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视频资源在高中生物教学中的运用——以《保护我们共同的家园》为例

时间:2024-06-19

☆ 邵小洁

(无锡市市北高级中学,江苏无锡 214045)

《普通高中生物课程标准(实验)》中关于“课程资源的利用与开发建议”环节提到“课程资源是决定课程目标能否有效达成的重要因素。充分利用现有的课程资源,积极开发新的课程资源,是深化课程改革、提高教学效益的重要途径。”笔者在学校的一次对外开放日的活动中,开设了题为《保护我们共同的家园》的公开课,这节内容的特点是新知识点少,学生已经具备与本节内容有关的知识储备,所以,开设这节公开课不容易有新意,有较大难度。经过认真分析学生学情与本节内容特点,笔者决定“广泛利用媒体资源”(视频资源)作为学生课堂讨论的素材,教学效果好,得到了听课教师的高度评价。

一、导入新课——引人入胜,激发学生学习动机

著名的教育专家于漪老师说:“在课堂教学中要培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首先就应抓住导入课堂环节。一开课就把学生牢牢地吸引住……”。高中生具有强烈的求知欲,利用展示探究情境的方法,开发能够激发学生学习动机的课程资源导入新课,无疑是一堂课成功的关键一步。视频资源具有视听结合的特点,是导入新课的好材料,一方面可以将学生的学习兴趣充分地调动起来,从而使学生的注意力尽快集中到新课的学习上来;另一方面,可以为新课创设探究情境,使学生的情感迅速地进入教学所需要的情境中,从而为教学中每一步骤的顺利进行做好铺垫。

例如:在讲授《保护我们共同的家园》一节课时以“太空中看美丽地球”视频资源引入:从太空中看到我们所居住的地球,被蓝色的大气层围绕着,海洋占据了很大面积,美丽神秘。可当我们把镜头向地球靠近,听到的不再是美丽的歌声,而是地球母亲的哭泣,因为,整个地球面临着许多生态环境问题。

从视频中学生可以将自己置于地球之外,他们所看到的是地球的整体面貌,学生陶醉在动听的音乐和美丽的景色中,但学生从电视、报纸等渠道或多或少了解了很多地球所面临的生态环境问题。借助视频资源作为导入,为学生营造一个具体的现实的或有探究意义的问题情境,使学生原有知识和经验对所学的新课产生积极的影响,从而集中注意,引起兴趣,激发动机。这样的导入设计实际上就为新课的展开提供可拓展的空间,缩短了学生和教材的距离,顺利地从一开始就将学生引入当时的课堂氛围之中。

二、突破重点——深入浅出,引导学生主动探究

《普通高中生物课程标准(实验)》中指出“媒体上关于环境问题、生物多样性问题、营养和保健问题等方面的报道,作为学生课堂讨论的素材,时效性强,容易引起学生的关注。”重点是教学内容的核心,不仅是难教的内容,而且是学生难理解的内容。难点是教学所要解决的难处,因此,掌握好重难点就达到了教与学的效果,教科书中的重点和难点往往是教学中的关键性问题。但是在传统教学中效果往往很不明显或者说不理想。新课程更注重“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出发,创设情境,引导学生自主学习、主动探究。”生物教学研究的对象,如果单凭教材的文字材料和教师的语言描述显得比较苍白,使用传统的教学手段很难突破这些重难点。借助于视频资源,可以变抽象为具体,增强学生对生物事件与过程的理解与感受,使学生在享受学习的过程中既能理解教材的重点知识又能突破难点知识。

例如:在讲授《保护我们共同的家园》一节课“生物多样性”内容时,使用了中央电视台一则新闻“地球生物加速灭绝引发各国忧虑”,新闻视频内容涉及了生物多样性的类型、生物多样性的价值、生物多样性的现状以及各国科学家的担忧。在观看了新闻视频后教师设问:生物多样性的类型有哪些?生物多样性的价值有哪些?生物多样性的现状怎样?你了解的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措施有哪些?在小组合作进行探究后,由不同的小组分别进行观点的阐述,从而在视频资源和文字材料的双重引导下,开启学生的智慧,引导学生学会辩证地看问题,达到视频资源利用效益最大化。

三、课堂结课——紧扣时效,培养学生生态文明观

课堂结课虽然只是短短几分钟的时间,但是如果处理好一堂课的最后环节,可以及时帮助学生把握一节课的线索完整的知识结构和主旨思想。它是一堂课内容的高度概括,是整节课教学的精华所在,它不仅可以检验一节课是否成功,是否达到了预期的目的,而且能及时对教学过程进行认真而全面的分析、总结、判别优劣,及时了解学生学习的反馈信息,这样既可以起到备忘录的作用,又能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普通高中生物课程标准(实验)》中指出“初步形成生物进化观点和生态学观点,树立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逐步形成科学的世界观,关心我国的生物资源状况,更加热爱家乡、热爱祖国,增强振兴中华民族的使命感与责任感,热爱自然、珍爱生命,理解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意义,树立可持续发展的观念。”选取最具时效性的视频,让学生了解最新的生物发展现状,紧密联系学生实际,可以引起学生共鸣,强化学习动机。

例如:在讲述《保护我们共同的家园》一节课结课“可持续发展”内容时,使用了十八大报告中“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有关内容:建设生态文明,是关系人民福祉、关乎民族未来的长远大计。面对资源日益趋紧、环境污染严重、生态系统退化的严峻形势,必须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努力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这段视频拉近了学生、教材与现实之间的距离,不仅使学生掌握了生物学知识:可持续发展的涵义和必要性,同时,也引起学生的深思和共鸣,感知社会,初步形成生态文明观。

课后学生反映说:“视频资源有声有色,比看书听讲印象深得多,一个个镜头令人难忘。”通过直观的具有时效性的视频,使学生认识到生态文明对一个国家对整个地球是何等重要,这节课教与学的目标就达成了。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