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借鉴德国职教师资培养经验建设高职跨企业培训中心培训师资队伍

时间:2024-06-19

郁惠珍,顾 准,汤俊梅,严丹红

(苏州健雄职业技术学院,江苏 太仓 215400)

0 引言

2015年,我院正式成为江苏省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建设单位,药品生产技术专业被纳入学院四大重点建设专业之一。跨企业培训中心是一个新事物,随着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和升级,学院的师资培训也应该根据新形势有新的举措。

1 跨企业培训中心建立的背景

1.1 德国的跨企业培训中心

德国职业教育的特色和主体是著名的“双元制”职业教育,即受训者既在企业里接受企业职业教育,同时又在职业学校里接受理论知识学习[1]。德国的“双元制”职业教育体系非常完善,体系内包含众多高质量的职业学校和培训机构,跨企业培训中心便是其独具特色的培训形式[2],是德国校企合作、产学研结合深层次发展的产物和载体,在德国职业教育体系中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

19世纪,随着德国工业化的发展,师傅带徒弟这种传统的培训方式已无法满足企业发展需求,这时的企业员工通常是在企业的实训车间内进行培训。但建立一个实训车间需要较大的投资,中、小企业不具备这些条件,于是就产生了跨企业培训中心的委托培训,即在双元制职业培训中,企业培训的部分内容可以在跨企业培训中心进行。跨企业培训中心大多由企业、行业协会、职业学校共同建立。跨企业培训中心的学员由企业招聘,他们与企业签订培训合同,跨企业培训措施提前写入培训合同,并交与行业协会审查[2]。

1.2 我国职业教育面临的困境

我国借鉴“双元制”职教模式办学已有三十多年,但在实践中遇到了很大的阻力。主要原因是我国职业教育与德国职业教育的体制不同:德国的学生是由企业招工,不同的企业招收的员工合起来组成一个班,在学校上理论课,然后各自回到企业进行实习实训;而我国的学生是由学校招生,由于学生身份单一,企业不愿做培训,理论和实践教学基本都在校内进行。我国职业教育体制的弊端主要在于:企业参与不足,校企合作不够深入,学生的技能培训脱离生产实际,并造成培训资源的极大浪费[3]。

1.3 药品生产技术专业跨企业培训中心的建立

由于跨企业培训中心的学员既是职业院校的学生,又是企业的准员工,职业院校希望提高教育质量,企业希望得到技术好的员工,因此,学校和企业的合作意愿得到加强,从而实现校企深度融合[3]。首先,企业愿意提供先进的技术、设备和优秀的培训师来培训学员;其次,学校和企业可根据行业岗位技能要求,合作开发培训模块,直接面向整个行业培训一线员工。由于跨企业培训中心的培训内容完全是以企业需求为导向的,因此,具有很强的针对性和实践性[2],学员可以很快融入企业工作过程,快速提高实践技能。

2 跨企业培训中心培训师的要求

2.1 德国师资培养的标准及对教师的要求

德国在职业教育领域能够取得令世人瞩目的成就,其强大的职教师资队伍功不可没,特别是以企业培训师为核心的企业职业教育人员更是德国职教师资的主体和特色所在。德国《培训师资质条例》以法律形式规定了对企业培训师的能力和素养要求,对我国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具有借鉴意义。

2.2 我国的职教师资现状

我国的职教师资主要是高等院校的毕业生,来自企业的技术人员占少数。大部分专任教师擅长教学,却普遍缺少实践经验,学校进行“双师”评定时往往简单根据“两本证书”来考虑;而外聘的技术人员擅长实践、却不擅长教学,缺乏教育教学方面的有关培训。正因如此,各职业院校纷纷要求广大教师赴企业挂职锻炼,学习企业的实战经验,但大部分学校对教师下企业锻炼没有严格的考核要求,因此教师下企业的实效并不明显。而对于兼职教师,学校更是缺乏明确的监管机制,有些兼职教师缺乏教学经验,学校为了留住兼职教师以达到兼职教师学时数要求,往往“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因此,培养真正具有双师素质的“双师型”教师以满足跨企业培训中心师资需求迫在眉睫。

3 高职药品生产技术专业跨企业培训中心培训师资队伍的建立

高素质的职业教育培训师资是教育培训质量的保障。在跨企业培训中心,根据跨企业培训要完成的培训任务,必须对本专业现有师资进行整合、提升与补充。跨企业培训中心的培训教师可以是学校的专任教师,也可以是企业的专业技术人员。在进行师资培训时,必须同时考虑两类教师。

3.1 校内专任教师培训

3.1.1 职业能力培训

对“双师型”教师不仅要有职称要求,还应具备职业资格能力,这是对“双师型”教师最基本的要求。为此,本专业积极组织专任教师参加职业技能培训,示范建设期选派了4名教师参加“技师”培训,选派5名教师参加“高级技师”培训。目前,本专业双师率达到100%,其中“高级技师”获得率达到50%。

3.1.2 教育教学培训

学院通过个人申报、系部同意、公开答辩、学校认定,建立“双师型”骨干教师队伍,每个聘期开展一次校本骨干教师能力提升培训班,通过讲座、小组研讨、说课竞赛等形式,打造一支在教学科研工作中发挥示范带动作用的骨干教师队伍。

3.1.3 “教练型”名师培育

示范建设期学院制定出《“教练型”教学名师遴选和管理办法》(草稿),大力推进“教练型”名师培育工程。“教练型”教学名师首先必须是名师,其次是具有很高实践能力的名师[4]。本专业以“教练型”名师培育为抓手,从骨干教师中选拔“教练型”名师培育对象,参加各级各类名师培育和评选。

目前,本专业有1名骨干教师带头申报太仓市“技能大师”工作室、1名专业带头人被评为“院级教学名师”及“江苏省教育工作先进个人”,3名骨干教师被评为高校“青蓝工程”优秀青年骨干教师培养对象。预期到示范建设结束,本专业至少有1名骨干教师被评为学院“教练型”教学名师。

3.2 企业兼职教师教学技能培训

本专业根据专业建设和课程教学的需要,面向社会、行业、企业聘任兼职教师,每年聘请兼职教师7名左右,参与专业建设、课程建设,参加核心课程和实训课程的授课。

这些兼职教师具有丰富的企业专业技术工作经验及较强的专业技术能力,但往往缺乏教学经验。因此,系部通过各种教学类培训,来提高兼职教师的教学水平。如:每学期由教学秘书对兼职教师开展专门的学院教育管理制度及教育理念、教学技能、教学方法等业务培训;每年派遣2-3名兼职教师参加职业教育理论和课堂教学能力培训。示范建设期已先后派出5人次参加各类培训。

3.3 校企“双师”培训新举措

“双师”既要具备理论教学的素质,也应具备实践教学的素质。“双师”素质提升工程,不仅仅是对学校专任教师的要求,也是对学校聘请的、来自企业的所有兼职教师的要求。为达到这一要求,我们根据学院师资培养理念采取“三站互动”的形式对专兼职教师进行培育,即:专任教师下企业、兼职教师进学校、全部教师进中心(跨企业培训中心)[4]。

3.3.1 学校专任教师赴企业(第一站)学习操作

《苏州健雄职业技术学院岗位聘期目标任务(试行)》规定,在每个聘期内,教授职称以下的所有教师均需有3个月以上的企业实践经历。通过下企业锻炼,教师在生产第一线可以了解自己所任教学科或专业的先进技术、先进工艺、先进方法,并将它们应用到教学过程中,以提高教学效果[5]。

为了使教师的培养有规划、有内容、有成效、有记录,学院在企业挂牌建立了多个“双元”师资培养工作站,并制定出《健雄学院教师培养实践基地管理办法》,以保证教师下企业锻炼能收到理想的效果。目前,本专业签订的“双元”师资培养工作站有4个,示范建设期内已有7位教师下企业锻炼,100%在“双元”师资培养工作站进行。锻炼期间,教师除了了解企业的生产工艺、熟悉企业的技术设备外,还积极参与企业的研发项目,签订横向课题4项,收到了较好的锻炼效果。同时通过观察向企业师傅学习师徒制培养模式,思考如何以一种更适合于企业工作实景的培养方式,来培养企业一线工作人员。

3.3.2 企业兼职教师到学校(第二站)学习讲课

企业兼职教师除了参加各类教育教学培训,也可以通过参加教研活动、听课、教学观摩等形式[4],更快地掌握教学方法,逐步积累教学经验。对于校企合作课程,尽量通过专兼职教师合作承担来完成,专兼职教师可以一起开发实训项目、一起备课,通过“一对一”帮扶的形式,使兼职教师尽快掌握授课技巧。鼓励兼职教师积极参加教学技能竞赛或优秀兼职教师评选等活动,以进一步提高其教学能力。

3.3.3 专、兼职教师到跨企业培训中心(第三站)学教学

跨企业培训中心由校企共建共享,有的建在校内、有的建在校外。建在校内的往往由校内专任教师任教,建在校外的往往由企业技术员任教,当然也有互聘。作为跨企业培训中心的培训师,面对的受教育者可能是学院的学生,也可能是企业的员工,教学对象不一样,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也要有针对性。因此,作为跨企业培训中心的培训师,在上岗前,必须进入跨企业培训中心进行学习和实训,对岗位要求、工作内容、教学形式充分熟悉和掌握。

教师在跨企业培训中心学习,首先可以通过跟岗实训亲身体验工作的环境和场所,亲自动手操作各种实验实训设备,站在学员的角度来思考如何安排授课内容和进程;其次还可以通过观摩跨企业培训中心企业教师的现场授课,分析他们上课的内容、形式,更好地了解企业岗位流程和岗位要求,从而为将来进入跨企业培训中心授课积累足够的实践经验和职业素养。

作为跨企业培训中心的企业兼职教师,虽然对自己所在岗位的工作内容和仪器设备操作比较熟悉,但不一定对中心所有仪器设备都熟悉,且缺乏教学经验。因此,在上岗授课之前,也需进入跨企业培训中心,学习如何将自己掌握的职业知识与技能转化为教学模块、如何更好地进行教学组织以达到培养优秀学员的目的。

4 努力的方向

4.1 在教师培训方面,对跨企业培训中心的教师给予优先支持

师资培训是一个长期的过程,教师在成长过程中需要不断吸收新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方法。所以,学校组织的省培、国培、出国培训等要优先考虑跨企业培训中心的教师,使他们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水平始终处于学院领先水平。同时,应长期坚持“三站互动”的专兼职教师培育形式,在不影响日常教学任务的情况下,跨企业培训中心的教师在“三站”中轮流接受培训。

4.2 在教师考核方面,对跨企业培训中心的教师建立专门的考核激励体系

德国《培训师资质条例》规定培训师必须通过理论和实操两部分考试才能取得培训资质,考试由考试委员会统一组织。我国虽然没有相关的法律法规,但是可以借鉴德国的这种培训师“准入”制度,严把培训师入口关,做到持证上岗。对于拿到培训师资格的教师,在评优评先、职称评定方面给予优先考虑;对于来自企业的兼职教师,如果通过培训师资格考试,在待遇方面也给予相应提高。以此来激励广大专兼职教师的积极性,提高他们的社会认同感和自我认同感。

4.3 在考试制度方面,对跨企业培训中心的学员实行“教考分离”

借鉴德国“双元制”职业教育严格的“教考分离”考试制度[6],增强行业、企业对实践教学内容的要求,开发设计出一套理论及操作相结合的考核方案,通过考核的学员获得跨企业培训中心颁发的证书。严格的考试制度一方面可以促使学生认真对待培训,促进教师努力提高教学水平;另一方面,通过良好的实训条件和过硬的培训师资力量,逐步提高考核通过率、提高证书的含金量,吸引更多的企业和学员加入。

5 结语

本文分析了跨企业培训中心建立的背景,借鉴德国职教师资培训经验,提出了跨企业培训中心培训师的要求,重点介绍了我院药品生产技术专业跨企业培训中心师资培训的措施。当然,我院跨企业培训中心培训师资的建设还刚刚起步,还有待后续的不断改进和完善,需要学院层面和全体教师共同努力才能实现。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