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6-19
高丽君,陈 宇(乌海职业技术学院,内蒙古 乌海 016000)
2016年3月,李克强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将“工匠精神”融入到企业和生产过程中。此后三年,“工匠精神”一词连续出现在政府工作报告中。2016年4月,***总书记在知识分子、劳动模范、青年代表座谈会上指出:“无论从事什么劳动,都要干一行、爱一行、钻一行。在工厂车间,就要弘扬‘工匠精神’,精心打磨每一个零部件,生产优质的产品。”2017年10月,党的十九大报告中又写到“弘扬劳模精神和工匠精神”。不难看出,党中央高度重视“工匠精神”,但“工匠精神”如何落实,却存在着很多亟待解决的问题,尤其是高职院校人才培养与“工匠精神”的有效融合,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笔者对内蒙古高职院校关于“工匠精神”的培养做了问卷调查。调查结果显示,内蒙古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缺乏“工匠精神”的原因:学校占31%,学生个人因素占25%,教师占17%,社会占23%,其他原因占4%。由此可见,学校自身发展和个人原因是内蒙古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缺乏“工匠精神”的最主要因素,社会和教师原因次之,其他原因占比最小。
从问卷结果中发现,内蒙古高职院校人才培养过程中“工匠精神”缺乏的最大因素源自自身。一是院校领导层对“工匠精神”的重视不足。一个学校发展中最核心的因素是领导层,而领导层思想理念关乎整个学校的发展。随着职业教育的发展,我国高职教育已从粗放式发展迈入内涵式发展。而随着内蒙古高职院校数量的增加以及生源数量的下滑,部分高职院校领导侧重巩固办学规模,对内涵式发展关注不足,对“工匠精神”融入办学还停留在学习上级文件、张贴“工匠精神”标语上,未对“工匠精神”与人才培养融合进行深入探索。二是高职教师缺乏“工匠精神”的自身塑造。教师是学校教育教学的实施者,教师的自身素质和教学内容直接影响学生的培养效果,而高职人才的“工匠精神”也受教师的“工匠精神”的制约。当前,内蒙古高职院校部分教师忙于科研和职称评定,在教学和“工匠精神”培养方面投入精力过少。甚至部分教师不知如何将“工匠精神”渗透进教学中。另外,高职院校对教师“工匠精神”的培训力度不足。社会不断发展进步,教师也应与时俱进,很多教师为完成任务而授课,不能有效地将“工匠精神”与教学目标和课程体系相结合,脱离实际,制约着高职学生“工匠精神”的形成。三是校园文化中“工匠精神”的缺失。根据调查,内蒙古高职院校在校园内关于“工匠精神”的宣传力度较小,只是散见于一些条幅、标语,或参加一些以“工匠精神”为主题的竞赛活动,“工匠精神”与学校人才培养只是处于浅层次的融合,而在实践教学场所中关于“工匠精神”的校园文化宣传更是很少见到。
内蒙古高职院校的学生大部分是高考失利进入学校的,还有一大部分是自主招生入校的,这些学生普遍学习基础较差;很大一部分学生来自农村牧区,家庭经济条件不好;在高中时期,很多学生没有形成良好的学习和生活习惯,自我约束能力不强。学习基础较差、家庭经济条件不好,导致部分学生进入高职院校后,沉迷于游戏和虚幻的网络世界中,对所学专业知之甚少,提不起兴趣,没有“工匠精神”形成的情感基础。另外,在毕业择业时往往选择低于自己能力范围的职业,畏首畏尾,惧怕挑战,在这些学生当中很难产生“大国工匠”。
一是现代社会对工匠的认可度低。部分“工匠”在企业里工作条件差、待遇低、缺乏发展机会和升迁渠道。社会对“工匠”的观念有偏见和现代“工匠”发展渠道不畅通,导致高职院校“工匠精神”培育的难度加大。二是政校企合作不紧密。部分高职院校虽然成立了职教集团,但在实施过程中举步维艰,存在“一头热”的现象。政府支持力度不够,企业不愿承担风险,高职院校“有心无力”。特别是高职院校面对职业教育产业化的挑战,重视学生“职业技能”培养,缺乏“职业精神”的浇灌,培养出的毕业生无法与企业所需的“工匠精神”相匹配。三是家长对“工匠”认识有失偏颇。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发展,人们对于财富的崇拜力度远远高于对工匠技艺的追求度,很多非遗传承者苦于没有继承人。当前,很少有家长希望自己的孩子成为蓝领工人,而更多的希望他们成为白领、管理者,成为“人上人”,对于是否拥有“一技之长”的追求越来越少。
一是内蒙古高职院校作为民族地区的高校,在少数民族文化传承和创新方面特色不鲜明。在调查问卷中,鲜有学生了解和知道少数民族工匠,认为少数民族精神和职业精神并无关系。二是专业课程中很少涉及民族文化内容。一些高职院校为追求同发达地区职业院校的水平一致,甚至与国际接轨,放弃了当地少数民族文化中的珍贵元素,导致培养的人才“千篇一律”,无个性而言,更无民族工匠的成长土壤。三是少数民族传统工艺未形成产业化局面,与高职教育接轨困难。少数民族传统工艺在制作过程中需耗费大量的时间和耐心,与当前高职学生追求的“快餐文化”相冲突。
高职院校培养具备“工匠精神”的人才,既是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也是学生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有效路径。高职院校与“工匠精神”有效融合,是高职院校内涵式发展的需要,是提高人才培养水平和质量的有效途径之一,它有助于人才培养与企业用人无缝接轨,提高就业率。因此,高职院校的教育教学与“工匠精神”的有效融合势在必行。
职业院校应改变重技能培养、轻人文教育的思想,要建立职业技能和职业精神相互融合的观念。一是加强领导层对“工匠精神”的重视。在院校中长期规划中列入“工匠精神”,并作为每年考核的目标之一,各基层教学部门就自然而然地重视“工匠精神”,并将“工匠精神”融入到本职工作中。二是加大对教师“工匠精神”的培养力度。如每年分批次将专业教师派往企业,让教师在实践中了解“工匠精神”,并将“工匠精神”带入日后工作中;或者举办一些教职工“工匠精神”比赛,不但加强了教师的专业技能,也能提高教师的职业态度和职业素养。三是在校园文化中融入“工匠精神”。校园文化是 “工匠精神”培育的重要推动力。校园中醒目的宣传栏、人手一份的校报、精彩纷呈的社团活动、专家学者的讲座等都是宣传“工匠精神”的良好途径,尤其是加强实践教学场所“工匠精神”的宣传力度。另外,社会应加强新媒体对“工匠精神”的宣传力度,如学校官网、微信、微博、微信群、QQ群等,让“工匠精神” 随处可见。
前面提到了职业教育的培养离不开职业精神和职业素养的培养,缺乏职业精神和职业素养的人才,只会成为为了谋生而工作的“机器人”。因此,结合我国当前职业发展所追求的“工匠精神”,在高职院校人才培养过程中应融入“工匠精神”,培养学生良好的职业精神和职业素养。而职业精神和职业素养的培养必须通过“思政课程”和“课程思政”来实现。
“思政课程”就是现在的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是大学生德育教育的主渠道。“课程思政”是将思想政治教育融入到各类课程之中,实现立德树人的目标。现在,越来越多的高校开设通识课程,在课堂上注重互动,教学中融入思想理论教育,这与“工匠精神”中的职业态度和职业素养的培养一脉相承。一是在“思政课程”中融入“工匠精神”。职业道德是工匠精神的核心内容,而职业道德教育是高校思政课的核心内容。要充分利用思政课这个平台来开展职业道德教育,注重学生职业理想和职业操守的培养,将理论与实际相结合,提高高职学生的动手能力。二是在“课程思政”中融入“工匠精神”。将通识课程的教学与学生专业课程、实训课程相结合,从而培育学生的职业态度和职业素养。加强专业课教师和公共课教师队伍建设,提升教师职业素养能力,在人文素质修养课程和德育教育中融入“工匠精神”,同时将人社部组织编写的配套教材《工匠精神读本》纳入人文素养修养教学中。三是各专业可根据自己的专业特点,编写适合自己专业学生的“工匠精神”小手册,使学生掌握的“工匠精神”更有针对性,为毕业后职业态度和职业素养的养成打下基础。四是多播放或开发一些符合“工匠精神”主题的影片、纪录片、微课、慕课以及微视频、微电影等,嵌入“思政课程”和“课程思政”中,潜移默化地对学生进行“工匠精神”的教育。
高职院校学生“工匠精神”培育离不开政府、企业和高职院校三方面密切配合。政府要在财力和物力方面大力支持高职院校在集团化办学、产教融合、现代学徒制等方面进行有益尝试,从而丰富高职学生“工匠精神”培育途径。一是在高职院校招生、育人、择业全过程中加强政府、企业、社会和高职院校的密切合作。如加强订单式培养的力度,使高职院校培养的学生与企业实现无缝对接。二是高职院校将企业职业技能认证引入到学生培养工作中来,改变传统职业技能大赛模式,让每个学生都能够有机会参与到职业技能比赛中,从而提高他们服务企业的职业能力和职业精神。
内蒙古高职院校作为少数民族聚居地的职业高校,应注重对地域民族文化的传承与创新。如酒店管理和旅游专业,应加强对民族特色餐饮和民族风情旅游地的传承和创新,使酒店管理和旅游专业各具民族特色。学前教育专业在“工匠精神”融入方面,可以尝试让学生学习马头琴等具有民族特色的乐器,手工制作中也可以融入一些民族特色剪纸、美术作品等,儿童舞蹈学习排练中也可以将民族舞融入其中。内蒙古高职院校应结合“工匠精神”,将培育民族精神和民族工匠打造成职业院校的特色、亮点。
“工匠精神”与高职院校的融合之路任重而道远,需要社会各界的共同努力,在平凡的岗位上培养更多的“大国工匠”。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