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对高职院校校企合作互动双赢的思考

时间:2024-07-06

陈家武

(湖南生物机电职业技术学院,长沙 410127)

对高职院校校企合作互动双赢的思考

陈家武

(湖南生物机电职业技术学院,长沙 410127)

摘要:本文主要对高职院校的校企合作如何实现互动双赢作了比较深入的思考和研究。认为校企可以在教学、科研、教材、实训以及企业创新等方面进行更深入的合作,实现合作双赢。

关键词:高职院校;校企合作;互动双赢

0引言

目前,在所有进行校企合作的高职院校和企业,普遍存在着合作内容单一、效率不高的问题,体制和机制障碍广泛存在,合作产生的效果远不及校企双方的初衷,也没有实现最大限度的双赢和互动。主要存在如下缺陷:一是合作流于形式,没有实质内容;二是合作没有深度挖掘双方的人力资源,合作效果不佳;三是合作的力度普遍较小,深度合作的项目缺乏。 其实,校企合作的空间非常大,潜力很大。可以在如下方面拓展合作空间。

1企业工程师可作为高职院校的兼职教授或讲师,参与专业建设、课程设置审定和教学

这方面的合作,大多数高职院校都停留在初级水平上,充其量职业学校请企业的专业技术人员每学期来学校上几堂课。事实上,这方面的合作还可以更深入一些,具体包括以下几方面的事项:一是企业的专家作为高职的特聘教授参与专业建设和课程设置的讨论和决策,使教学大纲的内容更充实,课程设置更合理。一直以来,高职院校的专业建设和课程设置往往都是由自己的专业教师来拟定,究竟要开设哪些课程?专业课程的教学大纲如何拟定?专业建设主观性很强,没有足够的社会调查,对劳动力市场需求缺乏必要的了解,无法科学地设定课程和各课程的课时,专业建设不接地气,没有对接产业和岗位,教学大纲拟定不合理、不到位,结果必然影响学生的知识结构和技能水平。

2校企合编专业教材,为专业教学提供更实用的教材

目前,高职各专业的教材来源,有的是国家高职高专规划教材,没有规划教材的专业则使用非规划教材,有的专业使用的是学校自己编写的校本教材。无论是哪一类教材,可以说大部分都没有企业技术人员或工匠参与编写,仅是各高职院校具有高级职称和中级职称的专业教师主编和参编。这些教师尽管有丰富的教学经验,但缺乏企业经历,也不是真正意义上的“双师”,所编写的教材没有紧扣高等职业的发展和高素质技能型人才培养的需求,没有体现职业教育课程改革的新理念、新思维,也没有充分反映产业升级和结构调整对技术人才的新要求,没有融入产业要素、行业要素、企业要素和职业要素。这个教材缺陷对高职技能型人才的培养是很不利的,应该加以解决和完善。而解决的途径可以是利用校企合作的平台,合作编写专业教材,这种合编的教材应该反映职业岗位能力的标准,对接企业的用人需求,突出行业特色。

3教师深入企业,解决生产实际问题,为教师服务企业服务社会提供机会

高职院校的教师在专业理论上有优势,比企业技术人员知识更系统、更丰富。专业教师可以利用校企合作的平台为企业服务,服务方式可以多样化。一是教师利用假期为企业技术人员进行生产技术培训,根据企业的生产实际重点介绍某一技术单元的理论,提高企业员工的理论水平;二是利用自己的专业理论知识指导实践,研究解决生产实际问题,同时丰富自己的实践教学资料,使理论与实践有机结合,相互促进;三是对生产实际的工艺优化升级,使工艺更科学、更合理,产品收率更高,生产成本更低。这种服务,学校和企业都很愿意,一方面校方的教师通过给企业授课补充和丰富自身的知识结构,及时了解企业生产过程中出现的新问题、新情况,再把这些新问题带回学校的课堂进行讲授,使授课的教案更接地气,更贴近生产实际,课堂授课内容更生动,更能被学生接受和欢迎,教学效果自然会更好;另一方面,通过上述三种方式的服务,使企业生产在一定程度上有了理论保障,不必另外再安排技术人员和技工外出培训,教师既服务了企业和社会,又体现了自身价值。

4建立企业“产、学、研”专用合作平台,进行项目攻关,提高企业创新能力

以往许多校企合作其“产、学、研”仅仅是主观上的良好愿望,停留在牌子上,停留在协议上,没有真正意义上的“产、学、研”模式。其实,校企合作可以作为“产、学、研”的载体,使“产、学、研”良性互动、有机结合,并升级优化,其潜力很大。比如,可以配置专门的“产、学、研”实验室,这个实验室可以进行在学校实验室无法完成的周期比较长的实验。例如,从植物中提取某生物活性物质的实验,往往需要几天时间,在学校难以进行,而在企业的“产、学、研”实验室就能完整地做出来。也可以配置专门的有一定规模的“产、学、研”中试车间,进行产品的中试生产,企业和学生全程参与,企业和教学都能受益。

5利用企业平台,促进科研成果的转化

每个高职院校都有自己的科研成果,但大多都是一个个证书或奖杯,没有得到转化,没有产生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当前,中央非常重视科研成果转化问题,已经或即将出台促进科技成果转化的措施。对于高职院校来说,通过校企合作可以将自己的科研成果为企业的生产服务,或者提高生产率,或者降低企业成本,或者提高产品的科技含量,在这个意义上讲,高职院校比本科院校的科技成果转化条件更好。遗憾的是,目前,高职院校没有充分发掘校企合作的资源和潜力,校企合作尚处于初级水平,或者说合作范围不够宽广、合作形式单一。为了改变这一现状,高职院校可从如下途径促进自身科技成果的转化率:一是让成果与对应的企业嫁接。每一种成果都有其自身的特点,也有转化的条件,这种成果只有被企业需求才可能被应用而实现转化;二是高职院校应依照企业的生产实际有针对性地进行项目研发,使科研项目与企业需求对接,科研成果为企业的发展提供创新动力和技术支撑。总而言之,校企合作是促进科技成果转化的理想平台和孵化器,校企双方都应该给予重视并为之努力,实现双赢。

6建设校外实训基地,强化细化实训服务

对于高等职业院校来说,校企合作主要的目的和功能之一就是为培养学生的技能服务。以企业作为实训基地,全面提升学生的专业技能、职业精神和基本素质。校企双方应该更深入更全面地合作,切实发挥实训基地的功能,为社会培养高技能人才发挥各自的力量。以往的校企合作,尽管也有学生在企业实习,为学生技能培养也发挥了作用,但是学生实训总体上比较粗放,缺乏严格管理,学生技能进展参差不齐,实训存在“盲区”和管理漏洞,一些表现欠佳的学生游离于管理视线之外,迟到早退等无组织无纪律甚至旷工的现象时有发生。如此现象和问题都折射出校企双方尤其是企业没有最大限度地发挥实训基地的功能,这方面的合作仍有发展和深化的空间,合作力度还可以加大强化,还可以上一个层次。具体来说,校企合作双方应制定实训的管理制度和考核制度,一是学校应委托企业参与学生实训的培养和管理,并签订技能培养合作协议,规定校企合作双方对实训学生的管理义务。企业不仅要安排专门的操作能手(企业工匠)教学生、带学生,还要加强日常管理,建立学生实训管理档案,如实记录学生的实训表现、技能操练和职业精神等情况。这种档案管理可以使学生有一定的自我约束意识,培养学生的岗位责任感和劳动习惯,培养学生的职业观念和精神。二是校企双方应对实训进行科学而严格的考核。由于校企合作的企业每年接纳的实训学生比较多,实训考核往往难以跟上,考核方式粗放不合理,表现好的和表现差的学生在实训成绩栏没有体现,都是一样;有的企业甚至没有实训成绩。这种考核管理对学生技能的培养是十分有害的。因此,校企合作双方应加强学生实习的考核,建立实训考核的评价机制,细化考核细则和标准。这样,所有实习的学生的技能就都可能得到提升,达到岗位技能标准。

7为企业进行岗位订单培养,为企业输送优秀人才

校企合作应该使双方的利益多元化,尤其是通过校企合作,为企业培养优秀人才,学校对自己的专业设置和课程不断进行更新和调整,使人才培养对接企业岗位需求,满足产业需要,为企业进行订单式人才培养,提高学生的就业率和就业质量。而作为校企合作的企业,通过毕业生的实习,在实习过程中发现优秀人才,根据企业的需要进行人才储备和培养,提前完成双向选择,达成就业和用工意向,以期优化人力资源的结构和管理,防止出现人才流动过于频繁的尴尬局面。

8结语

综上所述,校企合作应该与时俱进,合作范围和深度应该不断提升,使合作体制和机制更加科学、合理和有效。促进高等职业教育和企业在合作中相辅相成,互利互惠,实现双赢。

参考文献:

[1]中国特色职业教育发展之路——中国职业教育发展报告(2002-2012)[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2.

[2]郭新宝,姚仁杰,韩售传.促进校企合作提高我国科技竞争力[M].北京:冶金工业出版社,2009.

[3]尹庆民,陈浩,裴一蕾,王晓红.校企合作研究——基于应用型高校的模式及保障机制[M].北京:知识产权出版社,2012.

[4]中国职业技术教育学会.校企合作协调发展,提高质量——中国职业技术教育学会 2011年学术年会论文集[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2.

[5]张利库,庞连义,张喜才.职业教育校企合作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中国职业教育,2008,(12).

[6]孙云志,何玉宏.关于高职院校校企合作现状调查研究[J]. 教育与职业,2011,(30).

[7]张亚军,徐亚娜,楚金华.我国高等职业院校校企合作研究评述[J]. 职教论坛,2008,(12下).

(编辑赵欣宇)

Reflections on the School-enterprise Cooperation and Win-win Interaction in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CHEN Jiawu

(Hunan Biological and Electromechanical Polytechnic, Changsha 410127, China)

Abstract:This paper focuses on in-depth thinking and research that how school-enterprise cooperation in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to achieve win-win interaction. School-enterprise cooperation can be considered in teaching, research, teaching materials, training and innovation, to achieve win-win interaction.

Keywords: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school-enterprise cooperation; win-win interaction

收稿日期:2016-03-28

作者简介:陈家武(1962—),博士,副教授。主要研究方向:农业职业教育。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码:1672-0601(2016)05-0031-03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