统“题海战术”的作业布置策略,为学生设计更具针对性的复习内容。同时,受课堂教学时间所限,学生仅凭40 分钟难以掌握教师讲授的全部内容,需要进行课后复习,巩固所学知识并进行查漏补缺。但由于班级人数众多,且每个学生都存在差异,而教师又无法对学生进行逐一的教学辅导,因此,传统的课后复习方式具有局限性。信息技术背景下,将微视频灵活运用于课后复习中,解决高中生物学复习内容针对性不强的问题。例如,在布置“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复习任务时,教师可分别准备“基础难度”和“进阶难度”两个版本。其中“基础难度”的微视频旨在引导学生做好基础理论的学习工作,视频内容以阐述物质循环的基本概念、分析物质循环的基本内容为主;而在“进阶难度”的微视频中,教师可适当增加知识点及难度,如带领学生结合温室效应原理、微生物对土壤的分解作用等知识点,让学生更深入地掌握物质循环的知识内容。接着,教师可按照维果茨基“最近发展区”原则,将班级学生按照生物学综合能力分成两个层次,要求其在课后观看对应难度的微视频,并完成课后练习。在这样的复习模式下,能力弱的学生得以巩固课程的基础知识,而能力强的学生可提高学习效率,将更多的时间用于知识点的融会贯通上。在微视频帮助下,各个层次的学生都能提升思维和发展能力,有效提高了课后复习质量,使高中生物学课堂教学取得更好的成效。

将高中生物学课堂与微视频教学手段深度融合,有助于调动学生课堂学习兴趣,提升课堂教学质量,锻炼生物学逻辑思维,契合新课程改革要求。为提升微视频与高中生物学课堂融合的有效性,教师应转变传统教育思想,努力提高自身信息化教学水平,充分发挥课堂引导者和组织者的角色作用,结合教学实际需求在生物学教学环节中应用微视频资源。此外,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还须防止“技术越位”问题,坚持以生物学教学目标实施为课堂教学的中心,坚持微视频的教学辅助地位,避免出现为展示微视频而组织课堂活动的行为。如此,才能真正发挥微视频在生物学课堂中的价值,实现二者的深度融合。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