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4-24
刘宇飞
摘要:主张互联互通方式发展的“一带一路”提出后,随着国家的大力宣传与社会各界的高度配合,其已经稳步实施近四年,并且在国际关系维持、经济发展合作方面取得了显著效果,发展成果得到了全国人民乃至全世界人民的见证。在我国,据不完全统计,有关“一带一路”的研究文章已经过万;国外,外国媒体对“一带一路”的外文报道也突破7万条,相关专题图书也超过百部。由上述现象可见,“一带一路”话题的社会热度与全球的超高关注度。文章主要就“一带一路”背景下中国对欧洲投资政策的分析与研究,这不仅对欧洲国家有效接受中国资金援助有益,也对研究我国的对外政策与经济相互渗透、相互依存的规律意义重大。
关键词:“一带一路”;对欧投资
2017年5月份,来自世界各国、各地区的一千二百多位政治家、专家学者、企业家等齐聚一堂、欢聚于中国,出席并参与了以“一带一路”国际合作为主题的高峰论坛。来自不同国家、不同岗位的有一定影响力的名人就“一带一路”的推动和发展进行了友好而有效的畅谈。随着各国人民的努力与配合,“一带一路”发展成果初见成效,这不仅会使人们对“一带一路”的认识更加深刻、支持发展“一带一路”的信心更加坚定,它也会成为中国展示和平友好、勇于承担责任大国形象的平台与窗口,此外,它也为世界和平稳步发展问题的解决提供了中国智慧与中国方案。
一、从不同维度理解“一带一路”
在对此倡议下的中国对欧投资情况进行深入研究之前,本文先从几个不同的维度理解“一带一路”倡议做出了解释。
首先,从中国历史悠久的文化发展角度而言,“一带一路”提倡立足于两千多年前的历史,具有历史上的可溯性。
两千多年前,古代的中西方友好使者互相来往、友好对话,这不仅促进了经济商品的流通、有利于了双方经济的发展,还为双方文化交流与互补、智慧碰撞出火花提供了前所未有的平台。随着时代的进步与历史车轮的滚滚向前,先人们于荒漠中戈壁上“驰命走驿,不绝于时月”、于浩瀚大洋中“驰命走驿,不绝于时月”的虔诚身影仍清晰可见。在这段漫长的探索与追寻中,先人们于积淀、丰富,再积淀再丰富中形成了不随时间流逝而消失殆尽的丝路精神——“和平合作、開放包容、互学互鉴、互利共赢”。尽管多年后,斗转星移,时代背景、国际环境变化沧海桑田,但其精神对今日的发展仍有积极地推动意义,古老的丝绸之路也因2013年***主席提出的“一带一路”倡议而被注入新的活力、重新焕发新颜。建设“一带一路”最终使命,就是重新弘扬两千多年前辉煌亚非欧经济发展的丝路精神。
于沿线国家发展角度而言,“一带一路”提倡立足于三个共同体之上。“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资源丰厚,地域空间广阔,人口众多,发展空间潜力巨大,是最具有合作意愿、最具发展潜力的的地域之一。在这些乐与合作的国家中,彼此的关注民生、致力于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巩固社会稳定、加快并注重多边合作,经济发展质量与发展转型的目标是一致的。上述可知,沿线国家有众多的共同利益,这些利益将这些国家绑定成为一个名副其实的命运共同体,也定义成为一个利益共同体。在这样的背景与目标下,“一带一路”提倡对于有效结合多方优势、实现劣势互补、挖掘经济发展潜力,整合发展利益十分有益,然而,面对各国的差异,我们也要看到不同国家会有不同的利益侧重,故遇到难免的问题还需大家集思广益、携手解决、坦诚应对,以此实现利益的最大化、合作的共赢。
于配合与主导方面的灵活转变,“一带一路”提倡主动对接和创新原本流传下来的方案。中国“一带一路”提倡在双边合作、又有多边合作的机制中,寻求与区域、次区域平衡发展,主动寻求对接,从而可以有效且务实地推进“一带一路”建设,这和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西方的制度宣扬的内容大有不同,突出反映在不搞排他性制度设计方面。我国所提倡的对接,不是万事皆由我国指导、万物听候我国派遣的“独裁”式对接,而是在互相尊重原则、彼此照顾利益的共识基础至上,扩大合作的领域与加快“点线面”的转变,寻求更多的共同之处与合作之处,以此来共同制定双反均满意的合作规划,实现合作项目的顺利完成。当然。在项目的建设过程中,我国立足于多方共同利益与相同的合作目标,不刻意追求完成方式的一致性,在一些项目中,我国力量既可以担当“挑大梁”的责任,又可以放低姿态、全力支持合作方而充当“绿叶”,在合作角色中展现了高度的灵活性与弹性。这将有力保证“一带一路”发展的多样性、包容性。
在合作姿态与态度上,“一带一路”倡议欢迎世界各国踊跃参与,积极“报名”,中国愿意以开放的姿态迎接与世界各国的合作。我国多次提出,“一带一路”不是中国一家的独奏,而是沿线国家的合唱;不是要营造自己的后花园,而是要建设各国共享的百花园;不是中国的私家小路,而是大家携手共进的阳光大道;不是要培育一棵“遗世而独立”的参天大树,而是要浇灌一片郁郁葱葱、共御风沙、造福人类的森林。中国主张“共商共享共建”原则,提出“一带一路”倡议遂由中国首次提出,但是其使用权、收益权归世界人民所有,各国都有份。截至2017年3月,我国已经和一百多个主权独立国家或国际组织政府签订近五十份合作协议,此外联合国安理会近期表示,国际社会要积极为“一带一路”倡议的建设提供安全环境,保障建设的顺利进行、各方要提高有关政策战略方面的对接精准度、推进互联互通务实合作的落地与实际效果的取得。以上几点以间接方式侧面凸显了“一带一路”倡议开放、包容、多元化的属性。
二、“一带一路”下中国对欧投资特点与走向研究
自古代丝绸之路开始,我国就与欧洲国家开启了长达千年的商业往来与交流。近年来,随着欧洲的债务危机出现、工业事态的去工业化、欧元汇率的持续走低以及我国对享誉世界品牌和技术的狂热收购意向,我国与欧洲的贸易互动愈加频繁。仅在2016年,对欧投资高达365亿美元,较去年同比增长77%。近几年,我国对发达国家投资领域主要集中在房地产开发、信息通讯技术开发与应用、工业设施设备研发与应用领域,在农业、新能源、汽车领域也有涉足,并且收购了相关领域的矿业公司、公共设施和资产能源公司。此外,我国对机场基础设施方面的投资 表现出极大的兴趣,故在2013年,伦敦希思罗机场9.5%的股份被我国收购,2014年,法国图卢兹机场的股份和德国法兰克福哈恩机场82.5%的股份被我国收购,同年,***主席倡议建立“中欧伙伴关系”长期友好合作关系。这不仅显示我国合作的长期战略性与友好性,也标志这双边的合作关系进入新的合作阶段。之后,东欧和中欧也有一些机场的股份被我国收购。
虽然中欧一直进行贸易合作,但是谈判时间过长由于文化背景及国情的差异,双边合作仍不可避免的存在一些问题。比如,中方对西方商业规范和习俗细节与个中意义不是特别能理解或者习惯;对方派来谈判、协调人员的不断调整变化,导致进度的无法无缝对接;条款内容涉及面广并且数目众多,这为双方利益的一致性无形中增加了困难;商讨针对性或者效率有待提高,突出表现为反复讨论已解决的问题,其中不免有逃避问题的因素存在;其余问题还有估值过高过低、偏离实际以及融资不能按期到位。
此外,另一个不利因素是西方文化和语言不同于中方传统观念,如我国一些投资者认为,欧洲的法律对员工的保护过度。主要体现在,当中方投资者为赶工程进度、保证竣工时间,要求当地人员加班、负责本职以外的事物会引起当事人的不服从。而且,不同于中方的税收、工会制度会让我方投资者无形中感到压力。
尽管有这么多的差异与问题,我国企业也在为了“一带一路”战略顺利进行而尽力地适应投资地的环境。面对当前矛盾,中国企业家提出新的解决方案,并开始尝试雇佣本地培养出的会计师、律师、审计师和银行咨询人员,一来更好地借用当地人才解决当地问题,二来为当地人民提供了就业岗位。而且,还做出了雇佣欧洲的经理人分管欧洲子公司的大胆尝试。为了达到完全意义上的合作步调一致,双边好要不断的调整合作心态,跟进合作策略。
21世纪中国企业的发展特点是面朝世界、走向世界,不断深化自己国际化格局。在我国先后与大洋洲、南美洲建立合作关系后,国际影响力、国际地位逐渐上升,我国将工程合作对象、投资对象扩展到发达国家。但是因为社会意识形态差异与社会法律制度的不同,中方与之合作复杂性显著提高。若想长期建立合作发展关系,中国必须要明确欧洲的相关制度的运作体系。
三、结语
为了能更好地推进双边合作,中对欧投资基础设施需明确评估以下角度的问题。一是明确双边合作是短期的、长期的还是战略性的,根据不同的合作方式需要采取不同的針对策略与妥协程度。二是领导层换届与经济方面合作会有较大影响。三是我国在当地的投资会影响当地的就业。明确且有效地解决上述问题,对双边长期友好合作意义深远。
参考文献:
[1]黄卫平,丁凯,赖明明.深化改革与世界经济[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5.
[2]李慧勇.我看“容克投资计划”[J].银行家,2015(08).
[3]杨舒.当“一带一路”遇上“容克计划”[N].国际商报,2015-07-01.
[4]王志民.“一带一路”战略对国际秩序的影响[J].唯实,2015(07).
[5]张寿林.“容克计划”与“一带一路”寻求对接[J].中国金融家,2015(08).
(作者单位: 河北省保定市第一中学)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