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应用型本科院校教师依托工程教育培养实践能力的对策研究

时间:2024-07-06

黑龙江 张莹 刘滨

应用型本科院校的人才培养更注重实践性、应用性和技术性,而一支既具有深厚理论功底又具有较强专业实践能力的“双师型”教师队伍是实现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的必要条件。然而我国多数应用型本科院校的教师虽然理论功底扎实,但大多缺少岗位实践技能,其实践教学能力难以满足应用型人才培养的要求。因此,应用型本科院校教师的实践教学能力培养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

应用型大学以培养工程型、技术型人才为主,实践教学是培养此类人才的关键环节。提高实践教学质量除了要有硬件设备的支撑外,最主要的是取决于教师自身的应用实践教学能力。通过教师在理论教学中结合充分的实践案例和在实践教学现场正确的示范和指导,把自身的实践能力转化为学生的操作技能,这种转化过程的完成,既需要教师具备扎实的理论功底,更依赖于教师丰富的实践经验和较强的动手能力。齐齐哈尔工程学院是一所善于创新、敢于挑战的新建应用型本科高校,实施工程教育,从学校的培养目标“培养应用性、职业型的创业者”,不难看出,该校十分重视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为了实现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学院在教师实践能力培养方面做出了一系列的改革与探索。

一、明确任职资格标准,转变观念

目前,多数应用型大学的实践教学队伍,主要由原有的实验教师、部分兼职的理论教师和实验室管理人员组成,教师自身工程经历和经验欠缺。解决教师队伍的实践能力问题,首要问题是改变引进教师的陈旧观念,明确任职资格的标准,放宽学历、职称条件,加入对工程经历的要求。利用学校的工程教育背景,制定技术职称与教师职称之间的互换制度,鼓励聘请具有较高专业技术职称的企业骨干来校担任教师。除直接引进专任教师外,还应聘请校外有丰富经验的技术骨干扩充学校的兼职实践教师队伍。一些应用型大学尽管也从行业、企业中聘请了一些兼职教师,但因人事管理制度和经费制约,兼职教师比例少,满足不了实践教学的要求。同时,建立科学的考评体系,发挥考评的导向作用。应用型本科院校必须尽快把教师实践教学能力考评纳入教师业务的整体考核中,这样,才能在制度层面上建立有效机制,保障教师实践教学水平的快速提高。只有这样,才能真正提高教师的实践教学水平,才能把提高应用型人才培养质量真正落到实处。

二、重视教师培训,强化实践

近年来,应用型本科大学快速发展,学校补充的大量青年教师大多从毕业生直接走上教师岗位,由于他们没有到基层和生产实践中锻炼,虽然基础理论较扎实,但实践技能往往急待提高。因此,学校对新教师的培养十分重要。

高校无论是岗前培训还是职中培训,生产一线的锻炼、行业或工程的历练都摆不上培训议程,不利于实践教学水平的提高和应用型人才的培养。因此,要对师资的岗前培训和职中培训进行改革。改进培训形式,调整充实培训内容,特别强调新教师的岗前培训。在培训中要增加与专业对应的行业和工程背景的认知实践,要安排一定的时间进行实践教学能力的培训,切实提高教师实践教学的胜任力。培训后,实习实训指导教师要参加相关的岗位技能培训并获得证书,专业教师要参加相关专业的职业资格证考试,获得专业技术资格,从而打造一支实力雄厚的“双师型”教师队伍。

三、利用校企合作,入职锻炼

企业是提升教师实践教学能力的宝贵资源和重要平台,应用型本科院校有很好的工程教育背景,与企业的关系更为密切。要借助校企合作平台,争取企业的支持和参与,可采取“双挂”的方式,即教师到企业挂职锻炼,企业的高管和高工到学校做兼职教授,实现互利双赢。学校组织专业教师到相应工厂企业挂职或兼职,让广大专业教师参与企业的生产组织、技术管理、产品开发和技术改造以及针对企业特定岗位的技能培训等项目的实际工作,及时掌握当前企业的技术水平、装备水平和企业对需求人才的知识、技术、技能结构的要求变化。如果长期顶岗锻炼不好实现,可以鼓励教师利用寒暑假实践下企业挂职工作。在实际工作中培养和提高从事工程技术工作、技术科研工作的能力和技术创新能力,培养出一批实践能力强,技术水平高的“双师型”教师。

由于企业挂职、下厂锻炼,都需要时间和精力。学校应制定教师实践能力培养培训的实施办法,保留全额工资福利和岗位津贴,并给予一定的补贴,使教师在实践能力培养过程中,享有更优厚的待遇,营造良好的环境,通过经费的持续支持和制度的长期保障,激发教师主动提升实践能力的积极。

四、改变教学模式,教学相长

实践教学体系,是指围绕培养学生的应用能力和创新能力而开展的、学生亲身体验的教学活动体系。按照现代教育教学理论,实践教学体系应由教学内容相互衔接且由简单到复杂、循序渐进的各层次教学环节组成,主要包括:实验、教学实习(课程实习)、认知实习、毕业实习、学年论文、课程设计、毕业论文(设计)、生产劳动、社会调查、科技活动,等等。然而,实践教学和理论教学并不是完全孤立的两个体系,而是在教学过程中相辅相成的。

齐齐哈尔工程学院对教学模式进行了改革,提出“两化”原则,即工程任务课程化和教学任务工程化。教师将工程任务整合、统筹后课程化,学生要综合运用多学科知识完成一个完整的工程任务,包括系统的能力培养、全面的规划设计、完整的过程实施和严格的结果审核,以真实的工程任务为载体,强调知识与能力之间的关联,而不是具体内容,让学生在工程完成的过程中循序渐进地掌握职业知识、能力培养、职业精神。“两化”彻底改变了过去传统的教学形式,注重教学过程的开放性、真实性,特别是对工程实施过程及专业技术处理有了亲身体验和深入认识,更有利于激发学生对学习和实践的积极性,但也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师在课程设计时,需要寻找适合教学内容的工程任务,并探索工程任务与课程的联系,在备课与授课的过程中,教师能够将理论与实践融会贯通,在教与学的互动中,和学生们切磋、交流,实现互相影响和促进,教学相长。

五、创办专业公司,实现双赢

齐齐哈尔工程学院借用“法人”的概念,结合学院专业建设的实际,衍生出“专业法人”制度。“专业法人”指经学院批准的具有教育权力,独立承担教育责任的专业教育组织。学院支持“专业法定代表人”依托专业创建经营性公司。

“双师型”教师的培养必须有强大的实训体系作支撑,必须把真实的工作情景引入到培训过程中。专业法人制度依托专业发展企业,以产业发展促进专业建设,努力使每一个专业都有自己的专业公司,几年来,齐齐哈尔工程学院共创办了20余个企业,为培养“双师型”教师提供了良好的条件。在不影响工厂完成生产和实习任务的前提下,合理安排培训,使教师深入校办企业,进行实际岗位操作。通过创办专业经济实体、参加行业协会、广交业内朋友,教师的专业实践能力得到很大的提高。

教师实践教学能力是一个渐进的培养和提升过程,不可能一蹴而就。同时,教师实践教学能力的提升也需要各方面广泛参与和共同努力,尤其需要调动教师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使广大教师明确应用型本科院校科学定位的必要性和应用型人才培养的重要性和紧迫性,主动参与社会实践,自觉提升其实践教学能力。从某种意义上说,教师实践教学能力如何,会直接关系到我国应用型本科院校能否培养出社会急需的数以千万计的应用型人才,甚至会关系到我国能否实现由人力资源大国向人力资源强国的跨越。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