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中职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和思考——以商贸类专业为例

时间:2024-06-19

陈明三

(福建第二轻工业学校,福州 350007)

0 引言

当前,我国社会经济发展已经步入新阶段,社会生产和销售方式伴随技术革新和业态创新将产生新的变革,由此必将倒逼职业技能人才培养方式必须适应新的产业发展环境进行相应的调整变革。广大职业院校已经开始积极探索创新有效的人才培育模式,从而能高效地培养出适应新时代变革的高素质、强技能的职业人才。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由此应运而生,快速地在各个职业院校推广开来。尤其是中职院校在遭遇传统人才培养模式瓶颈的状况下,学徒制模式正在成为中职院校破解人才培养瓶颈的有效突破口。如何使中职院校结合专业学科差异,顺利推动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在中职技能人才培育中顺利落地生根,快速适应中职教育的学情状况开花结果,是值得所有中职教育工作者深思的问题。本文主要以商贸类专业为例,探索中职学校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的有效路径和教学改革。

1 中职现代学徒制实施的背景

1.1 适应现代产业人才培养的客观要求

国家教育部在2015年1月发布了《关于开展现代学徒制试点工作的通知》,从此,现代学徒制职业人才培养模式在全国各个职业院校掀起了实践热潮。现代学徒制不是单纯的照搬西方的学徒制,西方传统的学徒制是以企业为主体,而我国开展的现代学徒制是强调以职业院校为主体,通过校企合作的方式,在学生的培养过程中,让企业参与进来。随着市场经济体制下各项事业改革的不断推进,特别是供给侧改革的不断深化,市场在产业发展需求与职业人才供给结构之间出现了比较大的矛盾。市场对中职学校专业技能人才的培养提出了更多新的要求,各中职学校也在不断地研究适应市场需求的创新人才培养模式,而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的实施是实现这一需求的有效途径。与传统学徒制不同,现代学徒制更加重视技术技能人才成长空间的拓宽,让学生不仅仅停留在专业理论学习的层面上,所学知识能灵活应用到工作岗位上,使学历证书能与职业资格证书相对应,优化职业学校的专业设置,培养符合企业需求的职业人才,解决社会发展中就业与人才需求的矛盾。

1.2 校企深度融合对接的客观需要

现代学徒制是通过校企深度合作,学徒由学校教师和企业师傅联合培养,让学生达到企业具体工作岗位的技能要求,培养综合素质高的现代职业人才。现代学徒制呈现的是一种学校教育与企业培训相结合的现代职业教育模式。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是在当地政府的引导下,建立在学校和企业密切合作的基础上的,给每个学生分配一个企业师傅,教学内容和课程设置由学校和企业一起设计,为企业输送合格的、综合素质高的专业技能型人才;是在工学结合的基础上对人才培养模式更进一步的深化,真正做到以企业的运行实际来引领专业的教学,是实现每一位学徒可持续发展的有效途径。现代学徒制非常重视学生的职业素质教育,在传授职业技能的同时也把职业素养潜移默化地传递给学生,以此来提高学生未来的职业能力,从而解决校企合作在招生、管理、教学、评价和就业等方面的问题,有利于工学结合的不断推进,使中职学校与企业合作的广度和深度得到进一步的拓展。

2 中职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探索

如果现代学徒制只是仅仅把学徒交给企业,由企业来负责学徒的技术技能培养,那么这种人才培养模式就太表面了。同时,企业出于对自己利益需求的考虑,只会要求学徒掌握自己企业需要的技术技能,这将导致学徒的学习内容非常有限,不利于学徒学习能力的培养和学徒职业的可持续发展,从而不利于现代学徒制的长远发展。因此,中职学校要和企业建立协调培养机制。

2.1 明确学徒的培养目标

明确学徒的培养目标是中职学校推行现代学徒制的前提性工作。而学徒的培养目标既要满足用人企业的需要,同时也要有利于学徒的可持续发展。例如,中职商贸类专业主要侧重培养学生的管理能力、情感与人际交往能力、学习能力等。这些能力的培养,可以有效地帮助学生适应未来不断变化的工作环境,实现自我成长。其中,管理能力包括信息获取,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以及自我管理能力。管理能力是学徒必备的能力。任何一个工作岗位都需要团队合作的精神,这要求学生要学会与人相处,掌握人际交往的技能,学徒情商的高低会直接影响到他在团队中的表现。情商的高低虽然与天生个性有关,但后天的培养与学习也可以有效地帮助学生提高情商。现代学徒制下,职业院校培养的学生不仅要具有自我学习能力,还要养成终身学习的习惯。学习能力的培养和学习习惯的养成有助于学徒实现职业的可持续发展。在现代学徒制下,人才培养目标由学校和合作企业共同制定,可以有效地提升学生的职业素养,确保培养的学生能符合企业的要求,帮助学徒走职业成才之路。

2.2 构建模块化的课程体系

中职学校执行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的专业应该根据人才培养目标,把现代学徒制课程体系分为若干个模块,分别是职业素养模块、专业基础知识模块、专业技术技能模块和可持续发展模块。如图1所示。

图1 构建模块化的课程体系

模块化的课程体系是逐层递进的,既注重学生文化知识的学习和专业职业素养的培养,又重视学生专业基础知识和专业技能的培养,为学徒未来职业实现可持续发展提供坚实的基础。比如,中职市场营销专业,可以把现代学徒制课程体系分为4个模块:职业素养模块、管理基础知识模块、营销专业技术技能模块和可持续发展模块。每个模块的课程应该根据人才培养目标进行科学的编排,最后一个模块应该根据每个学徒职业发展的倾向进行个性化的制定。模块化的课程体系既能培养学生的基础性技能,又能巩固学徒可持续发展的基础,达到了现代学徒制零距离上岗的基本要求。同时,定制个性化的课程,可以有效地满足学徒的职业爱好和职业取向,从而提高学徒的留任率。

2.3 构建合理的人才培养方式

在现代学徒制的人才培养过程中,学徒在企业和职业学校两个场所轮换接受教育与培训,教学主体由企业师傅和学校教师共同承担,建立与现代学徒制相适应的人才培养方式至关重要。企业按照工作岗位的实际需要和学校共同研究人才培养计划,执行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方式的专业可以把6个学期分成4个步骤,分别是“识岗”“轮岗”“专岗”和“顶岗”,学生相对应的主要身份分别是“学生”“学生+学徒”“学徒”和“准员工”,以这种合理的人才培养方式来完成职业素养模块、专业基础知识模块、专业技术技能模块的学习,由学校专业教师、企业师傅和学生三方共同制定个性化职业发展计划,实现学徒职业生涯的可持续发展,真正以工学结合的方式完成各个课程模块的学习,打造一条学徒成才通道。如图2所示。

图2 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方式

2.3.1 在前三个学期,学徒的主要身份是“学生”,处于“识岗”阶段,完成公共基础课程、专业基础课程、职业素养的学习。在这个阶段,虽然学习场所是在学校,但企业也要介入学生日常的教学活动,主要以行业发展讲座为主,每学期安排2~3场讲座,对学生进行企业文化的渗透,让学生了解行业发展动向。每学期安排学生到企业识岗见习3~4次,让学徒做好从学生到学徒的准备。

2.3.2 在第四学期,学徒有双重身份,“学徒+学生”,处于“轮岗”阶段,工学交替完成专业岗位课程,可以一周在学校学习,一周在企业见习。在这个阶段,学徒的学习模式以半工半读为主,在学校主要学习专业课程,企业给每个学生配一个企业导师,完成技能岗位轮训。这个阶段,学生在企业主要做一些基础性工作。比如,市场营销专业的学生,在销售旺季可以去企业销售岗位轮岗;物流专业的学生在“11·11”可以去企业帮忙做配送;会计专业的学生可以去企业帮忙收银等;连锁专业的学生可以去门店当营业员等,实现从学生到学徒的转变。

2.3.3 在第五学期,学生的主要身份是“学徒”,处于“专岗”阶段,在合作企业工作现场完成岗位实训课程。学校安排专业实训指导教师对学徒进行定期的跟踪管理,充当学徒和企业的“桥梁”,合作企业给学徒提供岗位进行实习,并给每个学徒配备企业导师。这个阶段,学生要全方位接受岗位技能培训。比如,市场营销专业学生不仅要在企业工作现场学习基本的销售技能,还要学习市场调查、产品促销、产品渠道设计等技能;物流专业的学生不仅仅停留在拣货配送基本技能的学习层面,还需掌握客户服务等技能;会计专业的学生不仅仅只是到企业学习收银,还要掌握实际工作中做账的基本技能,等等。学生通过真实岗位的全过程参与,训练岗位技能,熟悉工作环境,提高交际能力,培养学徒的爱岗敬业精神,实现学生从学徒到准员工的转变。

2.3.4 在第六学期,学徒的主要身份是“准员工”,处于“顶岗”阶段。企业根据学徒在“专岗”阶段的表现,将学徒安排在相对固定的工作岗位上,学徒再以准员工的身份在合作企业的工作现场完成岗位实训,完全按照企业的管理制度对学徒进行管理,成功实现学徒从准员工到正式员工的转变。

现代学徒制的人才培养方式改革的压力是巨大的,中职学校在推行现代学徒制教学改革时,选择好合适的合作企业至关重要。比如连锁专业可以选择一些实力雄厚的连锁企业;物流专业可以选择当地比较有影响力的物流企业;市场营销专业可以选择当地规模较大的超市或百货。让合适的企业参与到现代学徒制的试点工作,可以提高学徒培养的可用性和精准性。学校应本着“双赢”的原则,与企业确定好学徒成长培养计划与方式。

2.4 创建合理的质量评价体系

学生的学习质量评价由3个模块组成,分别是学校教师评价、企业评价、协会(社会)评价。多元评价体系不仅可以对学生进行全方位的评价,评价结果也比较客观,可以综合反映学生知识和技能的掌握情况。专业教师提前把评价标准告知给学生,在教学过程中按照标准对学生进行评价。企业评价是在工作现场进行的,由企业师傅对学徒的实际工作情况进行评价。协会(社会)通过组织职业能力岗位证书考试来完成对学徒的评价,学徒毕业时,可以拿到双证,分别是学校的毕业证和协会(社会)颁发的职业资格证,真正实现学业评价和职业鉴定相对接。

3 中职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面临的障碍及对策

现代学徒制的推行是建立在一定理论和实践探索上的,各利益主体应该共同努力,通过寻找各利益相关者的利益共同点,才能保证现代学徒制在中职学校稳定、持续发展下去,促进现代学徒制的良好运行。

3.1 明确各利益相关者的责任

目前,中职学校现代学徒制在实行过程中,普遍存在责任模糊,各利益相关者缺乏有效沟通,合作不够默契的情况。现代学徒制是在政府的引导下,以职业院校为主体,企业参与学生培养,以培养理论知识与实践技能兼备,有较高综合素质的人才为目的的人才培养模式。各级政府应该从实际出发,建构正式制度,以法律形式确保现代学徒制的有效执行。企业的发展离不开人,企业应该把眼光放长远些,完全可以把学徒当作企业未来的人才储备力量,竭力和学校共同培养好,为企业储备满足相应岗位需求的职业人才。中职学校要有改革的决心,最好成立现代学徒制教学改革试点办,与企业密切联系,对学徒培养模式不断进行探索。学生应该主动积极接受社会发展的变化,提前确定好未来从事的行业和职业方向,及时了解相关行业的发展动态,找到适合自己未来职业发展的途径。

3.2 加速学校师资队伍建设

现代学徒制的本质是通过校企合作育人机制,让学生提前达到企业工作岗位的技能和素质要求,在培养学徒的过程中,学校师资队伍的建设至关重要。但是,目前中职学校的教师“双师素质”尚有欠缺。中职学校应该支持专业教师到企业脱产顶岗,提高专业教师的实践技能。结合实际教学工作需要,安排教师到合作企业顶岗应该成为一种常态化的制度安排,使中职学校专业教师从“双证素质”提升为“双师素质”。教师应到企业的一线基础岗位顶岗,比如:物流专业教师到当地物流企业分拣、配送货物,会计专业教师到合作超市收银;教师还要到企业的不同相关岗位轮岗,比如:电子商务专业教师到电商企业,不仅要在客服岗和网络营销岗等岗位顶岗,还应在运营岗顶岗;鼓励教师到不同企业顶岗,比如:电子商务教师不仅要到电商企业顶岗,也要到传统企业顶岗。多样化的顶岗经历能使专业教师的实践技能得到明显的提升,并应用到人才培养中去。

3.3 制定企业师傅和企业岗位标准

现代学徒制中,不是每个企业员工都能成为学徒的师傅,需要进行选拔。虽然企业师傅是工作岗位上的能者,但他们毕竟不是专业的教师,没有接受过专业教师的培训。因此,在师傅带徒弟的实际教学过程中,有必要对企业师傅先进行培训,规范教学语言和教学行为,和学校教师一样,也要对企业师傅的教学进行考核。虽然每个行业都有行业岗位标准,但不同的企业对每个岗位的要求是有差异的。因此,在现代学徒制试点过程中,应该由协会搭线,帮助学校协调各家合作企业,在不违反行业标准的基础上,制定具体的企业岗位标准。

3.4 规范教学组织管理

现代学徒制的教学场所是在学校和企业之间交替进行的,教学主体由学校教师和企业师傅共同承担,学生在学校和教师是师生关系,到企业和企业师傅是师徒关系,这不免给日常的教学管理带来很多不便。中职学校在现代学徒制试点过程中,不仅要遵守学校的日常教学管理规定,还要配合企业岗位工作的灵活性,做到校企共同参与的弹性教学管理,使工学交替科学有效地进行。

4 结语

在中职学校推进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是一项系统的工程,需要学校和企业深度的合作,校企通过共同招生、招工选择合适的学徒,按照学徒培养目标进行教学改革,改革学生评价模式,提高学徒培养的质量。现代学徒制作为新型教育理念和教育方式的代表,是众多新型人才培养模式中的一种,中职学校的学生应该以此为契机,努力学好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不断提高自身的职业素养充实自己,提高自己的核心竞争力,走向职业成才之路。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