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6-19
赵 蕾 刘红梅 杨子江
(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北京100141)
休闲渔业起源于20世纪60年代拉丁美洲的加勒比海沿岸,兴盛于20世纪90年代欧美、亚太地区。国际上,休闲渔业已逐渐成为现代渔业的支柱性产业。中国的休闲渔业始于20世纪90年代初,广东、福建和浙江省先行。近年来已成为中国许多地方大力扶持、发展的重要产业,特别是一些沿海、沿江和沿湖渔区的休闲渔业已经发展成为本地区经济的新增长点。对于休闲渔业的内涵,国内学者的表述各有侧重,表达形式各异。中国台湾省经济学家江荣吉认为,休闲渔业就是利用渔村空间、渔业生产的场地、渔法渔具、渔业产品及渔村人文资源等,经过规划设计,以发挥渔业和渔村休闲旅游上的功能,增进国人的渔业体验,并提高渔民收益,促进渔村发展。[1]考虑到休闲渔业在中国的实际发展情况,笔者较赞同这一说法。在这一定义中,休闲渔业有着更深刻的“文化”内涵,可以说休闲渔业是将传统的渔文化资源融入到现代的渔业发展方式中,按照旅游业的运营规律,综合规划设计、整合而成的一种新型经济业态。将更多的渔文化要素融入到休闲渔业中,也是未来休闲渔业深入发展的必然趋势。笔者试图从休闲渔业与渔文化的关系入手,通过分析传统渔文化在休闲渔业中的各种体现形式,探讨新时期背景下如何在继承和发扬传统渔文化中促进休闲渔业发展。
渔文化是指人类在长期的渔业生产实践活动所创造的并传承至今的物质与精神成果的总和。[2]渔文化作为整个人类文化体系中的一个分支,是以渔和鱼为特色的文化体系。中国渔文化的起源可以追溯至旧石器时代。[3]从原始社会到现代社会,人们从捕鱼、养鱼、吃鱼发展到赏鱼、写鱼、说鱼、唱鱼,逐渐形成了古老绚丽、丰富多彩的渔文化。中国悠久的渔业生产历史,加上不同地区的自然与人文的巨大差异,使渔文化形成了漫长曲折的历史特色、形形色色的地域特色、多姿多彩的民族特色和兼收并蓄的时代特色。在新的历史时期,随着现代科学技术和市场经济的不断渗透,渔文化的内涵更加丰富、功能更加多样化:不仅为当地居民提供了丰富的食物来源和良好的生活环境,还具有提供重要基因资源、生计安全、能源保障、生活休闲、旅游度假、景观保留、文化教育以及科学研究等多重价值和功能;不但能够提高和改善人们的物质生活水平,而且在满足人们的精神需求方面也起着重要作用。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文化在经济领域和经济活动中的渗透无处不在,产品的文化创意设计、地方特色经济与文化的结合等,无不在使文化资源转变为经济资源、文化产业促进经济发展。中国传统渔文化经过长期的历史积淀,在科学技术日新月异和市场经济迅猛发展的今天,为休闲渔业提供了重要的内容和发展思路,也为发展休闲渔业奠定了深厚的历史文化基础。
休闲渔业作为一种新型渔业经营形式,为弘扬传统渔文化提供了新的契机。有别于养殖、捕捞、加工等其他传统渔业生产形式,休闲渔业主要利用水域资源、渔业设施、渔村村舍、生产器具和水产品,结合当地的传统文化、历史背景和渔风渔俗,设计相关的休闲活动和空间来满足大众体验渔业的需求,实现休闲、娱乐的目的。[4]可以看出,悠久的历史景观、优美的自然风光和传统的民俗文化是休闲渔业发展的重要资源。休闲渔业不仅拓展了渔文化的经济价值功能,与渔文化相结合的休闲渔业还为渔业创造了一定的文化附加值。突出休闲渔业“渔”的特色,将传统的渔文化融入到现代服务经济中已成为发展休闲渔业的新热点。
目前,休闲垂钓、渔家乐、渔业博物馆、海洋文化节、民俗旅游等休闲渔业形式都具有浓郁的渔文化特色。休闲渔业中的渔文化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休闲娱乐
休闲娱乐主要包括休闲垂钓、划船撒网、赶海捕鱼、采贝挖蟹等休闲娱乐活动,这些活动融娱乐与健身为一体,丰富了人们的业余生活。其中,休闲垂钓是国内外休闲渔业的主要形式,休闲垂钓中所体现的垂钓文化也是中国渔文化重要的组成部分,我国垂钓文化的发展可谓历史悠久,源远流长。它起源于古代先民的渔猎生存斗争,随着生活环境的日趋安定和生活水平的逐渐提高,从最初的生产活动中分离出来,成为一种充满趣味、充满智慧、充满活力、格调高雅、有益身心的娱乐活动。中国幅员辽阔,水域资源丰富,为休闲垂钓提供了优良的自然钓场和丰富的鱼类资源。在新石器时代的出土文物中发现了很多鱼叉和骨质的鱼钩,在郑州商朝早期遗址的出土器物中还有青铜制的鱼钩。在中国其他地方发掘的古文化遗址中,都发现了许多骨制鱼钩。这些鱼钩的造型多样,其中有的在钩尖下面磨出了倒刺,多数鱼钓还磨有拴钓线的槽,由此可证明,当时的垂钓活动已具有较高水平。这些遗址大都位于内陆地区淡水水域,说明当时的钓鱼活动已经十分普遍。从原始低级的捕鱼生产工具演变为现代高科技休闲娱乐钓具用品,从简单的猎取渔获的生存技能发展到现代文明社会中各种精湛的海水钓鱼和淡水钓鱼文化,休闲垂钓中的渔文化包含着钓鱼技术进步与钓具演化发展两个方面紧密结合相互推动进步的发展史,此外,垂钓渔文化还体现在大量丰富多彩的文学作品以及艺术形式中。《诗经》《左传》等古籍中都有对钓鱼活动的描述。比如在《季风》中,有“竹竿,以钓于淇”的诗句(淇,指黄河的一条支流,位于河南省北部),这表明了春秋战国时期,人们已经用细细的竹竿在江河中垂钓了。古往今来,从“姜太公垂钓于渭滨”到柳宗元的“独钓寒江雪”,历代名人、文人都对钓鱼情有独钟,并留下了许多脍炙人口的名篇。还有以钓鱼为题材内容的绘画、陶瓷、画像、雕像等艺术形式来表现垂钓的高雅情操与大自然的秀美,构成一种具有独特风格的渔文化。
2、水上竞技
人们在长期的渔业生产实践过程中逐步创造形成了众多依托水域包括江河湖海等的水上竞技类活动。最早在原始社会人类捕鱼摸虾掌握水性后,出现古称“水嬉”的游泳,随着历史的进步和社会的发展,在沿海沿河地区还出现了弄潮、戏水、追鱼比赛、赛龙舟、帆船比赛等,这些竞技活动蕴含着深厚的渔文化,使参与者和观看者在休闲娱乐的同时,还能了解到更多的传统渔业知识和文化。如赛龙舟,它是中国民间传统水上体育娱乐项目,是多人集体划桨竞赛,已流传2000多年,它起源有可能始于原始社会末期,最早应是古越族人祭水神或龙神的一种祭祀活动。[5]史书记载,赛龙舟是为了纪念爱国诗人屈原而兴起的,后来,各地人们还赋予了赛龙舟不同的意义。贵州苗族举行“龙船节”以庆祝插秧胜利和预祝五谷丰登。云南傣族同胞在泼水节赛龙舟以纪念古代英雄岩红窝。现在南方不少地区每年端午节都会举行富有本地特色的龙舟竞赛活动。[6]唐代诗人张建封《竞渡歌》:“……鼓声三下红旗开;两龙跃出浮水来。棹影斡波飞万剑,鼓声劈浪鸣千雷。鼓声渐急标将近,两龙望标且如瞬。……前船抢水已得标,后船失势空挥挠……”这些诗句淋漓尽致地描绘出了龙舟竞渡的壮景。近代的龙舟比赛除了规程稍严格一些,其他也大抵相同。赛龙舟正式被列入中国国家体育比赛项目是在1980年,此后每年举行“屈原杯”龙舟赛。[7]由此可见,作为一种体育娱乐活动,赛龙舟体现了人们心中的爱国主义和集体主义精神,同时也彰显出深厚的文化底蕴。
1、渔村文化
渔村是经过长期涤荡的历史文化积淀,是渔文化的重要缩影,蕴含着浓厚的历史特色和时代背景。杜甫在《江村》中写道:“清江一曲抱村流,长夏江村事事幽。自去自来梁上燕,相亲相近水中鸥。老妻划纸作棋局,稚子敲针作钓钩。”寥寥数笔,生动地再现了唐代一个小渔村的生活图景。“吴江本泽国,渔户小成村。枫叶红秋屋,芦花白夜门。都无三姓住,漫可十家存。熟酒呼儿女,分鱼喧弟昆。不忧风雨横,惟惮水衡烦。鸥趁撑舟尾,蟹行穿屋根。怡然乐生聚,业外复何言。”[8](P572)描述的是明代吴江水乡的渔村风光和渔民的生活细节。民国时,缪荃荪有诗云“水村山郭,沃壤平原,州渚相间,阡陌相连,柴门流水……农舍约船,云帆浪楫,蟹簖鱼筌。”[9](P20)展现了民国时期苏南渔村的繁荣景象。一些历史悠久的古渔村由于其处于较为封闭的地区和环境中,区位相对偏僻,因此能够在漫长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得以不同程度地保留下来。这些渔村的传统景观保留的比较完好,很多民俗文化也在传承和发扬中展现着旺盛的生命力。如浙江象山的石浦古镇、山东威海荣成市河口“胶东渔村”,都较为完好地保留了古渔村的风土人情。随着经济市场开放程度的日益深化,传统的渔村文化开始同现代的外来文化相互交汇融合,渐次生成一种迎合时代的新渔村文化,其中“渔家乐”就是利用新渔村文化来发展休闲渔业的一种重要形式,很多沿海或海岛的渔民利用渔村风光、民俗民风、渔业生产等特色资源,吸引游客直接参与各种丰富多彩的渔业生产活动,如划船撒网、捕鱼采贝、赶海垂钓等,与渔民同吃同住同出海,亲身体验渔民生活,领略渔家风情。“渔家乐”既能让游客在休闲度假中感受渔村文化,丰富业余生活,又能增加当地渔民收入,带动渔区经济。如象山“中国渔村”作为全国综合性海洋文化休闲度假区,紧紧围绕丰富的海洋资源和深厚的渔文化内涵,无论是渔村主题别墅、三桅式古船、渔家排档、帐篷村,还是高挂的渔村风向标、渔家小船、桅灯等,都全方位展现了一个现代渔村的生活氛围和文化风貌。
2、景观遗址
水是渔文化的重要载体,也是人类文明的起源。沿河、沿海流域或地区的文化景观或遗址遗迹往往非常丰富,这些和渔业有关的景观或遗址遗迹是渔文化的重要内容,具有较高的历史价值、旅游价值和科研价值。
(1)文化景观包括以海洋文化为依托的海岛旅游和富有宗教信仰色彩的景观建筑等。中国海岛众多,风光奇特,海洋渔业和旅游资源丰富。目前,一些海岛先后开发了海岛生态旅游区、海滨度假区、海滨健身疗养基地、海滨探险基地、海岛狩猎区、海钓基地、影视拍摄基地等以休闲渔业、海洋文化和海洋休闲度假等为主题的旅游产品。部分海岛如舟山“海天佛国”普陀山、桃花岛、东极岛、广东的伶仃岛,以及山东的长岛等著名的海岛旅游胜地都蕴含着丰富的渔文化,融合了多元的历史、文化和民族特色。[10-11]中国与“水”有关的传统民间信仰有很多,影响较为广泛的有妈祖和龙王,这些信仰最直接的体现就是在各种建筑中,如妈祖庙、天后宫、龙王庙(宫)等,这些建筑分布广泛,其中很多仍然用于祭祀,吸引了国内外的大量游客参观祭拜。
(2)遗址遗迹包括古代人类社会生产活动及等。以浙江宁波为例,在象山的“中国渔村”,有印证明代抗倭将士伟绩的二湾摩崖石刻,有建于明代、雕镂精美的城隍庙,金鸡山上有明代的烽火台遗址,花岙岛上明末张煌言屯兵抗清的遗迹历历在目。素有“浙东门户”、“海天雄镇”之称的镇海是宁波海防遗址价值最高的地区,历经抗倭、抗英、抗法、抗日等战争,是东南沿海抗击外敌入侵的军事战略要地,在400多年间留下了十分丰富珍贵的海防遗迹。此外,山东、江苏、福建及南部沿海等省份都有部分具有历史价值和参观价值的海防遗址。[11]
3、餐饮美食
“民以食为天”,尝鱼鲜、吃渔家饭是渔文化中的美食文化在休闲渔业中的重要体现。海洋或淡水中的各类鱼虾贝蟹以及海参、鲍鱼等水产海鲜以其鲜美的口味、丰富的营养、独特的烹调技法广受人们的青睐。有地方特色的渔文化饮食已成为一些沿海渔区、渔村旅游观光中的一大“亮点”。当地政府除了推出将渔文化与美食佳肴融合而成独具特色的“美食文化节”,例如舟山的海鲜美食文化节、阳澄湖的蟹文化节、盱眙的龙虾节、青岛红岛的蛤蜊节等,还将餐馆打造成围绕各种鱼主题的渔文化主题餐厅,或利用渔村农舍,打造渔家特色宴,让游客在旅游观光的同时能够品尝到纯正、地道的渔家饭和时令海鲜,挖掘和弘扬了浓郁的地方饮食文化,进一步推动了地方旅游业和餐饮业的发展。
休闲渔业的观赏价值主要通过珍奇性和历史文化性来体现,借助集表演、科普教育、观赏娱乐于一体的休闲渔业开发形式,展示水生生物和渔业生产方方面面的渔文化。一方面,民间传统的观赏鱼文化与休闲渔业相结合不仅具有重要的文化价值,还具有较高的经济价值,特别是我国的金鱼养殖历史悠久,已经逐渐形成了观赏金鱼文化,丰富了世界观赏鱼文化,为人类的文明进步作出了重要贡献。另一方面,在具有科学性、知识性、趣味性的形形色色的水族馆、海洋馆、水产科研基地和海底世界中人们可以与水生生物近距离接触,观赏各种形态各异的鱼贝虾蟹龟鳖等,了解其生活习性,增长知识,还可以通过与海洋或渔业有关的展览馆、渔业博览会、渔船馆、渔俗馆,还有台风博物馆、灯塔博物馆、渔村博物馆等,使人们了解与海洋渔业生产活动有关的渔文化,以及各地的风土人情、民间故事等。作为中国最为著名的渔业博物馆,岱山中国海洋渔业博物馆是在海洋渔业文化实物及近现代渔业史料的基础上建立的集科学研究、文物保存、科普教育与旅游为一体的综合性博物馆,无论从博物馆的建筑外观还是内部展厅的藏品,都体现了浓厚的渔文化特色。整个展览既是一部海洋文化的演变史,又是一部鲜活生动的近现代渔业发展史,更是岱山乃至舟山渔民生活的变化史。
渔业节庆是渔业文化的重要内容,也是休闲渔业中具有较高参与性和观赏性的民俗体验活动,主要包括传统渔业节庆活动和现代渔业节庆活动。作为一种独特的文化形态,传统渔业节庆具有很强的地域特色和民族特色,是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受当地的地理环境、社会经济条件、生产生活方式等影响而产生的与渔(海)有关的一系列民俗节日和庆典活动。传统渔业节庆由于其历史悠久、文化传承性较强,因此对游客的吸引力较大。如各种形式的祭海节和渔业庙会:云南丽江纳西族居住区的“龙王庙会”、香港各区天后庙的“天后诞”、[12]澳门渔民的“妈祖祭”等。[13]青岛地区渔民历来有“祭海”的习俗,“祭海”是渔民在出海时祈求神祇保佑的盛大典祭活动,以迄今已有500余年悠久历史的即墨田横镇周戈庄的祭海活动最具代表性。[14]近年来,民俗旅游日渐受到人们的关注和青睐,一些地方政府为拉动当地旅游经济,以渔业资源和历史文化资源为依托,结合当地的自然地理条件和社会经济条件,开发出各种开渔节、海钓节、海洋文化节、海鲜节、渔民节等具有一定规模的新的渔业节庆活动。现代渔业节庆的内容丰富,娱乐性和参与性较强,涵盖民俗旅游、文化展示、餐饮美食、经贸洽谈、体育竞技等各种形式的活动。
传统渔文化几乎涉及渔区渔村人们生活的所有领域,大量形式各异充满活力的渔文化资源,如民俗节庆、食俗文化、渔具渔法、特色水产品,以及渔业景观或遗址等都为休闲渔业开发提供了丰富的文化资源,大力挖掘和开发传统渔业文化资源有利于丰富休闲渔业的文化内涵,使休闲渔业开发形式更加多元化,更具吸引力和竞争力。为此,在休闲渔业的开发建设中应深入挖掘渔文化资源的深厚历史文化内涵,发展原汁原味的渔业生产方式和渔区渔村文化习俗,开发富有独特文化魅力的渔业景观,通过产品创新、项目创新和服务创新,进行特色主题活动建设,一方面发挥渔文化的产业助推功能,使传统渔文化在走向市场的过程中进一步传承与弘扬,另一方面提升休闲渔业的文化内涵,避免休闲渔业庸俗化的倾向,实现渔文化与休闲渔业更大范围、更高层次的有机融合,形成文化建设与经济发展的良性互动。
渔文化不仅具有显著的经济价值,还具有不可估量的历史价值、科研价值和生态价值。在发展休闲渔业的过程中,对渔文化资源的开发利用,要坚持可持续发展观,正确处理好保护与开发的关系。一方面在进行渔文化休闲活动的同时,加强自然资源保护与环境建设,维护渔业生物多样性,反对盲目追求经济利益的最大化而牺牲生态环境,树立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并重的思想意识;另一方面,渔文化资源具有不可再生性,一旦消亡或流失,将不可复制或再生,因此,要适度开发、合理利用渔文化资源,通过有效的资金支持,加大对渔文化的挖掘、整理、抢救和保护力度,既要坚持发展创新、与时俱进,又要尽可能原汁原味地保持和呈现传统渔文化的优秀成分,将文化资源开发与传统文化保护结合起来。
休闲渔业中的渔文化内涵更强调民众的文化欣赏、文化体验、文化参与,因此,在制定休闲渔业发展规划时,应以增强消费者参与性和体验性为目标整合当地渔业生产、渔民生活、渔村风俗、特色水产品等各种渔文化资源,针对不同休闲渔业经营方式进行体验化设计,开发出参与性和体验性强、满意度高的休闲娱乐项目和服务。通过独特的民俗风情、丰富的活动形式,进一步增强休闲渔业的互动参与性,更好地满足绝大多数人的体验需求。
渔文化不仅是发展休闲渔业的重要资源,还为休闲渔业多元化发展提供了重要的依托和平台,但是当前对于渔文化的理论研究特别是针对休闲渔业中的渔文化研究仍然比较薄弱,与休闲渔业发展对渔文化理论研究的要求还存在差距,因此,必须尽快加强渔文化理论研究和创新,加强相关学科建设和专业人才培养,为休闲渔业发展提供坚实的理论依据和专业科学的系统指导;同时,加大对休闲渔业从业人员的培训和管理力度,增强从业人员对当地历史文化和风土人情的了解,提高休闲渔业的服务水平与层次。
中国的渔文化历史悠久、种类繁多、特色明显,具有较高的生态价值、经济价值和科研价值。因此,对中国千百年来在淡水和海水养殖、内陆和海洋捕捞、水产加工流通和休闲渔业等方面的渔文化进行总结、分析,并开展其发展策略研究,对于维护渔村景观、保护生态多样性、传承传统渔文化、保持渔文化的国际地位、促进中国渔业可持续发展都有着极其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国内对于渔文化的研究在改革开放以后进入了蓬勃发展的历史时期,[15]研究范围在不断扩大,但对于渔文化应用于休闲渔业的研究目前还未多见,为此,笔者试图从渔文化的视角,在分析休闲渔业与渔文化的关系的基础上,指出休闲渔业中的传统渔文化表现形式,并提出发展休闲渔业的策略选择。
休闲渔业是一种新兴渔业产业形式,是现代渔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和发展方向,对促进渔民持续增收、渔业持续增效有很大的推动作用。在发展休闲渔业的过程中,要找准其与中国传统渔文化的契合点,通过挖掘文化资源、生产文化产品,弘扬渔文化,丰富休闲渔业的内涵,使文化建设与经济发展彼此联动、互相促进,为实现现代渔业持续快速健康发展作出新的贡献。
[1]陈思行.美国休闲渔业现状[J].北京水产,2005,(1):8-11.
[2]宁波.试论渔文化、鱼文化和休闲渔业[J].渔业经济研究,2010,(2):25-29.
[3]刘红梅.我国渔文化保护和发展探析[J].农村工作通讯,2013,(5):56-58.
[4]吴诚根.试论我国渔文化的研究与开发[A].中国渔文化研讨会论文集[C].浙江:宁波出版社,2005.
[5]新华网.赛龙舟,端午节的习俗[EB].http://www.qh.xinhuanet.com/content_16625485.html,2009-06-09.
[6]佚名.端午节为什么要赛龙舟[EB].http://zhidao.baidu.com/question/264564991.html,2011-05-09.
[7]百度百科.赛龙舟[EB].http://baike.baidu.com/view/48604.htm?fromId=133082.html,2013-06-27.
[8](明)沈周.石田诗选(卷2渔村).四库全书[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
[9]缪荃荪,冯煦.江苏省通志稿[M].南京:江苏古籍出版社,1991.
[10]吕丞,罗黄儿,张妮.论我国渔文化的知识产权保护[J].科技视界,2012,(24):65.
[11]柴寿升.休闲渔业开发的理论与实践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08.
[12]高梁.澳门、妈祖和渔文化[J].江苏渔业,1999,(6):27.
[13]百 度 百 科.天 后 诞 [EB].http://baike.baidu.com/view/7344769.html,2013-05-03.
[14]柴寿升,常会丽.中国渔业节庆开发研究[J].济南大学学报,2010,20(3):52-56.
[15]周彬.中国渔业节庆开发研究[J].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2011,(12):1440-1444.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