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6-19
王小刚
(扬州工业职业技术学院,江苏 扬州 225127)
为了适应装备制造业的发展需求,尤其为了适应智能制造业发展的需要,中国提出了“中国制造2025”规划。其中,对于从业人才的素质和能力要求发生了重大变化,尤其对于企业生产一线的技术人才的能力需求,由单一走向多元,由静态变为动态,等等。在此背景下,高职机械专业的人才培养要求也要发生变化,特别是针对学生专业核心技能的培养与实训指导,这些都对指导教师提出了挑战。为了应对挑战,经过近两年的探索,笔者认为,要提高高职机械专业实训教师的指导能力,应从思想认知、团结协作、技术拓展方面着手。
进入新世纪以来,由于产业革命的需要,现代生产一线对于机械加工人才的能力需求发生了变化。在2015年提出的“中国制造2025”中,对于机械切削加工行业人才的技能需求,由传统的普通机械加工向数控加工转换,由单机加工向生产单元、生产线转换,对于人才的需求由单一的技能操作向整体的生产线能力需求转换。在此背景下,高职机械专业人才培养中的技能培养发生了变化,对于学生实践部分的认知、组织、实施都在发生变化。
根据过去的高职机械专业人才培养大纲,结合现场指导教师的认知,综合反映了一种现象:机械专业的实训环节处于教学中的从属地位。在大纲中特别列出实践课时,在教学计划中,相应地将实训环节安排在理论课讲授结束后集中进行,在形式上实训环节是理论课程的补充。在实训师资方面也有区别,通常要求实训教师具有相关操作岗位的技能证书或者企业生产经历,对于是否达到教师水平则要求较少。
以“普通机床加工”课程为例,在教学计划中表现为75学时,其中50学时为理论讲授,上课方式为授课教师在教室通过挂图、视频等多媒体教学资源进行理论的讲解,囿于现场环境,无法做到边讲述边演示。在为期1周的25学时的实训过程中,完全由实习车间的指导教师进行指导,实训的岗位情况、加工的内容进度等,由于受学生的基础、学时的限制,所进行的实训内容与理论讲授相对分离。
在教学理实一体化思路指导下,学生在学习理论的同时进行实践训练,以达到认知与能力的同步。现代高职通过现代学徒制、理实一体化教学,在课程开设与实施时,已经不再严格区分理论部分、实践部分,也不再将技能培养独立于理论授课之外,而是要求实现理论与实践融合式一体化教学,由具有专业理论、实践资质的教师组成教学团队,由教学团队共同实施教学,在内容、责任方面一视同仁,在培养学生技能方面将理论与实训共同推进。
以“普通机床加工”课程为例,安排3周计75学时,由5名教师组成教学团队,1名教师作为现场总负责,主要负责对当天的任务进行现场讲解、演示,包括操作内容、考核能力点等,在学生操作过程中负责总巡视。由4名教师分别负责车床、铣床、刨床、磨床岗位,每个学生分别安排到相应岗位操作。通过实践,学生操作时间变长了,理论与实践结合了,理解与操作统一了,提高了学生的专业技能。
在前十年的高职机械专业实训中,由于教学与实训相对独立,学生到了实训车间就有实训教师单独负责。一方面,实训教师的企业或者生产经历丰富,往往容易强化个性化的内容;另一方面,实训内容、过程、效果容易与过往的成绩作比较。
在企业对人才技能需求不断变化的背景下,机械专业的学生实训更应该面向未来,学生至少能够达到“2025产业”人才的技能标准,否则将会被淘汰。高职机械专业的核心技能培训应该面向未来,实训指导教师要不断加强学习,在原有能力基础上开展数控技能的学习与实践,不断提升个人带训能力。
以“普通机床加工”为例,在过去的十年中,普通车床的加工内容为车削锤柄,车削的内容、精度、操作技能均保持相对稳定,优点是实训车间容易备料,实训指导教师经验丰富;不足是指导教师相对孤立,没有全局观念。在新的理实融合工的教学过程中,应加强统筹,将车削、铣削、磨削相结合,让每个岗位加工所形成的单一零件,在完成后,通过装配形成部件,让学生通过专业技能的实践,不单单提升操作技能,还能综合理解与应用本专业的相关知识,包括公差与配合、装配检测、金属材料等知识的应用。
学生实践技能是高职培养的重要目标之一,是提升学生核心技能的重要途径。高职机械专业的实训指导教师偏向于生产型,对于现代高职教育理念的认知不足,对于实践教学方法、实践教学方式、现代化教学规律的认知还有待深入。为了全面提升实训指导教师的实践教学能力,应团结一切能够团结的力量,包括专任教师、行业前辈、实训同仁,甚至团结接受指导的优秀学生,让他们“走出去,再带回来”,将他们在生产中的成功经验,在实践中的技术创新都带回来。
以扬州某职业技术学院为例。2009年,通过与企业合作,联合培养青年拔尖技能人才,选本校学生进行专业技能的培养后,由企业考核选拔人才,代表企业参与本行业的国际赛事,取得了优异的成绩。通过近十年的技术积累,该批学生专业技能十分突出,学院在2018年聘请其中之一的学生返校作为专业实践指导教师,让学生“走出去”再“带回来”,实现了企业与学校的合作,实训与实践的融合,达到了提升人才培养水平的目标。
实训指导教师在学习和指导的过程中,尽管自己不断努力学习,提高个人的实践操作能力、实训指导能力,但面对“中国制造2025”等产业革命的需求,在实践过程中,还需要不断拓展自身综合能力。实训指导教师在实践指导过程中,一方面要与实践中不同岗位的同事合作;另一方面,还要开展与学生的合作,以教带训、以训促教,做到“教学相长”。
国家职业标准中关于车工的工种,已经不再区分普通车工、数控车工,而是在车工的初、中、高级工及技师、高级技师的要求中,进行相关标准的描述。在高职学生的专业能力教学中,将数控加工与普通加工进行分别对待,不符合职业能力需求的发展趋势。为了实现普通机车与数控机床相结合的能力指导,指导教师必须加强合作与学习,不断适应本校的不同机型的指导需求,不断提升实际操作能力,不断完善指导水平,以此提升专业人才的培养水平。
实训教师对不同岗位的学生进行实训指导,在提升学生单项技能的同时,还要向提高学生综合实践技能方向发展。在此基础上,实训指导教师还要认识到,教学应该与实践相结合,不断向行业、企业学习,深入到生产一线,不断观察、总结、实践、思考,将生产一线的实际产品、技能需求,转换到学校的实践操作过程中,从而缩短学生在校的实践技能培训与企业实际需求之间的距离;不断提升实习指导教师的实习认知,提升学生的实践能力,做到与企业无缝对接。
毕业于高校的专业教师,学历层次多数为本科或硕士,由于缺少企业、行业的从业经历,所具备的专业能力水平也仅限于学生阶段的仅有的操作经历,对这部分专业教师的实践技能,远远不能满足企业工业生产的实际需求。因此,必须加强生产实践锻炼,达到指导学生进行实操的水平。
来自企业的教师,可分为两大类。一类是来自企业的技术岗,他们具有高级工程师等职称,在进入高职院后能比较出色地完成科研、社会服务工作,在理论与实训相融合的授课模式下,他们可以完成理论讲述,但实践操作演示能力不足。对综合教学而言,难以满足现代一体化教学需求,因而必须加强操作技能的实践。
另一类企业的教师来自企业的生产操作岗,他们具有丰富的生产经验和较高的操作水平,在一定的历史时期内由于仅需要在实训中心现场进行操作演示,不需要进行理论讲述,他们可以满足这种管理式教学。但在理实一体化的教学过程中,他们不仅要进行“管理”,还要进行“教导”,不但包括操作技能上的教导,甚至还包括对学生进行职业理想、生产价值的引导。此类教师必须不断加强教学实践,提升教学能力,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在高职人才培养过程中,核心是培养学生的专业技术,同时要加强对学生通识技能的培养。在学生专业实践过程中,指导教师不单要专注操作技能的培养,还要增加职业理想、职业习惯的培养,以及工作过程中劳动纪律、安全意识、协作能力的培养。在基于工作过程的教学过程中,学生在不同岗位的专业技能提升的同时,还要提升个人在不同岗位之间的协作能力。在此背景下,实践指导教师不能再局限于对学生提出单一的岗位操作、单个工种的纪律要求,还要要求学生具有技术、情感、纪律基础作为支撑,以便完成实训实践。
在理实一体化的教学过程中,指导教师不再是单一的某一个操作技能、某一个知识的讲授者,而是一个专业内容的指导者,要求指导人员不仅有精深的专业操作技能,还需要有深厚的专业基础。以螺纹为例,关于螺纹的知识,在“机械零件”课程中主要讲述螺纹的原理、相关参数、应用方法,在“机械制图”课程中主要讲述螺纹的画法、螺旋副的画法与标,在“公差配合与检测技术”课程中主要讲述螺纹的公差、精度和相关检测技术。在实际操作过程中,以上知识和技能全部要在现场应用到,因此对于指导教师而言,从工程图开始到工艺,再到制造,再到检测等环节,每一个过程都要对学生进行专业技能的指导。在螺纹的加工中,不仅要求教师指导学生进行普通车床的加工,还要能够指导学生从事数控车床的螺纹加工;不仅要在普通车床上指导学生进行正反车、开合螺母的螺纹车削加工,还要在数控车实现G92、G76的螺纹多个车削加工的指导。
实训环节对于高职院校实现技术、技能型人才的培养目标起着决定性作用,在行业发展、产业升级的背景下,对于人才的技能需求在不断的升级变化,对于实训指导教师的能力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师需要不断地转变思想、强调合作、研发技术,以适应企业对于技能型人才的需求。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