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6-19
☆ 管锦亮
(安徽建筑工业学院信息网络中心,安徽合肥 230022)
基于计算机支持的协作学习 (Computer-Supported Collaborative Learning,CSCL)的网络教学迅速崛起,已成为当前网络教育领域的研究热点。计算机支持的协作学习是一种新的学习方式,强调学生和学生、教师和学生、教师和教师之间各种信息的实时交互性和学习的协同性,从而将传统课堂教学与网络教学的优势充分地结合起来。本文结合中学信息技术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提出CSCL支持下的信息技术教学应用模式。
绝大多数教师由于中学信息技术课课时少的缘故,在教学安排上都倾向于在机房进行操作的讲解,偶尔在多媒体教室上课也是操作的演示讲解。也由于课与课之间间隔的时间长,学生的兴趣不再高涨,所以,教学效果依然是差强人意。由此看来,只依靠教师的讲解和学生的简单操作,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那么如何充分利用空间元素,构建以学生为主的新的教学模式,又是值得我们深思的问题。
笔者发现大多数学校由于资金的原因,机房的更新是比较慢的,而学生自己家的计算机的配置往往是能跟上时代潮流的,这种现象也直接影响教学效果的提高。由此看来,纯粹地依赖学校机房的计算机来进行教学显然是不够的,那么我们可以设计新的教学模式,充分利用校内和校外的资源来达到教学效果。
当前全国大部分地区的中学信息技术教材出现严重脱节,出现了中学的信息技术课程教学内容重复的现象。另外,学校的学科资源短缺,网站建设流于形式,没有真正用在师生交流、生生交流的学习中,网站中的学科资源建设更不用说。由此看来,思考如何让教材为知识点教学,充分发挥网站的作用,真正实现学科整合是非常必要的。
当前一线的信息技术教师大部分都具有很好的信息素养,但是在实际教学中,很多信息技术教师的任务除了教学,还要负责学校的其他事务,看似课时少,却没有充足的时间进行教学研究,困于当前的信息技术教学大环境,却无法改变现状,致使信息技术教学陷入恶性循环。
从学生能力层次上看,很多有潜力的学生在当前的教学环境中,能力得不到充分挖掘,而许多基础差的学生由于得不到充分的操作实践机会,逐渐对信息技术课失去了兴趣。这种差异也给教师的教学带来了新的思考。
通过研究分析,笔者认为如果能巧妙地设计学生的学习过程,构建合理的学习环境,就将会给信息技术课程教学带来很好的教学效果。这里笔者将计算机支持下的协作学习(CSCL)的思想运用到信息技术课程教学中,改变传统的信息技术课堂教学形式,实现主题化教学和学习活动化相结合的教学模式,充分发挥计算机网络的优势,营造课内和课外双重协作学习环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提高学生的信息素养,最终达到培养信息化人才的教学目的。
所谓CSCL,是利用计算机技术,尤其是多媒体和网络技术辅助和支持协作学习。在CSCL中,教师的作用在于使学生接受新的学习理念,指导学生掌握信息技术专业技能,让学生能正确充分地利用信息资源进行学习。同时,它还有助于小组成员间的互动互助,从而培养他们的学习兴趣、团队观念与竞技意识。
CSCL具有以下五个特征:
学习者可以随时随地进行学习,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自主选择学习内容,自主参与学习活动,使学习不再单调枯燥,有利于激发学习者的学习兴趣。
在网络环境下,教师和学生的自由度都比较大,都在以自己的方式来理解、接纳并内化新的知识。那么,要想获得多方面的知识和技能,就需要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相互协作、交流。
由于网络信息具有双向传递功能,学习者既可作为网络信息的接收者又能作为网络信息的发送者。其间在进行信息传递时可以是一对一、一对多,也可以是多对一、多对多,节奏灵活多变,保证了学生之间必要的交互性。
网络环境下的信息内容丰富多样,表现繁多。所以,协作形式也多种多样,协作内容可多可少,协作时间可长可短。在这种情况下进行协作学习有助于学习者知识结构的更新和重构。
信息技术课非常注重学生动手能力的培养,具有较强的实践性。同时,作为一门交叉学科,信息技术课涉及教育学、计算机、文献检索等众多领域,学科内容综合性强,覆盖面广。此外,该学科对教学内容、教学方法与师生互动提出了较高的要求。而CSCL既能体现以教为主(教师主导作用),又能体现以学为主(学生自主探索、发现),帮助课堂学习由“以教促学”向“教学互助”转化,具有较强的实践性和可操作性。因此,信息技术课所具有的特色,恰恰为CSCL的施展提供了舞台。
从教学常规来看,CSCL过程主要包括四个阶段:分析阶段、创设情境、学习进程、学习效果评价。
首先,教师要对教学内容、教学目标进行分析,以明确教学预期达到的效果及教学内容间的结构关系等。其次,分析协作学习的任务,以确定学习任务的类型。最后,确定协作小组结构,使各小组整体结构水平大体均衡,而且要在各小组中分别选出一名学习者担任组长,负责本小组的分工与合作以及任务的具体安排,值得注意的是协作小组的结构可在学习过程中根据具体情况不断调整。
协作学习的环境除了包括计算机和网络提供的硬件环境和资源环境外,还包括学习者之间形成的协作集体这个社会文化环境。问题情境的设置要考虑学习的内容和教学策略,要围绕学习需要和教学目标来组织资源。计算机网络及多媒体技术,为协作学习环境的设置提供了强大的技术支持。学习者可以通过聊天室、网络新闻和网上寻呼系统等方式来实现网络在线实时交互,也可通过E-mail、BBS等进行网上非实时交互。
协作学习活动主要围绕学习内容开展,并根据学习内容和学习者的不同认知水平而采用不同的活动形式。在活动中,强调学习者本身的自主学习能力及教师的组织引导能力。学习者利用网络提供的学习资源,认知策略进行自学,然后在自学结束后进行协商对话,就自己的问题或在协作小组中所担当的某种角色,去和其他小组成员或辅导教师进行协商与对话,经过协商与探讨后,最终由学习者对所学的知识重新进行意义建构。
协作学习成果是多样的,如学习报告、论文等。及时了解学习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及时反馈评价结果,才能及时地对协作学习的各个阶段进行修改和调整。通常采取的评价方式有学习者的自我评价、协作小组对学习者的评价、教师对协作小组的评价、教师对学习者的评价、计算机测评模型的评价等。
下面以广东教育出版社《信息技术基础》(必修)2.4节《设计一个旅行计划》为例来说明CSCL在课堂教学中的应用。目的是让学生利用网络收集、筛选、整理信息,自主开展活动,最后做出一个综合作品。由于收集信息工作量很大,而且需要对信息进行筛选、整合、加工。教学过程如下:
在教学目标明确之后,授课开始之前,教师要根据学生的认知能力、性别、知识水平等不分优劣以每组4-5人将全班学生分成若干小组,使各小组成员在各方面具有一定的差异性和互补性,并由教师和学生共同选出小组长。
活动要求:小组通过讨论、合作共同制定一份合理、缜密、可行的旅行计划并填写电子版活动计划表。
小组成员将自己搜索到的相关信息通过贴吧的方式进行保存,以便组内成员能够及时共享信息,也为后期的信息筛选、整合提供了方便。百度贴吧名称:hnyzxxjs。各小组在各自小组的大标题内发表帖子。
1.信息搜集阶段
小组经过讨论确定旅游景点及旅行计划应包括的环节(在小组讨论过程中,要求每位小组成员都要参与,说出自己的观点),写出旅行计划信息需求纲要。在组长的组织、领导下,小组成员进行分工、合作。
例如:第二小组在进行分工前,确定了从衣、食、住、行、玩五个方面进行信息采集,并对这五个方面进行了细化。负责“衣”的学生:通过收集旅游景点天气情况及早晚温差特点等信息使团队做好携带衣物的准备。负责饮食的学生:除了收集小组成员一日三餐信息外,还根据旅程安排确保团队食物的充足、合理搭配及卫生,同时还包括大家可以品尝的当地土特产信息。负责居住的学生:收集旅游景点附近宾馆信息,做到住宿卫生、安全、经济。负责出行的学生:收集往返旅程列车时刻表信息。负责游玩的学生:收集旅游地的景点介绍、地图等信息。小组成员根据自己的爱好,负责某个方面的信息收集工作。组长负责旅行的财务预算、整个任务开展的顺利进行及协调小组成员进行合作,达到信息共享。
小组成员根据自己的任务通过网络展开搜索。在搜索过程中,若小组成员出现技术问题,可以通过组内或组间互助寻求解决办法,也可以举手寻求教师帮助。要求学生在互相帮助的时候,务必做到代口不代劳,让受帮助的小组成员自己动手操作完成。提醒学生将搜集信息进行筛选发表在贴吧里。我们在巡视过程中,发现学生在操作过程中普遍存在的问题,通过大屏幕及时纠正。例如:学生通过多个关键词进行搜索时,多个关键词之间要有一个空格;搜索到的火车时刻表的时效性等等。
2.信息整理阶段
在组长的组织下,小组成员根据之前制定的信息需求纲要对贴吧里的信息进行筛选、整理、补充,力求做到旅行计划内容清晰、合理、周到。
在信息整理阶段,小组内部交流广泛、深入,当小组成员出现意见分歧甚至相悖时,我们及时地进行协调。将学生整理信息过程中的闪光点与全班学生交流。
公开表扬某小组或某位学生,以促进小组之间的良性竞争,使学生制作作品时有紧迫感和压力感。对个别不按要求进行搜索的学生,进行重点巡视。
组长负责填写“电子版活动计划表”,以文档形式做出旅行计划综合作品。
作品展示以小组为单位,分别上讲台进行作品展示,小组成员全部上台,让每位成员发言,介绍自己分工的作品组件。目的是让每一个学生都得到展示的机会,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作品评价时以小组互评为主,采用打分制,打分要公平并说明打分依据。平时上课纪律、课堂练习直至实践活动都以小组为单位,组间倡导竞争,让学生比着学,在乐中学。
随着计算机技术、网络多媒体技术的发展以及人工智能技术的不断成熟,计算机支持下的协作学习模式将逐渐成为各种学习模式的主导,在这种学习模式下,如何能充分发挥计算机网络的优势,将其应用于各个学科教学中,提高学习者学习的效率是很值得我们研究的问题。笔者将继续关注这一领域,对其教学应用进行进一步的探讨。
[1] 黄荣怀.CSCL 的理论与方法[J].电化教育研究,1999,(6):25-31.
[2]赵建华,李克东.CSCL的原理和基本结构[J].电化教育研究,2003,(5):23-28.
[3]王小平.网络环境下基于合作的协作学习模式的构建与应用[J].现代教育技术,2004,(4):54-56.
[4]甘永成.WEB协作学习与 CSCL应用研究[J].中国远程教育,2002,(9):10-13.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