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基于情境的任务驱动教学模式在“多媒体作品制作”课中的实施探索

时间:2024-06-19

☆黄然

(广州市第七十八中学信息技术科,广东广州 510230)

一、问题的提出

“多媒体作品制作”课在高中信息技术教学中占有一定的比重:高一必修中的第五、第六章,高二选修课《多媒体技术应用》均有此类内容。以前在进行“多媒体作品制作”课教学时,多数是采取“教师示范→学生模仿实践→教师小结”这种教学方式,学生对所学知识只是停留在了解层面,对教学内容的理解不够,教学过程中学生没有自己思考的空间,只是机械模仿。另外,学生学习积极性不是很高,依赖性较强;绝大多数学生计算机操作水平不高;整个学习过程中教师操作示范时多数学生注意力不集中,自以为什么都懂,真正操作却不知从何下手;不喜欢教师广播教学,只愿意跟着教师的示范一步一步地来学习;对于软件的学习较感兴趣,但对于知识点不善于联系实际加以应用。

而课标要求:通过学习学生学会对不同来源的媒体素材进行甄别和选择;了解多媒体信息采集、加工的基本原理,掌握应用多媒体技术解决问题的思想与方法;初步具备根据主题表达的要求进行多媒体作品的规划、设计与制作的能力。

面对以上存在的问题及课标要求,如何有效地开展“多媒体作品制作”课教学?如何让学生更好地掌握知识与操作技能?这些是我们教师必须思考的问题。通过这几年的教学实践,笔者认为,在上“多媒体作品制作”课时采取基于情境的任务驱动式教学方式来开展教学效果比较好。

二、基于情境的任务驱动的理论依据

建构主义认为,知识不是通过教师传授得到的,而是学习者在一定的情境下,借助其他人(老师和学习伙伴)的帮助,利用必要的学习资料,通过意义建构的方式而获得的。基于情境的任务驱动就是一种依据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让学生在一个典型的情境中,在信息处理“任务”的驱动下,开展学习活动。引导学生由简到繁、由易到难、循序渐进地完成一系列信息处理“任务”,从而让学生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学习和训练技能,同时,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以及自主学习的习惯。引导学生学会发现问题、然后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最终让学生自己提出问题,并经过思考自己解决问题。

三、基于情境的任务驱动的实施原则

笔者认为,在实施基于情境的任务驱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以下原则:(1)源于生活创设情境;(2)任务设计要有目标性;(3)任务设计要有层次性;(4)优化帮助资源。

1.源于生活创设情境

教学情境的创设是指创设有利于学生对所学内容的主题意义进行理解的情境,要尽量创设接近学生生活体验的情境,使学生能将学习到的知识真正运用到解决实际生活问题当中,为学生创设学以致用的学习情境,同时,可以使学生真正了解为什么我们要学习信息技术,培养学生使用信息技术的意识,从而真正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一般可以采取创设“问题情境”或“真实情境”来开展教学。

创设“问题情境”,就是根据学生情况及学习内容而创设的一种与问题有关的情境的过程。比如:在教学《视频信息加工》一课时,可以通过学生经常碰到的问题——想从现有的视频中剪取一段视频、制作自己的MTV、想给视频添加字幕、转场特效等,围绕这些问题来开展教学,通过解决实际问题来掌握相应知识点和技能,这样学生学习积极性自然就调动起来了。再比如:在《Flash动画设计》教学中,可以通过学生在进行QQ聊天时碰到的表情设置问题来进行“我的表情我做主”创作大赛。QQ大家都很熟悉,聊天的时候也很喜欢用QQ表情,自己的表情自己做主,既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又可以让学生在娱乐创作中掌握相应知识点的学习,寓教于乐。

“真实情境”,就是指在开展教学过程中,通过真实的学习,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是理论联系实际的一种教学方法。比如:在教学《图像合成》时,可以让学生处理自己学习、生活照片,根据需要合理地合成新的图像,可以将主题确定为“校运会班级风采展示”、“我的学习剪影”、个性名片创作等,让学生在真实的场景中运用信息技术解决实际需要,最终达到学习知识、掌握技能的目的。在进行《音频信息的加工处理》教学时,可以结合学生在平时文艺表演时对音乐的一些要求来进行教学,比如:如何将几首歌经过截取处理合并成一段音乐,或对已有音乐只保留伴奏等。由于实用性比较高,学生学习起来积极性也就高,自然能较好地掌握相应知识点和操作技能。

2.任务设计要有目标性

任务设计要有目标性,就是任务必须围绕学习目标,既包含学生已有的知识和技能,又包含将要学习的新知识技能,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任务目标明确,学生学习目标相应地也会明确,从而避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漫无目的地探索。一般来讲,我们可以在新课开始的时候就提出一个总目标,让学生明白本节课的学习任务,一开始就让学生知道本节课该干什么,要掌握哪些知识和技能,要求学生带着要完成的任务或要解决的问题去学习,以减少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偏离学习目标的机会。

3.任务设计要有层次性

设计不同层次的任务,让学生根据自己的能力和水平完成不同的任务,体验获得知识和能力的喜悦心情。由于学生操作水平有差异,而且理解、学习能力不同,在实际教学中设置不同层次的学习任务显得尤为重要,让每位学生都能有所收获,在原基础上有所进步,实施真正的成功教育。例如:在学习《信息技术基础》中的“图像合成”、“网页制作”时,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认识与技能差异,设计不同技术要求的任务,让一般能力的学生按照已提供的内容和素材完成任务,让能力较强的学生通过思考、实践、创新来完成较高任务。同时,在评价学生的作品时,也要考虑层次性,既要激励能力较强学生的创作欲望,又要保护能力一般学生的创作激情,体验成功的快乐,这对学生后继学习也能产生强大的学习动力。

4.优化帮助资源

在实施基于情境的任务驱动进行教学时,要注意优化帮助资源,我们可以利用网络的优势,更快捷、直观有效地解决教学中的重难点。比如:在学习网站上设置帮助视频栏,方便学生开展自主学习;设置留言板,学生在某项操作不懂时可以进行提问,教师和学生可以交流、讨论以解决问题;设置评价表,即时了解学生对知识点的掌握情况,也可以让学生对其他同学的作品进行评价,指出作品中的优点和不足之处,一方面让学生懂得如何进行作品评价,提高学生对作品的评价能力,鼓励学生发挥创新精神,创作有特色的作品,另外,也是对自己操作过程的一个总结,它能促使学生进行反思,把所学的知识和技能内化,积累创作经验。

四、基于情境的任务驱动在教学中的应用实例

下面以《视频信息的简单加工》为例来说明如何实施基于情境的任务驱动式教学。

教材分析及目标分析(略)。

教学过程设计(如下表)。

教学环节教师活动设计意图联系实际引入课题,让学生感受信息技术的魅力。通过实例展示,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及创作欲望。明确细化本节课的学习任务。同时,通过分析、细化任务,增强学生学习信心。问题引入1.提问:在拍摄视频时有没有碰到以下这些情况:中间有抖动或拍摄重点不突出等?怎么处理这些素材呢?2.播放两段视频,对比说明编辑的作用。3.提出本节课的学习任务及学习目标:制作一段科技艺术节展示视频。同时,引导学生分析任务、细化任务。思考回答欣赏作品专注听讲导入、剪辑视频1.提出任务一:导入视频并进行剪辑。2.简单说明操作界面及时间轴的作用。3.简述并演示剪辑操作要点。(广播教学)巡堂辅导提醒学生学习网站有制作步骤及帮助视频。学生活动专注听讲观察思考上机实践完成任务一。(必要时参考“剪辑”视频)帮助学生理解、掌握知识点。为上机实践做好准备。通过演示使学生对操作难点形成概念。鼓励学生自主创作。体会剪辑功能的作用,为完成总任务做准备。作品展示展示、评价1位学生的作品。通过转播1个有待改进的作品,指出不当的操作(剪辑中“开始”或 “结束”点选择不准确)并提出解决方法。加深印象,提高操作能力。通过强调容易出错之处,使学生对操作难点形成正确认识。观察思考上机实践完成任务二。(必要时参考“添加文字”视频)帮助学生理解、掌握知识点。为上机实践做好准备。掌握添加文本的操作,为完成总任务做准备。培养学生养成自主探究的行为习惯。添加片头、片尾文字提出任务二:添加片头文字、片尾说明。并展示样例。布置任务二(“任务二”子页)引导学生尝试用时间轴中的标题轨来进行操作。巡堂辅导作品展示展示学生作品通过展示1个有待改进的作品,指出缺少的操作步骤(文字未缩放或颜色不当等),并提出解决方法。鉴赏思考实践上台演示让学生掌握会声会影中文字编辑的方法以增强作品的生机。思考实践给基础好的学生思考空间、实践的机会,尝试从多个角度来完善提高作品质量。提高任务问题:如何使字幕更清晰?个别辅导添加视频转场效果提出任务三:添加视频转场效果。展示样例。布置任务三(“任务三”子页)巡堂辅导鉴赏思考回答完善作品专注听讲观看上机实践完成任务三。(必要时参考“过渡”视频)帮助学生理解任务三的要求。鼓励学生自主创作。掌握添加视频过渡效果的操作技能,增强作品视觉冲击力,同时,为完成总任务做准备。

教学环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生成作品助学生理解、掌握知识点。为上机实践做好准备。了解生成作品的作用并掌握其操作方法。作品展示展示1-2位学生作品并提问学生创作构思、点评作品1.提出任务四:保存、生成、上传作品。2.提醒操作要点。巡堂辅导鉴赏回答让学生欣赏优秀作品,学习他人的成功之处。交流评价 引导学生自评、他评登录评价页面进行自评、他评让学生懂得如何进行作品评价,并小结自己的不足之处和好的地方,积累创作经验。1.视频信息加工的含义。2.视频信息加工的一般方法及过程:剪辑、添加文字说明、设置视频过渡效果等。小结知识小结,帮助学生将学到的零散知识系统化。思考上机实践完成任务四。参与总结理解回答问题扩展任务给作品添加背景音乐并保存。上机实践增强作品的感染力。

五、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首先,情境创设要充分考虑学生原有的知识、技能,考虑其心理发展特征。在综合分析的基础上创设符合学习者认识发展规律的情境,创设适合不同学习者特征的多样情境。其次,在评价时应适时挖掘学生作品的闪光点,肯定他们的成绩与付出,勉励他们进一步努力,这样,学生可能会在下次创作时有较大的突破。第三,在学生进行自主学习时,教师要给予适当的引导、启发,使学生少走弯路,前提是学生真正遇到困难时,教师不能在学生自主学习时不断给予帮助,不留给学生思考的时间和空间,结果学生离开了教师就不知道接下来该怎么做,这不利于学生的发展。第四,适当提供帮助资源,我们可以借助学案及部分知识点的学习视频来帮助学生理解知识,不赞成提供详细的操作过程给学生或每个知识点都提供操作视频给学生,让学生学会思考以更好地掌握操作要点。第五,务必注意设计的任务主题要源于生活,用现实生活来刺激教学活动,以具体场景或氛围引起学生的情感体验,让学生在生活实例中去发现、去观察、去思考问题。

六、初步教学成效

经过几年的教学实践,学生对这种“基于情境的任务驱动式”教学方式还是很赞同的,具体调查结果如下图。

同时,越来越多的学生喜欢上信息技术课,觉得信息技术有用,能解决很多实际生活中的问题。学生创作水平也有所提高,能创作出一些优秀作品,在市区获奖。

[1]杨威主编.信息技术教学导论(第2版)[M].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07.

[2]田馨铭.新课程下高中信息技术“任务驱动”教学模式探讨[J].新西部,2006,(24).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