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基于“三课堂联动”的思想政治教育载体创新

时间:2024-07-06

赵妮娜

(浙江医药高等专科学校,浙江 宁波 315000)

1 问题的提出

习总书记在北大120周年校庆师生座谈会上指出,大学是青年人放飞梦想的地方,教育要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接班人。人才培养与育人育才相结合的过程,育人是根本,立德树人作为检验标准,以立德为核心,以树人为根本。作为德育工作的前沿阵地,高校承担着育人工作的重任,如何加强和改进大学生的思想政治工作,不断增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实效性,一直以来是高校教育工作者执着探索的课题。现在新媒体时代,信息爆炸,网络对大学生的冲击很大,面对新思想、新观念、新文化对思想政治教育的冲击,原有的教育载体已经不能满足工作的需求,不能适应高校培养高素质人才的需求。高校必须正确把握时代脉搏和学生思想特点,积极探索载体创新,增强学生的责任感、使命感和紧迫感,使其成为社会主义事业的合格建设者和接班人,开创工作新局面。

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是一个多方联动的系统工程,需要整合学校、社会、企业等各种资源,以“三课堂”建设为抓手和载体,打造“三课堂”联动机制,即夯实以理论教学为主体的第一课堂,拓展以校园文化、品牌活动为主体的第二课堂,创新以实习实训、社会调查、志愿服务为主体的第三课堂,实现“三课堂”的互动互融。发挥第一课堂“主渠道”作用,第二课堂和第三课堂的“主阵地”和“主延伸”作用。全面强化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理论成果教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全面加强学生的德育、美育、智育和体育,提高学生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的培养,实现学生学习理论文化知识和提高思想品德素质的统一。

2 思想政治教育“三个课堂”的内涵及特点

思想政治教育需要一定的方式和手段,这种手段和方式即载体。所谓思想政治教育载体,“是指在实施思想政治教育的过程中,能够承载和传递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或信息,能为思想政治教育主体所运用,促使思想政治教育主客体之间相互作用的一种活动形式和物质实体”[1]。教育载体是联系教育主体和客体之间的纽带和桥梁,担负着思想政治教育主客体之间的信息传导功能,实现两者之间的双向互动。

第一课堂是课堂教学。在课堂上,学生能获得基础性和系统性的知识,党的路线、方针、政策通过任课教师的生动讲解,入脑入心。而教师的言传身教,也能让学生从中汲取正能量,实现“学高为师,身正为范”。课堂教学是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

第二课堂是校园活动。主要是以各类校园实践活动为载体,通过喜闻乐见的文娱活动、积极向上的主题党团日活动、形式多样的社团活动、丰富多样的职业技能竞赛等,充分发挥隐性载体作用,是教育的主阵地。将爱国主义、社会责任感、职业道德等融入校园活动中,润物细无声地使学生受到感染和熏陶。以形式多样的校园活动为载体,将思想政治教育寓于校园文化之中,既能更好地适应社会的变化,又能满足大学生多方面发展的现实需求[2]。

第三课堂是社会实践,它是第一课堂的延伸和补充,指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积极参加顶岗实习、社会调查、志愿服务、公益活动等社会实践活动,是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延伸。通过社会实践活动,学生能贴近、融入社会,在实践中感悟理论知识,使在第一课堂、第二课堂培育的核心价值观、社会责任感等更有生命力,更加稳固。

三个课堂在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形式、方法、作用等方面表现不尽相同,但在目标上却是一致的。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是第一课堂,但不局限于第一课堂,加强思想政治教育,不仅要重视第一课堂的理论教学,为其提供理论支撑,更要充分发挥第二、第三课堂的重要作用和独特优势。

3 “三课堂”的思想政治教育现状所存在的问题

3.1 融合度不够,整体协同性有待提高

根据系统论的相关原理,当系统内部各要素按照最优化原则进行合理配置时,系统的整体性功能就能得到最大化的发挥[3]。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作为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其所承担的育人任务单靠一个载体无法完成,需要统筹各个部门、协调各方力量、形成育人的合力,完成育人任务。“三个课堂”都是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载体,都承担着教育任务,但实际中“三个课堂”却各自为战,缺乏有效的融合贯通,彼此之间的契合度不够,降低了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实效性。

3.2 第一课堂重专业轻思政,重理论轻实践,重灌输轻启发

长期以来,大学生思政教育的“孤岛”现象明显,与专业教育、通识教育两张皮现象未能根本改变[4]。“第一课堂”被狭义定义为思政课堂,主要由辅导员负责,而与其他专任教师无关。“全课程育人”的大思政格局与理念没有真正树立起来。高校思政课原应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现在很多学校却常将重点放在了理论知识的讲授上,对实践教学环节有所轻忽,再加上课堂教学方式的缺乏创新,致使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有所欠缺,教学效果不好。

3.3 第二课堂与第一课堂的联系不够,缺少有效的理论指导

第二课堂是隐性的思想政治教育载体,教育内容和形式更为丰富,具有思政政治教育的导向功能、凝聚功能、转化功能和开发功能,对落实立德树人意义重大。虽然各高校都建立了第二课堂思政教育模式,但对第二课堂的价值认识存在偏差,对它的教育理念和体系建设缺乏研究,尚未构建起完整的第二课堂框架体系、评价体系和保障体系,第二课堂和第一课堂严重脱节。而思政教师往往忽视了对第二课堂的理论指导功能,对第二课堂的活动关注度不高、参与不多,导致第二课堂缺乏正面的思想引领和理论指导,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和针对性不强。

3.4 第三课堂的认识不够,利用效率不高

第三课堂作为课堂教育的延伸,通过社会实践把课堂上学到的知识运用到实际生活中,在知识的转化和运用中,学生加深了对知识的理解,培养了自身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与此同时学会客观地看待社会现象,树立正确价值观。但学生和家长对第三课堂的重要性认识不够,认为实践可有可无,参与的积极性不高。以笔者所在的学校为例,每年参加社会实践的学生比例不到20%,且多是社会调查、勤工俭学、参观访问之类,与专业相关的知识咨询、技术服务较少,不能起到真正锻炼学生的作用。

3.5 新媒体对思想政治教育的冲击

网络是一把双刃剑,它具有信息量大、传播速度快、互动性强等特点,为思想政治工作提供了一大平台,学生由被动的接受者成为主动参与者,既是信息的接受者,也是信息的传播者。但它也对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提出了新的挑战。网络空间信息良莠不齐,多元文化对大学生的价值观、信仰带来种种冲击,大学生的甄别能力却有待提高。学生惯用的QQ群、微信、微博等缺乏思想政治教育的话题互动,网络新媒体对“一二三课堂”的价值引领工作发挥不明显。打造正能量的媒体平台,有效拓展“一二三课堂”的思想政治教育作用,是亟待解决的问题。

4 立足“三课堂”,创新思想政治教育载体

恩格斯在晚年提出了“合力论”的构想,认为事物总的合力是由若干相互作用的要素力量所构成,合力的大小取决于事物各要素力量的大小及方向[5]。尊重思想政治教育规律、尊重学生成长成才规律,将课堂、校内、社会三者有机结合起来,探索“三课堂”融通的思想政治教育模式,创新“三课堂”载体,强化实践、注重项目体检,实现“三课堂”的有效贯通,形成思政育人合力,进而全面提高学生的思想政治素质,实现思想政治教育的根本目标。

首先要夯实课堂教学,发挥第一课堂的主渠道作用。课堂教学在思想政治教育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要先确立“课程思政”的观念。思想政治教育需要思政教师、辅导员与专业课教师共同努力,把思想政治教育贯穿于每门课程、每个教学环节中,一起挖掘所授课程中包含的“德育元素”,在课程教学中做到专业知识和德育知识的融合,实现教学和育人的有机统一,真正做到传道授业解惑。而鉴于思政课多偏重于抽象的理论和概念,教师可在熟悉教材内容、吃透精神的基础上对教学内容上进行整合,把教学内容分成若干个主题,以主题的形式进行讲解,同时引入历史和现实中鲜活的例子,把枯燥的大道理转换为学生乐于接受的小道理。并在实际教学中,变“灌输式”教学模式为双向“互动式”教学模式,采取“问题探究式”模式,创设问题情景,提高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也可以按照不同的主题组建学习小组,要求进行情景模拟、社会调查、角色扮演、专题汇报等,使学生在积极主动、充满兴趣的学习中掌握理论知识,同时也培养了团队合作精神。另外,在思政课教学中,每门课程安排一定的实践课时,可围绕教学主题或时政热点,或组织学生撰写心得、社会调查报告,或开展经典阅读、分享读书心得,或者组织学生参观、访问等活动。还要搭建网络教学平台,作为课堂教学的补充。

其次要拓展第二课堂,发挥第二课堂主阵地作用。校园活动历来是思政教育的重要阵地,要让学生在润物细无声中接受教育、升华思想,真正做到正确的价值观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就要打造全员化多渠道的特色育人队伍。以第二课堂为载体,思政教师及学工干部共同实施思想政治教育,聘任思政教师成为第二课堂的导师,由思政教师和学工干部共同设计、组织、指导第二课堂活动,把思政课的教学内容和教学目标融入到活动中,这样的第二课堂活动更具思想性、政治性,能更好地实现育人目标。也要将思想政治教育融入校园文化活动中,打造品牌校园文化。并坚持“以竞赛促进教学、以竞赛提高能力”的思路,改变以往社团活动过多偏重文娱活动,结合专业特色组织开展各类技能竞赛,积极发动师生参加“挑战杯”竞赛、沙盘模拟大赛、电子商务技能竞赛、医药购销等大赛,在竞赛中培养大学生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和团队合作精神。

最后要创新第三课堂,发挥第三课堂的主延伸作用。实习、实训、志愿服务、社会调查、创新创业等是第三课堂的主要载体,学生只有在实践中去体会、感受和领悟,才能培育良好的思想政治素质。要做到这点,就要先完善全过程、多层次的思政育人体系。根据学生的成长特点及不同阶段思想政治教育重点,制定育人方案。以高职学生为例,四年(三学年加一年毕业后跟踪),分别以“人文素质养成”、“专业文化养成”、“职业人养成”“母校情怀养成”为主题,形成有坡度的、系统化的思想政治育人机制。要求充分利用军训、勤工俭学、社会调查、志愿服务、科技创新、顶岗实习等社会实践活动,进行思政素质实践体验,同时将思政素质纳入成绩考核,实现思想政治教育理论与实践、课内与课外、校内与校外的有机结合,实现三课堂联动机制。还要提高志愿服务的专业化水平。在进行志愿服务项目的选择时,更加关注项目专业性,结合学生专业特色,有选择地与相关单位建立长期服务基地,实现志愿服务活动长期化、阵地化、专业化。同时,高校可以考虑把志愿服务纳入人才培养计划,开设选修课或必修课,通过课堂向学生传播服务理念,引导更多学生参加各种形式的志愿服务活动。更要推动创新创业教育,提升实践品质。根据专业性质的不同,分层开展创新创业教育,大一、大二侧重于创新创业意识教育,大三侧重于创业实践教育;建立“基地+团队+项目”创新创业模式,开拓建设校内外创新创业实践基地,组建创新创业团队,以各级各类创新创业大赛、企业任务等项目为载体,积极推进项目孵化与创业。通过教师带领学生一起开展项目研究,实现无缝对接,导师和学生之间的情感效应让思想政治教育不再是被动式的灌输,而是学生自觉的价值取向,同时,通过项目实践,充分引导、激发学生的创新创业热情,培养了成员之间的团队合作及职业精神。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