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7-06
文/谢红星
广西是我国西部欠发达地区,长期以来,经济与社会发展、教育事业等均落后于全国平均水平。如何缩小与东部发达地区的差距,实现科学发展、和谐发展、跨越发展?优先发展教育无疑是正确的选择。职业教育可为广西经济的快速发展提供大批高素质、高技能的劳动者和大批技术工人,可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实现充分就业、消除贫困、繁荣经济作出积极贡献。本文结合自身工作学习实际,提出发展职业教育的一些思路,简单概括,就是要在“四个结合”上下功夫。
从正处于多区域合作、多机遇叠加的快速发展时期的广西来讲,工业化和城镇化、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承接东部产业转移和新农村建设都需要大批高技能、高素质的劳动者。但广西目前的技能人才总量小,仅占全国技术工人总数(8720万)的1.4%;其中,初级技能劳动者比例又过高,尤其是在以农民工为主要来源的加工类、建筑类等第二产业;此外,高技能人才匮乏,全区高级工比例为17.2%,技师、高级技师的比例仅为4.13%。从广西的发展战略来看,未来三年,广西要科学发展、和谐发展、跨越发展,以空间换时间、以资源换产业、以存量换增量,形成产业、交通、北部湾经济区优先发展的战略布局,形成食品、有色金属、汽车、石油化工、冶金、机械、电力年销售收入超1000亿元的七大产业,走出一条具有广西特色的工业化、城镇化的道路,对人才培养的数量和质量都提出了极高的要求。
由于历史和各方面的原因,广西各类教育事业发展不够协调的问题是客观存在的。前段时期,教育事业的发展主要是为了普及九年义务教育,2007年广西率先在西部地区完成了“两基”达标任务,为提高全民素质、建设富裕文明和谐新广西奠定了人才基础。与此同时,在高等教育从“精英化”到“大众化”的过程中,为使更多的人接受高等教育,也主抓了高中阶段的教育。但是,毋容讳言,职业教育却未得到应有的重视,发展步子也相对缓慢。从广西目前的情况来看,中等职业教育在学生规模为55万人(2010年最少应该达到89万人),高等职业教育在校生22万人(2010年最少应该达到33万人),这与发达地区相比,与广西实现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要求相比,与教育事业全面发展的要求相比,都存在着较大的差距。职业教育已成为广西教育的“短板”,成为广西经济发展的制约因素。
因此,在正视落后的情况下,必须将职业教育与其它门类教育的协调发展放在同一个视点来观照和考量。经济发展、生活多元,为人们提供的教育也应该是多元的。在完成义务教育任务后,一部分人接受高等教育,一部分人接受职业教育,让公民根据自身特点和社会教育资源择优深造,只有这样,才能实现教育公平,并在教育公平的基础上进一步体现社会公平。
职业教育是全面提高人口素质的基础工程。随着工业化和城镇化水平的不断提高,劳动人口和社会人口的素质也必须相应提高。大量接受了职业教育的人群对城镇人口结构的优化能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而且,愈是欠发达地区,职业教育的这种作用就愈发明显。首先,我国欠发达地区和落后地区特别是农村存在一个基本现实,就是相当一部分家庭希望自己的子女接受高中教育,而接受高中教育的主要目的又直指“大学”,但接受大学教育后,愿意回生源地或欠发达地区工作的又极少,这就使得城乡差别越来越大;其次,那些没有接受大学教育的人群,文化程度稍高的,大部分外出打工;留在本地就业的,接受再教育的层次不高,人数也少得可怜。因此,要将职业教育定位在提高“留在本地”人群的素质(包括其就业素质)、优化和改善城镇人口结构上。而做到这一点,就不是单纯给他们灌输文化知识的问题,同时要为其提供生存能力、生活技能,灌输改善社会生产力条件的各类理念和知识。
从企业接收工人的情况可以看出,经过一定的职业教育和职业培训的劳动者,通常比没有接受职业教育的劳动者的起点工资高一半以上;经过两三年的工作,这种差距还会拉大。农村家庭的子女如通过中职学校的资助(目前在广西是每生每年资助1500元)完成中职学习,他们就业后的收入就比直接就业高出一倍左右。从广西外出打工的人数比例等数据来看,2006年,全区农村从业人口1700万,初中以下文化程度占95%,三分之一没有接受任何培训;农村外出从业人员680万人,初中以下文化程度占91%,仅13%左右的人员接受过培训,且80%是引导性培训,20%才是技能型培训。这些数据固然说明广西目前职业教育培训任务的艰巨,但从另一方面也表明,职业教育在帮助农民脱贫致富方面大有潜力。
如何发挥这个潜力?职业教育首先要将义务教育和高中阶段教育之间流失的孩子尽量“找”回来,教育其继续积累,对人生和家庭作长远规划;其次,要树立职业教育致富典型。为农村孩子设立的职业教育要有针对性,确保他们学到过硬的就业技能,即使他们自己创业、或回到农村发展,也能成为“才能招财”的典型,在刺激广大农民倾向于学习技能共同致富的同时,在精神上也能改变农村一些轻技能、重钻营的习气。
职业教育的发展前景广阔,但从目前情况来看,要做到“四个结合”,还必须解决以下“四个问题”:观念问题。要在全社会形成有利职业教育发展的观念和舆论环境,宣传职业教育是现代国民教育体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高中教育和高等教育都不能取代职业教育,逐步使“职业教育也成才”的观念家喻户晓。投入问题。长期以来,我们在职业教育的硬件投入方面明显不足。对此,要按照职业教育攻坚的要求,明确政府、学校和社会力量投入财力办职业教育的职责。对于企业、社会力量、民间资本投入办职业教育要有激励机制和奖励措施。师资不足问题。对此,一是要加强对现有教师的培训,建立教师定期带队到企业实习、学习、了解企业最新发展动向的制度;二是要加快培养“双师型”教师,允许实践能力强的教师在学校申请第二个专业技术职称,并获得相应的资格证书;允许在企业评聘一批有教学经验的技术人员、管理人员作为学校的专业指导老师和实习老师;建立与职业教育特点相适应的教师职称评聘制度、收入分配制度、人事管理制度等。学生的资助体系问题。目前,从国家政策层面上,已解决了学生学习的后顾之忧问题。如果企业在培训经费里设立专门针对在校学生的奖学金、助学金制度,职业学校建立学生接受社会实践、参加社会实习的资助制度、优秀学生的奖励制度,金融机构建立贫困学生的信用贷款制度,就业单位或实习基地与学校、学生建立提前签订协议的助学培养制度等,职业教育的吸引力一定会随着资助弹性的不断加大而加大。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