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把握美好生活内涵的五个维度

时间:2024-06-19

文_ 龚维斌

让人民过上美好生活是党和国家工作的目标,也是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强大动力。党的十八大以来,学术界对***总书记提出的“美好生活”命题进行了多维度、多层次的研究和阐释,形成了丰富的理论成果,鼓舞了人心,引导了预期,助力了发展。综观已经取得的理论成果,大部分是从哲学层面进行的研究,特别是从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角度对美好生活的研究居多。本文用社会学的视角从主体、空间、内容、次序与时间五个维度,即个体与整体、局部与整体、物质与精神、全面与重点以及近期与远期五个方面的关系,对美好生活的内涵进行分析,为科学制定公共政策提供参考。

一、主体的维度:个体与整体

人民是一个集合的概念,是由众多个体组成的抽象整体,是一个连接个体与群体的名词。人民是由不同方面的群体和阶层构成的。讲人民,既要看整体,也要看群体和个体。因此,追求美好生活既是全体人民的共同理想,也是建立在每一个个体生活状态改善基础之上的。美好生活首先是个人的美好生活。由于自然的、先天的、社会的等多种因素,个体之间客观上存在差异,有时差异还很大。因此,人民就有群体和阶层的分别,形成不同群体、不同阶层。不同个体、不同群体、不同阶层对于美好生活的追求内容和标准也会不同。一些人因为个人或家庭条件优越,对美好生活的要求更高,追求的目标更容易实现。农村青年希望到城市工作和生活,城市青年期盼有更高质量的就业、更大的发展机会。一般家长希望孩子在国内能够受到良好教育,一些富裕家庭则把子女送到发达国家学习。不同年龄阶段的人对美好生活的追求也会有较大差异,老年人渴望身体健康、老所有养、老所有乐、老有所为,青年人追求学习进步、事业有成、爱有所归。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社会主要矛盾已经发生重大变化,我国即将告别绝对贫困,小康社会即将全面建成。正是这种转变,人民对自身的生存条件和生活标准的要求越来越高。不过应该看到,这种发展变化是从整体和大局来讲的。具体到每一个体,无论是生存发展的客观条件还是对美好生活的主观愿望,都还存在较大差异。城乡低收入群体、农村留守人员、城市漂泊人群与中等收入群体对美好生活的要求则有高低之分。因此,各级党委政府在制定民生政策时,既要着眼于绝大多数群众的共同需要,也要看到不同人群的差异化要求,要特别注意倾听弱势群体和困难群众的声音。弱势群体和困难群众生活在社会底层,往往缺乏利益表达的渠道和能力,他们的利益诉求很容易被忽视。在关心困难群众和弱势群体方面,***总书记为全党全社会做出了榜样,他亲自部署、亲自挂帅、亲自出征、亲自督战,带领全党全国人民实施脱贫攻坚战,向全世界庄严承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路上“一个都不能少”。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已经累计减少农村贫困人口8000多万人,使全体人民可以共同进入全面小康社会,过上幸福生活。

二、空间维度:局部与整体

人民是生活和工作在不同地方的,各地自然条件、历史文化传统、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各有差异。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无论是农村还是城市,无论是东部沿海地区还是中西部地区,经济社会发展都取得了巨大成就,得到全世界的广泛赞誉。我国地域辽阔,发展不平衡问题仍然较为突出,既有城乡差距也有区域差距,既有东中西部地区之间的差距也有南北之间的差距,既有城市化也有城市人口减少,既有农村空心化、老龄化也有城郊接合部的过密化和本地农村人口富裕化。

从城乡差距来看,一是存在较大收入差距。近年来,尽管这一差距有所缩小,但是2018年城乡居民之间的收入差距仍然接近2.7倍。如果考虑到基础设施条件和基本公共服务水平,城乡差距更大。二是农村内部和城市内部之间也存在较大发展差距。就农村来看,东部沿海发达地区的农村整体发展较好,一些地区的部分农民特别是城市周边地区的农村居民甚至比一些当地城市居民生活更好。就城市来看,大中小城市的发展基础和发展机会出现分化,大城市的虹吸效应较为明显,不少地方的中小城镇发展未如所愿,人口城镇化进展较为缓慢。一些地方中小城镇农民进城落户已经没有门槛限制,即使如此,也是应者寥寥。而且部分老工业基地和资源型城市出现人口外流,成为收缩型城市。

从地区差距来看,南北差距成为新的经济社会问题,值得注意。根据有关研究,南北之间发展差距在逐渐拉大,表现为:一是人口北疏南密趋势更为明显;二是经济南快北缓状况日渐成型;三是资本南移现象严重;四是产业转移北上动力不足;五是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南高北低。改革开放以来,国家先后实施了西部大开发战略、中部崛起战略、东北振兴战略。这些促进区域协调发展的国家战略主要还是以东中西为主设计的,对防止南北发展差距拉大,进一步促进南北协调发展,还没有引起足够重视。(张冀:“南北发展差距的拉大及其治理”(研究报告),2019年)

生活在不同地区的人们对美好生活的要求会有差异,美好生活也不可能是齐步走。但是,公共政策应该更多关注欠发达地区的人,尽力缩小不同地区的发展差距。

三、内容维度:物质与精神

人是物质的,也是精神的。当然,首先是物质的。马克思说,“人们必须首先吃、喝、住、穿,就是说首先必须劳动,然后才能争取统治,从事政治、宗教和哲学等等。”(《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第335页,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美国社会心理学家马斯洛说,人的需要有不同的层次,首先是生理需要,然后有安全需要、社会交往需要、自尊需要,直到自我实现需要,从基本的生存需要逐步上升到较高层次的发展需要。

物质层面的需要与精神层面的需要相互关联、相互促进。一般来说,精神层面的需要在基本的物质需要得到满足后产生的,其实现也需要一定的物质条件提供保障。而精神层面的需要满足是人自由而全面发展的条件,可以为更加丰富更高质量的物质生产提供支持,进而更好地满足人们高质量的物质需要。而物质层面的需要也会随着经济社会条件的变化而变化,具有发展阶段特点和地域文化特色。同样道理,精神层面的需要也是与经济社会发展水平以及历史文化传统紧密相连,具有时代性、地域性和民族性特征。

美好生活的重点是生活的美好,表明人民生活的要求和标准已经从基本生存阶段走向高质量生活阶段,从简单满足物质需要转向追求满足物质和精神两个层面的需要,从维持生存走向注重生活体验和精神享受,从数量型需求走向质量型需求。当前,从物质层面来看,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要求主要表现为“期盼有更好的教育、更稳定的工作、更满意的收入、更可靠的社会保障、更高水平的医疗卫生服务、更舒适的居住条件、更优美的环境,期盼孩子们能成长得更好、工作得更好、生活得更好”(中央文献研究室编:《***关于社会主义社会建设论述摘编》第3—4页,中央文献出版社2017年版)。现在青年人找工作,不仅看重薪酬待遇,更看重发展空间和工作环境;人们的住房需求,不仅希望有房子住,而且希望拥有条件更好的房子;人们不仅希望有好的工作,还希望有更多的休闲娱乐。美好生活中的美好是修饰词和定语,表明当代中国人已经不再满足于一般的生活,不仅要“活着”,而且要活得好、活得美,期盼有良好的生态环境,希望住得舒适、吃得健康、玩得开心,这既是客观需要也是主观需要,既是生态需求也是心态需求。既好又美带有强烈的主观感受和价值判断。因此,***总书记要求,要不断增强人民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

影响人们精神层面需要和主观感受的因素多种多样,除了一定的物质条件之外,还有社会关系、生态环境、政治空间等方面的因素,其中权益保护、公平正义、平等、自由等因素,随着时代发展越来越重要。这些因素又反过来影响物质需要满足的感受性。美好生活要从物质和精神、客观和主观多个维度进行创造和满足。由于物质和精神、客观和主观需要总是随着社会发展不断提升,因此,它们的标准也必须立足于现实,进行正确引导,不能超越客观条件的限制,一是不能脱离生产力发展水平,二是不能脱离环境资源限制,三是不能背离社会道德规范和公序良俗。人们的主观感受既建立在物质条件之上也受价值观影响,与人生观、世界观联系在一起。换言之,人们的消费观念、生活态度与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紧密相连。在开放、流动和信息化的今天,文化消费形式越来越多样化,各种思想观点交流、交汇、交融、交锋更加方便频繁。但是,不同群体、不同阶层文化消费的条件、能力和偏好存在较大差异,既有对快餐文化的青睐也有对传统经典的喜爱,既有跟着潮流走的也有保持特立独行的,既有像农村留守老人和农民工那样生活在文化沙漠和半沙漠之中的群体,也有像“宅男”“宅女”们迷恋虚拟世界的“网漂族”。过度追求物质生活和沉溺于虚幻的精神世界,都是颓废的表现。美好生活既要防止出现马尔库塞的“单向度”人,也要防止享乐主义,滑入纵欲的深渊。

精神文化需求是更高层次需求,既有普遍性特征也有个性化色彩,是一般性和特殊性的统一。美好的精神文化境界应该是费孝通所言,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天下大同。

四、次序维度:全面与重点

人们的美好生活需要既是多方面的,也是有重点的。一定时期和特定条件下,人们对美好生活追求的内容具有阶段性特点和侧重点。从公共政策的角度看,满足人们对美好生活的追求,既要努力满足人们多方面的需要,更要根据现实情况,找准重点,引导和调控人们的需求,分清轻重缓急,做好规划,分步推进。

从全面性来看,新时代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不仅有物质文化方面的新要求,也有政治、社会和环境方面的新期待,表现为对真、善、美的追求。所谓“真”的生活,就是主体与客体之间的价值要一致。只有坚持绿色发展,坚持敬畏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努力做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保证生态系统的协调,建设美丽中国,才能获得生活的美好和本真。所谓“善”,是对符合一定社会或阶级的道德原则和规范的行为或事件的肯定评价,体现道德上的和谐。“善”不会自动实现,需要社会规范的调节和控制。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安定有序、充满活力,是实现人与人、人与社会和谐相处的内在要求,也是“善”的体现。所谓“美”,是指主体发现客体的和谐部分,并与其实现高度统一,以充分体现主体的本性、现实性和自由。生活“美”是主体的一种体验,是建立在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和谐关系基础上的心理愉悦的感受。(郁有凯:“‘新时代’‘美好生活需要’内涵三维论析”,《北京教育学院学报》2019年第1期)美好生活中的真善美是相互关联的有机整体,具有一定的递进性。有的学者研究指出,新时代美好生活至少可以包括8个方面的内容,即富裕的生活、健康文明的生活、安全稳定的生活、追求高尚精神的生活、公平正义得到实现的生活、具有清朗空间的网络生活、和谐美满的家庭生活、健康高雅的休闲生活。(辛世俊、代文慧:“深刻理解新时代创造美好生活的内涵与意义”,《河南工程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8年第3期)概括起来看,美好生活一定是物质充裕的生活,是精神文化丰富的生活,是人际关系和谐的生活,是人与自然和谐的生活,是心情舒畅的生活。实现美好生活,物质是基础,精神文化是升华,生态环境是载体,人际关系是条件,四者缺一不可。

人们对美好生活的追求是丰富多彩的,其追求的内容不断变化,具有无限的可能性,个体的需要如此,群体和社会的需要也不例外。同一个时期,不同地区、不同个体、不同群体、人生不同阶段,人们需要的重点各有差异。教育、健康卫生、社会保障、就业、住房是最基本的生活需求。无论社会发展到何种程度,这些与人们生存发展最直接相关的需要都是美好生活的基础。新时代,促进和实现美好生活,最重要的是要有较充分的就业。在老龄化社会快速到来的今天,实施积极的、健康的老龄化政策,是一项紧迫而重要的任务。坚决打赢污染防治攻坚战,保持良好的生态环境,是人民群众实现美好生活的重要保障。建立健全社会诚信体系,弘扬社会主义核心观,努力缩小收入差距,扩大社会流动,维护社会公平正义,严厉惩治消极腐败,开展扫黑除恶行动,打击严重暴力犯罪和恐怖主义,确保食品药品安全,有效防范和应对社会风险,是当前建设美好生活的重点任务。

五、时间维度:近期与远期

追求美好生活是人类永恒的主题,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发展不竭的动力。在这个意义上,美好生活是一个渐进的长期的历史过程,一般只有相对的标准,难有绝对的尺度。***总书记说,保障和改善民生是一项长期工作,没有终点站,只有连续不断的新起点。(中央文献研究室编:《***关于社会主义社会建设论述摘编》第5页,中央文献出版社2017年版)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历史进程中,把握美好生活的内涵一定要立足现实国情,既不能画饼充饥,口惠而实不至,也不能寅吃卯粮,竭泽而渔。因此,要正确处理好近期与远期的关系。近期对美好生活的追求是为实现远期目标做积累,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远期目标为近期美好生活提供方向。我们不能错把远期目标当作近期目标来追求,脱离实际难以实现,希望越大失望越大;也不能把近期目标当作远期目标来提倡,标准太低无法满足人们的期待,难以激发人们的工作热情。

我国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意味着生产力还不够发达,人民生活水平还不够高。牢牢把握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个最大国情,牢牢立足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个最大实际,更准确地把握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不断变化的特点,是理解新时代美好生活内涵和制定相关政策的重要前提。党的十九大开启了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之后,2035年将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2050年将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这两个阶段前后相继,现代化程度不断提升,人民群众的生活必将随之变得更加美好。在此进程中,公共财政对于民生的投入重点和顺序要因时而异、因时而变,各方面改革创新既要积极也要有序。当前,要认真调查研究,科学制定“十四五”规划,努力提高国家科技创新能力,有效促进经济健康稳定发展,大力推进美丽中国建设,加大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建设力度,维护人民群众的合法权益,妥善协调各方面利益关系,扩大中等收入群体比重,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同时,认真谋划国家中长期发展规划,为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和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奠定基础,不断夯实人民美好生活的发展基础。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