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构建问题导向学习模式 促进信息技术课堂教学

时间:2024-06-19

☆张燕

(安徽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安徽芜湖 241000)

一、问题导向学习的含义

问题导向学习始于上世纪50年代美国的Case Western大学,最早起源于医学教育。它是指把学生置于复杂的、真实的问题情境中,以小组合作的形式共同解决问题,充分挖掘学生的潜能,有利于发展学生的自学能力和终身学习能力[1]。它非常强调以学生为中心,重视学生的主动学习和协作学习。问题导向学习是针对问题分析与解决过程中所进行的学习,学习焦点集中于所欲探讨的问题之上,以问题汇聚焦点刺激学习,将问题解决作为学习成果,并结合多元评价,如口头报告、书面形式等。问题导向学习以学生为中心,从学生的实际生活出发,让学生以小组的方式相互交流、充分互动,整个过程中教师只是扮演促进者、引导者、监督者和评价者的角色。

问题导向学习是一种有效的教学策略和教学模式,它不同于任务驱动模式通过“任务”驱动学生被动地学习,也不同于“提问教学”模式的被动研究和回答问题,它最大的优点是培养学生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

二、高中信息技术教学的现状

信息技术课是一门实践操作性很强的学科,重视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培养,学生是在创造活动中来完善学习。因此,学习活动模式在信息技术教育中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但纵观当前高中信息技术课程的教学现状,笔者了解到当前信息技术课教学的开展仍有大量的问题尚待解决:部分教师在教学活动中不注重教学方法的改革,教学模式单一,与学生间未能形成有效的互动,对教学内容的针对性与实践性研究不足,导致学习过程过于单调,学生提不起兴趣;也有教师把计算机教学的模式搬到课堂中,在讲解软件的操作时,即使是讲练相结合,但由于没能与学生的实际生活联系起来,以至于软件操作全部学习了,而学生只是知道这个软件,知道大概都能实现哪些功能,但却不能独立完成一个作品的制作,遇到一点问题就等待教师来解决,很难实现良好的教学效果。

三、问题导向学习模式

新课改中强调问题解决,关心学生的生活实际,联系实际培养学生利用信息技术解决问题的能力,鼓励学生的创造实践。信息技术教学已不是以前的“计算机”教学内容,而是要通过信息技术教学,让学生了解并掌握信息技术的基本知识和技能,进行实际问题的解决[4]。在这种形势下,问题导向学习模式应运而生。笔者就当前信息技术课程进行了一定的研究。目前,信息技术课程已成为高中的必修课,具有“知识点多、内容广、综合性高、实践性和操作性强”的学科特点,教师以往采用的教学模式不能引起学生的兴趣,很难兼顾全体学生,学生主体性难以发挥,以致学生问题解决能力、创造实践能力难以提高,教学效果不明显。信息技术的教学离不开实践操作,所学习的知识不应用于实际生活,学了也没有任何的价值。综上,笔者采用问题导向学习模式,提出问题导向教学模式的一般步骤(如图1),并进行案例应用,从学习、生活和社会实际中创设学生熟悉的教学情境,鼓励学生动手、观察、思考,提高学生问题解决能力,提升学生的信息素养、促进学生全面而富有个性的发展。

图1 问题导向学习模式流程图

问题导向学习模式中,问题是核心,也是学生即将要学习的内容,学习过程的开展都是围绕这个问题进行的。从开始的提出问题,然后带着问题不断去寻求信息,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从而解决问题。问题导向学习模式实施过程可分为五个步骤:课前准备,明确目标;创设情境,提出问题;自主探索,分析问题;协作交流,解决问题;成果展示,评价反思。

1.课前准备,明确目标

在教学活动开始之前,教师要对这节课进行课前准备,包括进行学习内容分析、学习者分析、学习目标的分析以及进行信息的收集。教师在进行教学设计前,只有对课程教学有一个系统的了解,对学习内容和学习者进行深入的分析,找出整个教材和各章节的重难点,明确一堂课的学习目标,进行问题解决的相关信息收集,才能设计出最佳的学习方案,才能真正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乐于参与到问题导向学习活动中去,乐于去解决学习活动中所提出的问题。

2.创设情境,提出问题

问题导向学习模式中,问题情境是关系到整个学习过程的关键。创设情境的重点在于感染学生,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学习,学生通过在真实的情境中学习比在传统课堂和书本中更加容易。教师要根据学科特点、学习目标、学习者特征,创设与学生学习和生活密切相关的问题情境,让学生处于一种放松的、且较为熟悉的状态下,以便能更好地吸引学生注意力、激发学生的求知欲、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创设情境采用的方式可以多元化,如播放一段录像、听一段音乐、利用PPT呈现信息、展现一种生活现象、浏览一个网站,等等。同时,在呈现情境时,教师要适当地用文字或言语信息提出问题,并加以引导,让学生了解即将要解决的是什么样的问题,学生小组在这些问题的基础上,针对问题情境可进一步提出更多的细化问题。

3.组织小组,明确分工

在问题导向学习中,由于问题的复杂性、真实性,通常需要学习者分工合作才能完成,所以,教师要对学习者进行分组。分组时,一般采用异质分组的原则,在同一个小组内,学生的认知、性格特点不尽相同,有水平较高的,也有水平较低的,存在差异性[2],这样,彼此之间可以互补,更有利于学生从不同的角度、层次来思考、解决问题。小组确定后,小组推选一个水平较高、有一定领导能力的学生作为组长,组长根据问题搜集资料,并从资料的收集、资料的整理、资料的分析等方面进行人员的详细分工,以保证所有的学习者都有自主探索的机会,并能积极投入到问题的解决过程中去。同时,根据问题的复杂状况,各组可共同努力完成某一任务,或各小组独立完成某一任务后,与其他小组共享信息。

4.自主探索,分析问题

在学习小组成员明确各自任务后,学习者就要分头查找资料,独立思考,进行自我导向学习。教师要将自主权交还给学生,给学生一定的时间,然后学习者从问题出发,通过各种途径查找资料、收集信息,对问题进行分析,初步假设,提出自己独特的理解和看法。此过程中,学习者难免会遇到各种各样的困惑,或操作有误、或遇到费解的问题、或信息收集得不充足,研究难以继续。这时就需要教师发挥其引导的作用,向学生提供解决问题的相关辅助信息,指导学生如何有针对性地、快速地查找到相关信息,教师要了解每个学习者的责任与学习进度,并提供适时适量的指导,让学生去发现并分析问题,而不是直接给出解决问题的方法,重视培养学生的自主探索能力。

5.协作交流,解决问题

学习者通过之前对所要解决的问题的自主探索,形成了自己独特的理解,但由于思维方式、认知结构等方面的差异,学习者在问题的认识以及分析上可能存在一定的偏差。因此,小组各成员间的协作、沟通与交流就显得格外重要。学习者通过与同伴的协作交流,分享自己的学习结果,讨论如何有效地利用所获得的知识来促进问题的解决。每个小组成员都需要发表各自的意见,组内其他成员可以提出不同的观点,甚至是反驳和质疑,然后由组长汇集讨论结果,向教师请教,也可以接受其他小组成员的提问和补充,直到得出问题解决的方案。

6.成果展示,评价反思

问题得到解决后,学生也就完成了学习任务,教师应及时组织各个小组展示其创作成果。在问题导向学习模式中,学习成果的形式可以不尽相同,既可以是经过交流讨论得出的问题解决方案,也可以是对本次学习活动的整个问题求解过程的总结;既可以形成文字材料,也可以是PPT、Flash、Dreamweaver等多媒体形式。在学习活动结束后,对展示的成果,可以采用多种方式对学生进行评价,如教师评价、学生自我评价、小组评价,等等。教师根据学生完成的成果,对解决问题的过程进行总结和评价,反映学习者的情况,向学生提供及时、恰当的反馈,指出学生的不足之处,以望改进;小组各成员在教师的引导下对自己的问题解决方案和学习过程进行自我反思和评价,意识到自己以后需注意的问题,及时地调整学习步调与进程;除了教师评价和自我评价外,小组间的成员也可以进行互评,从同伴的评价中知道自己的优势和不足,向同伴学习,提高自己的问题解决能力。

四、问题导向学习模式在信息技术教学中的应用案例

信息技术课程是高中一年级的必修课程,该课程的开设对学生信息素养的提升,终身学习能力的培养有重要的意义。本文以问题导向学习模式在“Flash引导层动画”教学中的应用为例,来具体说明该模式的实施方法。希望达到的教学目标为:通过制作小球曲线运动的动画,学生学会正确使用引导层,学会分析作品并掌握其中的方法技巧,锻炼自主学习和问题解决能力。

1.课前准备,明确目标

本节课的学习内容是选自高一教材计算机动画制作学习中的部分内容。在前面的学习中,学生已经掌握了关键帧、元件、图层应用、遮罩层和补间动画等基本知识和操作,学生可以将前面所学的知识与本节学习内容结合起来。教学前,教师有必要对学习内容、学习者需要进行分析,明确学习目标。教师可以通过图书馆、专业书籍、网络收集所需资料,考虑如何创设情境、怎样提出问题、又如何解决,再对收集的资料进行分类、整理,为课堂教学做好准备。

2.创设情境,提出问题

教师先让学生欣赏“雪花飞舞”这一Flash动画,再播放小游戏“贪吃蛇”Flash动画,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接着让学生观察、分析动画中物体的运动路径,并引出本节课所要学习的内容:利用Flash的引导层制作曲线运动。根据动画,教师提出问题:如何利用Flash引导层制作物理学中的小球曲线运动。在初始问题的引导下,教师可以不断细化问题,如:“什么是引导层?”、“引导层有什么作用?”、“引导层制作动画的具体步骤是什么?”、“使用时需要注意哪些问题?”等等。

3.组织小组,明确分工

以第一阶段学习者分析结果为依据,结合教学内容将学生分为若干个小组,选派一名学生为小组长,负责对小组成员搜集的资料进行汇总、管理。针对教师提出的问题,小组成员共同讨论、研究,设计解决方案。这个过程中,小组成员需明确自己的责任,本课内容涉及到Flash动画的制作,可由一名小组成员负责Flash动画知识介绍,其他成员分别负责动画设计、制作、成果展示等任务。

4.自主探索,分析问题

各小组成员明确各自的任务和责任,结合自己原有的知识结构,对问题进行分析,阅读教材、查看资料,了解基本概念和基础信息,自己动手操作引导层制作动画的过程。在此过程中,教师要用问题进行必要的引导,让学生在自主学习过程中分析问题、理解问题;通过让学生动手操作、仔细观察,获取问题的答案,不仅增强了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也提高了学生的观察能力。

5.协作交流,解决问题

小组成员根据之前自主学习的探索,对问题形成了自己独特的见解。小组内以及小组间利用信息技术工具如QQ、博客、Email进行交流,或面对面讨论,共享各自的观点,商讨制作动画的构思,进一步确定制作思路,找出最佳答案,最终使问题得到解决。

6.成果展示,评价反思

问题得以解决后,各个小组进行总结,由小组组长通过屏幕展示作品并辅以相应的语言、图片或是表格进行说明,再由另一人阐述设计思路以及制作过程,接着在各小组的研究成果支撑下及教师的指导下,一起解决本节课的学习主题:利用Flash引导层制作小球曲线运动。然后由教师按照预先制订好的评价量表,做出合理的评价,评价内容包括学习态度、能力提高、协作情况以及最后的成果;最后,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自评、互评,使学生对自我的学习能力有一个全新的认识。

五、问题导向学习模式应用中应注意的问题

1.注意问题的真实性和意义性

问题导向教学模式中问题是核心,因此,问题的选择要谨慎,应坚持科学、适度、适当的原则,注意“问题”的情境真实性和有意义,并具有可操作性、实效性。问题要符合教学大纲,符合学生的学习需要,考虑学生的能力差异性,更重要的是问题要有实用性,是实际生活中真正需要解决的问题,要有一定的价值。问题要接近学生的最近发展区,能够对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思维发展能力起到实质性的作用。同时,选择问题时要注意问题的趣味性,能够引起学生的兴趣,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值得注意的是,并非任何学习内容都适合用这一模式进行教学。

2.强调教师不容忽视的地位

问题导向学习模式是以学生为中心,学生自主探索、相互协作,共同达到解决问题的目的。即使是高中生,但其自觉性以及各方面的能力都有所欠缺[5],因此,整个的活动过程离不开教师的指导和监督。教学过程中,教师的地位不容忽视。活动开始前,教师是活动任务的提出者、是问题情境的创设者,是整个活动的设计者;活动实施过程中,教师是引导者、促进者和监控者,是学习资源和学习工具的提供者,在学生遇到困惑时给予及时的引导,避免活动偏离主题,让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得以充分的发挥;活动开展后,教师是对学生学习行为、活动成果的评价者,并需对整个学习活动过程进行总结。

[1]祝智庭,钟志贤.现代教育技术:促进多元智能发展[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

[2]吴娟,江玲.网络环境下PBL在初中英语教学中的应用[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11,(12).

[3]张丽.问题导向学习在高中信息技术教学中的运用[J].现代阅读,2011,(12).

[4]林红霞,章伟民.以学习活动为中心的中学信息技术课程教学案例研究[J].现代教育技术,2006,(04).

[5]王清.问题解决教学模式在中小学信息技术教学中的应用[J].软件导刊,2012,(01).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