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微课在初中信息技术课堂的应用

时间:2024-06-19

周洁

(江阴市石庄中学,江苏 无锡 214446)

在以核心素养为导向的课程改革背景下,培养学生形成信息素养成为信息技术课程教师的重要任务,有助于学生更好地适应未来社会,因此在信息技术课程中培养学生信息素养就变得越来越重要了。随着我国教育技术水平的提升,学生的学习方式也发生了巨大的变革,逐步地走向了移动化、碎片化的发展趋势,在这种情况下,微课迅速地走红,并成为教师课堂教学的有效辅助工具。将微课应用于初中信息技术课堂中,可以充分地发挥微课的优势,帮助初中生攻克信息技术学习的困境,打破时间与空间的限制,为学生的信息技术学习提供便利条件,从而促进初中信息技术教学的改革与创新。

一、微课的概念与特点

(一)什么是微课

近年来,微课逐渐被人们所熟知,众多的教育界研究学者开始加大了对微课的研究力度,并纷纷对“微课”做出了定义。我国最早对微课做出定义的是佛山市教育局的胡铁生老师,其认为“微课”也可以叫“微课程”,是以微型教学视频为主要载体,针对学科知识或教学环节而设计的一种情境化教学活动,目的在于促进教学目标的实现,突出特点是支持多种学习方式的在线网络视频课程,他将微课的运用作为区域教育信息化资源建设的发展方向[1];焦建利认为“微课”是以阐明某一知识点为目标所设置的在线视频资料,要求精心地选择与制作视频内容,形成内容少、时间短、主题集中,但是其所起到的效果却不小;黎加厚也对“微课”做出了定义,其认为微课是在10 分钟左右的视频中集中说明一个问题的小课件。

综上可见,不同的研究学者对于微课做出的定义不同,但是上述中的几种说法都提到了微课的“时间”“内容”与“形式”三个关键点,由此总结出微课是指时间短、以视频为主要载体、内容集中阐明某一个知识点或问题的展示方式,需要教师在微课的使用中,明确微课的概念及其组成要素,围绕教学中的重点与难点内容精心地制作教学资源,为课堂教学活动的顺利开展提供助力。

(二)微课的特点

1.主题突出

微课具有主题突出的特点,每一个微课在制作的过程中,都会紧紧地围绕一个鲜明的主题,所研究的问题或解释的知识点都源于主题,或是对生活问题的思考,或是对知识的讲解,或是对某一项技能的演示,或是对重点的强调,或是对难点的突破,体现了微课主题突出、内容具体的特点。

2.时间较短

微课不仅是教师的有利教学工具,同时也是课堂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而课堂的教学时间有限,因此微课在制作中都会根据教学内容、课堂教学时间控制好时长,一般在5~10 分钟,具体根据内容的难度以及学生是否容易理解接受,短时间的微课视频展示有助于学生保持注意力的集中[2]。

3.内容精简

微课的制作资源主要来源于书本以及网络,书本中的资源是有限的,但是在网络中拥有海量的教学资源,教师需要从海量资源中筛选出最具教学价值的内容,并将所有问题聚集、展示出来。因为微课展示的时间较少,就需要教师做到精简展示的内容,能够让学生在最短的时间内获取更多的信息,由此体现出微课的简短特点。

二、微课在初中信息技术课堂中的有效应用方法

(一)利用微课激发信息技术学习兴趣

在传统的信息技术教学中,一方面教师对于该门课程的重视程度不足,缺乏对课程教学方法创新的研究力度,另一方面在信息技术教学中忽视了对学生学习情感的关注,从而导致初中生在模式单一、形式固定的课堂学习中,逐渐失去了对信息技术学习的热情,这是影响初中生信息素养发展的内在因素。而自新课改以来,广大一线教师逐渐认识到学生的学习兴趣与其学习质量存在密切的关系,并致力于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研究之中,微课的出现及其在信息技术课堂中的运用,符合初中生的认知思维发展规律。教师可以利用微视频的方式营造出具有吸引力的课件内容,以形式多样的微课导入教学内容、引出教学主题,可以有效地提升初中生对新课程的探索欲,树立积极的学习态度,为接下来的信息技术教学顺利开展奠定基础[3]。

以《网络改变生活》一课为例,这节课主要是让学生认识到网络的功能及其对人们生活所产生的影响,学会利用网络服务生活,学会使用网络中的各项基本功能,完成网络中的学习资料查询以及因特网上的互动交流。《网络改变生活》这一课内容对于中学信息技术教学纲要中的“信息的识别和获取”“信息的发布与交流”等知识点,可以让学生认识到网络的强大功能,学生在掌握网络的使用方法后,应善于利用网络进行学习,培养利用网络为人服务的意识。那么,为了让学生初步认识到网络在现实生活中的运用,教师可以借助微课制作一段视频作为课堂导入素材,让学生通过视频课件的观察,认识到网络与人们生活之间的关系。如在视频课件中展示了人们利用网络购物、订餐、约车出行;运用手机APP 玩游戏、观看影视剧、导航;在博客中获取信息,使用微信等网络技术完成即时通信,人工智能、5G 以及智能家居都是新型的科技,这些都是网络对于人们生活的影响。在观看视频之后,教师提出问题:“看到这段视频,你有何感想?说一说你的生活中哪些是和网络相关的?”由此,引出了本节课的主题,也让学生对于走进网络、探索网络世界产生强烈的好奇心。

(二)通过微课与项目式教学结合高效再现操作细节

信息技术学科与其他的学科不同,其具备操作性强的特点,以发展学生的信息技能为侧重点,但是,在实际的课堂教学中因为受诸多因素的限制,学生无法清晰地看到操作细节,这就导致学生对信息技术把握不到位、认识不全面。项目式教学是围绕某一个主题开展一个又一个的项目,让学生在相关的项目任务攻克中,进一步掌握信息技术与基本技能,将微课与项目式教学模式相结合,可以让学生在完整的项目驱动下,通过微课观看到具体的操作流程,高效再现操作细节,促使学生进入主动探究的学习状态[4]。

以《设计主题网站》为例,在这节课的教学中需要教师通过图像、文字、动画以及声音的处理技术,向学生介绍网页制作的过程以及其中所包含的信息技术知识点。从教材内容来看,若是教师采取按部就班的教学方式,学生也可以掌握其基本操作技能,但是这种教学模式下,学生们很难将所学知识与现实生活联系在一起,也无法锻炼学生的实践运用能力。那么,针对这些问题的存在,教师可以结合当下的热点话题,设置项目式学习任务,如在2022 年北京冬奥会,这是一个举国关注的活动,教师就可以设置以“激情冰雪,相约东奥”为主题的网站制作活动,因为学生并未学习过网站制作的相关技能,难以独立完成主题网站制作的任务。那么,在学生动手制作之前,教师可以在课件中展示已经制作好的冬奥会网站,学生在看到这个网站的时候,都会不禁感叹网站制作的精美,也对网站的制作产生了探索的欲望。接下来,教师利用微课展示建立站点的不同方法,如何在页面制作中插入标题、图片、声音、背景、字幕、表单等内容,完成页面的超级链接。在利用微课展示网站制作的细致流程后,要求学生按照这些方法与布置,完成自己的个性化制作。在这个过程中学生会围绕项目的主题主动地搜集资料,完成版面策划、信息加工、作品创作的过程,此时学生将微课中学到的网站制作方法,在项目式的主题任务中得到了实践,使得学生在明确的目标导向下,进一步地学习与实践网站制作的流程与方法,升华对主题作品创作意义的感悟。

(三)利用微课攻克信息技术教学重难点

每一节课的教学都会有其重点与难点,所谓教学重点是学生在本节课的学习中必须掌握的主要知识点,教学难点则是指学生难以理解的内容。在过去的信息技术课堂教学中,教师在重难点的讲解中往往需要耗费大量的时间,但是其所收获到的效果却并不理想,学生很难从教师的反复讲解中做到透彻地理解。那么,互联网时代背景下,教师就可以借助微课作为辅助工具,帮助初中生攻克重难点的学习,减轻教师的教学难度。

如在《数据收集与编辑》一课的教学中,教学重点是让学生掌握Excel 的基本概念与实践操作,教学难点是设计调查问卷,收集到所需的数据,学会制作表格、编辑与处理数据,是学生在初中阶段必须掌握的技能。在这节课的教学中首先要让学生了解流程,给学生讲解获取信息的方式,通过资料搜集掌握“第二手”资料。例如在网页中输入“影响初中生学习幸福感的因素”搜索中,学生经过网络搜索可以获取数据,经过数据分析发现影响初中生学习幸福感的几个原因及其各自的比重。此环节只能让学生获取“第二手”资料,那么在此基础上教师可以要求学生按照此资料中的内容完成调查问卷结构以及调查内容的设计,学会获取“第一手”资料。下面要求学生制作调查问卷,调查问卷的设计与制作、数据的收集与编辑是本节课教学的重点与难点,那么教师在此环节中,可以利用微课向学生展示调查问卷制作、数据收集与编辑的方法,让学生透过视频的展示总结出在调查问卷制作以及数据收集过程中需要注意的几个环节,在鼓励学生参与数据收集活动中,以本班级或其他班级、年级中的学生为研究对象,要求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将所收集到的数据录入Excel 表格中。通过微课的观察以及数据的收集,可以让学生轻松地掌握Excel 表格中的数据编辑方法,提升初中生对Excel 数据的处理能力,这样可以让学生轻松地掌握本节课的重难点知识,攻克学习的难关,消除初中生对信息技术课程学习的畏难心理。

(四)利用微课突破课后辅导的局限性

众所周知,在传统的信息技术教学中,课堂就是教师传道授业解惑的主要场所,在课堂之外,教师难以与学生互动,无法做到随时随地解答学生的各种疑惑,学生若是在课堂上没有听清楚、弄明白,又不能及时地与教师沟通,就会出现一知半解的情况。微课在信息技术教学中的运用,可以打破时间与空间的限制,将信息技术教学延伸到课堂之外,如结合初中生在信息技术课堂中存在的共性问题,制作一系列的课后答疑视频,学生则可以根据自身的学习情况选择个人疑惑点完成课后复习,达到温故知新的效果[5]。

如“条件语句”是信息技术领域中的一个程序语言,很多学生在接触到这个程序语言的时候,都会产生陌生感,在对“条件语句”理解时需要用到高级语言以及逻辑运算思维,才能真正理解信息技术概念性知识。因为有相当一部分学生在课堂学习中并不能真正理解“条件语句”,此时教师针对程序语言理解方面存在的障碍,会在课堂上通过关系运算符、逻辑运算符以及逻辑性表达等方式,向学生解释程序语言的概念,以提升学生对程序语言的理解程度。还有一部分教师会在“条件语句”的程序语言讲解中为了减轻理解难度,结合具体的实例进行细致的剖析,即使如此,还是有一部分学生存在理解模糊的现象。那么,在本节课的教学之后,教师可以结合学生的共性问题设计课后辅助教学课件,用微课帮助学生答疑解惑,譬如,教师在微课的制作中重点地对“Not(a>200 Or b=20)”的逻辑值做出进一步的讲解,带领学生从逻辑表达法出发,解析“Not(a>200 Or b=20)”中包含的运算符、运算符功能等内容,并将其融入求解最终值的问题中,学生在课下可以根据自己的时间选择观看视频内容,也可以根据自己的理解情况反复地拖动视频播放进度,选择重复地观看某一段内容。与传统的信息技术教学相比,微课在课后辅导教学中的运用,可以使得信息技术教学具备灵活性、开放性,打破了传统课堂教学的束缚。

三、结语

综上所述,微课在初中信息技术教学中的运用,可以帮助教师解决信息技术课程教学中的诸多问题,在很大程度上提升课程教学的效果。因此,作为信息技术教师,应加大对微课教学技术的研究力度,发挥出微课的教学价值和功能作用,培养初中生学习信息技术的热情,帮助学生攻克信息技术的学习难关,助力学生提升信息技术素养,实现信息技术课程的高效构建。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