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天水市农村产业结构现状与突破路径探析

时间:2024-04-24

王丽霞 何彦峰

摘要:对天水市近年来产业结构现状分析的基础上,结合当地产业结构特点,针对存在的问题,从发挥政府职能、引导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调整种植结构、提高经济作物种植比例,加快小城镇建设、带动非农产业发展,加强农产品生产基地建设、做大做强龙头企业,充分挖掘旅游资源、加快旅游产业化进程几方面提出了突破路径。

关键词:天水市;农村产业结构;路径

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坚持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重中之重,统筹推进工农城乡协调发展,出台一系列强农惠农政策,实现了农业连年丰收、农民收入持续提高、农村社会和谐稳定,农业经济发展取得了显著成效。但在农业经济快速发展过程中,依然存在着农业发展质量效益不高,农民增收后劲不足,农村自我发展能力较弱等问题,农村的创新发展和全面振兴迫在眉睫,因此研究分析天水农业经济发展过程中存在的主要因素,并寻求突破路径,成为解决天水农业产业化发展的关键。

一、天水市基本概况

天水市位于甘肃东南部,横跨长江、黄河两大流域,地处六盘山地、陇中黄土高原和秦岭山地交接处,辖两区五县,有113个乡镇(其中建制镇78个,乡35个),2491个行政村,11519个村民小组;区域面积14325平方公里。截至2018年,全市常住人口335.49万。是一个以农业为主,粮食生产占绝对优势的市。

二、天水市产业结构现状

新型城镇化既是解决农业、农村、农民问题的重要途径,也是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实现共同富裕,产业结构调整的重要依托,经济增长、产业发展是新型城镇化发展的根本。“十二五”时期,天水市生产总值由2010年的300.22亿元增加到2015 年的553.80亿元,年均增长10.94%;人均收入由1.15万元增加到2.1万元,年均增长12.18%;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由54.8亿元增加到111.04亿元,年均增长13.74%;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由125.6亿元增加到262.42亿元,年均增长14.76%。经济发展调速不减势、量增质更优的局面初步形成。

由表1可知,五年来,天水市产业结构逐渐优化,第一、二产业占比逐年减小,第三产业占比逐年增大,说明天水国民经济总量增长由第一、二产业转为由第三产业带动。但与全国、全省平均水平相比,仍然存在第一产业比重偏高,第二产业比重偏低,第三产业发展不充分、不平衡的问题。

三、天水市农村产业结构存在的问题

(一)农村产业结构不合理,富余劳动力转移缓慢

天水市是一个以农业为主的中等城市,农业人口多,经济欠发达,为了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天水市对农村产业结构不断进行调整,但种植业比重大的格局始终未得到有效改变。至2017年,第一产业产值102.69亿元,占总产值的16.70%,相比经济发达地区,存在第一产业占比较大,第二、三产业相对不发达,农产品加工转化增值率较低的问题。

产业结构的变化反映了劳动力就业结构的变化。由表2可以看出,随着经济发展,天水市农村第一产业的就业比重下降缓慢,平均每年仅下降0.34%;第二、三产业就业比重缓慢上升,第二产业从 2013 年的15.11%上升至 2017 年的16.58%,平均每年仅上升0.29%;第三产业就业比重升幅更慢,从 2013 年的25.27%上升至 2017 年的25.70%,平均每年仅上升0.09%。至2017年,从事第一产业的劳动力仍有96.12万,占57.73%,说明一半以上的农村劳动力仍然从事农业生产。虽然近五年来,天水市第一产业富余劳动力正向第二、三产业转移,但第二、三产业就业比重增长缓慢,特别是第三产业增长甚微,各产业间呈现出明显不协调状态。

(二)第一产业内部各产业比例不协调,农作物种植结构亟待调整

天水市近五年农牧渔业总产值及构成见表3,由表3可知,“十二五”期间,天水市农林牧渔业总产值虽然处于上升趋势,但仍然以农业产值占绝对优势。截至2017 年,农业、林业、牧业、渔业及农牧渔业服务业结构比例为87.29%∶1.42%∶10.64%∶0.08%∶0.57%,可見第一产业内部结构极不合理,主要表现在种植业占比过大,农业占总产值比重的87.29%,林业占1.42%,林业在总产值中比重太小,牧业占比相对较大,但处于下降趋势,渔业多年基本没有变化。农村产业结构不协调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为农业服务的产业在农村经济中的占比小;二是农产品加工产业发展不足,使农产品价值增值能力弱,与现代化农业发展不相适应。

天水市农作物主要种植业结构见表4。由表4可知,种植业内部,以粮食作物为主,各年粮食作物种植较均衡,变幅不大,粮食作物播种面积比重5年间仅下降了 2.20 %,降幅不大。经济作物在5年间变动甚微,仅上升 0.41 %,且种类单一,各年均主要以油料、药材为主。其他作物种植面积也变化不大,5年间仅上升1.80%,主要以疏菜和瓜果为主。说明天水市粮食作物种植结构在5年间虽有一定调整,但幅度不大。

(三)第二产业发展水平较低,与农业的关联度不高

近二十年来,天水市乡镇企业发展较快,至2017年全市已有乡镇企业的近3万个,乡镇工业已形成建材、机械制造加工、农副产品加工、手工艺品制造业等 36个行业大类、46个行业小类,乡镇企业已成为农村经济的支柱。虽然乡镇企业数量多、门类齐全,但规模均较小,吸纳农村剩余劳动力的人数有限。由表1可以看出,“十二五”期间,天水市第二产业就业人数仅增长了1.47%,截至2017年,从业人数仅占农村劳动力总数的16.58%,可见农村很多地方第二产业增长缓慢,第二产业与农业的关联度低。天水市自然资源丰富,第二产业发展潜力巨大,但受企业布局和农产品品牌经营理念不强等因素影响,仍然存在布局不合理、品牌产品较少、农产品深加工不足、经营风险较大等限制性因素,严重制约了农村第二产业的发展。

(四)第三产业的基础设施不健全,新型产业发展缓慢

长期以来,天水市农村第三产业一直是农村发展的弱项,虽然近年来农村商业、科技教育、交通运输业和乡村旅游业等产业有了一定的发展,但仍然存在农业综合生产力不高,发展后劲不足等问题,特别是第三产业中的一些新兴产业,如金融业、信息咨询、乡村旅游等产业发展较慢。但从农村经济发展趋势来看,金融业、信息咨询、乡村旅游等新兴产业的发展将对农村经济发展起到积极推动作用。

四、天水市农村产业结构突破路径

(一)发挥政府职能,引导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

当前,天水市农村产业结构总体上还处于欠合理状态,第一产业占比偏大,第二、三产业发展水平较低,农村劳动力转移速度缓慢,这种结构既不利于资源优势发挥,也不利于形成良性的经济增长模式。要改变这种经济运行模式,首先,要发挥政府在农村产业结构调整中的职能作用,从体制和机制上为产业结构调整提供制度保障。一方面政府要做好统筹规划,优化资源配置,充分发挥资源优势,注重培育优势明显的特色产业,推动第二、三产业的发展;另一方面要制定相关制度和优惠政策,从制度和政策上向第二、三产业倾斜,促进产业结构调整。其次,要做好农村富余劳动力的培训与就业指导工作,积极引导农民到非农产业就业。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门应积极开展市场调研,根据企业用工需求,全方位开展技术培训,提高农民的职业技能,加快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增加农民收入,推动农村经济发展。

(二)调整种植结构,提高经济作物种植比例

天水市是一个以农业为主的中等城市,长期以来农业在生产总值中占比较大,这一现状在短期内难以改变,因此,要加快农村经济发展步伐,首先,要调整农业内部的种植结构,各县区应结合当地的土壤条件和小气候特征,充分挖掘优质农产品资源,根据市场需求,规模种植附加值高的经济作物,尤其是在粮食生产出现阶段性、结构性过剩的情况下,应适当减少粮食生产,扩大优质经济作物种植比例,如麦积区大力发展花牛苹果、甘谷县重点栽培辣椒、武山县种植韭菜等,这些经济作物附加值高,销路好,能使农民快速增收致富。其次,要顺应民意,积极引导。基层干部应深入田间地头,认真听取农民意见,做好引导工作,并按照农民的种植意愿,组织和实施种植结构调整。

(三)加快小城镇建设,带动非农产业发展

天水市城镇化水平较低,各级政府应结合美丽乡村建设,加快小城镇建设步伐,完善各级工业园区基础设施建设,创造良好的生产、生活环境,吸引乡镇企业和新兴的农村工业来小城镇落户,这样既避免了企业排放的“三废”对农村生态环境造成污染,也有利于对企业进行管理和更好地开展服务,从而推动农村工业的发展。农村工业的发展反过来带动了农村交通运输、商务贸易、乡村旅游、餐饮等行业的发展,这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农村第二、三产业的发展,第二、三产业的发展,吸纳了较多的农村剩余劳动力就业,这样既缓解了农村第一、二、三产业之间比例严重失调的矛盾,也缓解了农村第一、二、三产业之间业就业严重偏差的矛盾。

(四)加强农产品生产基地建设,做大做强龙头企业

根据不同县区的农业资源状况和农业生产状况,充分发挥当地资源优势,在现有特色农产品生产布局基础上,合理优化产业结构和布局,以实现产业化、规模化经营和建设高标准农业生产基地为目标,加大资金支持力度,积极引进新技术,按照现代农业的标准积极推进基地基础设施建设,以优势产业引领带动农业产业全面发展。

根据地方经济状况和相关政策法规大力扶持龙头企业,在融资和贸易等方面给予政策优惠;积极鼓励和支持农产品加工企业改造升级,结合天水市农业发展情况,做好项目规划,支持龙头企业实施现代农业产业化示范工程;实行标准化生产,提升农产品质量和档次;加强品牌建设,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

(五)充分挖掘旅游資源,加快旅游产业化进程

天水市旅游资源丰富,境内既有自然景观麦积山,又有大地湾、街亭古等文化遗址,也有李广墓、姜维墓等古墓群,及水帘洞石窟、大像山石窟等石窟群和各类遗物等,这些自然景观、人文遗迹与当地社会风情、工艺特产相结合,构成了天水市丰富的旅游资源,吸引着来自国内外的游客。应在充分利用好现有旅游资源的基础上, 深入挖掘当地独具特色的生态旅游资源,构建设施花卉、生态果园等产业,促使当地在发展农村经济的同时,拓展农业产业链,推进乡村旅游业的发展,把乡村旅游打造成“富民工程”。进一步完善乡村旅游设施,逐步形成以麦积山景区为中心,辐射带动全市区域旅游的新格局。即构建以东南部名窟名山森林生态旅游为重点的自然风光旅游区,以中部卦台山、大地湾-街亭和秦安宗教商贸农业观光浏览区为重点的生态农业观光旅游区,以西部佛教文化奇山览胜旅游区和以东北部回乡风情佳境寻幽旅游区等重点特色旅游区域,带动全市旅游业的发展。大力开发天水市雕漆、天水市根雕、麦积山雕塑艺术品等旅游产品,培育新的增长点,尽快使旅游成为天水市富民兴市的支柱产业。

参考文献:

[1]杨金燕.浅谈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涵义、关键、问题与对策[J].农家参谋,2018(08):22.

[2]王梦琪.乡村振兴战略引领下通州城乡融合发展研究[J].上海农村经济,2019 (01):42-45.

[3]王虎生,孙锦云,王德贤.天水市农业产业发展现状与对策[J].甘肃农业,2016(07):20-21

[4]天水统计局.2013年天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N].天水日报,2014-04-08(06).

[5]天水统计局.2014年天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N].天水日报,2015-04-10(06).

[6]天水统计局.2015年天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N].天水日报,2016-04-12(06).

[7]天水统计局.2016年天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N].天水日报,2017-05-03(06).

[8]天水统计局.2017年天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N].天水日报,2018-05-04(06).

[9]袁月.新疆产业结构现状分析与思考[J].新疆职业大学学报,2015,23(04):17-20.

[10]林双成.论建立天水市乡镇企业人才培训体系的途径和措施[J].开发研究,1996(03):23-24.

[11]天水统计局.天水第三次全国农业普查主要数据公报[N].天水日报,2018-05-14(06).

[12]程国龙.天水优势农业产业发展研究[D].杨凌: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7.

[13]兰州大学经济学院西北开发研究所,天水市旅游局,等.天水市旅游业发展规划(2006-2020)[Z].2006.

[14]陈书玥,代方园.天水旅游业现状分析及发展建议[J].商场现代化,2017(17):187-188.

*基金项目:甘肃省科学技术厅软科学专项(项目编号18CX1ZE050)。

(作者单位:甘肃林业职业技术学院。何彦峰为通讯作者)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