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杭州市医务人员病人安全文化认知水平及对不良事件报告频率的影响

时间:2024-06-19

周雪阳 梁建凤 王小合 汪 胜 张 萌 黄仙红

1 杭州师范大学医学院卫生事业管理系,杭州,310036;2 浙江大学附属儿童医院,杭州,310003

病人安全文化是指影响并决定医疗机构安全管理受重视的程度、风格以及成熟度的共同特质,这种特质由机构内工作人员的价值观、态度、认知能力与行为模式共同构成[1]。世界卫生组织报道,全球每年大约发生4300万起病人安全事件。病人安全问题在世界各国不同程度地存在,我国也面临着同样的问题。提高医务人员对病人安全文化认知水平、完善不良事件报告系统可以有效保障病人安全。本研究了解杭州市医务人员对病人安全文化的认知现状,分析其对不良事件报告频率的影响,以促进医院的病人安全文化建设。

1 资料来源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采用分层随机抽样方法,抽取杭州市6所二级医院、3所三级医院的医务人员1905名,工作时间均在3个月(含)以上(休假者除外)。

1.2 研究方法

使用中文版医院病人安全文化调查量表(HSOPSC),该量表包括沟通开放性、对错误的反馈和交流、交接班和转科程序等10个维度,共计35个条目[2]。对病人安全的全面理解(4个条目)和不良事件报告频率(3个条目)作为结果变量。问卷中的条目包括正向陈述条目和反向陈述条目两类,均采用Likert五点计分法,选项“强烈同意”或“总是”记5分、“同意”或“经常”记4分、“中立”或“有时”记3分、“反对”或“很少”记2分、“强烈反对”或“从不”记1分,并将“强烈同意”或“总是”、“同意”或“经常”作为积极反应。通过计算各维度积极反应率(积极反应数/应答数)来反映医务人员的病人安全文化认知水平,积极反应率>75%为认知优势区域,<50%为待改进区域。

1.3 统计学方法

2 结果

2.1 医务人员的人口学及工作特征

1905名医务人员中三级医院1373人(72.1%);女性占70%以上;31-45岁的医务人员978人(51.3%);医师792人(41.6%),护士869人(45.6%);内外妇儿科的医务人员53.8%,急诊和ICU各占3.1%和8.9%;初级、中级职称共有1402人(73.6%);1277人(67.0%)正式在编;在本医院工作达6年及以上的医务人员占55.5%。每天拖班的医务人员占84.0%;363人(19.1%)负责30个及以上门诊病人;75.8%的医务人员表示每周至少有一次夜班。

2.2 病人安全文化认知的优势区域与待改进区域

医务人员对病人安全文化认知的总体积极反应率为52.9%,各维度积极反应率为15.4%-88.9%,其中认知的优势区域为科室的团队合作(88.9%)、组织的学习与持续改进(82.2%),待改进区域为对错误的非惩罚性反应(15.4%)、人员配置(19.7%)、不良事件报告频率(28.1%)、沟通开放性(36.6%)。

2.3 医务人员对病人安全理解与不良事件报告频率的单因素分析

对病人安全理解的影响因素包括性别、年龄、婚姻状况等共17项。≥46岁的医务人员对病人安全理解的得分低于≤30岁的医务人员;护士和技术检验人员对病人安全理解的得分高于医师;中级职称的医务人员对病人安全理解的得分低于无职称的医务人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见表1、2。

表1 不同个人特征的医务人员对病人安全理解的单因素分析

表2 不同工作特征的医务人员对病人安全理解的单因素分析

不良事件报告频率的影响因素包括性别、年龄、最高学历等8项。31-45岁的医务人员不良事件报告频率得分低于<30岁的医务人员;技术检验人员的不良事件报告频率得分低于医师;日工作时长>8小时的医务人员不良事件报告频率的得分高于≤8小时的医务人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见表3、4。

表3 不同个人特征的医务人员对不良事件报告频率的单因素分析

表4 不同工作特征的医务人员对不良事件报告频率的单因素分析

2.4 医务人员对病人安全理解的影响因素

控制人口学特征、工作特征等混杂因素后,影响医务人员对病人安全理解前三位的因素为医院管理支持(β=0.196,P<0.001)、人员配置(β=0.171,P<0.001)、管理者在促进病人安全方面的意愿和行动(β=0.170,P<0.001)。见表5。

表5 医务人员对病人安全理解的影响因素

2.5 医务人员不良事件报告频率的影响因素

控制人口学特征、工作特征等混杂因素后,影响医务人员不良事件报告频率的因素按影响大小依次为对于错误的反馈和交流(β=0.265,P<0.001)、医院管理支持(β=0.090,P=0.001)、交接班和转科程序(β=-0.088,P<0.001)、沟通开放性(β=0.086,P=0.002)。见表6。

表6 医务人员不良事件报告频率的影响因素

3 讨论

3.1 杭州市医务人员对病人安全文化认知水平较低

杭州市医务人员对病人安全文化认知的总体积极反应率低于李伦兰等的研究结果[3],也低于美国医疗健康研究与质量机构(AHRQ)提供的2016年数据[4],表明杭州市医务人员对病人安全文化的整体认知水平较低。本研究显示,杭州市医务人员的病人安全文化认知优势区域为组织的持续学习与改进及科室的团队合作,与沈贻萍等的研究结果一致[5-6],但这些学者的研究中优势区域还包括对错误的反馈和交流等,说明杭州市医务人员所认同的病人安全文化领域还需进一步扩展。杭州市医务人员的病人安全文化认知待改进区域为沟通开放性、不良事件报告频率、对错误的非惩罚性反应、人员配置,与杨伟等的研究结果不一致[6],这是由于杨伟所调查的医院设立了自愿、保密的不良事件报告系统,而杭州市医院尚未形成不良事件主动上报的氛围,由下至上的信息反馈不畅。

3.2 医院管理支持、人员配置、管理者的意愿和行动等因素促进医务人员对病人安全的理解

本研究显示,医务人员对病人安全理解的影响因素包括医院管理支持、人员配置、管理者在促进患者安全方面的意愿和行动、组织的学习与持续改进、部门间的协作等,这些因素有利于促进医务人员对病人安全的理解,说明杭州市医院病人安全文化总体上已经有了初步的发展。人员配置及管理者在促进患者安全方面的意愿和行动是促进病人安全全面理解的有利因素,说明杭州市医院管理者在促进病人安全方面扮演重要角色,有效的领导决策对于建立完备的病人安全文化至关重要[7]。杭州市医院管理者应制定相应的改进措施,营造积极的病人安全文化氛围,以保障病人安全。

3.3 对于错误的反馈和交流、医院管理支持、沟通开放性可以提高不良事件的报告频率

本研究中不良事件报告频率的影响因素包括对于错误的反馈和交流、医院管理支持、交接班和转科程序、沟通开放性,其中交接班和转科程序是提高不良事件报告频率的不利因素,其他均是有利因素。沟通开放性是提高不良事件报告频率的有利因素,在高权力距离文化影响下,杭州市医务人员在发现病人安全风险时不敢提出质疑,从而影响他们报告不良事件的频率[8]。交接班和转科程序是不利于提高不良事件报告频率的因素,可能由于杭州市医务人员在交接班和转科这一病人安全的薄弱环节中高度警惕,减少了不良事件的发生。医院管理支持是提高不良事件报告频率的有利因素,说明医院管理者的支持和重视会提高医务人员对病人安全的关注程度,从而提高对病人安全的认知,促进医务人员对不良事件的主动上报行为[9]。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