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4-24
黎强盛
摘要:利用断裂点距离指标,分析计算出空间引力指标。用区位熵揭示引力主要来源于那个具体的产业,并且显现出贵阳市各邻区之间总体共生关系是比较紧密的、产业结构是互补的。经过回归分析空间引力指标与生产总值之间的关系,确定引力指标要素对于经济绩效增长的作用力是比较有效的。重视区域之间的协调功能、共生发展,建议贵阳市在制定政策时应考虑相邻区域间需要协调的因素,组成贵阳市三组为一线加两翼的联动发展状态。
关键词:贵阳市;空间引力;区位熵;共生
一、研究背景
我国正处于经济结构调整,产业结构升级的关键时期,经济发展已然进入新常态。不论是各区之间的产业结构,集聚能力等互补协调都相互影响了各自的发展。这种影响不仅类似于已形成城市群发展格局的京津冀、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等区域发挥的带动和辐射作用,也同样类似于城市群内各城市的分工协作和优势互补的强烈作用。
而贵阳市以此为发展契机势头最猛的莫过于花溪区,花溪区作为一个共生单元的作用力都是多向的,影响着周围发生的一切,通过衡量每个共生单元的影响力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内在关系,也能够对区与区之间的经济决策作用力的强度进行量化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各个产能区的集聚能力是多向的。我们必须认识到各区经济的内生动力来源,保证区与区之间共生成本低,协调效应更强。对城市各个区之间的空间集聚能力进行分析,准确反映区位之间的经济动态关系。
二、文献综述
集聚能力也是城市内区位形成过程中必然经历的过程。使得贵阳市同一个区位对相邻区之间吸引力也会呈现出不同的引力距离、集聚效应。蒋小玲(2013)通过计算第一、二、三产业在地区间专业化指数、相互作用的两个地区之间产业结构的差异程度,对两城市经济联系强度进行作用力分析。朱俊成(2012)通过共生评价,通过从业人员分析产业区位熵,计算经济变化动态度利用断裂点模型,确定城市圈的空间结构关系。力的分析为构建城市区位建设提供了有利的决策条件,包括产业之间的协调、区位相互作用力的大小等都可以从指标中反映出来。从而合理解释区位间共生要素之间的关系,充分利用周围区域之间的成本较小的要素。由此,贵阳市各区之间经济要素的效率是否也同样与空间引力有关呢?
由以上文献述评形成以下假说:利用人口規模指标计算与之相邻形成的断裂点距离,计算断裂点比值的平均值作为空间引力,生产总值越高的区位,该区的空间引力更大,并能够有效与相邻区域产生联动效应。
三、实证部分
(一)空间引力实证分析
利用断裂点模型,基于贵阳市城市区位之间的相邻关系,以及区位中心之间的联系。贵阳市空间结构关系用以下公式表示:
其中,dA代表断裂点到A区的距离;DAB代表A区到B区之间的距离,此指标通过百度地图使用测距功能实现,并且各区的区位中心以该区大致的地理区位中心作为测距基准点;PA、PB分别代表A区、B区2015年的常住人口。经过计算得到相关数值如表1所示。
表1中,列出了贵阳市六区三县一市与周围相邻区域间的断裂点关系,并通过两城区之间的距离减去获得的断裂点距离获得相邻城区的断裂点距离。因此可以设区的空间综合吸引力等于该区断裂点距离与所有邻区断裂点距离比值之和的平均值,最后得到表上最后一列城区之间的空间吸引力数据指标,数值越高说明吸引力越强。
分析引力值后不难看出,首先,云岩区对于周围区域的空间吸引力是最高的达到了1.64,但即使是最大值也并没有超过值2,而最小的引力值是0.7即观山湖区,也没有小于值0.5,由此分析,各区之间的并没有出现脱节式的发展区域,经济能级处在相当的水平,更加说明了区域之间协同关系是比较紧密的。这可以从各区行政中心所处地理位置看出其紧密度,都处在区与区之间交壤不远的地方。其次,云岩区、南明区、花溪区引力值都大于1且相差不大,可以看出它们出现了抱团式的发展模式,这种引力的牵引必会使得三区接壤部分区域之间的要素流通更加密集、快速而高效。从花溪区与之交临的石板镇、孟关乡的经济实力占比比较高,除了靠旅游业有较大优势外,就可以看出这种引力所起到的关键作用。然后,我们还可以由这些指标发掘潜力最大区位,即引力值即小且相邻区域较多且被贵阳市其他区域包围的观山湖区,原因是大数据产业的集聚地,CBD中央商务区,其增长潜力应该是巨大的,更是云岩区、白云区、修文县、清镇市、花溪区互相联动发展的重要链接接触面。
为了确定引力来源,我们选择利用三个产业区位熵表现各区经济互动的主要方向,以及要素流动方向。区位熵公式为:
当LQij>1时,j地区的区域经济在全国来说具有优势;当LQij<1时,j地区的区域经济在全国来说具有劣势。因此从总体来看,每一个区都既有大于1的,也有小于1的区位熵存在,证明了各自引力来源产生的产业集聚力的主要倾向的产业服务能力,也证明区与区之间由于产业集聚差别而具有强有力的协同效应,因为各区间靠不同的产业对其他区域联动服务效应。例如,从第三产业来看,仅有云岩区、南明区、观山湖区的区位熵大于1,而在一、二产业相对薄弱,相应的它们相邻区域的一、二产业区位熵显然相当的高,如邻区乌当区,清镇市一产都达到值2了,对于云岩和南明两区的农产品供给起到了莫大的作用,这也能够说明区位之间的共生程度也是相当的高,从而呈现出交融式的发展。贵阳市的三县一市的来源都具有相同的引力结构模式,由一产和二产组成为主要的集聚能力来源,而三产处于较小值,体现出共生相似性。
(二)经济增长与空间引力回归分析
1. 回归模型设定
根据假说贵阳市的各区域的生产总值的结构必然与空间引力指标数据之间存在某种关系,加入控制变量,选用广义的柯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来估计空间结构引力对大都市经济绩效的影响。最终确定以下生产函数的具体形式:
Y=AGλLαKβEμ
其中Y代表各个区域的生产总值;G代表政府的一般公共预算支出;L用年末单位从业人员数来表示劳动力要素在各个区位的具体情况;由于主要研究的是2015年的截面数据,描述的是结构关系,所以我们仅仅将各个区(市、县)2015年的固定资产投资作为K解释变量进行分析;E代表人力资本要素,这里采用普通中学职工数来替代。最后,讨论效率项A,即用断裂点上一章计算的的引力值,设A=Mθ,它是每一个区位经济长期不断发展而产生的要素,然后又作用于经济的发展,并且由于此引力的计算来源为人口规模和距离因素。
将上面的函数两边同时取对数,转换成多元线性回归函数如下:
lnY=c+θlnM+λlnG+αlnL+βlnK+μlnK+ε
其中,c为常数项,ε为误差项,数据来源主要是2015年《贵阳统计年鉴》,运用E_views软件操作数据,采用普通最小二乘法进行数据分析。
2. 实证结果分析与讨论
然后,我们发现回归后,M的系数变大,而G的系数变小,说明被解释变量的解释能力中空间引力的变化的作用更加明显而且敏感,这里的直接原因是由于消除了其他的解釋变量,但因为这些变量并不显著,所以更主要的是因为空间引力本身对生产总值的真实作用力比较大。根据修正后的回归分析里也可以看到调整后的大于之前尚未修正的回归,并且修正后的回归F检验、t检验、异方差检验、LM检验在给定显著水平0.05下都是通过的。所以总的来说此回归的真实性是比较高的,且能够较好的拟合被解释变量。
其次,分析各个解释变量的具体意义,空间引力指标M符号为正,证明了前面所陈述的假说为真,随着引力值的不断提高,生产总值同时也会不断上升,引力值的扩大的情况下,可以解释为该区位的联动能力不断提升,对周边区域的影响能力更强,与周围区域之间的要素流动频率更高,这种影响反过来作用于自身经济的发展,刺激了内部的经济动力得到更好地发挥。我们也可以从回归系数中看出引力值Ln(M)的系数是最大的,生产总值对于引力的作用是十分敏感的。政府的公共财政预算支出(G)对于生产总值的影响是正面的,符号也为正,贵阳市的一般公共财政预算支出对于经济的刺激起到了积极作用,在各项基础实施、社会保障、商业服务业等等都拉动了地区的经济增长力。
最后,站在另一面经济意义上来看,空间引力的百分比增长一个单位的情况下,生产总值能够提升大约1.5倍的同样百分比。规划好产业布局以及同相邻区域之间进行交融式发展,必然抱团形成更具增长率的区域集合。从而集合之间又能够形成新的集合,最终能够让整个贵阳市区、县、市之间形成协调共生的有机的经济发展架构,互为补充而又互为臂膀。
四、结论及建议
围绕贵阳市各个区位之间的空间引力关系分析区位间的经济绩效之间的协同共生关系。在利用断裂点理论测算断裂点距离我们得到结论贵阳市各个区位之间没有出现脱节式的落后区域,但我们可以通过比较找出了最小的乌当区与贵阳市相邻区之间的引力值比较小,而相邻区域比较多,因此建议加强乌当区与邻区之间的交流互动是很有必要的。其他的值较为接近1或者有巨大潜力,如观山湖区,因此建议观山湖区注重创新管理与邻区之间的高效率、可循环、低成本的要素流动模式。
区位熵的计算不仅解释了区域之间空间引力的来源。例如我们得到贵阳市的三县一市为一组、云岩区和南明区为一组、等等组的来源都具有相同的引力结构模式,每组之间的差异让我们了解到贵阳市各区之间的确存在着产业互补的协同共生关系。因此建议每一组应该随着周围区域的产业结构升级的时候能够找到新的产业支撑。
随后证明了假说的真实性,空间引力与生产总值的关系是递增而递增的,通过提升空间引力是能够带来较好的经济效益的。可以做出构想,将贵阳市区位间进行组合式发展规划,花溪、云岩、南明组合为一组;观山湖、白云组合为一组;修文、息烽、开阳组合一组;清镇市和乌当区分别作为两个侧翼为这几个组合提供辅助支撑,从而实现贵阳市三组为一线加两翼的联动发展模式。
参考文献:
[1]蒋小玲.东中西部典型城市群“多中心”空间经济结构的演化与比较研究[D].云南大学,2013.
[2]刘安国.克鲁格曼的多中心城市空间自组织模型评析[J].地理科学,2001(21).
[3]朱俊成.武汉城市圈多中心城市-区域结构及其协同共生[J].城市发展研究,2012(19).
[4]孙斌栋.特大城市多中心空间结构的经济绩效-中国实证研究[J].城市规划,2015(39).
[5]王旭辉.特大城市多中心空间结构经济绩效的理论探讨与实证检验[D].华东师范大学,2013.
[6]刘荣增.共生理论及其在我国区域协调发展中的运用[J].工业技术经济,2006(25).
[7]张丹霞.旅游城镇共生协调度模型的实证研究[D].贵州财经大学,2016.
[8]张晓峒.计量经济学基础[M].南开大学出版社,2014.
(作者单位:贵州大学经济学院)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