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高中信息技术教师教学过程中的问题分析*

时间:2024-06-19

☆刘丹王锋

(黄冈师范学院教育科学与技术学院,湖北黄冈 438000)

从1981年以选修课的形式在高中开设计算机课程,到1999年将信息技术作为必修课纳入课程计划之中,经过2003年《普通高中技术课程标准(实验)》的公布,再到2007年部分地区将信息技术纳入中考、高考,信息技术进入课堂走过了一条不寻常的路。随着信息技术对人们生活、学习影响的进一步深入,信息技术课程在基础教育阶段已普遍得到相应的重视。但是,由于高中阶段与基础教育阶段的性质、地位、任务与培养目标不同,信息技术教师在信息技术课程的教学过程中遇到了各种难题,这些都阻扰了信息技术教育在高中的开展。如何在高中推进信息技术教育,如何在高中展开有效的信息技术教学工作,是值得我们思考的问题。信息技术教育教学工作开展的关键在于信息技术教师,我们从信息技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遇到的问题着手进行分析,不仅能在一定程度上解决问题,而且有助于信息技术与课程的深度融合,有助于青年教师的专业成长。

一、高中信息技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易遇到的问题

信息技术课程作为必修课程之一,已在课表上取得一席之地,基本上每周都有一节课的课时安排。信息技术教师紧抓教学工作、专研教学时,在具体的实践过程中遇到了以下一些问题。

1.立足教材与加工教材两者之间的关系难处理

湖北省高中信息技术课程使用的教材是李艺、董玉琦主编,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出版的《信息技术基础》(必修),该教材于2004年通过全国中小学教材审定委员会的初审,是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该教材第六章第一节信息集成的内容,在开发制作阶段是以信息集成工具“FrontPage2000”为例,讲述了网站制作的基本操作:新建站点、添加网页内容、调整页面布局、设置页面效果、建立页面链接、添加互动交流。有些教师在讲授该章节时使用的信息集成工具是“dreamweaver”,这说明教师能根据社会的发展,立足实际情况,与时俱进,对教材进行加工处理。有的教师不讲工具的具体使用,而以腾讯空间为例,通过让学生对自己的空间进行相关设置,完成装扮空间的任务来达到教学目的。而2003年出台的《普通高中信息技术课程标准(实验)》对本章内容的要求是:能够根据任务需求,熟练使用文字处理、图表处理等工具软件加工信息,表达意图;选择恰当的工具软件处理多媒体信息,呈现主题,表达创意。并且给出了例子:可使用多媒体素材加工软件、多媒体制作软件、网页制作软件等处理多媒体信息。也就是说,本节内容可以不教网页制作软件,让学生利用以前学过的文字加工软件、视频加工软件等工具来对某一个主题进行信息集成,如此一来,学生在课堂上学到的知识,取决于教师对教材的加工处理,如果教师对课程标准的认识不一样,那学生学到的知识就不一样,从而最终具备的信息素养也不相同,甚至可能差异很大。

2.信息化的教学方式与实际教学方法的选择存在落差

信息化的教学方式与实际教学方法的选择存在落差,这主要是针对年轻教师而言的。年轻教师可塑性强,很容易取得进步,成长的空间非常大,很容易适应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年轻教师刚走上工作岗位时富有激情,对一切都充满了新鲜感,乐意付出,乐意学习,具体表现如下:在教学方面,刚走上讲台的信息技术教师进行教学设计时,会应用探究性教学模式,使用任务驱动法、基于问题的教学法、WebQuest教学法等,尽可能地吸引每个学生参与到学习中来。可是,如果教学效果不理想,比如:认真参与到教学活动中的学生越来越少,交作业的学生越来越少,教师的热情很容易受到打击,折服于现实,于是使用讲练法教学,形成了教师先讲教学内容,学生再练习、完成作业的局面,最终有多少学生掌握了知识,不得而知。这里并不是否定讲练法的作用与价值,而是,对于信息技术这一门特殊的课程而言,在信息技术课堂上单纯使用讲练法并不能体现出信息技术课程的独特魅力,也不能体现出信息技术课程与其他传统学科课程的区别,更不能很好地体现信息技术课程的培养目标——对学生信息素养的培养。毕竟,信息素养不仅仅是使用信息技术工具,比如:相关软件的技术能力的培养,更是信息意识、信息道德等的培养。从教师自身的发展来说,当年轻教师的满腔热情与现实发生碰撞时,教师容易对自身职业产生怀疑,进而不能正确认识自己工作的价值,对自身的价值与认同抱有负面消极的想法,这不利于年轻信息技术教师的成长与发展。

3.完成信息技术课程的使命与吸引学生两个要求难满足

信息技术教师要如何吸引学生学习信息技术知识,完成信息技术课程的使命呢?这是一个非常棘手的问题。信息技术课堂上,学生缺席的情况非常少,实际上,学生很愿意上信息技术课,因为在信息技术课堂上,学生没有学业负担,可以放下沉重的身心,放松片刻。信息技术课堂上的学生分三种:一种是态度认真,为了学信息技术知识而来,这类学生会积极参与到课堂中来,认真完成教师布置的作业;一种是利用网络方便为观看影视作品、玩游戏而来,这样的学生对教学内容不感兴趣,很反感教师对屏幕进行广播控制;一种是利用网络学习其他学科的知识或者完成其他任务而来,有空的时候也会参与到课堂活动中来。三类学生的比例主要取决于学生自身对信息技术课程的态度,也与信息技术教师平时对学生的管理、教学态度与能力有关。信息技术课程的选修部分包括“选修1:算法与程序设计”、“选修2:多媒体技术应用”、“选修3:网络技术应用”、“选修4:数据管理技术”和“选修5:人工智能初步”五个模块,对信息技术知识感兴趣的学生,兴趣点不同,这就造成了高二信息技术的学习情况比高一年级的更复杂。有的学生对程序设计知识的学习很感兴趣,而有的学生却很讨厌学习程序设计知识,有的学生对各种应用软件的学习很感兴趣,可有的学生却觉得学了没用。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可是由于各种条件限制,在教学中不能做到考虑每个学生的兴趣而有针对性地进行教学,而是根据选择人数的多少决定开设哪门选修课程。

二、问题产生的原因

很多人包括一些信息技术教师都认为信息技术课程在高中难以展开,教学效果不是非常理想的主要原因是由于高考指挥棒的存在。把原因归结到高考的根据是目前社会、学校、家长与学生都认为高考非常重要。也就是说信息技术课程的开展与大家对高考的认识有关,而大家认为高考重要是因为高考取得高分可以进优秀的大学进一步接受更好的教育,接受更好的教育之后便可以找到更好的工作,实现物质、精神双丰收,从而获得较高的社会地位。如果我们不带这样一种功利心看待高考,而是只把它当作选拔人才、实现因人施教的一种客观手段,不赋予高考成败后的任何利益关系,我们是否还会认为高考很重要呢?退一步讲,高考是否有存在的必要,是否取消,等等,不是我们能决定的,所以,本人将从个人层面、课程层面找原因。

1.校长对信息技术教育的认知存在偏差

李赫,徐继红通过对吉林省长春、四平、延边、通化、白城五个地区34所高中28位校长的有效问卷和26位校长的深度访谈资料的数据进行分析,获得校长对信息技术课程的理解、对信息技术教师的看法、对学生学习状态的感受、对信息技术课程实施存在问题的认识以及对信息技术课程发展的规划五方面的认知情况,得出结论:学校信息技术课程实施的状况和水平与校长对课程的认知有着直接的关系;校长作为学校的管理者以及课程改革的领导者,直接影响到学校信息技术课程改革能否顺利进行。[1]本人在实习学校实习期间与信息技术教师交流时,发现他们赞同这个观点。当校长鼓励信息技术教育的开展时,他会投资建设信息化的教室环境,为信息技术教师实施教学提供较好的硬件条件,而这些硬件条件又是信息技术教师得以发挥才智、保证教学效果的基础。

2.信息技术课程的价值取向难以平衡

我国信息技术课程发展总体趋势,经历了文化论、技术论、文化素养论三个阶段。我国普通高中信息技术课程的总目标是培养和提升学生的信息素养,信息素养的培养和提升体现在信息和信息技术相关的“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和“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维培养目标中。从课程标准可以看出,高中信息技术课程目标设计体现了“多元价值取向”,重视和强调科学与人文、技术与伦理、知识与能力,以及个人与社会的辩证统一。[2]目前,使用的信息技术教材《信息技术基础》(必修)体现了人文素养的培养,信息技术教师也普遍存在弱化技术传授的倾向,那么,我们要怎样实现人文与技术之间的平衡呢?信息技术教师要怎样选择教学内容,怎样处理好教材与加工教材的关系?课程标准、教材与实际情况三者之间的差距如何处理,等等,都需要信息技术教师结合具体的授课内容与同事、同行、专家等进行交流。

3.学生态度消极,家长不支持

学生作为授课的对象,直接影响了教师的教学理念、教学准备、教学设计等方面,特别是年轻的信息技术教师很容易受到影响。学生对信息技术课程的消极态度,是因为受到了高考的影响。社会价值观的取向、家人的期待、自身的追求、学校的导向等都对学生造成了潜移默化的影响,要改变这些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同时,处在高中的学生对新奇事物抱有强烈的好奇心,有很强的求知欲,乐于参与到活动中去,我们就可以利用这个特点,多举办些学生感兴趣的活动,吸引学生参与到信息技术的学习中来。当学生热情地参与到信息技术相关的活动中来时,学生的家长开始担心了,家长害怕参与这些活动会影响孩子的学习成绩,影响孩子的高考,于是不抱支持的态度,这不仅打击了孩子的积极性,也打击了年轻信息技术教师的热情。

三、解决问题的建议

1.加强校长对信息技术教育的良性认知

毫不夸张地讲,一个学校信息技术教育活动的开展情况,取决于校长的态度。校长鼓励、支持信息技术教育活动的开展,那么就会加强校园信息化环境的建设,如此一来,不仅仅是在信息技术课堂内,学生能接受信息技术知识的学习,而且,在课堂外学生也会有更多的机会、更多的平台培养自身的信息素养。加强信息技术教育,不仅是响应国家政策,推进教育信息化的需要,更是适应时代发展,提升学校档次、提高学校办事效率的有效方法,并且,当校长加强校园信息化环境的建设后,上至领导下至教师,都会需要具备一定的信息化办公能力、信息化教学能力,这不仅增加了信息技术教师与其他学科教师之间的学习、交流机会,还可以让其他学科的教师更多地了解信息技术、信息技术课程、信息技术教师,使其他学科的教师在实现自身信息化教学能力提高的同时,也在潜移默化中提高了信息技术教师的地位,更可以保障信息技术课程的高效实施,多种教学方法的有效使用。

2.立足网络教研平台,促进教师对信息技术课程的深入理解

以湖北省的淘师湾平台为例,淘师湾平台的信息技术研修课程以高一年级教学和教师发展需要为本,着眼于提高教学质量,促进教师专业化水平的发展。开设的网络研训课程分为三类:同步教学类、专业理论素养类、职业技能素质类。其中,信息技术同步教学课程为固定课程,每两周一次。专业理论素养类和职业技能素质类课程为选修课程,学员每学期至少选修2个课程并完成相关作业与测试。在2012年,淘师湾平台在继续开展高一必修模块的同步研训的基础上,推出了高二选修课程《算法与程序设计》、《多媒体技术》的同步教学课程,同时,针对课程的特点调整了分班模式和研训的组织模式。在推出选修模块的课程的过程中,尝试研究课程包的教学形式,将每一课的教学和学习资源设计成一个课程包供师生选用,为学生选择修习内容提供了有效支撑。[3]淘师湾平台的研训是基于远程视频的,方便、快捷,是很好的加强信息技术教师之间、专家之间学习交流的平台,可以加深教师对信息技术课程的认识,可以为教师处理好立足教材与加工教材之间的关系提供参考意见,等等。各省的年轻教师要好好利用网络教研平台,主动参与,主动与其他省内省外同行教师交流,促进自身的成长,加强自身的信念与职业认同感,最终更好地开展信息技术的教学工作,同时,也为全国信息技术教育的协同均衡发展贡献力量。

3.改进教学方法,吸引学生,取得家长支持

刘向永、董玉琦对吉林省的100位高中信息技术教师进行了问卷调查,涉及教学方法的一个问题是:“您在高中新课程教学中主要采取以下哪些教学方法(可以多选)”,其中,选择“讲授法”的为50%,选择“讲练结合”的为83%,选择“任务驱动”的为80%,选择“主题教学”的41%。可见,在高中信息技术教学中,真正地得到教师日常应用的是讲练结合与任务驱动两种方法。[4]这个结论与黄州地区的现状相符,各种教学方法各有利弊,重要的是要吸引学生的兴趣,敢于创新,在良好的有感染力的课堂气氛中达到教学目标。学生被吸引,花更多的时间参与到信息技术的学习中来,会引起家长的担心是正常的,我们要正确看待,毕竟,高中生还不具备平衡多种事情的能力,所以,我们在将他们吸引过来的同时,要注意与家长沟通,处理好各方面的关系。

自从国家提出教育信息化以来,在加快教育信息基础设施建设、加强优质教育资源开发与应用、强化信息技术应用等方面做出了不少努力。要加快全民信息技术的普及和应用需要我们大家的共同努力,工作在教学一线的信息技术教师,要勇于面对挑战,注重自己知识、技能的更新,承担起促进信息技术在学校中应用的责任,做好信息技术的教学工作,积极主动地与其他学科教师交流合作,促进信息技术与学科的整合。

[1]李赫,徐继红.高中信息技术课程实施:校长的认知与作用[J].中国电化教育,2010(8):14-17.

[2]王保中.普通高中信息技术课程目标的“具象”和“本土”问题探析[J].中国电化教育,2011,(7):7-10.

[3]湖北省高中信息技术研修活动[EB/OL].http://www.51taoshi.com/teaching/course/courselist.action?courseId=201111091021300673&subId=50

[4]刘向永,董玉琦.高中信息技术教学方法的评析与应用策略[J].现代教育技术,2009,(7):42-44.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