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6-19
高 翔,王 宇
(重庆旅游职业学院,重庆 409000)
我国民族地区多分布于西南、西北和东北的边疆地区,生活于此的少数民族同胞也一代代守护和传承着先人创造的民族文化瑰宝。民族地区对于保持我国民族多样性、维护各民族团结、传承优秀民族文化、守卫祖国边防安全等具有重要而特殊的意义。这些地区既有丰富的动植物资源、富饶的物产和多层次的景观,也存在交通不便、信息闭塞、生产方式落后等困境。若要实现民族地区的进步和发展,首先要找到符合民族地区实际的发展路径。作为我国教育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职业教育是促进就业和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途径,而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则是职业教育的“灵魂”[1]。***总书记指出,职业教育前途广阔、大有可为,要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2021年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推动现代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的意见》从总体要求、强化职业教育类型特色、完善产教融合办学体制、创新校企合作办学机制、深化教育教学改革、打造中国特色职业教育品牌和组织实施几个方面提出了指导意见,意味着我国的产教融合进入了新的发展阶段。对民族地区而言,若要践行产教融合,新型中小城镇的力量也不容忽视[2]。产业和教育作为民族地区的代表力量,理应在民族地区的发展中发挥重要作用。职业教育在产业支持与配合下,也能更好地服务于社会的人力资源改革及区域经济社会发展[3]。而将产业和教育所在的民族城镇纳入考虑,集城镇之力助产教融合,以产教融合之果助城镇发展,从而实现产城教的融合发展也是一种趋势。但是在当前大力提倡产教融合的形势下,我国产城教的融合发展尚处于起步阶段[4]。如何认识民族地区产城教融合发展的时代意义、了解发展中的现实困境并优化发展路径,对民族地区产业、城镇和教育的发展都至关重要。
当前,我国很多民族地区仍处于城镇化发展的关键阶段。王学男指出,资本匮乏和基础薄弱是少数民族地区教育和经济发展的初始条件,但城镇化为民族地区提供了一个快速发展的机会[5]。因民族地区在我国政治、经济、社会和文化等方面都有特殊地位,民族地区的发展紧密关系着我国乡村振兴战略、“一带一路”建设等重要目标的实现。然而,民族地区的产业、城镇与教育并不能凭借一己之力实现民族地区的发展,三者只有形成合力方能带来更大的推动力。产城教发展模式有助于利用民族地区资源,提高民族地区发展水平[6]。因此,实现民族地区产城教的融合发展有着重要的时代意义。
***总书记指出,发展是第一要务,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是第一动力。创新对我国民族地区的进步和发展至关重要。产城教的融合发展便是提高民族地区创新能力的一项关键举措。首先,产城教的融合发展能为民族地区培养关键性创新人才。创新人才的思维、智慧与能力是创新的关键,产城教的融合发展能联合产业、城镇和教育三方的智力和资源为创新人才的选拔、培养、任用提供系统指导。其次,产城教的融合发展可加速创新成果的转化。创新人才的大量引入和产出必将促进创新成果的快速转化,这些转换能及时将知识成果市场化,实现收益最大化,从而实现创新人才的自身价值,提升对人才的吸引力。再次,产城教的融合发展可营造良好的创新创业氛围。教育方对创新人才的重点培养、产业方对创新技术的转换应用以及城镇方对创新文化的推崇将共同营造良好的创新创业氛围。最后,产城教的融合发展能推动管理体制的创新。创新本身对新颖性、灵活性和目的性的要求使管理体制也有了创新的需求。产城教的融合发展已是民族地区产业、城镇和教育三个不同主体的创新性结合,其管理体制也必将有利于区域创新的新型管理体制,为民族地区的创新发展提供宏观指引和多方保障。
对我国民族地区来说,长久以来由于位置偏远、交通落后、基础设施不完善、信息技术不发达等原因,使当地在经济发展中依然存在经济增长方式粗放、经济发展水平低、产业结构调整难等问题,经济条件难以与当地自然资源与文化资源的丰富程度相匹配,经济转型的需求甚为迫切。为达成这一目的,民族地区应统筹协调当地的经济发展规划,大力发展民族文化产业、旅游产业、现代服务业、生态农业等现代产业。产城教的融合发展一方面能够结合产业、城镇、教育三方的智慧,充分结合“互联网+”和大数据等时代背景,分析并利用当地丰富的人文资源和独特的自然景观,打造民族地区特有的、辨识度高的产业集群,为民族地区的经济转型提供宝贵思路。另一方面,产城教的融合发展也能通过核心技术开发、创新成果转化、关键设备引进等方式,为民族地区的经济转型提供强大的技术支持。此外,产城教的融合发展还能以产业、城镇、教育三方的影响力联结多方力量,共同为民族地区的经济转型争取政策、资金、土地等多方面的保障,通过产城教的融合发展,民族地区在经济转型的道路上能够有思路、有技术、有条件,民族地区经济转型的愿景也能早日变为现实。
资源的有限性与需求的无限性是一对长久存在的矛盾。民族地区的产业、城镇和教育历来有着各自的使命和发展轨迹,在发展过程中对各类资源的需求也不尽相同。如果三者不能打破彼此界限,必将带来资源上的浪费、生产效率的低下和社会发展的滞后。产城教的融合发展则是民族地区优化资源配置的重要途径。一方面,产城教的融合发展能加强民族地区产业、城镇和教育三方的信息交流,这些交流能够提供关于彼此发展需求、优势功能、人脉储备等方面的信息。另一方面,产城教的融合发展能够使三者以整体思维进行发展合作,拓宽彼此的合作范围、增加合作的可能性并加深合作程度。在民族地区实现产城教的融合发展,能够加强三者的交流与合作,在三者的发展过程中实现资源的最优化配置。
我国民族地区往往面临巨大的就业压力。一方面,很多民族地区生产方式较为粗放、经济发展相对滞后,使得民族地区对经济建设有着迫切需求,然而盲目加大经济建设投入则可能影响对教育的重视程度。教育经费投入不足、专业设置与市场脱节、失业人员培训不足等因素使民族地区各层次的教育质量堪忧,就业人员与待业人员的素质难以满足市场要求。另一方面,民族地区的就业渠道少、薪资水平低、发展空间小,与发达地区的条件相比吸引力不足,导致民族地区的劳动力更倾向于去发达地区谋求生计。因此,若能实现产城教的融合发展,就能将教育提升至与产业和城镇同等重要的地位。教育的过程能够得到产业与城镇的支持与建议,提升人才供给与市场需求的匹配度;产业方和城镇方能够获得专门定制的、高素质高技能的人才,职工培训成本得到降低,区域劳动力稳定性得到提升。产城教的融合发展能够打通人才从培养到实习再到就业的道路,为民族地区的发展建立稳定的、满足市场需求的人才队伍,大大缓解民族地区的就业压力。
我国民族地区丰富的自然资源和独特的文化资源固然有着独特性和吸引力,然而这种吸引力带来的多是游客走马观花式的观赏和游玩,并不足以吸引人才来此就业和居留,使各类人才在享受当地的自然和文化魅力的同时也为民族地区的经济建设或文化传承做出相应的贡献。产城教的融合发展一方面可以聚产业、城镇、教育三方之力提高当地的经济和社会发展水平,改善当地的基础设施条件和公共服务水平;另一方面,可以提升产业、城镇和教育各自的发展水平和质量,三者不断调整结构以使优质产业集群,逐渐提升民族地区的知名度。通过产城教的融合发展,民族地区能够最终实现生态环境良好、文化底蕴深厚、人才教育有保障、养老医疗条件好的适宜就业和生活的发展目标。
民族地区的产业、城镇和教育三方通常在地域范围、人员构成、可用资源和文化习俗等方面享有共性。这些共性经过历史的检验已形成稳固的根基,也成为民族地区产城教融合发展的重要基础。然而,产城教的融合发展在民族地区的实践过程中仍然面临着多重现实困境。
首先,民族地区产城教融合发展的意识淡薄。产城教融合发展是民族地区未来发展的重要趋势,但是目前这一理念的使用和推广并未达到应有的范围和程度,因此很多民族地区公众对它的了解非常有限。民族地区的产业、城镇与教育三方更愿意遵循自己以往的发展轨迹,没有形成三方融合发展的意识。
其次,民族地区产城教融合发展的观念落后。产业与城镇、产业与教育、教育与城镇的双边合作并不少见,它们都有一些既定的合作模式。但是产城教的融合发展并非三者双边合作的简单相叠,而是一个充分考虑彼此供需,充分考虑现代化、信息化、智能化等社会背景的三者融合发展的新组织体。
最后,民族地区产城教三方融合发展的思想动力不够。究其根源,是因为民族地区产城教三方未能充分认识融合发展能给彼此带来的利益。就产业方而言,产城教的融合发展能提供高素质高技能且认可企业文化的专业人才,加速产品升级,提高生产效率,加强产业创新;就城镇方而言,产城教的融合发展能提供具有民族情怀的专业人才,创新管理体制机制,推动经济转型,促进文化传承和推广;就教育方而言,产城教的融合发展能从建设实习实训基地、提供就业岗位、扩充行业师资力量、增加学校知名度等方面推动教育发展。
产城教的融合发展对民族地区来说是一项牵涉众多主体和领域的综合发展方式。目前,民族地区产城教融合发展的各方面保障机制不健全,可能会影响发展的速度与成效。具体而言,产城教融合发展保障机制包括以下几方面:
一是政策保障。制定和完善政策法规能够给公众及行业提供宏观指引,政策保障不足,则会带来思想不统一、规划不协调、缺少权威性等问题。
二是资金保障。充足的资金对产城教融合的顺利发展至关重要,资金保障不足则会使精心设计的发展规划难以落地,人员缺乏动力,项目进度迟滞,最终使发展受限。
三是公共服务保障。健全的公共服务保障机制应从养老、医疗、保险、教育、救助、福利等方面为社会公众提供帮助,但目前民族地区的公共服务保障体系供给少、质量低、供给不均,难以为产城教的融合发展提供很好的支撑。
四是监管保障。监管机制能约束个人和组织的行为,使之符合既定规则的要求。有效的监管可以加强组织的协调力、提升效率并调动组织的积极性。然而,目前民族地区在产城教融合发展中存在监管机构不健全、制度不完善、管理不到位等问题。这些问题既影响着监管的效果和影响力,也影响着产城教融合发展的前进方向和速度。
在产城教的融合发展中,机构间信息的交流与人才的流动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有学者指出,人员流动会将一个领域的观念引入另一领域,促成合作项目并提升跨机构的理解[7]。通过人才的流动,民族地区的产业、城镇和教育也得到了有效的联结,既促进了自身领域的发展,也促进其他领域的改进,带动并加强了产城教三方的融合发展。因此,可以通过推动人才流动的方式强化民族地区产城教三方的融合发展。但是,民族地区目前并未建立人才流动的畅通渠道,机构间各类人才进行的临时性和浅层次交流居多,两个领域内的短期性人才互派较少,三个领域兼通的人才流动则非常罕见。这种局面并未充分利用各方机构的优势资源,也未形成各领域思想、信息、技术的长效交流体系。除了人才流动渠道不畅通外,人才的质量和数量也是重要影响因素。只有充足的、素质与技能高的人才队伍,才能有效推动人才流动并激发人才的活力。
经济基础的发展和人民经济条件的改善是实现美好生活的重要前提,但长期以来由于经济增长方式粗放、生产效率低、产品升级慢等原因,民族地区的经济发展一直较为滞后。产城教的融合发展则是民族地区优化产业结构、推动经济转型升级的重要途径。产城教融合度高,对三方均有益,区域发展也能得到促进;反之,如果产城教三方融合度低,对三方都不利,对民族地区的经济发展而言也是极大的挑战。因此,若要促进民族地区产城教的融合发展,推动民族地区社会经济快速发展,则有必要采取有效措施突破各种现实困境。
提高民族地区产城教融合发展的意识,形成对产城教融合发展的清晰而系统的认识是民族地区顺利实现产城教融合发展的重要基础。一方面,需要提高直接参与产城教融合发展的组织机构人员的认识,以此提高他们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另一方面,需要提高公众对产城教融合发展的认识,让他们足够理解和支持产城教融合相关的项目和行动。提高这些组织机构人员和大众对产城教融合发展的认识不只是要让他们知晓相关的名称和意义,也应对产城教融合发展的内涵、方式等有了解,这样才能真正使产城教的融合发展获得良好的群众基础。若能统一大家的思想认识,深化大家对产城教融合发展的理解,在传统发展思路遭遇瓶颈时便会将产城教融合作为解决问题的首选方式。
产城教的融合发展需要从组织机构、管理制度等方面进行统筹规划,以使发展的各个阶段和各个环节都能得到有效的服务与监督,行动者也能因此得到激励,提升创造力与主动性。产业、城镇和教育三方可抽调人才建立专门的管理机构、制定统一的规章制度、实行灵活的管理体系,确保各项工作服务到位、职责到位、监管到位。三方既要加强内部协调,又要加强彼此协调,提升整体合力,使机构设置精简合理、职能分工专业明确、整体运作灵活高效。此外,政策、资金、公共服务和监管等方面的保障机制是产城教融合得以顺利进行的重要前提,各级政府和各类社会组织至少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完善产城教融合发展的保障机制:出台促进产城教融合发展的各项制度,保障产城教融合发展的重要地位;推进公共服务体系改革,加大公共服务力度,扩大公共服务范围,提高产城教综合体的承载能力和吸纳能力;通过增加财政扶持力度,加大招商引资力度、拓宽资金筹措渠道等措施为产城教的融合发展提供资金保障;健全监管制度和机构,使各项活动符合产城教融合发展的规划和原则。
人才流动会受到人才数量和质量的影响。相较于研究型或综合性大学,职业教育机构在民族地区更为常见。因此,民族职业教育的水平对于民族地区的发展至关重要[8]。民族地区的发展不仅需要了解民族特色、掌握行业知识与技能的人才,还需要具有本土民族情怀、愿意为民族地区发展服务的人才。这种对专业素质和民族情怀都有要求的人才培养难度大、要求高,因此民族地区在发展中一直存在着严重的人才缺口,人才成为了影响民族地区发展的关键。如果民族地区的人才培养未能完全契合当地发展的需要,学生就业便会出现困难;就业率低会导致人们不愿意报考民族地区的院校,从而出现生源不足的问题;生源不足会导致高校人才队伍缩小,产业和城镇的人才缺口将增大。这样的恶性循环不但使学校发展面临威胁,也阻碍了民族地区的未来发展。与此同时,为使产城教三方实现充分的人才流动,带来思想和技术上的交流,有必要畅通三方机构人才流动的渠道,建立人才流动的柔性机制,鼓励人才进行流动与交流,让市场需求在人才资源配置中发挥决定性作用。在畅通人才流通渠道之后,产城教三方既充分了解彼此的优势与劣势,又能充分了解对方的发展规划及对人才的需求,还能给彼此的合作提供良好的协商契机,在充分考虑各方背景的情况下,用最优的方式培养出符合民族地区各方建设需求的专业人才,真正建立产城教三方融合发展的共同体。
民族地区集资源富集区、水系源头区、生态屏障区、文化特色区以及边疆地区于一身[9],因此民族地区的发展问题更具有特殊性、典型性和多元性。作为事关我国国计民生和社会稳定的重要内容,也作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重要基础,民族地区经济社会的长足发展能够促进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持续推动各族人民生活的改善,助力实现各族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从而更好地实现民族团结进步。为了在乡村振兴背景下实现民族地区的高质量发展,应充分发挥民族地区产业、城镇和教育三方的优势功能,瞄准利益相关者的多样化需求,实现人才、土地、资本、制度、创新等要素的最优配置,充分激发民族地区的内生发展动力。只有这样,才能深入推动民族地区经济社会的转型升级,全面助力民族地区实现乡村振兴。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