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我在幼儿园会想妈妈——小班幼儿分离焦虑的个案分析

时间:2024-06-19

四川省绵阳教工幼儿园 袁琳琳

马来亚大学教育学院 刘 聪

焦虑是以生理性紧张的躯体症状和对未来的忧虑为主要特征的负面情绪状态。小班幼儿分离焦虑,特指小班幼儿第一学期入园时与照料人分离而出现的负面情绪以及生理反应,例如悲伤、紧张、暴躁等负面情绪以及食量减少、入睡困难等生理反应,甚至是频繁尿床等行为退化。家长也会出现一定程度的分离焦虑。家长的分离焦虑程度与幼儿分离焦虑程度呈现正相关,也就是说家长本身的分离焦虑越严重,相对应的幼儿分离焦虑程度越深。家长的分离焦虑更多地表现为担心幼儿无法独立生活和得不到充足的照料。

新入园的小班幼儿分离焦虑,不利于幼儿的生理发育、情感发展、社会交往以及独立性养成。小班幼儿分离焦虑的主要原因是什么?其中主要的家庭原因是什么?幼儿教师应该如何帮助幼儿和家长缓解分离焦虑?如何通过家园共育的方式帮助幼儿尽快适应幼儿园生活?我们希望通过个案分析,给广大教师一些启发。

一、幼儿的分离焦虑表现

(一)在幼儿园的表现

今年9月新学期入园时,妞妞以3岁9个月的年龄开始了自己的幼儿园生活。刚入园时,妞妞每天早晨在幼儿园门口都会和妈妈挥手说“再见”,并没有出现和妈妈分离的反抗情绪,能按照班级教师的要求摆放好书包和水杯,然后进入活动室参与班级活动。可是,一到午饭时间,妞妞就会端着饭碗掉眼泪,说:“我想吃妈妈做的肉,我不想吃幼儿园的饭。”午睡时,妞妞也会大哭,想要妈妈抱抱,想让妈妈陪伴入睡。

(二)在家的表现

班级教师通过与妞妞妈妈访谈,了解到妞妞放学回家后也会出现消极情绪,例如妈妈和妞妞聊幼儿园的生活时,妞妞会突然哭起来,说:“我不想上幼儿园,在幼儿园我会想妈妈。”晚上睡觉时,妞妞这种消极情绪更为严重,每天晚上入睡前都抱着妈妈不愿放手,并且边哭边说:“我明天不想上幼儿园,在幼儿园会想妈妈。”

二、对幼儿分离焦虑的分析

(一)幼儿方面

妞妞的分离焦虑主要体现在独立吃饭和自主入睡两个环节。这也是班级里部分幼儿出现哭闹等负面情绪的主要环节。教师在与家长的访谈中发现妞妞在家通常是自己吃几口饭后便由家长喂饭,并且没有养成午睡习惯,晚上入睡前需要妈妈讲故事陪伴入睡。妞妞这类幼儿没有独立进食和自主入睡的过往经验。这是一种低自我效能感的表现。这类幼儿会因认为自己做不好这件事情而害怕和焦虑。没有经常练习抓握工具进食的幼儿,容易在独立进食出现困难时想念家人喂饭的情景而触发分离焦虑;没有体验过自主入睡的幼儿,在没有人哄睡时会因想念妈妈的故事或者爸爸的手臂等而出现分离焦虑的负面情绪。

(二)家庭方面

妞妞的妈妈是一位高校教师,现在正在攻读博士学位;妞妞的爸爸是一位工程管理专业的高校教师。妞妞还有一位主要照料人,是已经退休的外婆。在妞妞的成长过程中,经历过比较大的环境改变:其中最大的一次环境变动是妞妞1岁9个月时,妞妞和妈妈、外婆一起去马来西亚居住一年,之后三人一同回到国内,妞妞也因此和爸爸分离近一年时间。文化环境、饮食习惯、传统习俗和语言环境的重大改变,会对幼儿的身心造成较大影响。妞妞在变迁的环境中,和同伴交往的机会比较少并且没有固定的同龄玩伴,她只能很稳定地依恋自己的妈妈,因此与妈妈分离时妞妞会出现分离焦虑。

教师根据之前与妞妞妈妈的访谈了解到妞妞妈妈对妞妞主要采用的是偏放纵型的教养方式。对于妞妞的情感态度,妞妞妈妈大多表示支持、理解和接受,例如入园第一天,妞妞放学回到家含着眼泪告诉妈妈“我在幼儿园会想妈妈”时,妈妈拥抱孩子并且告诉她“妈妈知道妞妞离开妈妈很难过,妈妈今天和你分开之后也非常想念你”。妞妞妈妈对于妞妞的行为容许程度大于控制程度,例如在家吃午饭时,妞妞自己用勺子吃了几口以后表示不想自己吃饭了、想要爸爸或者妈妈帮忙时,妞妞的爸爸、妈妈以及外婆都会抢着给妞妞喂饭。

三、缓解幼儿分离焦虑的策略

在上述个案中可以看到,妞妞妈妈在妞妞的认知发展、情感表达、心理健康和家庭环境上提供了积极的支持,但是忽略了妞妞生活技能的培养以及独立性的锻炼。我们从妞妞和妞妞家庭的个案中汲取了一些有利于缓解幼儿分离焦虑的策略,摈弃了一些加重幼儿分离焦虑的做法,得到以下结论。

(一)重视入园准备

1.教师准备

第一,创设温馨、宽松的班级环境。温馨、宽松的班级环境能让刚入园的小班幼儿感受到家的归属感和安全感,有效缓解幼儿的分离焦虑。所以,班级教师应选用幼儿喜爱的故事、卡通或动物等形象来创设班级环境。例如妞妞班级的环境创设就选择了小班幼儿喜爱的“恐龙”这一形象,以清新、自然的绿色为主色调,营造了温馨、宽松的班级氛围。此外,妞妞班级还以“恐龙”为环境创设主要元素,在桌面、床头、水杯架、书包架、拖鞋架上粘贴带有恐龙图案的幼儿名字,让幼儿感受幼儿园生活的新奇和有趣。

第二,提前熟悉班级幼儿及家长。班级教师应提前熟悉幼儿及家长,为教师与幼儿第一次见面做好准备,增加彼此的熟悉度和沟通话题。教师应尽快了解班级男生、女生人数,有效记住幼儿姓名。教师在与幼儿第一次见面时,要减少彼此的陌生感。此外,教师可以利用便利的线上交流平台,例如通过在班级QQ群建立孩子家庭活动的群相册、利用视频会议软件与幼儿和家长进行线上互动等方式,尽快熟悉幼儿外形特征、了解幼儿在家的活动情况,找寻与幼儿交流的话题,加快幼儿对班级教师的熟悉速度。

第三,让幼儿提前熟悉幼儿园环境。班级教师可以组织幼儿提前参观幼儿园,熟悉班级教师及环境,激发幼儿对幼儿园生活的兴趣,减少幼儿对新环境的陌生感和畏惧感。疫情期间,教师可采取分批入园参观的方式,可对幼儿园标志性建筑或班级代表性玩具进行介绍,加深幼儿对幼儿园环境的印象,引起幼儿兴趣,激发幼儿想上幼儿园的欲望。

2.家长准备

第一,引导孩子掌握基本生活技能。妞妞现在身高108厘米,体重24公斤。很显然,妞妞属于过度喂养的幼儿。家人总是担心妞妞自己吃饭吃不饱,一旦妞妞放下勺子不愿意自己进食时家人马上争抢着喂食。这不仅影响了妞妞的生理健康,也阻碍了妞妞独立性的养成,非常不利于妞妞的幼儿园适应。家长应多锻炼孩子的主动性和独立性,鼓励孩子自己进食,注意餐点营养均衡,并且可以选择多种类型的餐具供幼儿使用。家长不要担心孩子会搞得一团糟,也不要担心孩子吃不饱,要让孩子饮食适量、少吃多餐,引导孩子自己操作餐具,鼓励孩子自己进餐。除此之外,家长应在生活中多引导孩子掌握自己如厕、用敞口水杯喝水、清洗手和脸等生活技能,以帮助孩子更好地适应幼儿园的生活,增强孩子在幼儿园生活体验中的自我效能感,减缓分离焦虑。

第二,调整孩子的作息时间。养成良好的睡眠习惯是幼儿适应幼儿园和克服分离焦虑的另一个重要准备。家长需要提前了解孩子将来要入读的幼儿园入园、午睡、离园的时间表,根据时间表调整孩子的作息规律,并且锻炼孩子自主入睡的能力。

第三,为孩子提供与同伴交往的机会。依据社会性发展划分的游戏阶段,小班新入园幼儿的年龄为3~4岁,这个阶段的幼儿处于平行游戏阶段。在此阶段,幼儿仍然以单独玩游戏为主,即使有同伴在场,幼儿依然独自玩耍,较少出现互动。但是幼儿能察觉到其他幼儿的存在,他们会相互靠近,也会出现眼光接触,还会有初步的观察和模仿行为。家长应该为孩子多提供与同伴在一起的机会。这种常与同龄人相处的方式会成为孩子适应幼儿园新生活的过往经验,能够帮助孩子更好地克服与家长的分离焦虑。

第四,帮助孩子做好心理准备。入园前,家长应提前告知孩子即将上幼儿园的事实,可以经常和孩子谈论幼儿园的环境、教师、同伴、玩具,也可以通过绘本等方式帮助孩子了解幼儿园的生活,提前熟悉幼儿园的人、事、物,做好孩子入园的心理准备。

第五,做好物质准备。幼儿入园需要许多的物质准备,如水杯、拖鞋、汗巾、家人的全家福照片等。家长应和孩子共同协商,选择孩子喜爱的水杯图形、拖鞋样式、汗巾图案等。孩子入园后,熟悉、喜爱的个人物品能起到抚慰的作用。对于入园分离焦虑严重的孩子,则可以提前准备与亲人分离的替代物,帮助孩子做好顺利入园的准备。

(二)入园后教师缓解幼儿、家长分离焦虑的方法

1.缓解幼儿分离焦虑

第一,善用游戏,让幼儿尽快喜欢幼儿园生活。有趣的游戏活动能够给幼儿带来巨大的快乐,帮助幼儿尽快适应班级集体生活,喜欢上幼儿园。例如,妞妞所在的班级在开学初就多以音乐游戏活动、趣味手指游戏活动、户外体育游戏活动为主。教师可通过丰富多彩的游戏,吸引幼儿的注意力,激发幼儿上幼儿园的愿望,减缓幼儿的分离焦虑。妞妞班级开展的“趣味盲盒”游戏活动,受到了幼儿的热烈欢迎。通过“摸盲盒”赠送幼儿小礼物的形式,教师表达了对幼儿的欢迎,以此增加幼儿对班级教师的喜爱,加快幼儿对新环境的适应速度。

第二,善于表达,建立良好的师幼关系。教师与幼儿间的交流是建立良好师幼关系的关键。晨间接待时,教师对幼儿一句温暖的问候、一个友爱的抱抱,都能带给幼儿“家”的温暖,有效缓解幼儿紧张的情绪。因此,教师要多运用肢体动作、语言、表情,主动与幼儿交流,创造幼儿与教师熟悉的机会,尽快建立良好的师幼关系。除此以外,当幼儿有情绪或生理反应时,教师应及时给予回应,以正面、理解、包容的态度面对,给予幼儿足够的安全感。

第三,善于管理,帮助幼儿尽快熟悉幼儿园一日生活流程。幼儿入园后,离开熟悉的家人,来到陌生的环境、接触陌生的教师和同伴,面对未知的一切,往往会产生陌生感和畏惧感。让幼儿尽快熟悉幼儿园生活,建立有效常规,是当务之急。针对小班幼儿具体形象性思维的特点,教师可以采用直观的图画方式,提示幼儿班级活动的开展内容。比如,妞妞所在班级的教师通过集体教学活动和晨间谈话的方式,对班级一日流程内容进行讲解,并在每个活动环节之前进行语言提示和图画展示,帮助幼儿提前悉知即将进行的活动,让幼儿在做好相应准备的同时,更好地记忆幼儿园的活动内容。

2.缓解家长分离焦虑

第一,协助家长正确面对孩子的分离焦虑。在上述个案中,虽然妞妞在园和在家都出现分离焦虑的负面情绪,但是情绪依旧是可以得到控制的,并且入园时没有出现强烈的反抗行为。这与妞妞妈妈接纳妞妞分离焦虑情绪和引导妞妞正确面对分离焦虑有关。如果人的负面情绪得不到释放,始终被压抑,会造成严重程度不等的心理疾病。成年人在面对环境突然的改变时也需要一段时间来调整心态和适应新环境,那么孩子在进入幼儿园的陌生环境后出现害怕、紧张、焦虑和痛苦等负面的情绪时,

家长要正确接受和理解,并帮助孩子正确面对。

当孩子在家哭闹着不去上幼儿园时,家长切忌生拉硬扯强行送入园,并且不顾孩子哭闹而转身离开。这种强行分离无法从根本上消除孩子的分离焦虑。入学前以及放学回家时,家长应该多和孩子就幼儿园的一日生活进行交流。在交流的过程中,孩子会很自然地在某些场景下流露出分离焦虑的负面情绪。家长应该对孩子的负面情绪表示接受和理解,让孩子的焦虑情绪得到正确的释放,同时感同身受地告诉孩子自己和孩子分离后的感受,让孩子知道出现分离焦虑不可怕也不奇怪,因为爸爸妈妈在离开孩子的时候也会不安、紧张和想念。因此,在父母送孩子入园和接孩子离园时,教师应该对分离焦虑情绪严重的家长进行以上内容的建议和指导。

第二,实现家园共育,协助孩子克服分离焦虑。幼儿园一线教师在小班的开学季心里充满了期待和担心:期待着新班级里幼儿一张张稚嫩的小脸,担心着那些因为分离而出现哭闹、暴躁甚至攻击性行为的幼儿。科技的发展为家园共育搭建了更高效的沟通平台。教师可以通过微信、QQ等社交软件与家长分享一些幼教学者和研究者撰写的有关幼儿分离焦虑的文献资料。教师也可以通过分享照片和录像帮助家长了解孩子在园的生活状态,缓解家长因为长时间见不到孩子而产生的焦虑感。

另外,教师还可以在班级群里提前上传本周的活动计划表,并且在幼儿园一日生活结束后在家园沟通平台上概述今天的活动,鼓励家长在家里延续幼儿园的活动,一方面可以为家长提供陪伴孩子的内容和方式,另一方面可以促使幼儿将家庭和幼儿园联系起来,最终的目的都是为了引导孩子顺利地克服分离焦虑,爱上幼儿园。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