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规模办学与弹性学分制的研究

时间:2024-07-06

张家坤

(云南交通技师学院,昆明 650300)

0 引言

制造业在抗击金融风险面前的强大能力及对国家经济建设的重要作用已经得到社会大众的广泛认同,而专业人才作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以及职业教育在培养专业人才方面的关键地位也已被国家高度重视,在加快现代高技术人才的培养速度,加大发展职业技术教育的时代背景下,如何突破资源瓶颈,实现规模和质量的双重提升,是摆在各职业技术学校(学院)面前的关键难题,弹性学制的思维和教学组织思路、管理方法,在提高有限的教学资源配置和利用效率,在发挥学校管理水平和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提高教学质量等方面都有更多的可能。

1 规模办学的必然性和弹性学分制的必要性

经过长期的痛苦酝酿和反复的实践例证,技术工人在推进社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特别是在社会财富创造过程中的重要作用已经越来越得到社会各阶层的认同和重视,从中央到各级地方政府,都纷纷做出“大力发展职业技术教育”的重要指示,并出台了一系列优惠扶持政策。值此,职业技术教育又迎来了蓬勃发展的春天。

职业技术教育迅猛发展的潜在内涵是企业对技术和技术人才的渴求,因此扩大办学规模,不论从社会需求还是从职业技术学校的自身发展需要来说都是非常必要和十分紧迫的。

但是,在社会进入多元化、深层次发展的今天,企业对专业技术和专业技术人才的需求不再是简单的数量叠加,很多时候甚至不只是技术本身,而是技术人才所拥有的专项技术和影响企业发展的潜在素质品格(如自信心、进取心、敬业精神、协作精神以及敢为人先的创新精神等)的复合体,而这对绝大多数职业技术学校来说无异于是一种苛求:

(1)从职业技术教育的发展历史来说,20世纪末,由于受大学扩招等因素的影响,职业技术教育刚刚经历极度紧缩的剧变,很多学校还没有做好大规模、深层次发展的心理准备;

(2)从职业技术学校的硬件设施来说,虽然近年来政府在不断加大投入,学校内部也在作不断改进和发展,但面对规模化、深层次迅速发展的要求仍然显得微不足道,数量严重不足和技术质量明显落后现象普遍存在(与此并存的另一个现象是,由于学制不够灵活,很多学校的设备设施利用率却非常低);

(3)就技术学校师资发展状况来看,虽然各学校都在师资培训方面做了不少努力,但是受教学负担加重、培训条件、思维惯性以及人事制度等因素的制约,师资队伍的成长仍然明显滞后于职业技术培训的发展要求;

(4)从生源质量来说,由于我国在理顺就业关系、劳动报酬关系方面还有很多事没做好,加之社会公众习惯等一些主客观因素的影响,职业技术培训的就学热潮还没有真正形成,很多学校无法在生源数量与质量之间找到平衡,生源数量上升的同时质量急剧下滑现象普遍存在;

(5)从培训就业制度来说,政府除了在生源数量和专业改扩审批方面做了较大改变之外,其他方面仍按计划经济的方式运作——不到时间学生毕不了业、取不了证、就不了业,学校没有灵活学制的余地。亦即职业技术学校培训的现实条件与社会实际需求之间存在着极大的差距,职业技术学校如果仍按原有的办学模式进行操作,就很难在规模与质量共进的道路上找到有效的结合点。

如何在各种客观条件尚未成熟、特别是政府的培训和就业制度未做根本性调整之前找到一条办学规模与教学质量共同进步的路子,就成了各职业技术学校所面临的、而且是必须解决的难题。

对学分制引入到我国职业技术学校教学制度中的思考和争议始于20世纪末,但因为面临培训市场紧缩和政府的培训就业制度等因素的制约,很多职业技术学校并未真正实施。就目前的情况而言,虽然政府的学年制培训取证制度没有太大变化,但其他方面的政策和培训环境都发生了较大改变,探索一种存在于学年制下的相对灵活的办学模式——弹性学分制,不仅是十分必要的,而且有相当的可行性。

2 弹性学分制

2.1 弹性学分制运作的指导思想

弹性学分制是一种客观上服从于学年制的办学要求,主观上打破原有的教学节奏和评价模式,以充分调动教与学的积极性,提高教学效率,从而实现规模与质量共进目的的办学机制。

实行弹性学分制的目的是:第一、加快教学节奏、提高师资和教学设备的利用率,减轻规模办学压力,减少教学成本;第二、在学习节奏(效率)、和兴趣爱好上为学生提供更多的选择机会,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高学习效果、节约学习成本;第三、为学生提供更多接触社会的机会,和培养特长、专业专长的机会,提高学生就业的竞争力和成功率;第四、实现人才培养的多元化发展;第五、实现学校人才培养数量和质量的双重提升,提高学校的社会影响力。

2.2 弹性学分制的运作步骤

(1)把学校培养目标进行一级细化。如学校总体培养目标可细化为基础素质目标和专业素质目标等一级目标,并根据总体目标要求确定出毕业的学分底线要求、各毕业成绩等级的学分要求,以及一级目标的学分分配、各毕业成绩等级的学分要求等。

(2)把学校培养目标进行二级细化。如基础素质目标可细化为德育目标、智育目标、体育目标、行为习惯目标、特长技能目标等,专业素质目标可细化为专业理论目标、专业操作技能目标、专业专长目标等。同时根据一级目标要求确定出各二级目标的学分分配比例,及各二级目标的毕业学分底线及各毕业等级评定的学分标准。

(注:特长技能指个人所具有的、符合大众审美要求或需要的、超越一般人能力范围的某种或某些特别技艺、技巧能力,它与学生学习专业没有必然联系。专业专长指学生由于特别的兴趣爱好通过学习,或对通过某种特别的实践、培训后所获得的某一项或几项专长技能(或超强的理解能力),它往往与学生的学习专业有较密切的联系。)

(3)根据各二级目标的要求,确定出能实现这一目标的学习科目,或者根据现有条件下所开设的各学习科目的特点和各二级目标的要求,把开设的学习科目按功能归类到各二级目标的学习模块中。(若有必要,须对二级目标做进一步细化,然后再作学科的教学目标模块归类)

(4)确定了各二级教学目标模块中的学习科目后,应根据各学科的功能特点确定出它们的学分值,并制定出各学科的学分评定办法和教学组织方法。

(5)根据学科特点及教学组织要求对各学习科目进行功能模块化,以利于组织管理和功能的充分体现,也便于学生明确目标和学习学科选择,对学习内容较多、较复杂,或难度较大的学习科目,应根据学科内容特点进一步细化为更小的学习模块,并根据实际需要作较充分的软硬件教学准备。同时,根据社会需求和学校培养目标要求、学校条件现状等,拟定培养学生主流特长、专业专长的教学计划和必要的、具体的教学组织准备。

(6)根据学校总体培养目标要求和各专业的培养目标要求,以及各学习科目的功能特点,确定出各专业学生达到毕业所要学习的必修课程科目和选修课程。

(7)每学期开学前(特别是新生入学后)组织学生学习学校学分制的相关规定,特别是了解该学期学校计划学习的教学科目,让学生根据学校的组织计划和自己的实际情况,确定申报该学期的学习课程。

(8)学校根据学期计划和学生的申报情况组织教学。

(9)教学结束后,学校组织对学生的学习情况作考核,并给出相应的学分(及学习效果等级)评定。

(10)一轮教学结束后,教师根据教学考核情况作教学总结及相关调整,并准备下一轮或其他学科的教学。

学生则根据考核情况及学校学分制的相关规定,选择下一步的学习动向——A、未修满学分的,选择重修该学科或选修其他学科。B、修满学分的,可选择:a、若符合学年制毕业规定的(或其他政策规定准予毕业的),直接参加职业技能培训和职业技能鉴定。b、若还不符合学年制毕业规定的(也不符合政策其他规定准予毕业的),可选择:(a)推荐或自荐进入用工单位试用,通过试用增强自己的就业适应能力、增加就业机会,并可在试用期间根据工作岗位、社会需要和自己的兴趣爱好培养专业(或专项)专长(可以返回学校、或在试用单位、或通过其他途径来实现);(b)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或对社会需要的理解等,直接选择进行专业专长的强化培养。

(11)学生参加完职业技能鉴定后,学校根据学分制的相关规定和学生学分完成情况,职业技能鉴定情况,以及特长技能、专业专长的发展评定情况,对学生是否能毕业和毕业等级给予定量或定性评定。

(12)学校根据学生的毕业综合评定情况、社会需求情况和学生的选择情况推荐毕业生就业。(或学生自荐就业)

2.3 弹性学分制的运行

3 弹性学分制运作的注意事项、要求(建议)

(1)学分分配应涵盖学生学校生活的各个方面和各个层面,同时注重对学生基础素质和专业技能的双向强化培养,不仅要把课堂教学科目纳入考核内容,也要把学生的课外生活活动的诸多项目纳入考核内容中来。

(2)学生基础素质的培养,应注重强化学生良好生活习惯、守纪习惯意识、诚信意识、公德意识、正确的人生观、审美观等人文素养的培养和自觉学习习惯意识、敬业精神意识、合作意识等潜在竞争力的培养,并为之提供一条系统的、有很强操作性的培养途径,和有效而有力的保障机制。

(3)专业素质的培养应注重学生对再学习意识、能力,及专业敏感性的培养和对专业高、精、尖专项技术实际掌握能力的培养。

(4)学校教学进程计划应尽量紧凑和缩短时间,为学生加速修满毕业学分和特长技能、专业专长的培养,及增强毕业前的工作适应能力提供可能性空间。一般三年制专业应计划一年半至二年内教学完所有必修学科,四年制专业应计划在二年至二年半内教学完所有必修学科,让80%左右的学生能在教学进程计划完成后即可取得毕业必须学分,提前工作或进入用工单位试用。

(5)学校应尽可能地开发、拓展选修学科。除开设一系列与学习专业有较紧密联系的选修学科外,还可开设一些与学生本专业联系不是很密切,但能培养学生综合素质和参与社会竞争能力的其他选修学科。让学生在选择选修学科时,能扬长避短,实现殊途同归和多样性人才培养的目的。

(6)对学生学习学分的评定应坚持严格和灵活的双向原则。即对必修科目的确定不得随意更改,对学生学习结果的考核要从严要求,但在学生对选修学科的选择方面,则应给予尽可能灵活的空间,让其按照自己的喜好和优势去选择选修学科,这样既有利于教学目标的实现,又有利于人才培养的多面发展。

(7)对学生的学科学分考核评定,应坚持过程考核和结果考核双重的原则,这样既有利于培养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又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耐心、毅力和纪律意识。

(8)学期学科开设宜按计划方式进行,以保证教学的有序开展。即学校每个学期开设哪些必修课和选修课是按计划确定的(必要时,每个学生至少选修几门选修课程也可以作明确要求),学生个人只对选择哪些选修学科和学习选修学科的时间做决定。

(9)教学组织应打破专业、班级界限。有必要时,对相同学科的教学组织可打破专业、班级界限,即学校只计划每学期开设哪些教学课程,每个学科限制多少人数,而不必管哪个教师教哪个专业、班级的哪些学生。这样有利于避免因不同专业、班级学生人数不平衡所带来的教学设备和教师资源的浪费问题。

(10)教学中最好采用承传式教法,在学生中建立学习互助小组,鼓励同学间的互帮互学,特别是学习好的同学对学习有困难同学的知识传承式指导,以达到相互督促、共同进步的目的,减轻因学生人数增加带来的教学和教学管理困难。

(11)学校要建立完善的教与学的激励和鞭策机制,明确教学中的责权关系,奖勤罚懒、奖优罚劣。让教学中刮起强劲的攀教之风、攀学之风!

(12)学校要主动深入就业市场,与那些效益好,信誉高,又有良好发展前景的用工企业建立起长期的合作伙伴关系,处理好学生在修满学分至取证毕业这段时期的学习、就业问题。最好让学生在这一时段内能成为身兼学生与企业职工的双重身份,即对于学校而言他是学生,享有根据需要回校再学习的权利,但在学业上遵从于学校的指导管理;对于企业而言,他是企业的职工,享有工作和劳动报酬的相对权利,是企业的意向性人才资源,但在工作安排、工作纪律方面则遵从企业管理。、

(13)特长技能、专业专长不一定作为学生毕业的必修课程,其学分也不一定纳入毕业学分,但可作为学生毕业等级评定和优先推荐就业的重要参考,成为学生成才的“点金之笔”。

4 结语

总之,重视专业技术人才的春风已经刮起,职业教育的春天已经来到,扩大职业技术学校的办学规模和提升办学质量,既是各职业技术学校自身发展的需要,更是实现强国梦的历史责任,如何采取更有效的教学改革,抓住机遇,实现规模和质量的双重提升,促成学校办学实力的飞跃,是各职业技术学校必然、而且是必须面对的重大问题。弹性学制的思维和方法,为职业技术学校优化资源配置、突破资源瓶颈,提升教学组织和管理能力、激发学生学习潜能等方面都有更多的发展空间,但同时,弹性学制的实施也需要很多观念和制度的更新,思路和方法的创新,需要各学校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作认真的研究,并在执行中作不断地完善和创新。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